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12(含答案解析)
展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学科教材分析
物理教材特点:
1、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七大要素)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4、教材栏目丰富多彩,有“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作业”,书中插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的语言简洁而有诗意;插图充满童趣和富有时代气息;引入的物理自然现象和实验事实情景鲜明、富有冲击力;教材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台阶合理。
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12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概是1N,拿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N,那么,拿起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 ).
A.0.25N B.2.5N C.25N D.250N
2.小红同学陪同爸妈在端午节游览了中山公园,并且第一次尝试用桨划船,那么使船向前运动的力应该是( ).
A.桨对水的作用力 B.水对桨和船的作用力
C.桨对船的作用力 D.人对桨的作用力
3.在航空领域常有小鸟与飞机相撞使飞机受损的事件报道,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4.如图质量是0.5kg的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能正确表示字典受力的图是(g=9.8N/kg)( ).
A. B. C. D.
5.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伸直,则( ).
A.每个人所用拉力一样大 B.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所用拉力大 D.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6.如图所示,光滑小球与水平面和台阶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小球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受重力、小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C.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台阶弹力;
D.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台阶弹力、水平面的摩擦力
7.下列用于防止因惯性造成事故的交通规则是( ).
A.车辆靠右行驶 B.桥梁设有限重标示牌
C.红灯停,绿灯行 D.严禁超速超载
8.一代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1991年的常规赛公牛对阵小牛的比赛中,由于飞身扣篮用力过猛,将篮板玻璃打碎;但他的手腕也同时受伤.总结这些情景,主要说明了(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可以增大惯性;
B.驾驶员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超载的汽车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
D.铅球脱手后还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1.下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
A.;B.;C.;D.
12.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去;
C.黑板上的粉笔字消失不见了
D.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14.以下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铁钉的头部做得很尖
15.质量为90kg的表演者,正在表演“轻功”踩鸡蛋的节目,表演者脚穿软底鞋,踩在3个放在泡沫模板内蛋尖朝下的鸡蛋上,3个鸡蛋的蛋壳不会破,对于“轻功”踩鸡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演者具有轻功,站在鸡蛋上时,减小了作用在鸡蛋上的压力,故蛋不会破;
B.表演者质量只有90kg,压在鸡蛋上压力不大,故蛋不会破;
C.表演者穿软底鞋,鸡蛋尖朝下放在泡沫模板内,主要是增大受力面积,这样减小了鸡蛋受到的压力,故蛋不会破;
D.表演者穿软底鞋,鸡蛋尖朝下放在泡沫模板内,主要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鸡蛋受到的压强,故蛋不会破
16.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17.如图所示一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所受的重力;
B.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所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和水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18.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是由于( ).
A.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C.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D.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19.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下面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
C.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大
20.2018年5月14日,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在飞行期间出现挡风玻璃碎裂,导致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失压的状态,在空管和机组人员的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被“吸出”舱外和惯性带来的危害;
C.挡风玻璃碎裂后,驾驶舱内的气压突然变为零;
D.飞机在迫降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2015年7月2日晚上今年第十号台风“莲花”(英文名:Linfa;名字来源:中国澳门;名字意义:一种花)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台风给当地造成巨大破坏.狂风把大树吹弯了腰,这是风力使树发了 ;狂风把地面上的一些物品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地面上物品的 发生了改变.
22.学校正在建教学楼,小敏同学看到下图砖工师傅拿起半块砖头拴在 细绳的一端挂在墙角边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符合要求,砖工师傅实际上是因陋就简制成了一个 ;这个仪器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是 .
23.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30N将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
24.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由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1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它上面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另有一个底面积为S2、内装某液体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也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当把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若物体A的密度为ρ,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26.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一个实验:她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然后轻轻拨动小球,小球便不停地绕O点转动,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会做 运动,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
27.如图所示的装置为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的温度计和气压计压计,其中图 (选填“甲”或“乙”)是气压计;将次气压计从教学楼的底层移至楼顶,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
28.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a,b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若正方体甲、乙边长之比为a:b=1:2,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现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之比: = .
