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宿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含解析
展开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
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 14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只能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获得
B. 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使人类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C. 我国古代的酿酒、制醋均属于由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人工合成有机物技术
D. 光导纤维、尼龙、涤纶都是有机合成纤维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们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也可以由无机物合成,如由CO、H2可制取甲醇、汽油等,A不正确;
B.在发现结晶牛胰岛素以前,有机物只能从生命体中获得,自从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之后,人类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B正确;
C.我国古代的酿酒、制醋技术,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转化而成,是有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C不正确;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正确;
故选B。
2.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羟基的电子式为:
B. 键线式为的有机物不存在顺反异构
C. 氯溴碘代甲烷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如图:
D. 丙烯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羟基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且双键相键合的每个碳原子连接两个互不相同的基团,则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B错误;
C.氯溴碘代甲烷中C为手性碳,具有对映异构,同分异构体为,故C正确;
D.为丙烯的球棍模型,故D错误;
故选C。
3.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H3CH(CH3)2 B. CH3CH2OH C. CH3CH2CHO D. CH3CHClCH2CH3
【答案】D
【解析】
【详解】A.CH3CH(CH3)2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不含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
B.CH3CH2OH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所以不含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CH3CH2CHO中每个碳原子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所以不含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
D.中标记C连接四种不同基团,为手性碳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A. 醛 B. CH3OCH3酮
C. 羧酸 D. 芳香烃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官能团是酯基,该物质属于酯类,A项错误;
B.CH3OCH3含有醚键,该物质属于醚,B项错误;
C.官能团为羧基,该物质属于羧酸类,C项正确;
D.六元环不是苯环,该物质属于环状烃,D项错误。
故选C。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 CH3CH2CH2OH与CH3OH B. 与
C. CH3COOH与HCOOCH2CH3 D. CH3CH2Cl与CH3CH2CH2Br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3CH2CH2OH与CH3OH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因此二者互为同系物,A正确;
B.中羟基与苯环相连,属于酚;后者中的羟基与侧链C原子相连,属于芳香醇,二者结构不相似,因此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
C.CH3COOH含有羧基,属于饱和一元羧酸;而HCOOCH2CH3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饱和一元酯,二者的结构不同,因此不属于同系物,C错误;
D.CH3CH2Cl是氯代烷烃,而CH3CH2CH2Br属于溴代烷烃,二者的分子中不仅相差CH2原子团,而且官能团也不同,因此二者不属于同系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6.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在一支试管内加入2mL 1硫酸铜溶液和4mL 0.4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入0.5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 氢氧化钠不足 B. 硫酸铜不足 C. 乙醛溶液太少 D. 加热时间不够
【答案】A
【解析】
【详解】做该实验,与乙醛反应的必须是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氢氧化钠必须相对过量,所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不足;
答案选A。
7.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装置I: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 装置II:制备硝基苯
C. 装置III:乙醇氧化为乙醛 D. 装置IV:分离苯和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故A错误;
B.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和浓硝酸在60℃左右的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故B正确;
C.在灼热铜丝的作用下,乙醇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C正确;
D.苯不溶于水,用分液的方法能够分离苯和水,故D正确;
故选A。
8. 下列物质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可知,2,2—二甲基丙烷的主链有三个碳,2号碳有2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故选D。
9.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高效而洁净的燃料
B. 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
C. 石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可获得汽油、煤油等轻质油
D. 煤的气化是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无污染,故是高效、洁净的能源,A正确;
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B错误;
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C正确;
D.煤的气化是指煤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都是可燃性气体,该过程为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B。
10. 用生物材料聚乳酸制作成可降解餐具作为冬奥会选手吃饭时的“饭碗”,聚乳酸属于
A. 氧化物 B. 单质 C. 有机物 D. 碱
【答案】C
【解析】
【详解】聚乳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单质、碱,属于有机物,故选C。
11. 关于“冰墩墩”“雪容融”的制作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VC( )的单体为氯乙烯
B. PC( )中所有原子均可共平面
C. ABS的单体之一苯乙烯( )能使溴水褪色
D. 亚克力( )可通过加聚反应制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PVC的结构简式可知,PVC的单体为CH2=CHCl,所以其单体为氯乙烯,A正确;
B.从PC的结构简式中可以发现,其中存在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甲烷为四面体结构,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B错误;
