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展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熟悉“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型与特点。 2.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答题技巧。 3.学以致用,能熟练运用答题技巧,解答中考语文现代文 阅读题型。
记叙文是指摄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断来刻画人物、讲述故事、以表达作者情感倾向或人生思考的一种文学作品样式。 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 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抓住文章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要理清文章的线索。
中考的选文都力图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鲜活的时代材料为命题素材,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即语文”的学习观,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注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注重考查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阅读试题突出文化性和语文特色。命题始终体现核心内容,始终关注学习过程中呈现问题。因此,中考试题并不是高深莫测,漫无边际,只要用心思考,认真揣摩,就会发现中考试题有规律可循,只要找出这些规律,记叙文的阅读就不再是难事。
考向一:内容概括 “内容概括”类题目通常考查概括全文内容、概括指定段落内容、概括几段内容几种形式,回答此类题,需要根据文中事件及情节组织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步骤 1.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抓住其中关键词,分析题意。2.通读全文,结合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锁定答题区域。3.总结概括,若可以在原文提取,就在确定的答题区域摘录原文语句;若不可以,则需要紧抓关键词句进行归纳。另外,如果考查对事件的概括,则按照“谁在干什么”的格式进行概括得出答案。4. 分点整理答案,根据题干分值情况检查答案是否全面。
答题模板「题型1]某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特征),具休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答法]①在文中提取符合题意的关键词;②根据关键词组织语言作答。[题型2]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概括主要人物的多个事件。[答法]①点明时间、地点;②说明主要人物;③概述主要事件;④说明结果如何。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手艺 朱天衣 ①从小到大,家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由母亲掌厨,若平日远庖厨的君子父亲卷起袖子做起羹汤来,那必是有特殊食材入门(如螃蟹、臭豆腐),要不就是大宴宾客时。父亲的刀工是出了名的细腻,请客必备的卤味拼盘一定得由他来操刀,牛肠、海带、豆干做底,牛腱肉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状整齐铺排在最上层,盘缘则是以卤蛋瓣为装饰,最后再以西红柿雕花做画龙点睛之妙。 ②每当父亲在做这份细活时,我总会扒着桌缘看他一步完成这件大事——除了贪图父亲把零星的食材塞入我的嘴里,我更喜欢看他似变魔术般把浑圆的卤蛋分割成一片片的花瓣。他以嘴含着棉线的一端,用手把线在蛋上绕一圈,换个角度再绕一圈,如此转个四回,八瓣蛋花就这么开了,即便后来我接管了家里的厨房,这门绝活却始终没学会。 ③在我们姊妹仨还一口乳牙时,每当要吃甘蔗,父亲也会不厌其烦地将那咬不动的节梗给去掉,再把甘蔗切成大小适口的一块块,放在碗里让我们享用。夏天热到不行时,父亲会骑脚踏车从外面搬回一块冰砖,随即用锉刀锉出一脸盆的碎冰,里面添加了些什么料已不复记忆,但那冰凉好滋味,却让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④吃凉面时,父亲会先把煮熟的肉块切细,连那小黄瓜也不用刨刀将就,仍是以刀工慢慢切山丝来,那份青绿鲜脆的口感就是不一样。饭后从水缸里抱出来的西瓜,他也会先把那猪尾巴般的一段藤蔓给片下来抹拭刀刃,随即切出一片片大小均等、厚度一致,像帆船一般的绿皮红肉瓜;若吃的是苹果水梨,我也会在旁边等着接收父亲以小刀削下如蛇状的果皮,好挂在脖子上当项链。 ⑤那时节,美援的面粉忒多,村子里的妈妈们便会变换各式各样的面食点心,满足一家大小的肚腹,我们家也常做面点。每当包饺子时,都由父亲和面擀皮,当他卷起衣袖要大展身手时总会说:“好吃不过饺,舒服不过倒着。”一旁只会按剂子的我,还没吃着饺子便已开心起来。若是做馒头包子,那么父亲一定会为我们姊蛛仨各做一只小白兔,我也总会耐心地守候在蒸笼旁,等着那用红豆点缀双眼的小兔兔出炉。 ⑥父亲不仅厨艺精湛,在美术、女红上也常是我们的靠山。我永远记得父亲和大姊连手制作的那个枕头套,绘制的是海底世界,那栩栩如生的水草,那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简直如梦境般美到不可方物,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涂鸦之作便是绕着那水草和热带鱼转,它们已似图腾般印在我脑海中了。当同学们头疼于铅笔素描或水墨国画时,我却老神在在,一点也不烦忧,因回得家去父亲三两笔就为我解决了--------但也就止于这些无关学业成绩的习作,其他功课乃至作文,我们都很识趣地绝不劳烦他。 ⑦父亲一向不说什么大道理,总以身教示我。虽则我是到了一个年纪才享受到写作及慢工出细活的意趣,但他常年伏在案上写作的身影以及那陪伴我成长的细腻手艺,早已潜移默化,成为我生命的底蕴了。
