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十六中等五校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十六中等五校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十六中等五校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共23分)
1.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②①
2. 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操作方法恰当的是( )
A. 下降镜筒时,从侧面注视物镜
B.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发现镜头有污点时,使用纱布进行擦拭
D. 观察时物像偏向右下方,将标本往左上方移动
3. 下列不属于性状的是( )
A. 肤色 B. 血型 C. 惯用左手 D. 种瓜得瓜
4.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表达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B. 每条染色体中一般只有1个DNA分子
C. 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 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5. 能卷舌的夫妇,生出了不能卷舌的孩子,对于遗传变异认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Ee,那么他们均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B. 传宗接代传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C. 能卷舌是显性性状,父母能卷舌,子一代能卷舌的概率是75%
D.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女孩的概率是25%
6. 假设控制某植物花色的基因组成为Aa(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则图A~D各项中能表示花内卵细胞所携带花色基因的是( )
A. B. C. D.
7. 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表现为外祖父→母亲→儿子的特征,不会出现祖父→父亲→儿子的现象,因此可以推测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
A. X染色体上 B. 一对性染色体上 C. Y染色体上 D. 任意染色体上
8. 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则这个孩子的基因为( )
A. AA B. Aa C. aa D. a
9. 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表示显性基因
B. 如果A来自父方,则a来自母方
C. 此个体表现出的是A所控制的性状
D. a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遗传的性状
10. 下列动物属于真正的鱼类的是( )
①甲鱼
②鲸
③娃娃鱼
④鲤鱼
⑤鳄鱼
⑥海马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④⑥
11. 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相对应错误的是( )
A. 狼——肺 B. 鲫鱼——鳃 C. 蛙——肺与皮肤 D. 家鸽——肺与气囊
12. 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这有利于( )
A.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 爬行 C. 适应水中生活 D. 辅助呼吸
13.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狼的犬齿发达,与其肉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B. 鸟的骨骼轻、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C. 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D. 青蛙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保护身体
14. 下列动物中,生殖方式不属于胎生的是( )
A. 鲸 B. 蜥蜴 C. 蝙蝠 D. 大熊猫
15. 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
A. 蝙蝠和鸵鸟 B. 大鲵和蛇 C. 青蛙和扬子鳄 D. 老鼠和鲫鱼
16. 下列不能说明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 )
A. 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B.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 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 体表有角质的鳞片
17.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花比叶的呼吸作用强
B. 贮藏水果、蔬菜时可以增加氧浓度用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C. 呼吸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18. 下列几种疾病中全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
A. 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狂犬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B. 肺结核、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
C. 麻疹、水痘、贫血、流行性感冒
D. 糖尿病、甲型肝炎、水痘、蛔虫病
19. 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病原体的是( )
A. 钉螺和流感病毒 B. HIV和蛔虫
C. 感冒患者和肝炎患者 D.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蛔虫病患者
20. 湖北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 )
A. 保护易感人群 B. 切断传播途径 C. 控制传染源 D. 以上都是
21. 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此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 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 皮肤黏膜的某些附属物阻挡和清除异物
C. 某些人吃鱼、虾后引起过敏 D. 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
22. 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 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 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 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23.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是传染源,可通过母婴传播
B. 静脉注射的吸毒人员,容易感染艾滋病
C.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D. 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二、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24. 根据回答问题: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的中央应滴加 。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一般应该使用 物镜,要想观察的细胞更清晰,还需要调节【 】 。
(3)A图中细胞内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4)番茄果实的细胞中含有甜味物质的结构主要存在于【 】 中。
(5)正常男性口腔上皮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 。
(6)在地震中,对当时没有认领的遇难者尸体除编号、拍照等工作外,还要提取死者的DNA,DNA存在于图中的【 】 。
(7)假如A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不易观察清楚的结构是【 】 。
25. 如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此实验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
(2)步骤②中,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 。
(3)步骤⑦中,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
(4)步骤⑥中,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变绿,说明 会溶解在酒精中。
(5)最后观察发现,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 部分,说明绿叶能在光下产生 。
(6)该生理活动发生在天竺葵叶肉细胞的 中,所需能量来自于 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9分)
26. 如图一是花的结构图,图二是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三是植物种子结构图,图四是桃的果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朵花中,最重要的是花蕊,图一中代表雄蕊的是 。
(2)由图一发育成图四必须要经过 。
(3)葵花籽中常有籽粒空瘪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开花时期 不足引起的。
(4)图二中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结构【 】 。最先萌发的是结构【 】 。
(5)图四中的②是由图三中的【 】 发育而来。
(6)种子要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除了一定的水分外,还需要 和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③滴、④取、②展、①盖、染;故图中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
故选:D。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地概括为:擦、滴、取、展、盖、染。
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2.【答案】A