C.C.苯乙烯中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正确;
D.该物质是加聚产物,所以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该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B。
12. 北京冬奥会倡导“公平公正,纯洁体育”的价值观,在反兴奋剂工作中开展了以“拿干净金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6H14O3
B. 该兴奋剂分子可发生消去反应
C. 1mol该兴奋剂最多可与1molH2发生反应
D. 该兴奋剂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6个C原子,3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9,则含H原子个数为,16×2+2-9×2=16,分子式为C16H16O3,A不正确;
B.该兴奋剂分子中不含有醇羟基或卤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不正确;
C.碳碳双键、苯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该兴奋剂最多可与7molH2发生反应,C不正确;
D.该兴奋剂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正确;
故选D。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乙烯通入溴水,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
B. 向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醛,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产生一层光亮的银镜: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溶液变浑浊:2+CO2+H2O→2+Na2CO3
D. 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在100℃时产生不溶于水的淡黄色针状晶体:+3HO-NO2↓+3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通入溴水,与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CH2BrCH2Br,从而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A正确;
B.向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醛,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Ag(NH3)2OH被还原为银,从而在试管内壁产生一层光亮的银镜: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B正确;
C.因为苯酚的酸性比NaHCO3的酸性强,所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苯酚和NaHCO3,溶液变浑浊:+CO2+H2O→+NaHCO3,C不正确;
D.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在100℃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水,从而产生不溶于水的淡黄色针状晶体:+3HO-NO2↓+3H2O,D正确;
故选C。
14.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改变。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丙三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者产生的H2比前者多
C. 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发生反应,而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
D.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中含有-OH但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OH加入到苯环上被活化后酸性增强能与NaOH发生反应,A项符合题意;
B.乙醇与钠以及丙三醇与钠均是钠置换-OH中的氢产生了H2,而后者-OH更多所以产生的氢气更多,不能证明有机物分子基团的相互影响这个事实,B项不符合题意;
C.苯与液溴在催化剂FeBr3催化下发生苯环的一溴代反应,而苯酚由于-OH的引入导致苯环更活泼更易于取代所以苯酚与浓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且为三溴取代,C项符合题意;
D.乙烷稳定不易于氧化剂KMnO4发生反应,但当-CH3与苯环连接时被活化,易于被KMnO4氧化,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5.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下列有机物分子在1H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 CH3OH B. HCOOH C. HCHO D. CH3COOCH2C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3OH分子中含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1H核磁共振谱中给出2种信号,A不符合题意;
B.HCOOH分子中含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1H核磁共振谱中给出2种信号,B不符合题意;
C.HCHO分子中只含有1种不同位置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1H核磁共振谱中给出1种信号,C符合题意;
D.CH3COOCH2CH3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分子在1H核磁共振谱中给出3种信号,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16. 3.0g某有机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CO2和1.8g 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该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该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是CH2O
D. 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一定是1∶2
【答案】A
【解析】
【详解】4.4g C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1mol碳,其质量为1.2克,1.8g H2O含有0.2mol氢原子,质量为0.2克。则 3.0g某有机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碳:氢:氧=0.1:0.2:0.1=1:2:1,最简式为CH2O。
A.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A项错误;
B.经计算该有机物一定有氧元素,B项正确;
C.该有机物最简式为CH2O,C项正确;
D.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1:2,D项正确。
故选A。
17. 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 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 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 图中a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①是CO2与H2反应生成了CO,根据元素守恒可推断有H2O生成,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是CO与H2反应生成(CH2)n,(CH2)n中还含有碳氢键,故B错误;
C.由示意图可知,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
D.根据a的球棍模型,可得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3,系统名称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答案为B。
Ⅱ卷
18. 溴苯在化工上主要用于溶剂、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等方面。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
(1)冷凝管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冷凝水从____(填A或B)口进入冷凝管。
(2)实验时,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苯和液溴的混合物,写出苯和液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反应完毕后,再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待反应完全,从装置D中分离出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时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将溴苯(沸点156℃)和苯(沸点80.1℃)分离的操作是____。
