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山海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2022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山海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由于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A. NaOH B. NH4Cl C. Na2CO3 D. N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属于强碱,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故A不选;
B.氯化铵属于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故B不选;
C.碳酸钠属于弱酸强碱盐,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故C选;
D.氨气水溶液中一水合氨为碱,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故D不选;
故选C。
2.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B. 锌与稀硫酸反应
C.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 铝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灼热的碳与CO2反应产生CO,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发生吸收热量,因此该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A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ZnSO4、H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发生放出热量,因此该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
C.Ba(OH)2•8H2O与NH4Cl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aCl2、NH3∙H2O,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铝热反应是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发生放出热量,因此该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3.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NaOH B. Fe C. CH3COOH D. Ba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NaOH是强电解质,故不选A;
B.Fe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B;
C.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选C;
D.BaSO4溶于水中的部分能完全电离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BaSO4是强电解质,故不选D;
选C。
4. 在以下各种情形下,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H2CO3的电离:H2CO32H++CO
B. 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NaHSO4=Na++H++SO
C. FeCl3的水解:Fe3++3H2OFe(OH)3+3H+
D. NaHS溶液水解:HS-+H2OS2-+H3O+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CO3是二元弱酸,在溶液中分步电离,主要是第一步电离,每一步电离都存在电离平衡,其第一步的电离方程式应该为:H2CO3H++,A错误;
B.熔融状态下的NaHSO4电离时仅断裂离子键形成Na+、,电离方程式应该为:NaHSO4=Na++,B错误;
C.Fe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Fe3+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结合形成Fe(OH)3,但盐水解程度十分微弱,存在水解平衡,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C正确;
D.题干方程式为HS-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其水解方程式应该为:HS-+H2OH2S+OH-,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所以石墨更稳定
B.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有能量变化,能量变化也必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C. 节能不是简单地减少能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
D. 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质的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所以石墨更稳定,A正确;
B.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一定伴随有能量变化,物理变化中也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B不正确;
C.在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谈节能,所以节能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而不是简单地减少能源的使用,C正确;
D.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潮汐能、氢能等,D正确;
故选B。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 c(H+)>c(OH-)一定是酸性溶液
C. 25℃时,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由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D. HCl或NaOH溶于水,都会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B
【解析】
【详解】A.100℃时,,pH=6的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c(H+)>c(OH-)一定是酸性溶液,c(H+)=c(OH-)一定是中性溶液,c(H+)
D.HCl或NaOH溶于水,都会抑制水的电离,故D错误;
选B。
7. 下列内容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内容
结论
A
H2O(l)变成H2O(g)
∆S<0
B
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
因为∆S<0
C
一个反应的∆H<0,∆S>0
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D
CaO(s)+CO2(g)=CaCO3(s)
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O(l)变成H2O(g),混乱度增大,∆S>0,故A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混乱度增大,S>0,故B错误;
C.一个反应的∆H<0,∆S>0,则∆G=∆H-T∆S始终小于0,则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故C正确;
D.CaO(s)+CO2(g)=CaCO3(s),∆H<0,∆S<0,若要∆G=∆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C。
8. 已知形成1molN2(g)中的化学键需要释放946kJ的能量;断裂1molO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断裂1molNO(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632kJ的能量;求:1molN2(g)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NO(g)的△H
A. +180kJ·mol-1 B. -180kJ·mol-1 C. +812kJ·mol-1 D. -812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1molN2(g)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NO(g)的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则∆H=(946+498-632×2) kJ·mol-1= +180kJ·mol-1,故选A。