29.如图所示,某型号飞机模型机翼上表面凸起,下表面较平.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上表面的空气流速_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强_______(选填“大”或“小”),从而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三、作图题(4分)
30.(1)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1所示,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26分)
31.(5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没方法叫 .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分)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
A.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B.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C.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32.(8分)我们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使用同一辆小车是为了使水平支持面受到的 相同.
②小车在 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小车在 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
③由实验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滑行距离越 .
④从这个实验可推理得出:如果小车没有受到阻力作用,它将 .
33.(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晓贤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晓贤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晓贤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3)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2分) .
34.(8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某班同学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三个因素有关.
(1)为了保证探究的准确性,应 拉动水平木板上的滑块做 运动;若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该测力计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若指针如图1所示,则表示该物体所受摩擦力是 N.
(2)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摩擦力与滑块运动的速度有关,与同学交流时,她再次重复了研究这个因素时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她的错误之处: .
(3)小江觉得小丽实验时弹簧测力计读数较困难,他提出可拉住滑块不动,以不同的速度向左抽动木板(如图乙)来完成实验探究,你觉得是否可行 .理由: .
五、计算题(12分)
35.(6分)严冬,小丽同学在河面上滑冰时,冰面开裂,她的质量为45kg,她每只鞋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10﹣2m2,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000Pa,为了安全,她在冰面上放了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站在木板中央时,地面受到压强为325Pa.
(1)她能否在冰面上直接行走?
(2)木板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
36.(6分)如图所示薄壁圆柱状容器,其底面积为0.05米2,盛有深度为0.2米的水.
(1)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
(3)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其他液体,发现当液体的深度为0.16米时,与之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求该液体的密度ρ液.
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12(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概是1N,拿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N,那么,拿起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 ).
A.0.25N B.2.5N C.25N D.250N
【答案】B.
【解析】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概是1N,拿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N,那么,拿起一本书的力大约在1N到20N之间,合适的选项应是B.故选B.
2.小红同学陪同爸妈在端午节游览了中山公园,并且第一次尝试用桨划船,那么使船向前运动的力应该是( ).
A.桨对水的作用力 B.水对桨和船的作用力
C.桨对船的作用力 D.人对桨的作用力
【答案】B.
【解析】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给船桨一个向前的推力,这样船就前进了,水对浆的推力是船前进的动力.故选B.
3.在航空领域常有小鸟与飞机相撞使飞机受损的事件报道,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答案】B.
【解析】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选B.
4.如图质量是0.5kg的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能正确表示字典受力的图是(g=9.8N/kg)(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字典的重力为:G=mg=0.5kg×9.8N/kg=4.9N/kg.
字典静止,所以字典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所以在示意图中两个力的长度应相同.两个力的作用点都在字典上.而A选项中重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所以不正确.故选B.
5.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伸直,则( ).
A.每个人所用拉力一样大 B.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所用拉力大 D.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答案】D.
【解析】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
三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故选D.
6.如图所示,光滑小球与水平面和台阶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小球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受重力、小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C.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台阶弹力;
D.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台阶弹力、水平面的摩擦力
【答案】B.
【解析】小球和台阶接触,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台阶对小球没有弹力,如有弹力,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水平面支持力在竖直方向上,弹力平行于台阶向右,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将向右运动;小球相对于水平面是静止状态,因为台阶对小球没有弹力,所以小球相对于水平面也没有运动趋势,所以水平面对小球没有摩擦力.故选B.
7.下列用于防止因惯性造成事故的交通规则是( ).
A.车辆靠右行驶 B.桥梁设有限重标示牌
C.红灯停,绿灯行 D.严禁超速超载
【答案】D.
