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10(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1(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2(含答案) 试卷 6 次下载
-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3(含答案) 试卷 10 次下载
-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5(含答案) 试卷 5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11(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11(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题,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达标测试卷 1.默写。(10分)古诗文中的景、物、人、事无不蕴含作者强烈的情感。如《蒹葭》中“(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一句,以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子衿》中“(3)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我读出了相思女子的缠绵悱恻;《关雎》中“(4)____________________,钟鼓乐之”一句,我们读出了青年男子想象与意中人举行婚礼的愉悦;《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一句,借游鱼嬉戏之乐写出了观鱼之人心情的逐渐轻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以无船渡湖为喻,婉转表达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9)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传递出了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5)题。(12分)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过去我再三再四强调你在京赶学理论,便是为了这个yuán故。倘若你对理论有了一个基本概念……换句话说: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后,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可是你自始至终没有和我提过在京学习理论的情形,连是否已开始亦未提过。我只知道你初到时因罗君患病而搁置,以后如何,虽经我屡次在信中问你,你也没复过一个字。——现在我再和你说一遍:我的意思最好把俄文学习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移作学习乐理之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yuán故( ) 搁置( )(2)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该书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本段文字是写给________(人名)的。(2分)(3)“搁置”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把文中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不改变句意)。(2分) (5)请根据原著回答:①“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最大困难”?②从作者的殷殷叮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分) 3.[淮北五校联考]八年级(1)班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1)下面是小亮同学写的“学习古诗词建议书”,请你帮助他修改。(6分)我国的经典古诗词是经过流传积淀的优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甲】上自先秦、下至晚清、诗词歌赋,深厚的处世哲学、悠久的人文历史、修身治国的大道理等等都蕴含其中。背诵经典古诗词,【乙】对孩子修养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丙】古诗词滋养长大的孩子,不仅具备不俗的文才,诗词对于他们性格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被古诗词熏陶的孩子,也许会发现生活中的‘桃花源’。”①【甲】句标点有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乙】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③【丙】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调查表,写出两条结论。(4分)初中生课外阅读古诗词调查表 读古诗词兴趣读古诗词计划关注点读书笔记浓厚13%有计划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4%无兴趣39%没有计划57%写了什么76%从不做76% (3)根据“初中生课外阅读古诗词调查表”的信息,请你对当前的初中生说几句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个字。(3分)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中考·台州](22分)荠菜花陈晓卿①过了元旦,北京一家超市里就有荠菜卖,大塑料袋装着,碧绿碧绿的。每次从旁边经过,我都忍不住上前摆弄两下,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工夫料理它,但还是愿意放纵自己假装购买的小冲动。②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其实再过几天的清明时分,才是吃荠菜最好的时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一片片绿的,一片片黄的,好像无数块巴西国旗。我和两个妹妹,每人拿着一把油漆工刮腻子的那种小铲子,行走在田埂上。这正是挖荠菜的时节:再早的荠菜味道不够明显,而且不多;晚半个月,它又老了,不能再吃。③小妹跟着纯粹是起哄,顺带做一些户外运动,大妹则是挖荠菜的主力。她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天生认得荠菜的长相,就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得不服。一面挖,大妹一面讲解。但说实话,荠菜挺难辨别,认荠菜这件事,曾耗费了我好几年的时间。你说边缘是锯齿状吧,也不完全对,说像钥匙的齿牙,它的头又是圆的……当然,荠菜也有好辨认的时候——不过那时已经不能食用了——我指的是开了花的荠菜。荠菜开的花小小的,白色。在一本植物图谱(印象中为汪曾祺先生所绘)中我看到过,确实不打眼。花落结子,荠菜短暂的一生也就结束了。④每次我们要挖满一篮子荠菜才会回家,我妈接过篮子开始择菜,择完只能剩下大半筐——主要因为我还是带回了诸如苦麻菜、灰灰菜等等一些近似野菜。⑤荠菜也分两种,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⑥田埂上的伏地生长,每日光合作用充分,颜色略深,味道浓郁;麦田里的,也就是北京超市里卖的那种,碧绿油嫩,略大一些。前者适合做馅儿,后者更宜做羹汤。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每一种都能满足我们旺盛的肠胃以及馋猫般的味蕾。⑦然而我们勤俭的妈,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牺牲口袋里的钱。