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题复习—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展开第二单元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的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
“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
“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语段中“两个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
2.作者推测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挣扎的依据是什么?用“——”画出来。
3.“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主要讲述了( )(多选)
A.琥珀形成的过程。 B.琥珀的样子。 C.由琥珀产生的推测。D.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5.作者是根据( )推测出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的。
A.琥珀的样子 B.凭空的想象
6.[语文要素]照样子,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答: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
(1)问题:______________。
(2)回答:______________。
(3)解决办法:___________。
二、阅读《“嫦娥三号”探秘》(节选),做题。
“嫦娥”这个美丽的名字,一直以来都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无限向往,因此“嫦娥奔月”的神话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如今,随着“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九天揽月”已不再是传说。
“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可以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等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虽然被称为“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它的底部移动装置由六个金属轮组成,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能力。如果将移动装置看作月球车的“腿”,月球车中部的仪器仓就是它的躯干,在金属薄膜的包裹下,里面装有机械臂、红外成像光谱仪等探测设备。虽然它的个头小,但是探测功能强,不仅可以巡视月球表面,还要探测月球内部。月球车通过轮子“行走”,轮子上面是一个“箱子”,两侧分别有两扇能活动的太阳能板,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它的“眼睛”——相机。在它上面还安装了一台雷达,可以边走边探测月球内部的结构变化,此外着陆器上搭载了七套设备,包括一套天文望远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由于月球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也不平坦,有坑、石头等,还有月尘,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月球车自重120公斤,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如果搭载着20公斤的科学探测仪器,它可以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使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7.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可以________。
8.为什么说“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嫦娥三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球车在月球上能做哪些事?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11.“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有什么重大意义?你还知道我国其他什么重大发明呢?请写另外两个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我想再上一次天(节选)
景海鹏是唯一一个三次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且一次比一次状态好。他这样总结自己三次飞天的不同感受: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第三次则是“( )”。
“你们能飞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抬多高。”景海鹏对一个瞬间记忆尤深,他曾在镜头前反复讲述:“航天员在国外访问时,有华侨老人对我们说,中国航天飞船飞得有多高,我们华侨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
这件事叩动了景海鹏的“初心”:因为他始终知道,托举航天员飞上九天的,是田间耕作带着泥土的手,是车间作业长满厚茧的手,是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相伴的手,是座座营盘紧握钢枪的手,是亿万中华儿女勤劳智慧的双手。
飞临太空,人类暂时告别了地心引力的束缚,但对景海鹏来说,身体会失重,心灵却永远不会。因为他的坐标系,牢牢定位在国家、集体与责任中。
1998年,景海鹏从1500多名备选者中脱颖而出,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我永远都忘不了20年前举起拳头宣誓的那一刻。”见过了浩渺宇宙,已获得荣誉等身,但回忆起入队宣誓的那一刻,景海鹏仍然像当年那个热血沸腾的青年,“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2018年1月4日,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之际,景海鹏与其他战友一起重温了人队誓词。
12.填在文中的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顺序是( )
A.激动 享受 幸福 B.幸福 激动 享受
C.激动 开心 享受 D.激动 幸福 享受
13.“你们能飞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抬多高。”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中国的航天飞船飞得很高,要高高地抬头才能看到。
B.中国的航天飞船飞得很高,让外国人都高声称赞。
C.中国的航天飞船飞得越高,华侨华人在海外就越有尊严。
D.中国的航天飞船飞得越高,说明中国的科技发展快。
1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浩瀚( ) 崭露头角( )
1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
我也能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
16.景海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时宣誓的誓词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再次默读文章,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再写一写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铁
①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在各个天体的光谱线上,随时都可以看到铁原子发出的谱线。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每年都有不少天然的铁块落到地球上,这就是陨石的来源。
②科学家又告诉我们:地壳本身就含有4.75%的铁。地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除了铝以外,铁算是最多的了。
③人们从铁矿里炼出铁是公元前的事。最初人们用铁制成犁、锄、铲、斧等工具,这是铁器时代的开始。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于是有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铁是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国防武器的重要原料。
④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
⑤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雨水把岩石里大量的铁冲到湖沼里,湖沼里有一种叫铁菌的细菌就活跃起来,它们以铁为养料。由于铁菌的繁殖,铁就变成就豆那样大或者更大的块粒,逐渐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铁矿。
⑥铁和生物的关系还不止这一点。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整个生物界就会产生恐慌,植物的花就会褪色,叶子就会枯萎,人和动物也会贫血。
18.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陨石的来源是太阳表面奔流的铁原子。
B.地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铁居第二位。
C.铁器时代的开始是19世纪。
D.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人会贫血。
19.下列句子,去掉加点词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
B.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
C.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
D.他们所用的铁,大约有一部分来自天上掉下来的陨石。
20.写出在本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
22.铁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苍蝇 蜘蛛 2.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3.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4.BCD 5.A 6. 作者根据什么推测出“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琥珀的形成需要几万年,而这块琥珀里包裹着苍蝇和蜘蛛,所以可以推测出“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通过联系上文。
【解析】1.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从第六自然段“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可知两个小东西指的是苍蝇和蜘蛛。
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从第七自然段句子“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找到作者推测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挣扎的依据。
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七自然段句子“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找到作者推测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挣扎的依据: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4.本题考查语段主要内容。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描写了小男孩发现琥珀的过程、琥珀的样子以及人们看到琥珀后的推测,因此选择BCD
5.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从第七自然段中“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可知作者是根据琥珀的样子进行推测的,因此选择A。
6.本题考查阅读策略。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做出回答,并说出解决问题时自己所使用的方法即可。
如:问题:为什么推测这是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呢?
