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获奖ppt课件
展开说出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阐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阐明群落中的生物彼此相互适应,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雪山、草地、森林、河流,静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 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退牧还草是其中一项。现在,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正在好转。
讨论森林和草原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 为什么不在退化的草地上植树造林呢?
讨论森林和草原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提示:从群落外貌看,森林里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而草原上密布草本植物。从群落结构看,森林在垂直方向上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等,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呈镶嵌性不明显;草原的垂直结构不如森林的明显,也有草本层、地表层、根系层等,但草原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呈镶嵌性。2. 为什么不在退化的草地上植树造林呢?提示:年降水量是决定一个地区的群落类型是草原还是森林的关键因素。在年将水量低的半干旱地区,如果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应退牧还草,不宜植树造林。
一、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1.依据: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2.分类:可将陆地生物群落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二、荒漠生物群落1.分布:极度干旱区。2.结构特点: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3.主要的生物:(1)动物: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2)植物: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
4.生物特点:具有耐旱的特性,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孔状,气孔夜晚才能开放。
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壳长达15m。
①蜥蜴和蛇等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②蛋壳坚硬,能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
③体温是变化的;④某些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
三、草原生物群落1.分布: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2.结构特点: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3.生物特点: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四、森林生物群落1.分布:湿润或较湿润地区。2.结构特点: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3.生物特点: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如长臂猿、松鼠、蜂猴、犀牛、避役和树蛙等。
五、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思考·讨论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1)在荒漠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具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在草原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又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呢?提示: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等。动物的皮肤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大多数动物是夜行性的,在白天炎热时不活动;一些动物的排泄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丢失;等等。草原上植物的叶片比较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擅长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
1. 不同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讨论2. 假如将森林中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群与草原上善于奔跑的动物种群对调,对这些种群来说有什么影响?提示: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3. 结合你们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对群落中生物生态位的分析,说一说不同物种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提示:群落中的不同生物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例如,森林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一些植物则依赖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植食性动物可减少占优势的植物的数量;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等等。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讨论4. 天山山脉沿东西向横贯我国新疆中部,很多山峰海拔高度超过4 000 m。如果你有机会从天山北麓的奎屯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你可以依次看到荒漠、草原、森林、草甸等群落类型。研究表明,这些群落类型千百年来基本不变。类似的群落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布,是有共同规律的。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与我国东、中、西部群落类型的分布规律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可能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与我国东、中、西部群落类型的分布是相似的。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分布有森林生物群落;中部的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草原生物群落;西部干旱区分布有荒漠生物群落。
同时,群落中不同的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由此可见,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例如,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不能耐旱的高大乔木就难以在草原上生长。
思考·讨论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资料1 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之下又有灌木层、草本层。乔木高大,最上层的高30m 以上。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不发达,只在树顶形成树冠,以争夺阳光(如图所示的望天树)。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林下缺少阳光,有的草本植物,如芭蕉、海芋,长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林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很少。林中很多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朵(海南蝴蝶兰)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如红毛丹),以吸引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结果的植物;芽无鳞片。
2.森林群落,不同森林类型中生物的适应性
资料2 我国华北等地夏季凉爽、冬季较为寒冷、雨量比较丰富,这里分布着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以利于度过严冬。很多树木在春季树叶没有展开前就开花,且多数是风媒花(如毛白杨、蒙古栎)。不少种类的果实有翅(如元宝槭)。在春季乔木尚未展叶期间,以及秋季落叶期间,林下的草本植物利用短暂的宝贵时光,迅速生长、开花、结果。
讨论这两类群落在物种组成、垂直结构上有哪些不同?提示: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物种主要是适应热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结构明显,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层之下还有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非常发达。落叶阔叶林的物种数量较热带雨林的少,物种主要是适应温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如热带雨林的复杂。
讨论2. 这两类群落中的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提示: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高热湿润的环境。植物大多是常绿的;乔木高大,只在树顶形成树冠;林下植物一般有巨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光照;一年四季都有开花、结果的植物,风媒花少,虫媒花多,果实鲜艳多汁,吸引动物为其传播种子;植物的芽无鳞片保护。 落叶阔叶林中的植物适应了北方四季分明的气候和环境。植物捕食常绿的,夏季枝叶茂密,冬季树叶枯萎;乔木高大,树冠发达;很多植物在春季展叶前开花,一些林下草本植物在秋季落叶期生长、开花、结果;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植物的芽具有鳞片,树皮厚,以适应冬季的低温环境。
讨论3. 这两类群落内,阳光、通风等条件有哪些不同?林下的各类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各自群落内环境的?提示: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在热带雨林中,由于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动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风媒花少,虫媒花多。落叶阔叶林内,在乔木展叶前或落叶后,林下阳光充足,因此很多林下植物借此机会迅速生长、开花、结果;落叶阔叶林内通风好,多数是风媒花。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换句话说,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有人说,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屏障。
拓展:群落中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不是绝对的。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
1.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荒漠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B. 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征,它们以独特的生活方式适应缺少水分的环境C. 荒漠植物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夜间开放D. 荒漠动物往往是恒温动物,以适应沙漠温度较大幅度的变化
【答案】B【解析】荒漠动物往往是变温动物,如蜥蜴、蛇等,D 项错误。
2.(不定项选择)下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对该图的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C.图X中从上到下、图Y中从左到右构成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增多D.影响图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图Y所示结构的因素是阳光
解析:图中X与Y均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温度。答案:AD
3.下列关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 我国东部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乔木、灌木、草本、地表层均具备,乔木仅有一层D. 动物大多具有快速奔跑和穴居的习性
【答案】B【解析】A、D 项描述的是草原的特征,C 项是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但乔木仅有一层欠妥,可能存在几层,因为乔木不可能是同一物种。
4.下列有关陆地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耐寒、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B. 草原上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C. 荒漠中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性D. 森林生物群落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答案】B【解析】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耐寒、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A 项正确;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最多, 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B 项错误;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生活在荒漠中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性,C 项正确;森林生物群落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D 项正确。
高中生物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探究群落的主要类型,提示AB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群落的主要类型,陆地的群落,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生物特征,其他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聚焦概念,NO1,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关键能力·突破重难,NO2,应用创新·提升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