她身边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这月家里财政紧张”,“今天太晚,卖肉的下班了”,“荠菜烩豆腐你没吃过吧”……我爹则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发明过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把荠菜焯熟,盐去水分,佐以香醋、香油,一道凉拌荠菜便上了桌。一家人,居然也吃得山响。⑧我注意过父亲放香油的动作,香油瓶是医院的盐水瓶改装的,我爹每次会在凉菜里倒入两滴或三滴,收回的时候,他会在瓶口轻轻舔上一下,然后做一个很满足的表情。⑨不加配搭地凉拌显然不是烹饪荠菜最佳的方法。荠菜的香味很素,很窄,需要用动物油做牵引,它本身的香味才会彰显出来,进而无限放大,这也是大家做荠菜的时候喜欢用它来包饺子、汆肉圆汤的原因吧。⑩可能我和妹妹们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吃过素炒荠菜、荠菜清汤以及凉拌荠菜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食欲,依然让我们甘荠菜若饴,以至于年复一年,我和妹妹们一到清明仍然有到城外挖荠菜的冲动。⑪后来,我和妹妹们离开家乡,最后寄居北京。十年前,大妹家买了房,孤零零的塔楼前面便是大片的麦地。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⑫“春在溪头荠菜花”,说得好,要体会春天,最好到乡野中去。稼轩词中的上句则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是啊,不能待在北京这地方,而要去乡下,有蓝天,有野花,没有沙尘,也没有堵车。⑬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选自《至味在人间》,有删改)4.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梳理思维导图后,小语发现文章没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 6.你会带着哪种语气来朗读下面这句话?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简述理由。(3分)此时,超市里已经可以轻易买得到肉馅,那一天,我们以荠菜为主题,吃了饺子和冬瓜荠菜圆子汤,那种馨香让我们仿佛在刹那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A.充满温情 B.满怀豪迈 C.饱含悲伤我选( )(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完成下面的书摘卡,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2分) 书摘卡(一)书摘卡(二) 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 我对麦子有兴趣,一路摸索过去,竟然在冬小麦的丛中找到了大片大片的荠菜!我如获至宝。 示例:“要挟”原指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这里指“我”和妹妹们挖来荠菜后,“强迫”父母给“我们”做美食,写出了“我”和妹妹们对吃肉的渴望。这是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5分)所以我准备收拾行装,回老家一趟,就今天,就走。 9.下面两首与荠菜有关的诗,哪一首在内容与情感上与陈晓卿的《荠菜花》更接近?请简要分析。(3分) 荠 菜〔宋〕许应龙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到京师〔元〕杨载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我认为《__________》更接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8分)材料一:①近年来,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有声阅读的“有声”,主要是指有声语言,也包括音乐、音响等。有声是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明显的优势。有声阅读区别于纸质阅读,用声音、用语音来表达一切。②相关调查显示,有声阅读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模式。2021年,上海市民有声阅读覆盖率为76.72%,达到较高水平。59.18%的有声阅读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为半小时以下,43.03%的有声阅读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介于11至30分钟之间。46.36%的有声阅读使用者选择在移动中听书,交通工具成为有阅读的重要空间。有声阅读使用者习惯在开车或乘坐地铁、公交时,打开个人的“听觉空间”,有效利用了碎片化时间。(摘编自《2021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材料二:近年来,有声阅读的兴起和繁荣,有效地推动了社会阅读文明的构建。有声阅读有可听的、与文本相应的音频,许多经典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已纷纷上线,使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切实可感。有声阅读将明确的、认真的、专注的学习型阅读与浏览型、消遣型的阅读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品质的提升。“听”和“看”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体验上呈现不同的特征。有声语言表达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表达者在创作过程中融进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运用一定的技巧把它表达出来。大量高水平高质量有声阅读产品的出现,逐渐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不仅使有声阅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而且在推动社会阅读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摘编自高国庆、马玉坤《有声阅读价值论刍议》)材料三:截至2021年12月31日,涉及有声阅读的发文量达230万篇,相关文章的阅读量已达21.9亿次,有声阅读的热点话题热度也不断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声阅读氛围越来越浓,阅读率越来越高。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声阅读丰富了阅读内容和形式,促进了社会阅读文明的发展。有声阅读相关热点话题热度图【注释】热度指数:指舆论在公开社交场景中对有声阅读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传播,由各平台公开渠道信息传播量综合加权计算并归一化处理后获得,满分100分。(摘编自《“有声”打开全民阅选新格局——2021有声阅读产业调查报告》)材料四:①作为有声阅读的方式之一,听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容易在听书时走神,再加上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②所谓言语知觉的制约,是指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声音在20~30分贝时,言语的可懂度为50%;增至50~60分贝,可懂度达到90%~95%;到了140分贝,人就会感到头痛。此外,一些噪声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也会很大。③情绪感知则是指听真人朗读时,朗读者的语气会影响我们自主理解书中字面的意思,不像看文字时可以自己主导情节、节奏等,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是听语音合成的朗读,技术上暂时还没有办法灵活地控制分词、韵律、情感等,听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克服这些因素对理解连贯性的干扰。