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案 (含详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案 (含详解)0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案 (含详解)0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案 (含详解)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案 (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案 (含详解),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现代食物的生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十六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题

    备考攻略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复习本课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的产生发展及影响,从纵向介绍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从横向介绍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复习时要围绕一条基本线索即世界物种的交流而展开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各地区的交流加强,不同地区的物种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2)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而很多欧亚作物也传入美洲

    (3)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经贸和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复习时要把握三方面内容”“一个重大问题”“两个重要关系:

    (1)三方面内容:主要指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2)一个重大问题: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问题

    (3)两个重要关系:主要指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和渔猎经济。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表现。

    地区

    农业

    畜牧业

    东亚

    水稻、粟

    猪和狗(距今约7 000年前)

    西亚

    小麦、大麦

    绵羊、山羊、牛(距今约9 000年前)

    中美洲

    玉米、甘薯、马铃薯

    骆马(距今约6 000年前)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食物: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生产与生活:

    (2)古代中国。

    食物: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3)古希腊。

    食物:大麦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葡萄和橄榄,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生产与生活:

    a.古希腊: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

    b.古罗马: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小农逐渐破产。

    (4)美洲。

    食物: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生产与生活: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毎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3.生产关系的变化:

    (1)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国家应运而生。

    以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认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都经历了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过程,但又各具特色。

    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

    (2)时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3)外传物种: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入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4)表现:

     

    欧洲

    中国

    玉米

    16世纪中叶起,南欧地区广泛种植。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明朝传入中国;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

    甘薯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时传入中国,在国内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番茄

    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明朝万历年间,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辣椒

    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

    (2)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3)蔬菜类:黄瓜、豌豆。

    (4)经济类:甘蔗等。

    (5)禽畜类:鸡、牛、驴、马、猪、羊等。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情况。

    2.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世界物种交流给世界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

    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原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过程。

    20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0世纪

    下半叶以来

    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

    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表现。

     

    成就

    意义

    农业机械

    现代化

    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杂交育种

    技术进步

    美国:1930,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墨西哥: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20世纪60年代培育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2014,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畜牧业现代化。

    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自动控制

    生产规模大型化。

    (3)渔业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时间

    表现

    原始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古代社会

    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以来

    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

    时间

    表现

    古代

    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冰延长食品保藏期

    近代

    食品加工: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

    现代

    2010,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

    产生

    原因

    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解决

    措施

    世界

    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中国

    1996,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2)食品安全。

    产生

    原因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

    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

    解决

    措施

    世界

    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中国

    2009,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认识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从家国情怀角度体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的巨大贡献。

    探究点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与世界食物物种交流

    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史料一 很可能男子和妇女都有寻找食物的责任,妇女可能在离宿地不远的地方采集坚果、浆果和植物颗粒,男子大都去猎杀大型动物,这一般是在远离宿地处进行。可以看出,男子和妇女都负责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猎杀野兽、采集野生植物无疑导致了一定的生活模式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断迁徙的,因为除了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徙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思维交互】:(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类需要不断迁徙。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信息

    迁徙的原因:由史料中信息①②可知远古人类靠采摘和狩猎为生,而植物生长存在季节性,动物的活动具有流动性,采摘和猎杀都具有不确定性

    提示:植物生长存在季节性;动物的活动具有流动性;采摘和猎杀都具有不确定性。

    史料二 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过去狩猎者所崇拜的神灵和巫术这时已不合时宜。农夫们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维交互】:(2)根据史料二分析古代宗教崇拜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试举一例。

    【微点拨】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关键信息

    原因:依据史料二信息①②可知古代土地耕种者因为生产形式的变化而需要新的神灵来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

    举例:可依据所学知识从农业时代人们对有利于农耕的自然崇拜方面来回答即可

    提示:原因:需要新的神灵来保佑农业丰收、六畜兴旺、家庭幸福。举例:古埃及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

