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1519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1519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1519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展开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一座水泥桥的限载量约是15( )。
A.吨 B.千克 C.米
2.学校买了150盒彩色粉笔,买的白色粉笔的数量比彩色粉笔的数量多30盒,每盒白色粉笔有50支,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
A.一共买了多少支彩色粉笔 B.一共买了多少支白色粉笔 C.彩色粉笔比白色粉笔少多少支
3.已知“桃树有60棵,梨树一共有5行”。要求“桃树比梨树少多少棵?”还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
A.杏树一共有40棵 B.桃树有4行 C.梨树每行15棵
4.学校花坛里有月季花和玫瑰花共114棵,玫瑰花的棵树是月季花的一半,月季花有( )棵。
A.72 B.38 C.76
5.下面算式的得数比500大的有( )个。
99×5 78×9 101×5 50×10 41×8 200×3
A.2 B.3 C.4
6.服装店运进28套儿童服装,每套4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如图是小明计算的竖式,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意思是( )。
A.买4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B.买8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C.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
二、填空题
7.马每分钟跑1150( );汽车每小时行120( );人步行每小时走5( )。
8.有18元、28元和38元这三种不同价格的钢笔和6元、16元这两种不同价格的笔记本。
(1)小明买其中的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最少要花( )元,最多要花( )元。
(2)小军买了其中同一价格的两支钢笔,他最多要花( )元,最少要花( )元。
(3)小丽买了其中同一价格的4本笔记本,付了100元,她最多能找回( )元,最少能找回( )元。
9.计算172-25×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10.数学课上,王老师介绍了计算13×45的新方法:
× | 10 | 3 |
40 | 400 | 120 |
5 | 50 | 15 |
400+120+50+15=585
(1)表中400是10×40的得数,120是( )×( )的得数。
(2)运用这样的方法计算32×28,填写下面的表格和算式。
× | 30 | 2 |
20 | 600 | 40 |
8 | ( ) | ( ) |
600+40+( )+( )=( )。
11.要使42×□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应该填( )
12.要使7□×6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应该填( )。
三、判断题
13.一头大象体重约6000克。( )
14.一幢大楼有25层,这幢大楼高约80千米。( )
15.算式“”与“”的结果相同。( )
16.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 )
17.40×5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
四、计算题
18.口算。
24÷2= 10×34= 630÷7= 80÷2=
48÷3= 27×2= 50×60= 40×5=
19.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56×45= ★76×27= 32×50=
20.脱式计算。
302-96+58 280-8×25 (79+47)÷7
五、解答题
21.春城小学三年级有8个班,每班有50名同学。如果每名同学每年回收5千克废纸,三年级同学每年一共能回收多少吨废纸?
22.先将下面的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同学们比赛跳绳,小明跳了35下,小芳比小明多跳16下,小明和小芳一共跳了多少下?
23.采摘节到了,农民伯伯一共准备了80只篮子,来了21家客人,每家分到3只,还剩下多少只篮子?
24.育杰全封闭小学有24间教室,每间教室摆了5排课桌,每排8张课桌。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有38人。每间宿舍住8人,早晨每人2个鸡蛋。
(1)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2)这个学校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5.小明特别喜欢看《少儿百科全书》,他6天看了120页,照这样的速度,又看了28天才把这套书看完,这套书一共有多少页?
26.钱叔叔去年养了25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产蜂蜜36千克。钱叔叔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蜂蜜?
参考答案:
1.A
【分析】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限载量是指它的重量,据此解答。
【详解】一座水泥桥的限载量约是15吨。
故答案为:A
解答此类题需要根据生活实际,再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
2.B
【分析】根据题意,用150加上30求出买的白色粉笔的盒数,用白色粉笔的盒数乘50即可求出一共买了多少支白色粉笔,据此解答。
【详解】当问题为:一共买了多少支白色粉笔?列式为:(150+30)×50。
故答案为: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看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C
【分析】要求“桃树比梨树少多少棵?”要用梨树的棵数减去桃树的棵数,题干中桃树一共有60棵,梨树一共有5行,需要补上的一个条件是梨树每行15棵,用5乘15,求出梨树的棵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已知“桃树有60棵,梨树一共有5行”。要求“桃树比梨树少多少棵?”还要补上一个条件是梨树每行15棵。
故答案为:C
解答此类问题,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进行补充即可。
4.C
【分析】根据条件“玫瑰花的棵树是月季花的一半”可知,把玫瑰花的棵数看作“1”,则月季花是“2”,月季花和玫瑰花的总棵数÷月季花和玫瑰花的总份数=玫瑰花的棵数,然后用玫瑰花的棵数×2=月季花的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14÷(1+2)
=114÷3
=38(棵)
38×2=76(棵)
月季花有76棵。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和倍问题:小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和-小数。
5.B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积,再与500比较大小。
【详解】99×5=495,495<500;
78×9=702,702>500;
101×5=505,505>500;
50×10=500,500=500;
41×8=328,328<500;
200×3=600,600>500;
上面算式的得数比500大的有3个。
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由计算法则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即是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不是买4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B.由分析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即是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不是买8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C.由分析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即是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