9.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则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B. 升高温度,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减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数增大,则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也增大,故A正确;
B. 升高温度,使分子获得能量,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数增大,则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故B正确;
C. 增加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大,活化分子数也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
D.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减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能自发进行的过程是自发过程
B. 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向盛酸的量热计中加碱溶液时应小心缓慢,以免洒出
C.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ΔH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能自发进行的过程是自发过程,故A正确;
B. 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防止热量损失,向盛酸的量热计中加碱溶液时应迅速倒入,故B错误;
C. 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故C正确;
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ΔH取决于反应物的能量与生成物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催化剂不改变ΔH,故D正确;
故选B。
11. 某可逆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达到平衡状态时,如果升高温度(其它条件不变),则c(NO)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g)+SO3(g)NO2(g)+SO2(g)
B. 升高温度K增大
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气体颜色加深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然后根据温度升高时,c(NO)减小,分析温度与平衡移动关系解答。
【详解】A.由于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由某可逆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g)+SO2(g)NO(g)+SO3(g),A错误;
B.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升高温度(其它条件不变),则c(NO)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物质的内能增加,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错误;
D.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但由于物质的浓度增大,因此混合气体颜色加深,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2. 在含Fe3+的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aq)+2I-(aq)=2(aq)+I2(aq),ΔH=-akJ·mol-1(a>0)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步骤①:2Fe3+(aq)+2I-(aq)=I2(aq)+2Fe2+(aq)
步骤②:2Fe2+(aq)+(aq)=2Fe3+(aq)+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e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步骤①比步骤②慢
C. 若不加Fe3+,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
D. 与I-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步骤①和步骤②中两个反应加和,可确定Fe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步骤①的活化能比步骤②大,则步骤①比步骤②,B正确;
C.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管是否加入催化剂Fe3+,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小,C不正确;
D.与I-的反应为(aq)+2I-(aq)=2(aq)+I2(aq) ΔH=-akJ·mol-1(a>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pH试纸上,测定氯水的pH
B.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硫酸溶液的pH为1.0
C. 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
D.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玻璃搅拌器上下匀速搅拌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会将pH试纸漂白,无法测定氯水的pH,故A错误;
B. 用广泛pH试纸测得的pH为整数值,没有小数,故B错误;
C.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下口流出,故C错误;
D.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玻璃搅拌器上下匀速搅拌,有利于反应充分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2(g)燃烧热△H=-285.8kJ·mol-1,则2H2O(g)=2H2(g)+O2(g)反应的△H=+571.6kJ·mol-1
B.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
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的△H小
D. 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g)燃烧热△H=-285.8 kJ·mol-1可得①H2(g)+O2(g)=H2O(l) △H=-285.8 kJ·mol-1,由关系式-2×①可得:2H2O(l)=2H2(g)+O2(g) △H =+571.6 kJ·mol-1,故A错误;
B.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和消耗的酸、碱的物质的量之间没有关系,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除酸碱反应放热,生成沉淀也放热,放热大于114.6kJ,B项错误;
C.等质量的硫蒸气所具有的能量高于硫固体的能量,两者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越大,则前者的△H越小,故C正确;
D.0°C、30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若1mol N2和3mol H2完全反应,放热大于38.6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2NH3(g) △H<-38.6 kJ·mol-1,D项错误;
故选C。
15. 室温下,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 pH=1的溶液中:、Cl−、Cu2+、
B.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Cl−、K+
C. 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Mg2+、Cl−、Na+、
D. 某溶液中:Fe3+、、I−、K+
【答案】A
【解析】
【详解】A.pH=1的溶液中有较多的H+,H+和、Cl−、Cu2+、能共存,且、Cl−、Cu2+、间也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选;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和H+能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Mg2+能和OH-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Fe3+和能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Fe3+和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16. 一定条件下,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l2(g)+CO(g)COCl2(g),反应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见表:
时间
n(Cl2)/mol
n(CO)/mol
n(COCl2)/mol
0
1.2
1
0
2
0.8
6
0.1
8