    2.世界食物物种交流

    史料一  15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人们度过饥荒。爱尔兰也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红薯得以度荒。摩尔根称赞玉米是世界最好的一种谷物,种植玉米对于人类命运的影响极为巨大。1500年前后,亚欧人口约为4.25亿;1700年前后,达到了7.2亿;1800年前后,已经突破9亿。

    史料二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期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漠化现象凸显。

    【思维交互】:阅读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关键信息

    积极影响:依据史料一中信息①②及所学知识可知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深刻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等

    消极影响:依据史料二中信息可知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出现乱砍滥伐现象,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

    提示: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深刻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出现乱砍滥伐现象,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

      一、农业出现的意义

    1.农业的出现加速了人口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1)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并逐渐形成聚落。

    (2)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原始音乐、文学、宗教获得发展。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天文历法获得发展。

    (2)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4.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1)变化的表现:

    贫富分化严重,私有制出现。

    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

    为调节阶级之间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

    (2)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发生变化,氏族公社男女地位发生转变。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的产品有剩余。

    二、对比分析中西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1.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

    农业结构问题,中国采取的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西欧采取的是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休耕和收获后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场。

    2.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

    中国是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农桑结合是中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西方是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农牧并举则是西方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中国人的食物是以植物性的饭菜为主,从饮食的原料结构来看是素食结构,粮食占主导地位(主食是豆类和谷物),肉食在其中占的比重少之又少,且主要是鸡肉和猪肉;从饮食的成品结构来看,是饭与菜相结合的结构,饭是主,菜是辅。

    西方人的食物结构中肉奶的含量较高,肉类一直是大宗食品,除谷物外,牛乳、乳酪、黄油也是必需品。

    【名家评史】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国引种玉米的时间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元代贾铭的《饮食须知》中谈到玉蜀黍,而且元代尚食局有御麦面,以为我国元代已有玉米。明代兰茂(13961476)的《滇南本草》中,就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通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根据兰茂生平,也认为玉米的引进当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

    材料二  有学者考证认为元代贾铭的《饮食须知》中谈到玉蜀黍,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上好麦面。《饮食须知》中谈到玉蜀黍的部分很可能是后人加入的,恐不可靠。玉米很早就是美洲本地人的主要粮食作物,而在其他各国的历史上,直到十五世纪,没有一个国家有有关玉米的记载或任何迹象。所以可以这样说。玉米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才传到旧大陆各国的。

    解读: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通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形成正确、客观的历史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史料从玉米作物传入中国情况进行探讨,了解这一农作物的传入时间及对传入地的影响,人们的认识有所不同,学生应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辨析,并能运用史料作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探究点二 食文化的发展   

    1.民以食为天

    史料 中国的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和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微点拨】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关键信息

    原因:根据史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的重要地位;根据史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从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的影响、中外交流的推动回答;根据史料中信息③④结合所学可从宗法观念和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分析。另外还可以结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来分析演变的原因

    影响:根据史料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分析文化发生演变的影响,主要从食品在历史长河中对政治、文化发展传承等方面分析

    提示:原因:统治者推崇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的影响;中外交流的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宗法观念和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在治国、哲学、文学、礼仪等方面)影响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史料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保障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对策是什么。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信息

    对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以立法手段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来保障食品安全

    提示:对策:以立法手段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来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危害

    1.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大多数并非食品的正常成分,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食品,因此又称为食品污染;食品卫生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的途径,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2.食品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及其他虫害,它们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并由于食品存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所以可以在食品中生存甚至增殖。食品的生物污染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性污染,它不仅可以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而且引起食品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降低。

    【拓展延伸】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是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包括环境污染物、无意添加和有意添加的污染物以及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废气通过沉降作用可以直接降落在食品上,也可以降落在水体与土壤中,并通过作物根系吸收进入食品或由水产养殖进入食品。

        生物污染包括寄生虫危害。在寄生关系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义。畜禽、水产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消费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虫的畜禽和水产品后,就可能感染寄生虫。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十六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教案 (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十六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教案 (含详解),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