【解析】A、车辆靠右行驶,与惯性无关,故A错误;
B、桥梁设有限重标示牌,是防止车辆对桥梁的压力过大,对桥梁造成损坏,与惯性无关,故B错误;
C、红灯停,绿灯行,是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故C错误;
D、严禁超速超载,超载时,车辆的惯性增大,当车辆超速超载时,车辆很难停下来,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故D正确;故选D.
8.一代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1991年的常规赛公牛对阵小牛的比赛中,由于飞身扣篮用力过猛,将篮板玻璃打碎;但他的手腕也同时受伤.总结这些情景,主要说明了(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一代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91年的常规赛公牛对阵小牛的比赛中,由于飞身扣篮用力过猛,将篮板玻璃打碎是因为手腕对玻璃板的作用力,但他的手腕也同时受伤是玻璃板对手腕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不变,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可以增大惯性;
B.驾驶员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超载的汽车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
D.铅球脱手后还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所以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不能增大惯性.故A错误;
B、驾驶员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具有惯性而带来的危害,但不能减小惯性.故B错误;
C、超载的汽车,质量变大,所以会导致汽车惯性增大.故C正确;
D、铅球脱手后还能继续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
11.下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
A.;B.;C.;D.
【答案】B.
【解析】A、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A错误;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B正确;
C、物体下落速度在加快,所以不受平衡力,C错误;
D、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D错误.故选B.
12.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B、因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工件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B错误;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压力作用在传送带上,支持力作用在工件上),故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
13.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去;
C.黑板上的粉笔字消失不见了
D.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答案】A.
【解析】A、人行走时,要靠脚与地面的摩擦力,若没有摩擦力,人将无法行走,A不可能发生;
B、若没有摩擦力,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去,B可能发生;
C、黑板上粉笔沫因为分子间的引力与黑板挤压而受到黑板的摩擦,如果没有摩擦力,会在重力作用下脱落粉笔字将消失不见,C可能发生;
D、若没有摩擦力,吸顶灯的螺丝将无法固定,吸顶灯会滑落,D可能发生.故选A.
14.以下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铁钉的头部做得很尖
【答案】D.
【解析】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意题;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铁钉的头部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质量为90kg的表演者,正在表演“轻功”踩鸡蛋的节目,表演者脚穿软底鞋,踩在3个放在泡沫模板内蛋尖朝下的鸡蛋上,3个鸡蛋的蛋壳不会破,对于“轻功”踩鸡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演者具有轻功,站在鸡蛋上时,减小了作用在鸡蛋上的压力,故蛋不会破;
B.表演者质量只有90kg,压在鸡蛋上压力不大,故蛋不会破;
C.表演者穿软底鞋,鸡蛋尖朝下放在泡沫模板内,主要是增大受力面积,这样减小了鸡蛋受到的压力,故蛋不会破;
D.表演者穿软底鞋,鸡蛋尖朝下放在泡沫模板内,主要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鸡蛋受到的压强,故蛋不会破
【答案】D.
【解析】表演者在表演“轻功”踩鸡蛋的节目时,表演者脚穿软底鞋,踩在3个放在泡沫模板内蛋尖朝下的鸡蛋上,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鸡蛋的压强,所以鸡蛋不会破.故选:D.
16.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答案】B.
【解析】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容器的总质量不变,
所以,由F=G=mg可知,水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F甲=F乙,故ACD错误;
由图可知,S甲<S乙,
由p=可知,水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故B正确.故选B.
17.如图所示一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所受的重力;
B.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所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和水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A、因为杯子的形变不规则,所以水对壶底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水的重力,故A错误;
BD、此时杯子静止,即杯子和水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故B错误,D正确;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所受的压力的作用物体是不同的,所以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错误;故选D.
18.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是由于( ).
A.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C.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D.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答案】D.
【解析】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先按几下弹簧片,把胶皮管里面的空气排出,此时管内的气压小于管外的大气压强,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橡皮管里.故ABC错误,D正确为答案.
19.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下面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
C.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大
【答案】D.
【解析】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故A正确.
B.因为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所以食物熟得快,故B正确.
C.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故C正确.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D.