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前2 min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
B.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0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OCl2)=1.5mol·L-1,则反应的ΔH<0
D.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第8 min再充入1.2 mol Cl2和1.0 mol CO气体,达到新平衡时COCl2的体积分数小于原平衡COCl2的体积分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2 min内Cl2的浓度变化了△c(Cl2)=,根据物质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可知反应在前2 min内,CO的浓度也变化可0.8 mol/L,则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A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前6 min内CO的物质的量改变0.9 mol,则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Cl2的物质的量也应该改变0.9 mol,此时Cl2的物质的量应该为1.2 mol-0.9 mol=0.3 mol,与8 min时相同,说明6 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产生了COCl2的物质的量是0.9 mol,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错误;
C.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在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COCl2)=0.9 mol,c(COCl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OCl2)=1.5mol·L-1<1.8 mol/L,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C正确;
D.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第8 min再充入1.2 mol Cl2和1.0 mol CO气体,与开始时加入1.2 mol Cl2和1.0 mol CO气体相同,相当于增大了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达到新平衡时COCl2的体积分数大于原平衡COCl2的体积分数,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7.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打开可乐瓶盖,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B. H2(g)、I2(g)、HI(g)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 在pH等于3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pH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详解】A.存在平衡H2CO3⇌H2O+CO2,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逸出二氧化碳,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加压后导致容器体积减小,碘浓度增大,但是平衡不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符合题意;
C.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Cl2+H2O⇌ClO−+2H++Cl−,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导致氯气的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氯气的溶解度减小,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pH等于3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CH3COOH⇌CH3COO-+H+;CH3COONa固体后CH3COO-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H+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适用范围是解本题关键,只有改变条件时能引起平衡移动的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否则不能。
18.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
B. T2温度下,在t1时,v(Y)=mol⋅L−1⋅min−1
C. 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 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温度为 T 1,先到达平衡,所以T 1 >T2,温度越高,平衡时 X 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详解】A.进行到 M 点 X 的转化较低率,由于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进行到 M 点放出的热量少,故 A 正确;
B.T2 温度下,在0~t1 时间内, X 的浓度变化为: c ( X )=( a -b ) mol/L ,则 Y 的浓度变化为 c ( Y )= c ( X )= mol/L ,所以 v ( Y )= mol⋅L−1⋅min−1,故 B错误;
C.由图可知,温度为 T 1,先到达平衡,所以T 1 >T2,温度越高,速率越快,因此 M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W 点的平衡速率,且 N 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 N 点的逆反应速率小于W 点的平衡速率,因此 M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N 点的逆反应速率,故 C 正确;
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 X ,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压强增大,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 X 的转化率增大,所以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 X ,平衡后 X 的转化率增大,故 D正确。
,D正确;
故本题选B。
19. 在10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B、C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经过相同时间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2C(g)
B. 0~4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
C. 由T1向T2变化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甲:随着反应的进行A、B的物质的量减少,C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A、B最终没有减少到0,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A、B、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2.4-1.6):(1.6-1.2):(0.4-0)=2:1:1,故反应方程式为2A(g)+B(g)⇌C(g);
图乙:T3时C的百分含量出现拐点,说明T3之前反应未平衡,反应正向进行,C的百分含量增加。T3时反应达到平衡,T3之后,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C(g),故A错误;
B.0~4 min时,A减少了(2.4-2.0)mol,浓度减少了 ,所以,故B错误;
C.由T1向T2变化时,C的百分含量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故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T3时反应达到平衡,T3之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20.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式
Ag2S
Ag2SO4
AgCl
AgBr
AgI
溶度积
6.3×10-50
1.4×10-5
1.8×10-10
7.7×10-13
8.5×10-16
A. 五种物质在常温下的饱和溶液中c(Ag+)最大的是Ag2SO4
B. 将AgCl固体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再向其中加入几滴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为黑色的Ag2S沉淀
