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零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得分 |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物理和生活练习紧密,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C.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 D.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3. 国产大飞机采用碳纤维材料减轻机身质量,因为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小的( )
A. 弹性 B. 密度 C. 硬度 D. 导热性
4. 生活中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下面四幅图从电能的来源到利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年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在太空成功对接,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对这一过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载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其热值较大
B. 对接后以“天舟四号”为参照物,“天和号”是运动的
C. 地面工作人员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控制对接过程
D.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露珠下的叶脉 B. 塔的倒影
C. 墙上的手影 D. 海市蜃楼
7.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滴水成冰
C. 浓雾消散 D. 气凝结霜
8. 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 )
A.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温差
9. 如图所示,在试管里盛适量的水,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玻璃管口冒出“白气”,小叶轮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火焰的能量通过热传递方式使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大
C.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 “白气”推动“小叶轮”转动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10.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电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灯与灯并联
B. 电压表可以测量灯两端的电压
C. 只断开开关,灯正常发光
D. 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
11. 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到白炽灯泡比亮,说明的实际功率比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电功率与电压大小的关系
B. 对应的电压表示数比小
C. 通过的电流比大
D. 、电阻是相同的
12. 如图所示是电与磁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有热效应
B. 乙图: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有关
C. 丙图:闭合开关后,磁场中导体受力而运动,依据该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D. 丁图:闭合开关后,磁场中导体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13.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量程, 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
14. 哈尔滨市的五月,丁香花盛开,芳香四溢,气温越高,闻到花香越浓,说明 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若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丁香树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15. 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速度______ ;晓彤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晓彤的距离是______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闪电传播时间不计
16. 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 “知识梳理”是高效复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
; 。
18. 小南用红外线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显示桌面上、、位置的温度如图,接着他用手快速摩擦其中一个位置,在另一个位置喷上温度为的酒精,再用红外线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画面如图,小南在 位置用手快速摩擦桌面填“”或“”或“”,图中,位置发出的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或“”或“”。
19. 小南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云和雨的形成”,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烧杯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20. 新冠疫情期间,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在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______ ,密度______ 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 年月日,长征二号遥十四运载火箭开始加注燃料推进剂,于月日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发射任务,运载火箭燃料推进剂选择密度小,热值 的气体燃料,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后,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2. 定值电阻标有“,”,滑动变阻器标有“,”,在保证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两者串联,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若两者并联,则电源电压最大为 。
23.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
24. 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如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
25. 如图所示,图甲,图乙分别是“观察水的沸腾”和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小岗将这个实验进行对比研究,图丙,图丁是实验后画出的物质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
两个实验用到的共同的测量工具有 。
根据甲实验数据描绘的图像丁,此时可知水的沸点为 。
乙实验中:
需要观察记录试管内物质的 和 ,并记录对应的加热时间来描绘图像,由图像丙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请你写出证明该物质熔化时需要吸热的操作过程。
26. 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南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动,爱思考的小岗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和原来清晰的像对比后,他发现:像的大小没有变化;像更亮了,请你帮小岗写出其原因。
27. 小南在“研究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
小南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刚接上最后一根导线时,立刻看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若电路连线正确的,造成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是 。
实验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为,调节滑动变变阻器,分别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
测量次数 | ||||
电压 | ||||
电流 | ||||
电阻 |
|
|
|
|
|
|
|
|
|
小南将上述表格信息进一步处理后,得出“该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结论。请你将表格中的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补充完整后,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该结论的具体过程。
第次测量中,小灯泡不发光,小南断定是灯丝断了。这个判断是错误的,结合题中的信息,写出其判断的理由。
28. 某型号的电水壶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加热和保温的功率分别为和。用它把质量为,初温为的水加热到,用时。
求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求此过程中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此过程中电水壶烧水的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A、人的正常体温在左右,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稍大于,在左右,故A错误;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故B错误;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故C正确;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故D错误;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了对温度、质量、电压的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可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判断,难度较小。
2.【答案】
【解析】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
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乒乓球接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
3.【答案】
【解析】解:根据可知,体积一定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机身采用碳纤维材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较小的密度。
故选:。