作者对父亲哪些“细腻手艺”记忆深刻,概括情节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把甘蔗切块;③用锉刀锉碎冰;④________________ ;⑤ 做馒头或包子时,父亲为我们姊妹仨做小白兔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心制作卤味拼盘 吃凉面时把肉块切细、小黄瓜切丝,西瓜切片等 制作枕头套,美到不可方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由“牛肠、海带、豆干做底,牛腱肉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状整齐铺排在最上层,盘缘则是以卤蛋瓣为装饰,最后再以西红柿雕花做画龙点睛之妙”“我更喜欢看他似变魔术般把浑圆的卤蛋分割成一片片的花瓣,他以嘴含着棉线的一端,用手把线在蛋上绕一圈,换个角度再绕一圈,如此转个四回,八瓣蛋花就这么绽开了”,可知这写详细描写了父亲精心制作卤味拼盘的过程;由“每当要吃甘蔗,父亲也会不厌其烦地将那咬不动的节梗给去掉,再把甘蔗切成大小适口的一块块,放在碗里让我们享用”“用锉刀锉出一脸盆的碎冰”,可知写的是父亲切甘蔗、锉碎冰;由“父亲会先把煮熟的肉块切细,连那小黄瓜也不用刨刀将就,仍是以刀工慢慢切出丝来”“切出一片片大小均等、厚度一致,像帆船一般的绿皮红肉瓜”“父亲以小刀削下如蛇状的果皮”,可知写的是父亲切肉食、蔬菜、水果时刀工细腻;由“若是做馒头包子,那么父亲一定会为我们姊妹仨各做一只小白兔”,可知写的是父亲做面食手艺细腻;由“我永远记得父亲和大姊连手制作的那个枕头套,绘制的是海底世界,那栩栩如生的水草,那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简直如梦境般美到不可方物”,可知写的是父亲和大姊制作精美的枕头套。据此概括即可。
考向二:内容理解 解答此类题时,通常可联系情感变化、文章主旨、人言行等分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1.根据题干关键词,在文中找到相关段落,并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做好标记. 2.根据题干要求对表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句子进行理解分析。
答题模板【题型1】分析某一情节(某一内容)发生的原因及意图。/说说你对某一情节(某一内容)的理解。「答法]结合前后情节或写作背景,提取关键语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题型2]选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不正确的一项( )[答法]①根据选项找到对应的关键信息;②判断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与选项说法是否吻合。
(2021·山东济南·二模)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我考上城里的中学的那一年,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送给我那辆我觊觎已久的自行车,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 ②自此,每个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清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清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③其实,骑自行车翻山越河,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梦想。 ④九岁那年,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来这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我呢,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每次骑车在这大路上,都像翻山越河一般,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别提多舒服了。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⑤后来,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地里刨出的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骑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我骑着我们家的永久牌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清河大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清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小心翼翼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迅速跑过来,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体,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即使这样,那时的我仍然喜欢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光,渴望拥有一辆自己专属的自行车,能够独自翻山越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⑥到城里上中学后,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骑着自行车翻山越河去求学。有一次,骑车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我听任蚊虫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我沮丧地推着车,失魂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里,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就在我恍惚绝望之际,远处有一盏灯在若隐若现。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这户还留着灯的人家。开门的是一个长脸膛,短头发的大叔。他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屏气凝神,帮我接链条。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不一会儿,他就站起身,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微微一笑,说:“好了。”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⑦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交,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童年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公园逛逛。虽然依旧车行如箭,但是再也找不回少年时代翻山越河的感觉了。 ⑧那时候,就会想起翻山越河的少年拥有的第一辆车,想起故乡的杉树、枫杨和一条条土路,想起明月高悬的秋夜里清河堤下的那盏跃动着火苗的柴油灯……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作者舒飞廉,有删改)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那时候,就会想起翻山越河的少年拥有的第一辆车,想起故乡的杉树、枫杨和一条条土路,想起明月高悬的秋夜里清河堤下的那盏跃动着火苗的柴油灯……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的理解。
