|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01
    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02
    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03
    还剩6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6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探究新知,巩固发展,提高练习,总结,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拼一拼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板书设计:
    拼一拼

    对边相等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  十几减7、6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五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七、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单一标准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不同标准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 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读数、写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
    (2) 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 第40页第12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 □>66
    35○36 61○59 □<75 □>□
    3、游戏题:找朋友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五课时 多些,少些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 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A、 画图。圈一圈。
    B、 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七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例8的课件、游戏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30+8= 77-7= 70+2=
    9+20= 10+5= 28-8=
    65-5= 3+20= 90+9=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八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第49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49页第2题。
    读题。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怎样检验?
    小结:求够不够的题目,就是要把实际数量算出来,然后和给出的数量比大小。
    3.第49页第3、5题。
    4.第50页第6、7题。
    5.第50页第8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九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
    教师提问: .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
    70+9○79 63-3○70 1+80○81
    65○65+5 37○37-1 100○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50角=( )元 20角=( )元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认识人民币(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简单的计算(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例5、例6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角+8角是几角?
    (5角+8角=13角)
    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 简单的计算(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例7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讨论,交流,汇报。
    组织看书中方案。
    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 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20+10”。
    ⑴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⑵反馈练习
    ①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⑵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 6+69= 2+65= 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6= 20+15= 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⑵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⑶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⑴35+5= 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⑵5+35= 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⑶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67页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67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五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67页第10题。
    2、课本第68页第15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68页第12题。
    2、课本第68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二)能力训练点
    1、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6= 30+2= 8+51= 50-20=
    2、口答:
    ⑴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
    ⑵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
    3、摆小棒算一算。
    30+(7-2)= 70-4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⑴出示35-2。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⑵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
    ⑶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① 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
    ②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⑷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2题。
    3、出示“35-20”。
    ⑴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
    ⑵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①把35分成30和5
    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⑶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⑷反馈练习:“做一做”,注意叙述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七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⑵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⑶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减8应该得28。
    ⑷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72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2、课本第72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72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九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73页第11题。
    2、课本第73页第14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本第73页第13题。
    说说从图上可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是什么。
    思考一下,该怎样列式?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73页第12题。
    2、课本第73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课时 小括号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 )=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一课时 小括号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小括号,巩固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还记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二)新知
    1、课本第76页第5题。
    2、课本第77页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课本第77页第7题。
    知道了什么?怎样解决?
    4、课本第77页第8题。
    5、课本第77页第9题。
    独立完成。
    6、课本第77页第10题。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二课时 连加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
    汇报板书6+6+6=18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5、拓展应用 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三课时 连减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
    (二)新知
    出示课本主题图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是不是能全部装完?
    讨论交流。
    汇报板书每次都减去9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28-9-9-9=1
    说明什么呢?
    5、验证做法
    我想知道这样做对吗,可以怎样验证呢?
    小组讨论。9+9+9+1=28
    6、拓展应用 课本第78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四课时 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运用连加连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
    课本第80页第6题。
    (二)新知
    1、游戏:课本第79页第5题。
    2、课本第80页第7题。
    知道了什么?怎么解决?
    3、课本第80页第8题。
    够吗?像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
    4、课本第80页第9题。
    5、课本第80页第10题。
    怎样才算可以一起乘坐呢?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五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六课时 整理复习(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4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2、出示课本第83页第7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2题。
    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4、6、8题。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十七课时 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3第9。
    2、出示课本第84第11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0题。
    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七单元 找规律
    第一课时 找规律(一)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 ,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找规律(二)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
    2、能按照规律画出后面若干个图形。
    教具准备
    1、小正方体、三角形、圆片、小正方形若干。
    2、学生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ΔΟΔΟΔΟΔ(ΔΟ)
    ★☆★☆★☆(◇◆)
    二、新授
    教师:复习题中第1题同学们都选对了,也说出了它的规律,如果让你们继续往下摆一组,你知道应
    该摆什么吗?
    学生:因为一组里是一个Δ一个Ο,所以只要再摆一个Δ一个Ο就可以了。
    教学例4。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
    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填上一种最满意的规律,可以让别的同学顺着规律往下面 画一组。
    2、第89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找规律(三)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从图形、形状过渡到数字间的规律。
    2、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花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Δ□ΟΔ□Ο
    ■■□■■
    二、新授
    教师在黑板上带学生摆例题3第一道题。谁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你能接着往下摆一组吗?
    教师:这道题的规律我们在前几堂课都有介绍过,你能不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规律呢?(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就可以用什么表示?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
    教师: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谁会接下来填一组数呢?(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行可以怎样表示呢?接下来应该这样填呢?
    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这些数字是怎么变化的呢?
    2、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书上继续往下摆一组,然后把数字填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第2个是5,第3个是9?后面应该怎么填?将几个同学的书拿上来展示,全班订正。
    3、教学例4。
    出示例4
    没有图形的帮忙,你能找到规律吗?
    教师板书出数字,那么他们之间的规律又该如何表示呢?接下去该如何填呢?(让学生填在书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2、第89页第3题和第5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找规律(四)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完成规律,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这条手链中珠子的规律有哪些?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掉了哪2颗珠子呢?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这两颗,怎样检验呢?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8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
    2、课本第89页第4题。
    哪种颜色的珠子的数量是没有变的?
    3.课本第90页第9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五课时 练习课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2、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迅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本第90页第6题。
    二、新授。
    1、(完成第10题)让学生圈出合适的图形,并说出理由。第二行的图形,由学生说完理由和答案后,再由学生来判断对错。
    2、完成第7题。
    让学生找出规律后自己涂在书上。
    3、完成第13题。
    先让学生照规律摆出后面两个图形,再让学生根据图形写成数字的形式。
    如果只出现前2个图形,还可以有什么规律?说明要确定一个规律一定要连续出现两次或更多次。
    4、完成第11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算一算,找出规律,说明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并不一定差相同的数。
    2.1、2、4、5、7、( )、( )
    3.1、1、2、3、5、8、( )、( )
    4.小鸡根据胸前的号数按规律排队,其中一只小鸡没有按规律排队,请你把它找出来。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一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5等于13,13减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10—2=8 8+1=9 即:11—2=9
    lO-5=5 5+3=8 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
    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lOO以内的数,掌握IOO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通过复习,使生比较熟练地口算lOO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lOO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数的组成、顺序、比大小的课件、计数器.
    复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加、减法。板书课题:lOO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填空题: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3)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4)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lOO.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三、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lOO四个数
    (1)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2)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2.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
    板书: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板书:ll、22、33、44,55、66、77、88、99.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板书;10、20、30、40、50、60、70、80、90。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100,三位数)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问: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再问: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如果一样大小,再看个位数,个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3.课堂练习。
    课本第95页1、2、3、4补充完整。
    五、复习20以内加、减口算题,100以内加减口算题。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说一说怎样算: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六、复习100以内的笔算。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应注意什么?(注意三点:①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l,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只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课本第96页第7、8题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元角分的认识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复习目的
    1、使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有关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板书:元角分的认识。
    2.师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币
    (1)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2)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3)总结进率
    (4)1元2角=( )角 15角=( )元( )角
    3、课本96页第9题填写完整。
    二、课堂练习。
    1、课本第96页第10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四课时 图形分类统计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复习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1.课件:位置图及对话内容、统计图.
    2.实物方块。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二、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的图形。
    师:该怎么分呢?
    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练习巩固
    1、课本97页第14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2、课本98页第15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复习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共7页。

    小学8.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8.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算法,复习减法表,复习加,课堂练习,复习20以内加,复习100以内的笔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案,共8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