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云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云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第1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云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第2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云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云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云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A,【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云南卷】
    生物·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C
    B
    D
    A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B
    A
    D
    D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D
    A
    D
    C
    B
    C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D
    D
    B
    D
    D
    B
    B
    C
    A

    1.【答案】C
    【详解】
    A.能够使人患病不是判断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不合题意。
    B.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合题意。
    C.新型冠状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符合题意。
    D.能够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不是判断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不合题意。
    2.【答案】A
    【详解】
    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2021年2月,在美国东北部发生严重雪灾灾害。此次雪灾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还导致美国东北部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是非生物因素雪造成的,这一事件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3.【答案】B
    【详解】
    A.草原上全部的野兔,只有部分动物,没有其他生物,也无环境部分,不是一个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符合题意。
    C.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稻田里的水稻,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详解】
    热带雨林中生活着大量的绿色植物。一般说来,所有的森林都是“地球之肺”。森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系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给予人类的是清洁的生存环境,是绿色宝库。巴西拥有全世界目前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享有“地球之肺”美誉,亚马逊森林迄今为止仍是我们的“地球之肺”,依然是我们地球大气层中纯净氧气的巨大供给者。
    故选D。
    5.【答案】C
    【详解】
    显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相反,甲图视野中被观察的物像在右上方,因此物像要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从乙图中看出物像放大了,表明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大;而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大后视野变暗,因此还要调节光圈和反光镜,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野变亮。因此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是右上方、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故选C。
    6.【答案】B
    【详解】
    A.取材时要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取上皮细胞,因为口腔侧壁的两边是腮部,柔软有弹性,A正确。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擦拭载玻片后,在玻片中央滴加一滴生理盐水,B错误。
    C.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C正确。
    D.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为了便于观察,D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详解】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所以甘甜可口的西瓜汁,主要存在于西瓜果肉细胞的液泡里。
    故选D。
    8.【答案】A
    【详解】
    如图可知,此细胞有细胞壁,因此是植物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 现象,因此外观上细胞核变大即图中的a,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即c过程;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即d过程,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即b过程,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c→d→b。
    故选A。
    9.【答案】A
    【详解】
    由分析可知,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再由器官构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动物体。由上可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A正确。故选A。
    10.【答案】A
    【详解】
    B衣藻、C草履虫、D是大肠杆菌,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故选A。
    11.【答案】A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海带和衣藻属于藻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故选A。
    12.【答案】C
    【详解】
    A.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其中⑥胚乳中富含淀粉,所以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液,胚乳部分会变成蓝色,A不符合题意。
    B.当一粒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⑥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①胚轴伸长;③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B不符合题意。
    C.给玉米合理施肥,施肥的目的是为植株提供无机盐,玉米生长所需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C符合题意。
    D.玉米开花后,需要完成传粉和受精,玉米一个子房含有一个胚珠,所以一个子房发育成的玉米粒既是一个种子又是一个果实,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详解】
    A.图中①表示的是子房,将来形成的是果实,正确。
    B.图中②表示的是子房壁,将来形成的是果皮,正确。
    C.③中营养物质都储存于子叶,胚珠包含有珠被和受精卵,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胚又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组成,胚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子叶中,正确。
    D.此图表示的是双子叶植物,因为没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胚乳,错误。
    故选D。
    14.【答案】B
    【详解】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防止秧苗出现委焉现象而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种花生时,花生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B符合题意。
    C.早春温度还较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无关,C不符合题意。
    D.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在移栽植物时,减去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的成活,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A
    【详解】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故选A。
    16.【答案】D
    【详解】
    A.幼苗移栽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因而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着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不符合题意。
    B.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和无机盐的能力很弱,因此,给植物输的液体中主要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C不符合题意。
    D.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盖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进而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D
    【详解】
    A.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选做实验的植物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将天竺葵叶片中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
    B.乙瓶子与丙瓶子的区别是乙瓶子里面是清水,丙瓶子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因此乙、丙两里面的叶片所处的环境,唯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B正确。