④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在看书的时候,10%~15%的眼球运动是有“回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经常会倒退重看。这个过程很快,我们有时候并没察觉,但这显然能加深我们对书的理解,当然,这也会降低我们的阅读速度。听书却通常不会倒回去重听,所以自然会损失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留下的印象可能不如看书深。(摘编自唐义诚、池文《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10.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有声阅读用声音、用语音来表达一切,“有声”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B.2021年,上海市民有声阅读覆盖率较高,且近半数使用者选择在移动中听书。C.作为全民阅读的新形态,有声阅读丰富了阅读的形式,推动了阅读文明的构建。D.看书时眼睛常会倒退重看,这虽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却导致阅读速度比听书慢。11.材料二提到有声阅读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请你用材料三的相关信息对这一提法加以说明。(4分) 12.材料四第二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13.即将升入七年级的小文准备在暑假用一周时间读完《西游记》。他想采用听书的方式阅读,你是否赞成?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6分) [三](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桃花溪①张 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2)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3)具答之____________________(4)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6.对于【乙】诗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字恰当,有人认为“入”字更适合。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理由是什么?(3分) 17.【乙】诗与《桃花源记》的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4分) 三、写作(55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没准是只鹰。——电影台词如果尽力地去争取了,即使没有成功,也会拥有坚韧的铠甲,不再轻易惧怕未来的风雨。——莫言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一次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提示和要求:①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答案一、1. (1)蒹葭苍苍 (2)白露为霜 (3)纵我不往(4)窈窕淑女 (5)俶尔远逝 (6)往来翕忽(7)欲济无舟楫 (8)端居耻圣明 (9)海内存知己(10)天涯若比邻2. (1)缘 gē (2)傅雷家书 傅聪 (3)停止或暂缓进行(4)难道不是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后,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吗?(5)①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语言的困难加上乐理的困难,使傅聪觉得乐理格外难学。 最好把俄文学习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移作学习乐理之用。 ②爱子情深。3. (1)①两个顿号都改为逗号 ②去掉“都”③在“古诗词”前加上“被”(2)示例:①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课外阅读古诗词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②绝大多数初中学生缺少正确的阅读目的和读书方法。(3)示例:读点古诗词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古诗词贵在有兴趣,贵在有计划,贵在有目的,贵在有方法。二、[一]4. (1)十年前在北京/最后寄居北京(2)挖 (3)做/烧/烹饪5. 示例一:文章从眼前超市的荠菜写起,引出与荠菜相关的回忆,结尾又回到眼前,这样的写法很自然;文章不按照时间顺序写,避免了平铺直叙,更能吸引读者。示例二:这样写使文章有波折,避免平铺直叙;通过回忆从眼前回到童年和故乡,便于表达情感。6. A 因为这句话写的是“我们”一起吃荠菜时的温馨场景。7. 示例:“如获至宝”原指好像得到最珍贵的宝物,这里指“我”把荠菜当作心中最珍贵的宝物,写出了“我”找到大片荠菜时极度喜悦的心情,表达了“我”对荠菜的钟爱。这样的写法,使语言更形象生动。8. 示例:结尾写出了“我”急切地想回老家的心情,因为老家有荠菜,有童年的温馨和美好的回忆;老家有蓝天、野花,有美好的春天,没有城市的沙尘、堵车和喧嚣。这段话表达了“我”对荠菜的喜爱,对童年和故乡的深切怀念,这种急于回家的心情中隐含着作者对城市忙碌、喧嚣生活的厌倦和逃离,对纯净美好、闲适诗意的生活的向往。9. 示例:荠菜 诗中写了“挑”“删”“煮”“作”荠菜的内容,与文中“挖”“择”“做”荠菜的内容接近;诗中“偏向寒门满地生”寄寓着作者对荠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与文中作者对荠菜的情感一致。[二]10. D11. 根据材料三的图表,在众多热点话题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话题的热度指数在2020年和2021年都排名前三,2021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热度指数还明显高于2020年。12. 示例:列数字,列举具体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由于“言语知觉的制约”,使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增强了说服力。13. 示例一:赞成。①有声阅读可以打开个人的“听觉空间”,有效利用了碎片化时间;②有声阅读可以使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切实可感。示例二:不赞成。①听书时容易走神,信息接收效率反而不如看书高;②在有噪音的地方如地铁上,噪音对言语感知的干扰很大;③真人朗读的语气会对理解的连贯性造成干扰;④可能会损失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留下的印象可能不如看书深。[三]14. (1)交错相通 (2)同“邀”,邀请(3)详细 (4)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5. (1)(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老人和小孩,都安适快乐。16. “随”字更恰当,一个“随”字,准确地写出了落花轻盈,溪流清澈平缓的特点。17. 示例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示例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三、18.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8(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下列对于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7(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6(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