C. 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 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常温下Ag2SO4溶解度最大,且其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是2:1,故在常温下的饱和溶液中c(Ag+)最大的是Ag2SO4,A正确;
B.Ag2S溶度积远小于AgCl,Ag2S难溶于水,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由于c2(Ag+)·c(S2-)>Ksp(Ag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使沉淀由白色AgCl沉淀变为黑色的Ag2S沉淀,B正确;
C.沉淀溶解平衡为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沉淀溶解平衡被破坏而发生移动,直至建立新的平衡状态,C正确;
D.AgCl、AgBr、AgI的构型相同,由于Ksp:AgCl>AgBr>AgI,则AgCl、AgBr、AgI的溶解度依次减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21. 20℃时,用0.100mol/L盐酸滴定20mL0.100mol/L氨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d均有c(NH)+c(H+)=c(Cl-)+c(OH-)
B. b点时c(NH)=c(Cl-)=c(H+)=c(OH-)
C. c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D. d点时c(Cl-)=2c(NH3∙H2O)+2c(NH)
【答案】B
【解析】
【详解】A.a、b、c、d均有NH、H+、Cl-和OH-,根据电荷守恒,均有c(NH)+c(H+)=c(Cl-)+c(OH-)故A错误;
B.b点时溶液呈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H)=c(Cl-),但c(NH)=c(Cl-)>c(H+)=c(OH-),故B正确;
C.c点加入的盐酸为20mL,恰好与氨水完全反应,所以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C错误;
D.d点时加入的盐酸为40mL,所得溶液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铵和盐酸,根据元素质量守恒,c(Cl-)=2c(NH3∙H2O)+2c(NH),故D错误;
故选B。
22.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通入氯化氢气体至溶液呈中性,氨水消耗的氯化氢更少
B. 浓度均为0.1mol•L-1的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Cl-)=c(NH)
C. pH相等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c(Cl-)相同
D.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值小于7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所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通入氯化氢气体至溶液呈中性,氨水消耗的氯化氢更少,故A正确;
B.浓度均为0.1mol•L-1的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由于铵根离子会水解,所以c(Cl-)>c(NH),故B错误;
C.盐酸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1(H+)=c1(OH-)+c1(Cl-),氯化铵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2(NH)+c2(H+)=c2(OH-)+c2(Cl-),两溶液pH相等,则c1(H+)=c2(H+),c1(OH-)=c2(OH-),所以c1(Cl-)=c2(Cl-)-c2(NH),故C错误;
D.盐酸为强酸溶液,氨水为弱碱溶液,室温下pH=3的盐酸的浓度远小于pH=11的氨水的浓度,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故D错误;
故选:A。
23. 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
溶质
NaF
NaClO
NaHCO3
pH
8.1
10.2
9.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ClO
C. 根据上表,水解方程式ClO-+H2OHClO+OH-水解常数Kh≈10−6.6
D. 向上述NaClO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c(H+)>c(HClO)>c(OH−)
【答案】D
【解析】
【分析】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碱性越强,说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相应酸的酸性越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根据钠盐溶液的pH知,酸根离子水解程度CO>ClO->F-,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HCO<HClO<HF。
【详解】A.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从小到大顺序是: HClO<H2CO3<HF,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ClO
C.ClO-+H2O⇌HClO+OH-的平衡常数为Kh= =10-6.6,C说法正确;
D.两者恰好反应生成HClO和NaF,由于HClO的电离程度较弱,则c(HClO)>c(H+),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24. 下列叙述与图像相符的是
A. 图①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后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SO3
B. 图②表示pH相同的NaOH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的pH变化,由图可知a对应氨水
C. 图③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变化的曲线,则N2的平衡转化率:a>b>c
D. 图④表示反应aA(g)+bB(g)cC(g)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随压强的变化,可知E点v(逆)>v(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充入了一定量的SO3,平衡逆向移动,移动时开始正反应速率与原平衡正反应速率相等,A错误;
B.pH相同的NaOH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的中pH无限向7靠拢,且氨水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pH变化程度小于强碱氢氧化钠的变化,B正确;
C.根据图象,随着的增大,相当于N2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H2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向移动,N2转化率增大,a D.E点A的百分含量大于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说明此时反应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逆)
25.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别取10mL0.1mol·Lˉ1Na2S2O3溶液和5mL0.1mol·Lˉ1Na2S2O3溶液、5mL蒸馏水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同时加入10mL0.1mol·Lˉ1H2SO4溶液
前者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增大Na2S2O3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探究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向其中通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不受压强影响
C
探究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向2mL0.1mol·L-1FeCl3溶液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Cl溶液
若溶液先变血红色,加入KCl溶液后血红色变浅,说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D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盛有少量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0.1mol·Lˉ1FeCl3溶液和5滴0.01mol·Lˉ1CuSO4溶液