    C.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甲瓶中叶片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丙瓶内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缺少原料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瓶中既有光照,又有原料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淀粉,淀粉与碘液变蓝色。因此甲、乙、丙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C正确。
    D.丁装置中的叶片切断叶脉,水分不能到达A处,A处缺乏原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A部分不变蓝;B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染色后B变蓝,因此A、B部分构成一组对照实验,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错误。
    故选D。
    18.【答案】B
    【详解】
    A.MN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A正确。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N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B错误。
    C.分析曲线图可知,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M点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为0,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在M点植物仍然进行呼吸作用,此点可表示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
    D.分析NP段可知,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只不过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
    故选B。
    19.【答案】B
    【详解】
    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后来到了1928年的4月7日,国民党颁布了植树令: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几年植树式。国民党之所以颁布这道令,是因为孙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的缘故。他在海外留学时,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故选B。
    20.【答案】D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D。
    21.【答案】A
    【详解】
    A.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作用,A符合题意。
    B.附睾贮存和运送精子,B不符合题意。
    C.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C不符合题意。
    D.输精管的主要作用是输送精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答案】C
    【详解】
    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青春期少年的心理不成熟稳定,不乐于交流,C符合题意,故选C。
    23.【答案】C
    【详解】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C符合题意。
    故选C。
    24.【答案】D
    【详解】
    A.口腔内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可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A错误。
    B.咽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B错误。
    C.食管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C错误。
    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D。
    25.【答案】A
    【详解】
    A.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1号和3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同时4号试管温度过高,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受到影响,滴加碘液后变蓝色,A正确。
    B.试管1和试管4有两个变量唾液、温度,因此不可作为对照,B错误。
    C.“本实验中把唾液换成胃液”,胃液中不含有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因此最后的实验现象均变蓝色,C错误。
    D.1号和2号形成对照,实验结论是唾液将淀粉分解了,但是不能证明分解的产物是麦芽糖,D错误。
    故选A。
    26.【答案】D
    【详解】
    A.①是血小板,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正确。
    B.③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正确。
    C.②是白细胞,体积最大,有细胞核,具有包围和吞噬病菌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数量会明显增加,C正确。
    D.输血时血型不合,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时,③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错误。
    故选D。
    27.【答案】C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所以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咽、喉、气管,最终到达的位置是支气管。
    故选C。
    28.【答案】B
    【详解】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此人是大量失血,因此不能输入大量的异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她的血液是O型血。
    故选B。
    29.【答案】C
    【详解】
    A.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A错误。
    B.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B错误。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C正确。
    D.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C。
    30.【答案】B
    【详解】
    A.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即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如葡萄糖)增多,A错误。
    B.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若b为左心房左心室,则a为肺静脉内液动脉血,c为主动脉内流动脉血,B正确。
    C.若标号b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标号a表示的是肺动脉,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c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要高于a处,C错误。
    D.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因此若b为肾小球,则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D错误。
    故选B。
    31.【答案】B
    【详解】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刺激A处,“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即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人体不会作出反应;但是神经冲动会沿着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感觉。
    故选B。
    32.【答案】D
    【详解】
    近视眼的人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要预防近视,首先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电视或手机等,同时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故选D。
    33.【答案】D
    【详解】
    A.从①细菌与②酵母菌(真菌)都可以形成的菌落,可以从大小、颜色和形态上把它们区分开来,正确。
    B.②酵母菌④蘑菇都属于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正确。
    C.①细菌进行分裂生殖,④蘑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正确。
    D.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
    故选D。
    34.【答案】B
    【详解】
    ACD.秋日大雁南飞、春蚕吐丝结茧、蜜蜂采花酿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不属于学习行为,ACD不符合题意。
    B.缉毒犬能发现隐藏在行李中的毒品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故选B。
    35.【答案】D
    【详解】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A正确。
    B.在运动中,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包括着,密闭的关节腔内有滑液,保证了关节既牢固、又灵活,B正确。
    C.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正确。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配合,D错误。
    故选D。
    36.【答案】D
    【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单位,因此同种的生物的种类最少、共同特征最多。故选D。
    37.【答案】B
    【详解】
    A.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故A错误。
    B.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故B正确。
    C.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故C错误。
    D.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具有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8.【答案】B
    【详解】
    A.通过手术变成的双眼皮,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
    B.转基因抗虫棉是指棉花细胞染色体上整合有外源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变异能够传递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B符合题意。
    C.D.外伤导致的腿部残疾和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未发生改变,这种性状的改变是不能传递给下一代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9.【答案】C