【解析】解:A、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正确;
B、对光时,转动转换器,应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错误。
C、发现镜头有污点时,使用擦镜纸进行擦拭,纱布粗糙容易划伤镜头,错误。
D、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因此观察时物像偏向右下方,将标本往右上方移动,错误。
故选:A。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
3.【答案】D
【解析】解: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肤色、血型、惯用左手,都属于性状,ABC正确;
D、种瓜得瓜表示了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不是生物的性状,D不正确。
故选:D。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状的概念内涵。
4.【答案】D
【解析】解: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正确;
B、每条染色体中一般只有1个DNA分子,B正确;
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正确。
D、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D。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5.【答案】D
【解析】解:A、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Ee,那么他们均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含E或含e,A正确;
B、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即基因通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所以,传宗接代传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能卷舌是显性性状,父母能卷舌,子一代能卷舌的概率是75%,C正确;
D、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而且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这对父母再生一个不能卷舌女儿的概率=孩子表现不能卷舌的概率×孩子性别为女孩的概率=25%×50%=12.5%,D错误。
故选:D。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2、根据题干的遗传规律(亲代:能卷舌×能卷舌→子代出现:不能卷舌),可推知能卷舌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EE或Ee),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ee)。不能卷舌子代的基因组成是ee,一个e基因来自父方,一个e基因来自母方,因此能卷舌亲代的基因组成为Ee和Ee,遗传图解如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并能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问题。
6.【答案】D
【解析】解: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部分细胞在生殖器官中进行一种特殊的分裂,使遗传物质在新生细胞中减半,在花药中的细胞原来成对的染色体、基因会分开存在于不同的细胞中,故花粉所携带的基因将是A或a,同理,在卵细胞中基因也将是A或a,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明确: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7.【答案】A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子的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男子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如果红绿色盲基因位X么染色体上,则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表现为外祖父→母亲→儿子的特征,如果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表现为祖父→父亲→儿子的特征,但是人类的红绿色盲不会出现祖父→父亲→儿子的现象,因此可以推测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8.【答案】C
【解析】解:已知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则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该家庭中,亲代和子代都有隐性性状(单眼皮aa),说明表现为双眼皮的子代和亲代都含有一个a基因,基因组成都是Aa。所以,父亲为双眼皮,基因组成是Aa;母亲为单眼皮,基因组成是aa;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基因组成是aa。
故选:C。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9.【答案】D
【解析】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A来自父方,则a一定来自母方,故不符合题意。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Aa个体表现出的是A所控制的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0.【答案】D
【解析】解:①甲鱼、⑤鳄鱼的体表有甲或鳞片,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
②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③娃娃鱼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
④鲤鱼、⑥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
所以,属于真正的鱼类的是④鲤鱼、⑥海马。
故选:D。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11.【答案】D
【解析】解:A、狼是哺乳动物,气体交换的部位在肺。A正确。
B、鲫鱼属于鱼类,气体交换的部位在鳃。B正确。
C、蛙属于两栖动物,肺不发达,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所以,蛙气体交换的部位在肺和皮肤。C正确。
D、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气囊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但不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所以,家鸽气体交换的部位在肺。D错误。
故选:D。
(1)两栖动物是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鱼类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哺乳动物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4)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解题关键是掌握常见动物的呼吸方式。
12.【答案】A
【解析】解:蜥蜴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
故选:A。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陆生动物与环境的相适应的特点。
13.【答案】D
【解析】解:A、狼的牙齿分为臼齿、犬齿、门齿,犬齿尖锐锋利可用于撕裂食物,这与其吃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正确。
B、鸟的骨骼坚固且轻而薄,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可以减轻身体体重,利于飞行。正确。
C、鱼的特点是与其水中游泳生活相适应的,如鱼的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正确。
D、蛇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错误。
故选:D。
(1)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植食性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肉食性动物的犬齿发达,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
(2)鸟类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双重呼吸,所以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
(3)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鳞片、外骨骼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动物的主要特征,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14.【答案】B
【解析】解: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蜥蜴为爬行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鲸、蝙蝠、大熊猫都是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
故选:B。
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爬行类是卵生、卵自然孵化;鸟类卵生、孵卵育雏;据此答题。
判断动物为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知道常见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15.【答案】A
【解析】解:A、蝙蝠是哺乳类、鸵鸟是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
B、大鲵是两栖类,蛇是爬行类,都属于变温动物;
C、青蛙是两栖类,扬子鳄是爬行类,都属于变温动物;
D、老鼠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鲫鱼是鱼类属于变温动物。
因此,体温恒定的一组是“蝙蝠和鸵鸟”。
故选:A。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关键知道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解题关键是理解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解答】
A.蜥蜴和青蛙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与适应陆地生活无关,A符合题意;