故答案为:C
熟练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是解决问题关键。
7. 米##m 千米##km 千米##km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马每分钟跑的路程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人步行每小时走的路程用千米比较合适。
【详解】马每分钟跑1150米;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8. 24 54 76 36 76 36
【分析】(1)用18+6求出最少要花的钱,用38+16求出最多要花的钱;
(2)用38+38求出最多要花的钱,用18+18求出最少要花的钱;
(3)用100减去4乘6的积求出最多能找回的钱,用100减去4乘16的积求出最少能找回的钱;
【详解】(1)18+6=24(元),38+16=54(元),小明买其中的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最少要花24元,最多要花54元。
(2)38+38=76(元),18+18=36(元),小军买了其中同一价格的两支钢笔,他最多要花76元,最少要花36元。
(3)4×6=24(元),100-24=76(元);4×16=64(元),100-64=36(元),小丽买了其中同一价格的4本笔记本,付了100元,她最多能找回76元,最少能找回36元。
价格最贵的两种物品相加,花的钱最多;价格最便宜的两种物品相加,花的钱最少。
9. 乘 减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计算172-25×4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1) 3 40
(2) 240 16 240 16 896
【分析】(1)分析表格可知120是3和40的乘积;
(2)根据上表中的计算方法将表格填写完整,再将求出的4个乘积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120是3×40的得数。
(2)
× | 30 | 2 |
20 | 600 | 40 |
8 | 240 | 16 |
600+40+240+16=896。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观察表格找到运算规律。
11.2
【分析】要使42×□2的积是三位数,□里的数乘42十位上的4不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详解】42×12=504,42×22=924,42×32=1344
要使42×□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应该填(2)。
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12.0或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得积的末尾有两个0,则□×6的积为一个整十数或0,进而进行填空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得积的末尾有两个0,则□×6的积为一个整十数或0,
因为0×6=0,5×6=30,
所以□里应该填0或5。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一头大象体重约6000千克。
【详解】一头大象体重约6000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4.×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25层的大楼的高度用“米”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得:
一幢大楼有25层,这幢大楼高约80米。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5.×
【分析】分别算出480÷6的商和480-2×3的得数,再比较。
【详解】480÷6=80
480-2×3
=480-6
=474
80<474
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16.√
【分析】10×10=100,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可以用最小两位数乘最小两位数、最大两位数乘最大两位数举例来说明原说法正确。
17.×
【分析】本题根据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在计算40×50时,可先计算4×5,然后在乘得的结果后加上原来因数40后面的一个0和因数50后面的一个0,即加上2个0,计算出结果后即可判断。
【详解】40×50=2000,所以40×50的积的末尾有三个0;
故答案为:×
计算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在判断积的末尾零的个数时不光要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还要注意除零以外的数字相乘的结果是否有零。
18.12;340;90;40
16;54;3000;200
【详解】略
19.2520;2052;1600(竖式及验算略)
【详解】略
20.264;80;18
【分析】302-96+58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80-8×25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79+47)÷7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302-96+58
=206+58
=264
280-8×25
=280-200
=80
(79+47)÷7
=126÷7
=18
21.2吨
【分析】用8乘50,求出三年级共有多少名同学;再乘5,求出三年级同学每年一共能回收多少千克废纸,1000千克=1吨,据此把千克换算成吨作单位即可。
【详解】8×50×5
=400×5
=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答:三年级同学每年一共能回收2吨废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1000千克=1吨。
22.图见详解;86下
【分析】把35下填到表示小明跳的下数线段上方的括号里,把16下填到表示小芳比小明多的下数线段的上方的括号里,最右边括号表示两人一共跳的下数,是要求的,在里面填“?下”;小明跳的下数加16等于小芳跳的下数,再把两人跳的下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35+16+35
=51+35
=86(下)
答:小明和小芳一共跳了86下。
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7只
【分析】每家分到篮子的只数乘家数等于分出去的只数,用总共准备的只数减去分出去的只数等于剩下的篮子的只数。
【详解】80-21×3
=80-63
=17(只)
答:还剩下17只篮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24.(1)960张;
(2)912名;
(3)这个学校至少需要准备多少间宿舍?114间。
【分析】(1)用8×5计算出每间教室的桌子数,再乘上24就是24个班一共的桌子数;
(2)用38乘上4,就算出每个年级的人数,再乘上6计算出6个年级的总人数;
(3)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进行提问,合理即可。
【详解】(1)8×5×24=40×24=960(张)
答:一共有960张桌子。
(2)4×6×38=24×38=912(名)
答:这个学校一共有912名学生。
(3)这个学校至少需要准备多少间宿舍?
912÷8=114(间)
答:这个学校至少需要准备114间宿舍。
本题考查的是用两位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计算即可,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25.680页
【分析】“照这样的速度”,说明每天看的页数相同,先用120页除以6天,求出每天看的页数,再乘28天,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把已经看的120页和剩下的页数相加,就是这套书一共有多少页。
【详解】
(页)
(页)
答:这套书有680页。
解决本题先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每天看的页数,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用加法解决问题。
26.900千克
【分析】平均每箱蜜蜂产蜂蜜的千克数乘蜜蜂箱数即可解答。
【详解】36×25=900(千克)
答:钱叔叔去年一共收获900千克蜂蜜。
熟练掌握整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常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