    【详解】
    A.家兔的白毛和羊的黑毛,两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身高和体重,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C符合题意。
    D.牛的长毛与狗的短毛,两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0.【答案】A
    【详解】
    A.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故A错误。
    B.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故B正确。
    C.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人体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通过造血得以恢复,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故C正确。
    D.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故D正确。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非选择题(共7题,每空1分,共40分)
    41.(6分)【答案】物质 能量 5 捕食 和竞争 分解者 自动调节
    【详解】
    (1)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是往返循环的。因此,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生态系统形成的食物链有草→食草鸟→猫头鹰、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共有5条食物链。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该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食虫鸟以蜘蛛为食,属于捕食关系,食虫鸟和蜘蛛均以昆虫为食,属于竞争关系,所以食虫鸟与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一般情况下,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该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超过一定的自限度,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状态。
    42.(5分)【答案】B→D→C→A→E→G→F 清水 生理盐水 另一侧 气泡
    【详解】
    (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染”,重复“吸”动作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B擦→D滴→C撕→A展→E盖→G染→F吸。
    (2)图D的操作是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如果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3)图G的操作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图F是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图E这样的操作可以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而影响实验的观察。
    43.(6分)【答案】黑暗 呼吸 酒精 A 淀粉 叶绿体
    【详解】
    (1)牵牛花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实验前,对牵牛花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消耗有机物的过程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绿素溶于酒精中,最终叶片变成黄白色。
    (3)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应选择I(绿叶)覆盖铝箔部分和未覆盖铝箔部分,这样在同一个叶片上,可以控制单一变量,故A正确,B错误。
    (4)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可以检验是否产生淀粉。II白斑部分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白斑部分不含叶绿体,可以探究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44.(5分)【答案】氧气 ③吸收 右心房 线粒体 ④
    【详解】
    (1)A为呼吸系统,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因此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2)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能够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③]吸收;营养物质进入肠静脉,达到下腔静脉,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右心房。
    (3)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有机物和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
    (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人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所以,在某病人的尿液中验出了葡萄糖,医生已经排除患糖尿病的可能。由此你推测可能该病人D系统的[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
    45.(5分)【答案】先天性 学习 学习 强 少
    【详解】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红雀喂鱼的行为就属于先天性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通过模仿得来的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故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2)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食物的次数多,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46.(6分)【答案】相对性状 生殖细胞 CD 3号、4号、5号、10号 DD或Dd
    0或12.5%
    【详解】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6号正常、7号患病,它们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生殖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3号个体为男性,根据分析可知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Dd,则B神经细胞中携带有该致病基因;在形成精子时,成对的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所以D精子可能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d);3号个体为男性,体内不可能存在A卵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所以,不考虑突变,3号体内可能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细胞有CD。
    (4)根据分析中可知,表现正常,但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成员是3号、4号、5号和10号。
    (5)根据分析可知,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DD或Dd,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Dd,则他们结合产生后代有两种情况,如下图:
    可见,当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DD时,5号和6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0;当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Dd时,5号和6号后代患病的概率为2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所以5号和6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5%×50%=12.5%。
    47.(6分)【答案】流行性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蛋白质 传染源 ②和③ 特异性
    【详解】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所以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全球所有国家对“新冠肺炎”联合防控,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所以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它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RNA(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外壳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3)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从新冠肺炎流行的基本环节看,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资料中介绍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②出门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手肘掩捂口鼻;③勤洗手、按规范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5)病原体、疫苗等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抗体在体内清除病原体,从而达到免疫的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因此,临床试验中,健康人接种疫苗后,若体内能产生抗体,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相关试卷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安徽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安徽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6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河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析全解):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 河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析全解),共10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辽宁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生物-(辽宁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