加入FeCl3溶液的试管生成气体的速率比加入CuSO4溶液的快,说明FeCl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强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中变量为Na2S2O3溶液的浓度,前者浓度大,前者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增大Na2S2O3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向其中通入氩气,不影响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和各物质的分压,反应速率不变,实验不能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不受压强影响,B错误;
C.铁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生成红色物质,加入少量KCl溶液不影响反应,只是增大了溶液体积使各物质浓度减小而颜色变浅,不能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
D.实验中催化剂种类不同,且两者浓度也不同,不能说明FeCl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强,D错误;
故选A。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化学式为KAl2(SO4)3·12H2O]可作净水剂,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2)5.2 g乙炔(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259.9 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已知25℃时,0.1mol·L-1的某弱碱MOH溶液pH=11,则该弱碱M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答案】(1)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泥沙
(2)C2H2(g)+O2(g)=2CO2(g)+H2O(l) ∆H=-1299.5 kJ·mol–1
(3)1.0×10-5
【解析】
【小问1详解】
明矾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明矾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产生了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而从水中析出,从而具有净水作用;
【小问2详解】
5.2 g乙炔的物质的量n(C2H2)=,0.2 mol乙炔(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259.9 kJ的热量,则1 mol乙炔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Q=,故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H=-1299.5 kJ·mol–1;
【小问3详解】
已知25℃时,0.1 mol·L-1的某弱碱MOH溶液pH=11,c(碱)=0.1 mol/L,c(OH-)=,则该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b=。
27. 在一个容积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为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在t℃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CO、2molH2O,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mol/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_________,t=_________℃。
(3)在1200℃时,在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CO2、H2、CO、H2O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4mol、4mol、4mol,则此时平衡移动方向为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答案】(1)吸热 (2) ①. 1 ②. 830℃
(3)正反应方向
【解析】
【小问1详解】
温度升高,K增大,表明生成物占比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小问2详解】
CO、H2O起始浓度均为,则:
对应温度为830ºC。
【小问3详解】
1200 ºC,某时刻各物质浓度均为,浓度商,表示生成物占比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8. 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7×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Kh=_________。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4种溶液:a.NaClO b.CH3COONa c.NaHCO3 d.Na2CO3。4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3)写出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等浓度等体积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
【答案】(1)5.9×10-10
(2)b<c<a<d (3)NaClO+CO2+H2O=NaHCO3+HClO
(4)c(Na+)>c(CHCOO-)>c(ClO-)>c(OH-)>c(H+)
【解析】
【小问1详解】
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Kh=;
【小问2详解】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该弱酸的酸性就越强,其形成的钠盐溶液水解程度就越小,等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就越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CH3COOH>H2CO3>HClO>,所以等浓度的a.NaClO、b.CH3COONa、c.NaHCO3、 d.Na2CO3这4种溶液的碱性:CH3COONa<NaHCO3<NaClO<Na2CO3,溶液的碱性越弱,该盐溶液pH就越小,故4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用字母表示是:b<c<a<d;
【小问3详解】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2CO3>HClO>,所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产生NaHCO3、HCl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
【小问4详解】
CH3COONa和NaClO都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CH3COO-、ClO-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而Na+不消耗,所以混合溶液中Na+浓度最大;由于酸性:CH3COOH>HClO,则离子水解程度:CH3COO-<ClO-。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中剩余的该离子浓度就越小,则c(Na+)>c(CHCOO-)>c(ClO-);CH3COO-、ClO-会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c(OH-)>c(H+);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小于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则c(ClO-)>c(OH-)>c(H+),故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COO-)>c(ClO-)>c(OH-)>c(H+)。
29. 回答下列问题:
(1)CH3OCH3和O2发生反应Ⅰ:CH3OCH3(g)+O2(g)=2CO(g)+3H2(g) △H
已知:①CH3OCH3(g)CO(g)+H2(g)+CH4(g) △H1
②CH4(g)+O2(g)=CO(g)+2H2O(g) △H2
③H2(g)+O2(g)=H2O(g) △H3
则反应Ⅰ的△H=_________(用含△H1、△H2、△H2的代数式表示)。
(2)工业上可利用CO2生产甲醇。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0。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2molO-H键
B.3v(CO2)=v(H2)
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二氧化碳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E.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F.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反应测得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Y1_________Y2(填“>”或<”)。
③图为该反应无催化剂时的CH3OH—t图,若该反应使用催化剂,请在图上画出在使用催化剂条件下CH3OH—t图像_________。
(3)对于反应CO2(g)+3H2(g)CH3OH(g)+H2O(g),不同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