B.蜥蜴的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具有保护作用,适于陆地生活,B不符合题意;
C.蜥蜴肺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在陆地上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A
【解析】解:A、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为生物的基本特征。幼嫩的叶新陈代谢快,需要的能量多,故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而生长的花朵代谢更为旺盛,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更强,A正确;
B、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水果、蔬菜细胞的呼吸作用最微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B错误;
C、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C错误;
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A。
(1)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8.【答案】B
【解析】解: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狂犬病都属于传染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是由于缺乏碘引起的,不属于传染病,A错误。
B、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H1N1流感病毒、手足口病都属于传染病,B正确。
C、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都由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贫血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而引起的,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
D、甲型肝炎、水痘、蛔虫病都属于传染病,糖尿病不是传染病,D错误。
故选:B。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此题考查了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由病原体引起。
19.【答案】B
【解析】解:A、钉螺是传播途径的生物媒介;流感病毒是病原体,故A不符合要求;
B、HIV和蛔虫都属于病原体,故B符合要求;
C、感冒患者和肝炎患者属于传染源,故C不符合要求;
D、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蛔虫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故D不符合要求。
故选:B。
1、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通过病原体的分类来对是否是病原体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病原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一下它是否营寄生生活。
20.【答案】A
【解析】解: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但是主要的考点,应用于生活实际亦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实效.
21.【答案】B
【解析】解:人体免疫依靠的是我们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如鼻毛、气管黏膜上纤毛等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
掌握唾液中溶菌酶属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22.【答案】B
【解析】解:A、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甲,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乙,A正确;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C正确;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
故选:B。
(1)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2)图中: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丙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具体的关键是知道免疫的概念和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3.【答案】A
【解析】解:A、艾滋病病毒是病原体,可通过母婴传播,错误。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正确。
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正确。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正确。
故选:A。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重点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24.【答案】生理盐水 低倍 ⑥ 细准焦螺旋 叶绿体和线粒体 5 液泡 XY 4 细胞核 2 细胞膜
【解析】解:(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形态。
(2)低倍视野宽、亮容易找到物像,因此,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一般应该使用低倍物镜,要想观察的细胞更清晰,还需要调节⑥细准焦螺旋。
(3)A图是植物细胞图,内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4)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番茄果实的细胞中含有甜味物质的结构主要存在于5液泡内。
(5)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正常男性口腔上皮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
(6)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因此,DNA存在于图中的4细胞核。
(7)2细胞膜非常薄,紧贴着细胞壁还不容易染色,因此,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
(2)低倍;⑥细准焦螺旋;
(3)叶绿体和线粒体;
(4)5液泡;
(5)XY;
(6)4细胞核;
(7)2细胞膜。
显微镜图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图AB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
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②、⑦、③、⑥、⑤、④、① 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对照 光 叶绿素 见光 淀粉 叶绿体 呼吸
【解析】解:(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②暗处理→⑦部分遮光→③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⑥酒精脱色→⑤漂洗→④滴加碘液→①漂洗后观察叶色。故正确顺序是:②、⑦、③、⑥、⑤、④、①。
(2)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影响实验。
(3)步骤⑦中,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形成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4)步骤⑥中,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变绿,说明叶绿素会溶解在酒精中。
(5)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这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6)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该生理活动发生在天竺葵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需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②、⑦、③、⑥、⑤、④、①;
(2)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对照;光;
(4)叶绿素;
(5)见光;淀粉;
(6)叶绿体;呼吸。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漂洗后观察叶色。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花药和花丝 传粉和受精 传粉 ④ 子叶 ② 胚根 ③ 胚珠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解析】解:(1)在一朵花中,最重要的是花蕊,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其中雄蕊包括⑤花药和⑥花丝。
(2)由图一开花发育成图四结果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3)在开花时期传粉不足会使葵花籽中常有籽粒空瘪的现象。
(4)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④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5)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③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6)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故答案为:(1)花药和花丝;
(2)传粉和受精;
(3)传粉;
(4)④子叶;②胚根;
(5)③胚珠
(6)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图一中①花柱,②子房,③柱头,④花瓣,⑤花药,⑥花丝,⑦萼片,⑧花柄。
图二中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⑤种皮。
图三中①柱头,②花柱,③胚珠,④子房。
图四中①果皮,②种子。
掌握花的结构、种子萌发过程、条件、果实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五校联考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等两校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