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案设计
展开学科 | 语文 | 年级 |
| 授课教师 |
| |||||||
课 题 | 《望岳》 |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 初步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 2.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能准确流畅的背诵诗歌; 3.通过朗读与品析相结合,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4.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不畏困难、勇于攀登、志存高远的生活态度。 | |||||||||||
教学重点 | 1.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
教学难点 | 体会诗中名句的深层意蕴 | |||||||||||
教学方法 | 诵读法、情境设置法、品读法 | |||||||||||
教学手段 | 多媒体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
境
导
入
朗
读
全
诗
, 整
体
感
知
美 读 全 诗 , 把 握
情 感
赏 析 交 流 , 品 味 妙 处
涵
咏
诗
文
,
感
悟
提
升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追寻唐诗里的美景》 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唐诗里的山河,更是卷卷迷人,篇篇锦绣,你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太白笔下壮观的庐山瀑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心中雄浑的大漠风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是浩然眼中磅礴的洞庭之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又怎能不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提及诗人,我们不能不想到杜甫;提及祖国山河,不能不提到五岳之首泰山。今天,就让我们随杜甫去领略泰山的美景。 二、知人论世,识作者 (一)检查预习:考考你 ◆杜甫,字 ,自称 “ ” ,世称“ ”。 ◆杜甫是 代最伟大的 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齐名,并称“ ”。 ◆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故他的诗歌被称为“ ”。 ◆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称为“ ”。 (二)走近杜甫 师阐述: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而圣是超凡入俗的,杜甫大半生都在个人、黎民、国家现实的荆棘与泥沼中行走跋涉。他一副肩膀,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诸如《三吏》《三别》等那一首首离乱时世的悲歌,满载着一个文人的正义与良知,化作了一道永恒的风景! 主要诗风:沉郁顿挫
(三)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24岁的诗人开始了潇洒地漫游生活。这首诗是作者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游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年轻的诗人那种蓬勃朝气与非凡才志。 本诗风格:昂扬俊朗
三、朗读全诗,明诗意 (一)生朗读诗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二)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疏通全诗大意 1.先弄清重点加点词意思,再简单了解大意 2.我来讲,你来吟
四、品读诗文,入诗境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杜甫笔下的泰山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试体会语言的妙处。 重点预设: 1.指导朗读,体会首句中“夫”字的味道。 2.将“造化钟神秀”改为“峰峦显神秀”好不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钟”的妙处) 3.将“阴阳割昏晓”改为“巨柱擎云霄”,效果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割”字的妙处)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写景的层次美: 远望:雄伟连绵 近望:神奇秀美、高峻奇险 细望:幽深
五、吟诵诗文,品诗韵 教师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渴望登临顶峰的期盼之情以及诗人自信、豪迈、乐观、进取的情怀。 (重点引导学生语速、重音、拖音、语气等的把握) 六、妙笔生花,绘诗景 在品析与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凝练含蓄的语言生动具体的描述出来。
温馨提示: 巧用修辞—让你的语言生动起来 大胆想象—让你笔下的画面丰富起来 进入情境—让你的文章多几分情感
教师范例: ◆荡胸生曾云 那峰顶的云雾似轻纱,似柔梦,恍若仙境。那险拔巍峨的泰山静默于天地间,敬受人之仰望;那层层升腾起的云霞,仿佛直达人的心底,驱尽心中所有的阴霾,令人胸怀激荡,心驰神往! ◆决眦入归鸟 伴着落日的余晖,飞鸟相与还。伫立在傍晚的清风中,凝眸那归林的鸟儿,直至杳无踪迹,才蓦然觉得眼角似要裂开般。不禁感叹:好个幽深的泰山!天地万物在你的面前何其渺小!
六、品读名句,悟诗情 引导学生讨论: (一)悟诗情 1.文章最后两句话,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悟人生
探究:无论是《关雎》还是《蒹葭》读起来都给人琅琅上口之感,原因何在?
(二 )再读诗文,感知文意,情境再现(师巡回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文中用来形容蒹葭的三个叠音词依次是: 、 、 ,它们的意思是: (2)文中主人公苦苦追寻的人是“ ”,是 意思。 (3)在写主人公追寻伊人的历程中有两个反义词组,它们是“ ”和“ ”,分别是 的意思和 的意思。 (4)主人公追寻“伊人”的道路是艰险而漫长的,依次从从 、 、 事 三个短语中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理解它们的意思) (5)文中“伊人”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语),这种空间的不断变化恰恰体现了“伊人”给人的 。之感。(用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短语来形容) 2.探究:通过疏通文意,你发现此诗与《关雎》在篇章结构上的共同点了吗? 3.小组合作,创意表达 (多媒体出示) 翻译诗文,情境再现:合理想象,力求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地表达! 教师范例: 那风中摇曳的茂盛的芦苇啊,那白露已凝结成美丽的晨霜;我那魂牵梦萦的心上人啊,就伫立在那秋水茫茫的远方。我要沿着河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渴望到达她的身旁,但道路艰难而又漫长!我要沿着河水顺流而下苦苦寻觅她的踪迹,她却仿佛就在那茫茫河水的中央,只留给我咫尺天涯的惆怅! 4. 朗读全诗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
三、三读诗文,体会情感,读出韵味
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本诗的重章叠句之美 (多媒体出朗读提示)
四、四读诗文,《蒹葭》寻美 1.(多媒体出示) 用心品味诗中语言,请从景物描写、词语妙用、章法结构、形象塑造等方面进行自由赏析或提出质疑,准备与大家交流分享。 (教师做好适时引导、点拨)
2.教师小结: 《蒹葭》之美: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重章叠句的回环美;双声叠字的音韵美;虚实相生的朦胧美;执著凄婉的情感美; 可谓是: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 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
五、五读诗文,感受人文情怀 (多媒体出示) 1.诗中的“伊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 2.你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想一想,诗中的“伊人”除了指心上人,还可能指什么?
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感悟分享: (多媒体出示) 人生小语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人生的历程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让我们倾心与忘我,成为我们风雨兼程的理由。纵使注定不能拥有,但这一路的风景足以温暖我们孤寂的情怀;纵使永远无法抵达,但这一路的追寻足以充实我们的灵魂!其实只要拥有了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足矣了! 所以,伫立在梦的河边,让我们固执地说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用心倾听、感受
学生抢答
生倾听,并做简要摘记
生读,倾听
学生展示读, 生互相评价 全班齐读
生讨论交流
生结合诗意对句
生品析交流
学生随教师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集体表演读
生自主创作
展示交流
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赏析交流,畅所欲言
生简单整理、摘记
学生畅所欲言。
| 以诗情画意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唐诗的语言魅力,创设一种优美而典雅的语言氛围,自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考查学生信息搜集与筛选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杜甫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对一代“诗圣”的景仰之情
引导学生初步认知杜甫早期创作风格,为更深入的理解本诗作铺垫
初读诗文,读顺
整体感知诗意,为下文研读赏析作铺垫
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能力,感受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这是对古诗的创造性翻译,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搭建了平台。并在写作交流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进一步把握诗的情感美与结构美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诗经》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由对“伊人”的联想想象,引导着学生更深入的个性化的理解“伊人”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执著追求生命里的美好,拥有充实而美丽的人生,从而实现了对诗歌的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 |||||||||
布置作业 |
(以上两个作业,可任选其一完成) | |||||||||||
板书设计 |
|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课时安排,设计理念,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