B. 温度低于250℃时,随温度升高甲醇平衡产率降低
C. 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M1
D. 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答案】(1)∆H1+∆H2-2∆H3
(2) ①. CE ②. 温度 ③. < ④. (3)CD
【解析】
【小问1详解】
CH3OCH3和O2发生反应Ⅰ:CH3OCH3(g)+O2(g)=2CO(g)+3H2(g) △H
已知:①CH3OCH3(g)CO(g)+H2(g)+CH4(g) △H1
②CH4(g)+O2(g)=CO(g)+2H2O(g) △H2
③H2(g)+O2(g)=H2O(g) △H3
依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③×2得:反应Ⅰ的△H=∆H1+∆H2-2∆H3。答案为:∆H1+∆H2-2∆H3;
【小问2详解】
①A.反应产物中,CH3OH(g)和H2O(g)中都含有O-H键,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2molO-H键时,则平衡正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从反应开始,混合气中始终存在3v(CO2)=v(H2),则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在平衡前不断改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断改变,当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甲醇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可能是反应进行中的某个阶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E.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平衡前压强不断发生变化,当体系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E符合题意;
F.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F不符合题意;
故选CE。
②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从图中可以看出,随X的不断增大,CO2的百分含量不断减小,则X代表的物理量是温度,Y代表压强,则Y1<Y2。
③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平衡前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但对平衡转化率不产生影响,由此可得出使用催化剂条件下CH3OH—t图像为。答案为:CE;温度;<;;
【小问3详解】
A.M点时温度比N点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A正确;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低于250℃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产率降低,B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不使用催化剂,250℃时CO2平衡转化率仍在M点,不可能位于M1,C不正确;
D.工业生产要求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若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虽然能提高CO2的转化率,但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小,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不利,D不正确;
故选CD。答案为:CD。
【点睛】可逆反应达平衡前,催化剂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
30. 在常温下,某同学想了解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0.0100mol/L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变色范围(pH)
5.0∼8.0
3.1∼4.4
4.4∼6.2
8.2∼10.0
(1)该实验选择的指示剂_________。
A. 石蕊 B. 甲基橙 C. 甲基红 D. 酚酞
(2)滴定终点现象:_________。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
(3)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
(4)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_________(填字母)。
a.=10mL b.=40mL c.<10mL d.>40mL
(5)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60
20.60
3
25.00
0.20
20.19
计算该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精确至0.0001)。
(6)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B. 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醋酸润洗
D.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答案】(1)D (2) ①. 当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液NaOH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②.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3)c (4)d
(5)0.0080mol/L (6)AC
【解析】
【小问1详解】
强碱滴定弱酸,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选择酚酞作指示剂,选D;
【小问2详解】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滴定终点现象是当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液NaOH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小问3详解】
标准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下图中的c。
【小问4详解】
滴定管刻度从上到下增大,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滴定管尖嘴部分盛有液体,则管内液体的体积>40mL,选d。
【小问5详解】
第二次实验数据偏离正常误差范围,舍去不用,根据第一次、第三次实验数据,平均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n(CH3COOH)= n(NaOH)= 0.01mol/L×0.02L=0.0002mol,所以该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小问6详解】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故选A;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无影响,故不选B;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醋酸润洗,所取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醋酸物质的量偏小,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故选C;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故不选D;
选AC。
31. 已知t℃时AgCl的Ksp=4´10-10,在t℃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时,Ag2CrO4的Ksp=_________
(2)在t℃,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CrO(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3)在t℃时,以K2CrO4为指示剂,用0.001mol×L-1AgNO3溶液滴定20mL0.001mol×L-1KCl溶液,若Cl-完全沉淀,则此时c(Ag+)=_________(沉淀完全标准:c(Cl-)≤1×10-5mol·L-1)
【答案】(1)1.0×10-11
(2)6.25×107
(3)4×10-5mol·L-1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t℃时,。
【小问2详解】
在t℃,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CrO(aq)的平衡常数。
【小问3详解】
若Cl-完全沉淀,则此时。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0, 将和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山海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山海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