20.2018年5月14日,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在飞行期间出现挡风玻璃碎裂,导致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失压的状态,在空管和机组人员的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被“吸出”舱外和惯性带来的危害;
C.挡风玻璃碎裂后,驾驶舱内的气压突然变为零;
D.飞机在迫降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A、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错误;
B、高空飞行时舱外气压小于舱内气压,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被“吸出”舱外和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正确;
C、高空飞行时舱外气压小于舱内气压,挡风玻璃碎裂后,驾驶舱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不为0,故C错误;
D、飞机在迫降过程中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始终在变,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2015年7月2日晚上今年第十号台风“莲花”(英文名:Linfa;名字来源:中国澳门;名字意义:一种花)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台风给当地造成巨大破坏.狂风把大树吹弯了腰,这是风力使树发了 ;狂风把地面上的一些物品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地面上物品的 发生了改变.
【答案】形变;运动状态.
【解析】狂风把大树吹弯了腰,这是风力使树发了形状的改变,即形变;狂风把地面上的一些物品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地面上物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
22.学校正在建教学楼,小敏同学看到下图砖工师傅拿起半块砖头拴在 细绳的一端挂在墙角边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符合要求,砖工师傅实际上是因陋就简制成了一个 ;这个仪器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是 .
【答案】重垂线;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一根细绳拴着一个重物,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静止,所以重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绳所在直线一定是竖直的.
故答案为:重垂线;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3.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30N将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
【答案】20N,竖直向上.
【解析】由于物体匀速下滑,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2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20N,竖直向上.
24.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由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受到的摩擦力是 N.
【答案】2500;6.
【解析】(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5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500Pa;
(2)由v﹣t图象可知,6s~9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由F﹣t图象可知,拉力的大小为6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6N;
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3s~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
所以,3s~6s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N.
故答案为:2500;6.
2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1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它上面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另有一个底面积为S2、内装某液体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也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当把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若物体A的密度为ρ,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ρ.
【解析】①圆柱体对桌面压力变化量△F=GA=mg,
压强的变化量:△p1==;
②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根据ρ=可得,物体A的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VA=,
当把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液面升高的高度h==,
由题知,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p2=△p1=;
所以有:△p2=ρ液gh=ρ液g=,解得,ρ液=ρ.
故答案为:;ρ.
26.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一个实验:她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然后轻轻拨动小球,小球便不停地绕O点转动,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会做 运动,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
【答案】匀速直线;惯性.
【解析】她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小球不受重力的影响因此保持静止状态,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因为小球在太空中不受重力影响,所以小球会由于惯性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惯性.
27.如图所示的装置为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的温度计和气压计压计,其中图 (选填“甲”或“乙”)是气压计;将次气压计从教学楼的底层移至楼顶,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将 (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乙;升高.
【解析】自制气压计和温度计不同点:
①温度计中的水要装满瓶子,将温度计放入热水或冷水里,观察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则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当将此装置放在空气里就可以测室温;
②气压计中的水要装入大半瓶,水上方有空气.当瓶子内外气压不同时,带色的水在瓶内外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由此可以反映外界大气压的变化.
故甲是温度计,乙是气压计.
把气压计从教学楼的底层移至楼顶,由于外界的气压变小,故液柱高度会升高.
故答案为:乙;升高.
28.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a,b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若正方体甲、乙边长之比为a:b=1:2,则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现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之比: = .
【答案】1:4; 1:1.
【解析】(1)由=可得:==,
因为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由p=可得,====1:4;
(2)因为p======ρgh,
所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之比, ===.
故答案为:1:4; 1:1.
29.如图所示,某型号飞机模型机翼上表面凸起,下表面较平.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上表面的空气流速_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强_______(选填“大”或“小”),从而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答案】大;小.
【解析】飞机模型机翼上表面凸起,下表面较平.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下方空气的压强大于上方空气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从而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三、作图题(4分)
30.(1)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1所示,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1)因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为平衡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斜面方向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块A在斜面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其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其摩擦力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26分)
31.(5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没方法叫 .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分)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
A.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B.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C.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A.