根据可知,体积一定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4.【答案】
【解析】解: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大多数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能,再经过地壳变动在地质作用下,最终形成煤炭,发电厂将煤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家用电器再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四幅图中能量的转化顺序为:太阳树林发电厂空调;即序号为,故C正确。
故选:。
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概念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进行排列。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是理解地球上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能,并能准确进行分类和判断其转化顺序。
5.【答案】
【解析】解:、运载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其热值较大,故A正确;
B、对接后以“天舟四号”为参照物,“天和号”与它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地面工作人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来控制对接过程,故C错误;
D、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
液氢的热值大,常用作火箭的燃料。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知道氢的热值大的应用;知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知道电磁波的应用;知道热机的基本原理。
6.【答案】
【解析】解:、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塔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现象: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7.【答案】
【解析】解:、冰雪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浓雾消散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气凝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晶体,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本题考查的物态变化现象均是基础知识,要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
8.【答案】
【解析】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物质是有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作用力;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扩散现象的特点,是中考的热点。
【解答】
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但是分子之间有作用力不是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故A不正确;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于是产生了扩散现象,故B正确;
C.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的时候,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但这不是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故C不正确;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温差,这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与扩散现象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B。
9.【答案】
【解析】解:、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A错误;
B、对水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大的,故B正确;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故D错误。
故选:。
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蒸气推动轮机转动过程中,对外提供动力,相当于做功冲程。
本题考查了沸腾的特点、液化现象、能量的转化、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综合性题目。
10.【答案】
【解析】解:
、由图知,闭合开关、,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灯的支路上,则电流表测量通过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的两端,则电压表测量灯两端的电压,故AB正确、D错误;
C、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只断开开关时,灯仍正常发光,故C正确。
故选:。
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结合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是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灯泡、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量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故C错误;
由于的实际功率比大,根据可知,两端的电压要大于两端的电压,即对应的电压表示数比大,故B错误;
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两端的电压要大于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灯泡的电阻大于灯泡的电阻,故D错误;
由于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电压表能直接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灯泡的亮度可以直接观察,所以这个电路可以验证电功率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故A正确。
故选:。
由图可知,灯泡、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量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表示数可知两灯两端的电压关系;又由于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所以可以验证电功与电压大小的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灯的电流关系;由题意可知,的实际功率比大,根据可知两灯两端的电压大小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灯的电阻关系据此可知两灯的规格是否相同。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灯泡实际功率的影响因素、电功率公式、欧姆定律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12.【答案】
【解析】解:、甲图是奥斯特实验,导线触及电源后,电路中有电流,小磁针将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有磁场,属于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乙图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线圈匝数不同,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不同,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B错误;
C、丙图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依据该实验原理可制成电动机,故C正确;
D、丁图中磁场中导体竖直向上运动时,不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偏转,故D错误。
故选:。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
通电后,导体棒在磁场中发生运动,是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
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本题考查了奥斯特实验、影响通电螺线管中的磁性强弱的因素、电动机的原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等知识,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13.【答案】分度值
【解析】解: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还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
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分度值;。
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读数,刻度尺是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的测量工具,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4.【答案】温度 运动
【解析】解:丁香花盛开,芳香四溢,气温越高,闻到花香越浓,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若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丁香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温度;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本题以常见的现象为内容,考查了分子的运动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这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应注意区分。
15.【答案】小
【解析】解: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远大于声速,闪电与雷声同时同地发生,但闪电传播到观察者位置的时间远短于声音传播的时间,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由得,响雷处到晓彤的距离:。
故答案为:小;。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已知声音传播了,根据公式变形可求响雷处离晓彤多远。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属于基础题,要求学生记住光速和声音的传播速度,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6.【答案】振动 响度
【解析】解: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
17.【答案】直线传播 倒立的实像
【解析】解: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并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光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关系;