【答案】示例:作者在少年时代骑着自行车在故乡的路上翻山越河,故乡承载着骑车的惬意、父亲的关心、求学路上的艰苦、还有陌生人对“我”的帮助,故乡曾是“我”物质和精神的依靠。多年之后,“我”仍然对他们念念不忘,表达了“我”对故乡人、事、物的怀念和感激。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解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就会想起翻山越河的少年拥有的第一辆车,想起故乡的杉树、枫杨和一条条土路”指的是想起儿时的自己骑着自行车和父亲一起去卖土豆,骑着自行车上学、回家。“想起明月高悬的秋夜里清河堤下的那盏跃动着火苗的柴油灯”指的是想起在自己的自行车链条断了时,那个给予了自己无私帮助的大叔。每当想起这些,就会再次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陌生人给予自己的无私帮助,感受到家乡人的淳朴善良。正是靠着这些,我才能顺畅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作者想起这些旧日场景,并说自己凭着它们生活在家乡表现了他对对故乡人、事、物的怀念和感激。画线句是对前文回忆往事的总结,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2021·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山一样的屋顶 李宣华 ①一场冰雹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爸,他要去屋顶修漏了呢!” ②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山。在我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那年我只有9岁。那年,屋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30多个年头过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一根屋顶瓦梁凹陷,孱弱的父亲不顾母亲劝阻,执意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今想起来依旧后怕的度秒如年的煎熬期。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地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完屋顶,下了梯子,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酥软,晕厥了过去。 ③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不接。老家离城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生计都到外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所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下手中活儿往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到我家,劝解我那急性子的父亲。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里。
④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生性脾气好的母亲,一边一个劲地给父亲赔笑,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年轻,都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自己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以后你们回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 ⑤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两次被我奶奶卖到他乡做人儿子的父亲,一心回村,白手起家,在住了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幢认为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长远远,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不同地段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一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什么。 ⑥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说得多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一如母亲对他的情真意切的爱。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才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如座废墟的苦楚。 (选自《智慧与思维》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文意以修屋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横线ABC处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制止修屋→A_____执拗修屋→B_____回忆修屋→C_____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使用了什么记叙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4.第⑥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5.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答案】1.帮父建屋 帮助修屋 感悟修屋 2.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修屋父亲的极度担心的心理。3.