回答:因为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化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解决方法:联系上下文。
7. 列数字 打比方 使意思表达更清楚,直接,更让人理解 8.虽然它的外形像车,但是它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个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 9. 开展着陆器悬停器悬停 避障 降落 月面巡视勘察 10.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 11.“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其他发明:造纸术、火药
【解析】7.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划线内容:月球车自重120公斤,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如果搭载着20公斤的科学探测仪器,它可以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使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从“120公斤”“行走10公里”等具体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就像是一辆‘公交车’”可以得出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的描写可以使得意思表达更清楚,直接,更让人理解。
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虽然被称为“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而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得出说“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的原因。
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可以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等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可以得出“嫦娥三号”可以做的事情。
10.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段中的关键句。
结合原文的内容“科学家们设计制造的月球车能自主导航,自己选择路线,在月面上、下坡都可以避开障碍,自己指挥仪器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面。”可以得出月球车在月球上能做的事情。
11.本题考查的是寻找关键句子以及开放性的题目。
结合原文的内容:“嫦娥三号”是中国制造的登月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可以得出“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的意义。其他的重大发明还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12.D 13.C 14. 浩渺 脱颖而出 15. 排比 中国的航天梦是所有劳动者共同努力,使国家富强才得以实现的 操场上,同学们有的玩踢球,有的玩篮球,有的玩排球。 16.景海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时宣誓的誓词是“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国航天军人的豪情壮志。 17.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想通过查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1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
根据人之常情,第一次是“飞天”肯定是激动的;根据句子“一次比一次状态好。”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是“享受”。D选项正确。
1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从第二段的句子“有华侨老人对我们说,中国航天飞船飞得有多高,我们华侨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可知这句话意思是中国的航天飞船飞得越高,华侨华人在海外就越有尊严。C选项正确。
14.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浩瀚:水势浩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近义词:浩渺。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近义词:脱颖而出。
15.本题考查修辞及仿写句子。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仿写句子,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本句连用五个“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写出了中国的航天梦是所有劳动者共同努力,使国家富强才得以实现的。
仿写一句排比句即可。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从最后一段句子“‘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2018年1月4日,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之际,景海鹏与其他战友一起重温了人队誓词。”可知宣誓的誓词是“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
从中感受到中国航天军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17.本题考查提问的能力。
读了这篇文章,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也可以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还可以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问老师或者同学;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
18.C 19.A 20.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 21. 列数字 地壳中所含的铁元素较多 22.①铁在工业上十分重要;②铁与生物界的关系密切。
【分析】18.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正确。可以定位到第一自然段,“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每年都有不少天然的铁块落到地球上,这就是陨石的来源。”
B正确。可以定位到第二自然段,“地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除了铝以外,铁算是最多的了。”
C错误。可以定位到第三自然段,“人们从铁矿里炼出铁是公元前的事。最初人们用铁制成犁、锄、铲、斧等工具,这是铁器时代的开始。”
D正确。可以定位到第六自然段,“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整个生物界就会产生恐慌,植物的花就会褪色,叶子就会枯萎,人和动物也会贫血。”
19.本题主要考查句子赏析。
选项A中的“一切”与“都”都表示全部的意思,所以去掉“一切”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
20.本题主要考查过渡句。
可以定位到第四自然段,“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承接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下启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21.本题主要考查说明方法。
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这里的关键词是“4.75%”。
2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可以定位到第四自然段,“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由此可知,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铁在工业上的作用,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铁在生物界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题复习—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题复习—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课外欣赏,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题复习—句子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题复习—句子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改句子,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按要求写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按要求改写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题复习—字词基础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题复习—字词基础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选择题,填空题,信息匹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