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形成的,如果物体在焦点之外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之内成正立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形成的,可以是倒立的实像,也可以是正立的虚像。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知识,熟练掌握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
【解析】解:快速摩擦桌面时,可快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桌面温度升高快;比较图、图可知,位置的温度升高,说明位置用手快速摩擦桌面;
红外线是电磁波,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故答案为:;。
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本题考查了摩擦生热、电磁波,属于基础知识。
19.【答案】汽化 液化
【解析】解:当用酒精灯加热湿沙时,水由于汽化会变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上升过程遇冷盘底变成了小液滴;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此题考查了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正确的判断前后物态及知道物态变化名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答案】变小 变小
【解析】解:氧气瓶中氧气是气态的,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氧气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
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氧气密度的变化。
本题考查质量、密度的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
21.【答案】大 可再生
【解析】解: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密度小、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和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大;可再生。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
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本题考查了燃料的热值、能源的分类、燃料的制作方法等原理,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22.【答案】
【解析】解:定值电阻标有“,”,滑动变阻器标有“,”,即通过的最大电流为,通过的最大电流为,因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为;
定值电阻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
滑动变阻器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最大为。
故答案为:;。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确定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两电阻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确定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时的最大电源电压。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
23.【答案】解:作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点,即为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的像.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4.【答案】解:
灯泡的接法:火线与开关串联,开关的另一端再接到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
三孔插座的接法:火线首先接熔断器,然后再进入右孔,地线直接接三孔插座的上孔,零线直接接三孔插座的左孔。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解析】开关控制灯泡时,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灯泡既能工作,在灯泡损坏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更换灯泡更安全。
带保险丝的三孔插座,地线直接进入上孔,零线直接进入左孔,火线首先进入保险丝,然后再进入右孔。当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如果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人体接触金属外壳,地线把人体短路,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的电灯、开关、插座的连接;家庭电路中,不但考虑用电器的正常使用,更要考虑使用的安全性。三孔插座的接线原则:左零右火,中间接地。
25.【答案】温度计、秒表 状态 温度 晶体
【解析】解:实验中需要记录时间、测量温度,故两个实验装置用到的共同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秒表;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分析实验数据描绘的图像丁可知水沸点为;
在晶体熔化的实验中,需要观察物质的状态和温度;由图丙可知,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该固体属于晶体;
在固体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固体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固体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温度计、秒表;;状态;温度;晶体;在固体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固体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固体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中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温度计测定温度;
液体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从晶体的熔化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熔化时吸收热量。
本题考查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难度不大。
26.【答案】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解析】解:小南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如图所示,易知物距大于像距,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动,取下这个凸透镜,更换一个直径大一些的凸透镜,因焦距不变,物距不变,故成像的的性质没有变化,像的亮度变亮,像变亮的原因是:烛焰发出的光射到面积大的凸透镜比面积小的凸透镜多,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射到光屏上的光的量多成像明亮。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因焦距不变,物距不变,故成像的的性质没有变化;像变亮的原因是:烛焰发出的光射到面积大的凸透镜比面积小的凸透镜多,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射到光屏上的光的量多成像明亮。
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根据焦距不变,物距不变,成像的的性质没有变化;更换一个焦距相同面积大一些的凸透镜,烛焰发出的光射到面积大的凸透镜比面积小的凸透镜多,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射到光屏上的光的量多成像明亮。
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考查成像规律的运用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7.【答案】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灯泡亮度
【解析】解: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需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刚接上最后一根导线时,立刻看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说明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所以表格中的处应记录灯泡的亮度;
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四次所测灯泡的阻值:,,,,
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的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比较可知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第次测量中,小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灯泡因实际功率太小,灯泡不发光,故灯丝断了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灯泡亮度;同上;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灯泡因实际功率太小,灯泡不发光,故灯丝断了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需断开开关;
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所以表格中的处应记录灯泡的亮度;
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四次所测灯泡的阻值,
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的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比较可知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第次测量中,小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灯泡因实际功率太小,灯泡不发光。
“研究小灯泡的电阻”实验考查注意事项、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实验表格的设计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28.【答案】解:水吸收的热量:;
由可知,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电水壶烧水的效率:。
答: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此过程中电水壶消耗的电能为;
此过程中电水壶烧水的效率为。
【解析】根据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求出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根据求出电水壶烧水的效率。
本题考查热量公式、电功率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萧红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