(4)装置E中的小试管内盛放CCl4的作用是除去HBr气体中的____以及挥发出的苯蒸气;向装置E的蒸馏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____(填有机反应类型)。
(5)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
【答案】(1)A (2) +Br2+HBr
(3) ①. 分液漏斗 ②. 蒸馏
(4) ①. 溴蒸气 ②. 取代反应
(5)吸收多余的HBr,防止污染环境
【解析】
【分析】铁和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溴化铁,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苯和液溴具有挥发性,且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用来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溴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说明苯与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小问1详解】
苯和液溴具有挥发性,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起导气、冷凝、回流的作用,为增强冷凝效果,冷凝水从下口A进入,故答案为:A;
【小问2详解】
三颈烧瓶中苯和液溴发生的反应为在溴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Br,故答案为:+Br2+HBr;
【小问3详解】
反应完毕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苯中混有溴化铁、溴,用分液的方法从装置D中分离出溴苯和苯的混合物,分液所用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苯和溴苯都是相互溶解的有机物,可以利用两者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溴苯,故答案为:分液漏斗;蒸馏;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小试管内盛放的四氯化碳用来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排出溴对溴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干扰,溴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说明苯与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溴蒸气;取代反应;
【小问5详解】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未反应的溴化氢,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HBr,防止污染环境。
19.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其中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A在加热、加压和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和H2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乙醇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获得乙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5)实验室可利用反应⑥制备乙酸乙酯,常用装置如下图
试管G中应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 G中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加成反应
(2)nCH2=CH2
(3)CH₃CHO+H2CH₃CH₂OH
(4) ①. CH3OCH3 ②. CH3CH2OHCH2=CH2↑+H2O ③. 消去反应
(5) ①. 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 防止倒吸
【解析】
【分析】乙烯经O2氧化到A,同时乙醇经O2、Cu加热催化氧化得到A,则A为CH3CHO,A中-CHO经O2、催化氧化得到B为CH3COOH。而B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
【小问1详解】
结构式要表达出官能团及其他化学键的连接情况,则乙烯的结构式为 。乙烯与水反应,碳碳双键断裂且形成了C-H和C-O-H键,所以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小问2详解】
乙烯到聚乙烯为加聚反应碳碳双键断裂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为;
【小问3详解】
H2加热、加压条件下为C=O发生加成反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乙醇为烃的衍生物,它的同分异构体可以考虑官能团的位置异构还有官能团的异构醚键,则乙醇的同分异构有CH3OCH3。乙醇在浓硫酸、170℃下发生消去反应脱水形成乙烯,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为了降低酯的溶解度同时又能吸收乙醇除去乙酸,G试剂选择饱和Na2CO3。由于气体吸收导致导气管压强变化大,若伸入水中则会发生倒吸。
20. 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使用。防腐剂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
(1)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流程中A→B步骤的作用是_______。
(3)D→E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鉴别E、G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写下面的选项字母,下同),将E转化为需要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
A.Na B.NaOH C.NaHCO3 D.NaNO3
【答案】(1) ①. 醚键 ②. 羧基
(2)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3)取代反应 (4)、
(5) ①. C ②. AB
【解析】
【分析】通过比较B和E的结构来看,B中苯环上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羧基,则D为,酚羟基有还原性,在后续反应中容易被氧化变质,故流程中A→B步骤的作用是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小问1详解】
经分析,D的结构简式为,其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和羧基。
【小问2详解】
酚羟基有还原性,在甲基被氧化成羧基时会被氧化,故流程中A→B步骤的作用是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小问3详解】
对比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D中的甲基被氢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
【小问4详解】
通过B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8H10O,其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结构中含有苯环,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结构中有酚羟基,根据碳原子个数,说明结构中还有烃基取代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中酚羟基就占一个,剩下三个分布在苯环和烃基取代基上,若烃基是甲基,且甲基上占有一个,那么苯环上有2个,符合的结构简式为、,若2个甲基上占有2个,苯环上占有1个,则没有符合条件的,若烃基是乙基,乙基上就占有2个,那么苯环上就只有1个,也没有符合的。
【小问5详解】
通过比较E、G的结构,它们的2个取代基中都含有酚羟基,另外一个取代基一个是羧基,一个是酯基,则鉴别它们应根据官能团来鉴别。
A.由于Na和酚羟基反应,且两者都含有酚羟基,故不能用Na鉴别,则A不符合题意;
B.由于两者都含有酚羟基,则两者都能和NaOH反应,则B不符合题意;
C.两者结构中的官能团只有羧基能和NaHCO3反应产生气体,故C符合题意;
D.两者结构中的官能团都不和NaNO3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将E转化为,那么选择的试剂要同时能和酚羟基和羧基反应,故答案是AB。
2022宿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宿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宿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宿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宿迁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宿迁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