【解析】(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属于转换法的运用;
(2)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故可得出的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是接触面积不变,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力作用效果;
B是压力不变,工作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
C是压力不变,工作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故选A.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A.
32.(8分)我们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使用同一辆小车是为了使水平支持面受到的 相同.
②小车在 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小车在 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
③由实验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滑行距离越 .
④从这个实验可推理得出:如果小车没有受到阻力作用,它将 .
【答案】①速度;压力;②木板;毛巾;③小;慢;远;④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①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变量:初始速度,而从同一点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使用同一辆小车是为了使水平支持面受到的压力相同;
②分析三个不同水平面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三个小车主要不同为距离的不同,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所受阻力的不同,所以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小车在毛巾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
③由三个水平面上距离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滑行距离越远.
④从这个实验可推理得出:如果小车没有受到阻力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①速度;压力;②木板;毛巾;③小;慢;远;④做匀速直线运动.
33.(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晓贤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晓贤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晓贤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3)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2分) .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解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大于向左的拉力,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木块和桌面之间产生了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3)要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减小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可以用小车代替木块,或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34.(8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某班同学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三个因素有关.
(1)为了保证探究的准确性,应 拉动水平木板上的滑块做 运动;若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该测力计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若指针如图1所示,则表示该物体所受摩擦力是 N.
(2)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摩擦力与滑块运动的速度有关,与同学交流时,她再次重复了研究这个因素时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她的错误之处: .
(3)小江觉得小丽实验时弹簧测力计读数较困难,他提出可拉住滑块不动,以不同的速度向左抽动木板(如图乙)来完成实验探究,你觉得是否可行 .理由: .
【答案】(1)水平;匀速直线;0~5N;0.2;2.4;(2)没有控制压力不变;(3)可行;木块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不受木板拉动速度的影响,读数稳定,容易操作.
【解析】(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中测力计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该物体所受摩擦力是2.4N.
(2)根据图甲得,要验证摩擦力与滑块运动速度的关系,应在保证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速度大小,由图可看出错误之处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3)图乙中,方法改进后,无论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所以容易操作.
故答案为:(1)水平;匀速直线;0~5N;0.2;2.4;(2)没有控制压力不变;(3)可行;木块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不受木板拉动速度的影响,读数稳定,容易操作.
五、计算题(12分)
35.(6分)严冬,小丽同学在河面上滑冰时,冰面开裂,她的质量为45kg,她每只鞋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10﹣2m2,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000Pa,为了安全,她在冰面上放了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站在木板中央时,地面受到压强为325Pa.
(1)她能否在冰面上直接行走?
(2)木板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
【解析】(1)小丽同学直接在冰面上行走时,冰面受到的压力:
F=G=mg=45kg×10N/kg=450N,
对冰面的压强:p===3×104Pa
因3×104Pa>1000Pa,
所以,她不能在冰面上直接行走;
(2)当她站在木板中央时,冰面受到的压力:F′=G+G′=450N+200N=650N,
木板与冰面的接触面积:S′===2m2.
答:(1)她不能在冰面上直接行走;(2)木板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2m2.
36.(6分)如图所示薄壁圆柱状容器,其底面积为0.05米2,盛有深度为0.2米的水.
(1)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
(3)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其他液体,发现当液体的深度为0.16米时,与之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求该液体的密度ρ液.
【答案】(1)1 960 Pa;(2)98 N;(3)1.25×103 kg/m3.
【解析】(1)深度为0.2米的水,根据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
(2)底面积为0.05米2,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
(3)根据题意知,,
该液体的密度为:.
答:(1)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1960Pa;(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98N;(3)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其他液体,发现当液体的深度为0.16米时,与之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求该液体的密度1.25×103kg/m3.
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13(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13(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11(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11(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注重学科间的渗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07(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二下册(春季班)物理期中测试卷07(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注重学科间的渗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