使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父亲盖木屋的经历,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说明木屋凝聚着父亲一生的心血,寄托着对家人全部的爱。4.不能去掉。内容上和上文紧密相连,由修屋联想到父爱,阐明了父爱的伟大和重要。这是作者因修屋而产生的感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是文章的点睛之笔。5.屋顶中间高两头低,外形像山;屋顶牢固结实,可以为家人遮风挡雨;屋顶喻指父亲高大的形象和深沉的父爱,子女在屋顶的庇荫下,要学会感恩,时刻呵护亲情,让亲情像屋顶一样牢固。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早春,在半径的一场艳遇 黄 燕 ①今年的早春,半径以满满一村的柚香迎接了我们,热情而低调。 ②车马劳顿的我,想在这柚香四溢中,枕着宁静,与山村的寂夜共眠。或者,像张爱玲那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尖着耳朵,把心吊在半空,听花落的声音,体会花瓣像无数中弹的蝴蝶一样纷纷从高空跌落的惊心动魄。 ③可是,不是这样。这个春天的那个夜晚,我在“蜜柚之乡”平和一个叫作半径的小村庄里,还没看到柚花,先听了一场盛大的交响。 ④熄灯之后,窗外的演出就开始了。“叽叽叽”“咕咕咕”“呱呱呱”,还有爪子踩着树枝枯叶的声音。除了青蛙,我分辨不出谁是谁。它们来来回回,窸窸窣窣,叽叽喳喳,像走台,像换场。如果说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里是一个小型的 party,那么,此刻,我窗外的柚园里,便是红飞翠舞的聚会。这是怎样的盛况啊!忍不住轻轻撩开窗帘一角,没承想,窗外热闹戛然而止,世界一片寂静。我仿佛看到一双双惊愕的眼睛,还有瞬间蜷缩的身子和迅速逃离的身影。我像一个莽汉突然闯入,搅扰了它们。心中一阵儿小愧疚!这个时候,静静地当一名忠实的听众,便是最好的修养,舞台属于它们…… ⑤清晨,被一阵阵“咴儿咴儿”“唧啾唧啾”的鸟鸣声叫醒。鸟儿们在小木屋顶上停停歇歇,这边啄啄,那边啄啄,它昂着头,翘着长长的尾巴,左瞧瞧右瞧瞧,右瞧瞧左瞧瞧,那怯怯的小眼神,像一根温软绸滑的羽毛,在心尖撩拨。
⑥早起的同伴们已在门口的柚园转了一圈,说是遇见了小松鼠,还有刺猬和它的女儿。不知它们是否刚结束昨晚的演出?闹腾了一夜,倦了吧?该回窝歇息了吧?但此刻,对它们,我已无迎风待月之心,柚花之约,才是我的云霓之望。 ⑦轻雾笼罩的柚园,新绿泛着油光。随着太阳升起,柚叶更加鲜亮。叶片间,倒垂着的柚花,一簇一簇。花苞鼓胀着身子,像少女挺起的胸,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过分夸张。那悄然开放的,便奋力将雪白的花瓣往后反卷,她要让鲜黄耀眼的花蕊更加突出,她散发芬芳,她吐露甜蜜,她招蜂引蝶,只是想果实累累。她不像也在这个季节盛开的油菜花,热烈而张扬,绚烂而浪漫。她无法瞬间点燃人们的激情,无法让你顿时兴奋、雀跃、呐喊。她安静、淡定,是那种与世无争的平和。她们凑在一起,耳鬓厮磨,仿佛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像极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⑧我的心情有些激动,似乎无法控制自己。我恨不能去抚摸每一片叶子,抚摸每一朵花,躬身去倾听她们的窃窃私语,倾听花蕾深处那种青春迸发、喜悦蔓延的声音。 ⑨透过累累花叶,我努力想象着柚树被果实压弯腰的样子,想象着开园采摘时人声鼎沸的情景,想象着当果剪“咔嚓”一声,一个金黄的、饱满的、香气十足的蜜柚脱离枝头落入手心那一刻的心花怒放。 ⑩“秋天再来吧!那时是另一种美。”不知什么时候,那个叫曾夜荷的房东大姐,带着她的小孙子和小狗黑虎从柚园里钻了出来。黑虎友好地朝我摇着尾巴。见她小孙子怀里搂着一堆柚花,我有些吃惊:“大姐您太宠孩子了!”
⑪大姐明白我的意思,她哈哈一笑,说,这是本来就要疏掉的花啊!她随手翻开身边的柚枝,抹了几簇花给我,说是过两天,要请人来帮助疏花。大姐家有三千多棵蜜柚树,平时,由她和老伴打理着,遇上锄草施肥疏花疏果那样的赶时活计,他们就请帮工。大姐告诉我,一棵树一年能收上一两百斤的蜜柚,市场畅销的年份,收入丰厚。这些年,奔着山村美景美食而来的外地客人不少,她的大儿子就在村里开了个民宿,生意还不错,大姐酿的酒、做的馃,还有柚花茶,是客人们舌尖的艳遇…… ⑫我爱上半径,不仅仅是她蓝天白云、阳光星辰下的红情绿意,更因为她柚香般平和从容、和谐安宁的质地。
(1)文中主要描写了美丽半径的哪些图景?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①我仿佛看到一双双惊愕的眼睛,还有瞬间蜷缩的身子和迅速逃离的身影。(从画线词语角度赏析)②鸟儿们在小木屋顶上停停歇歇,这边啄啄,那边啄啄,它昂着头,翘着长长的尾巴,左瞧瞧右瞧瞧,右瞧瞧左瞧瞧,那怯怯的小眼神,像一根温软绸滑的羽毛,在心尖撩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本文表达了“我”对半径怎样的思想感情,原因是什么。 (4)研读第⑦段中描写柚花的句子,对比【链接材料】,分析内容和手法的异同。【链接材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自朱自清《春》)
专题13: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与赏析【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3: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与赏析【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解读,命题趋势,重点考向,典例引领,方法技巧,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理解及作用【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2: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理解及作用【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解读,命题趋势,重点考向,典例引领,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习题 专题09: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 (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习题 专题09: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9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09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精品课件全国通用pptx、专题09记叙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