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一般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C.酵母菌没有染色质,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细胞产生的酶在pH接近中性的溶液中活性最高
B.用淀粉和蔗糖作为底物,可用于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
C.胰蛋白酶能彻底水解蛋白质,生成多肽或氨基酸
D.细胞衰老过程中所有的酶活性都降低,代谢速率减慢
3.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对实验的成功起关键作用。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生种子可以作为鉴定脂肪的材料
B.鉴定脂肪的实验不适合选用新鲜豆浆
C.鸡蛋黄稀释液可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D.新鲜的番薯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可用于制片观察叶绿体
4.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生物的翻译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B.真核生物自身的RNA均是由DNA转录形成的
C.真核细胞DNA的复制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D.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在细胞核中合成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植物激素不需要与受体结合就可发挥作用
B.植物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可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
C.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与生长素有关
D.外界因素不会影响激素的合成,但会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C.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二、综合题
7.为了探究空间搭载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粳稻东农416(DN416)为材料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___________上的色素能够捕获光能,这些能量经过转换,最终储存在_________。
(2)研究人员将DN416的种子空间搭载12天后,返回地面在原环境中种植,测定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张开的程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对照组 | 实验组 |
Pn | 25.52±2.32 | 18.46±1.30 |
Gs | 253.62±21.61 | 191.84±19.91 |
叶绿素含量(mg/g) | 35.12 | 26.35 |
①气孔导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光合作用___________反应阶段,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CO2浓度外还包括___________。
②表中数据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间搭载抑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从而降低了DN416的净光合速率。
8.毒品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多巴胺是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使人产生快乐。而长期滥用毒品,会对该机制造成损害。下图为可卡因对突触的干扰示意图,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释放,其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内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毒品成瘾是由于毒品分子与多巴胺结合而持续作用突触后膜,当没有毒品后,正常机制下的多巴胺会被突触前膜回收,而使得兴奋程度______而导致人对毒品产生依赖。
(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而使得神经系统处于持续的兴奋状态导致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试分析其阻断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图甲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图乙是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②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
(2)图乙中A为J型曲线,其产生条件是_、没有天敌等。该曲线在t年后的种群数学模型为:____。
(3)图乙中B为S型曲线,其中“K”表示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称为_。“K”值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要充分利用一个种群的生物资源,需要利用后将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这样更有利于资源的恢复。
10.下图是某家族某遗传病系谱图(受A、a基因控制,阴影为患病者),请据图回答:
(1)Ⅰ-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Ⅳ-15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3)Ⅲ-11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4)Ⅲ-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
(5)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
(6)Ⅲ代中11与13是近亲,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上升为_______________。
11.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硫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色染料。
12.2020年1月23日,新冠疫情全面爆发,目前有2.7亿人确诊,其中累计532万人死亡,最近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来势汹涌,该数据将会持续增高。感染该病毒后,人体会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我国目前对疫情严格防控,并引导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但患有癫痫和空腹血糖超过13.9mmoL/L等人群不能接种,因为接种疫苗可能会诱发癫痫或加重血糖并发症等。
(1)感染新冠病毒可使人体出现发热症状,导致体温失衡,体温调节中枢是_____,该过程中最终会到导致_____激素升高。
(2)人体在接触相同的新冠病毒时,第二次的症状会比第一次轻,请从免疫调节的角度阐述原因_____。
(3)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_____,其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机理是_____,该激素与肾上腺素的关系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详解】A、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一般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正确;
B、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B正确;
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染色质,含有链状的DNA分子,细胞质中具有质粒,故含有环状的DNA分子,C错误;
D、细菌的代谢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但绝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D正确。
故选C。
2.B
【分析】1、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左右,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左右,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7左右。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不同的动物细胞产生的酶最适pH不同,不一定是在pH接近中性的溶液中酶活性最高,比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左右,A错误;
B、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因此用淀粉和蔗糖作为底物,可用于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胰蛋白酶不能彻底水解蛋白质,C错误;
D、细胞衰老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酶活性降低,但不是所有的酶,D错误。
故选B。
3.C
【分析】物质鉴定类实验所选择的实验材料应该是富含要鉴定的物质,同时颜色浅或无色,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详解】A、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因此花生种子可以作为鉴定脂肪的材料,A正确;
B、新鲜豆浆富含蛋白质,含有的脂肪较少,因此鉴定脂肪的实验不适合选用新鲜豆浆,B正确;
C、蛋黄中脂肪含量较多,且本身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因此鸡蛋黄稀释液不适合用于蛋白质的鉴定,C错误;
D、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少,体积大,易于观察,因此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细胞,D正确。
故选C。
4.C
【分析】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真核生物的翻译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A正确;
B、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作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自身的RNA均是由DNA转录形成的,B正确;
C、真核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都会进行DNA复制,故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不一定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C错误;
D、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的,因此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在细胞核中合成,D正确。
故选C。
5.C
【分析】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详解】A、植物激素必须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A错误;
B、植物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但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B错误;
C、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的位置,造成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C正确;
D、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D错误。
故选C。
【点睛】
6.A
【分析】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按照这个渠道生态系统保证各种功能的正常进行,B正确;
C、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C正确;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即光能的补充,D正确。
故选A。
7. 类囊体膜 糖类等有机物中 暗 温度、光照等 空间搭载后DN416的Pn、Gs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
【分析】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粳稻东农416(DN416)是否空间搭载12天,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张开的程度)和叶绿素含量,数据表明空间搭载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减小。
【详解】(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表明上的光合色素能够捕获光能,这些能量经过转换,最终将光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①气孔导度通过影响二氧化碳的供应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CO2浓度外还有温度和光照强度。
②据表分析可知,空间搭载后DN416的Pn、Gs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主要课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到规律即可进行解答。
8.(1) 胞吐 由负电荷变成正电荷
(2)减弱
(3)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被突触前膜回收而持续刺激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分析】据图分析: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1)多巴胺是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使其产生兴奋,此时后膜由膜内电荷由负电变成正电荷;
(2)毒品分子与多巴胺结合而持续作用后膜,可卡因阻断了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正常机制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前膜回收,正常机制下兴奋性低于毒品作用产生的兴奋性;
(3)由图分析可知,可卡因作用机制是其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而使得前膜不能回收多巴胺而使多巴胺持续发挥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考生需熟知此处的传递是单向进行的,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9. 稳定型 食物和空间条件气候适宜 Nt=N0λt 环境容纳量 K/2
【分析】分析甲图:①表示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②表示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③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分析乙图:A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B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详解】(1)图甲中的②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
(2)J型曲线产生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每年都以一定的倍数λ稳定增长,所以t年后种群数量Nt=N0λt。
(3)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由于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利用后将种群数量保持在K/2,有利于资源的恢复。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特征,掌握年龄组成的类型;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1) Aa aa
(2) Aa或AA 2/3
(3)0
(4)Aa
(5)AA
(6)1/4
【分析】根据系谱中3号、4号正常,其儿子患病,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8号为女性患者,其儿子正常,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
Ⅱ6一定为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aa,Ⅰ3表现正常,但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
(2)
Ⅳ16为患者,其父母表现正常,则其父母均为杂合子,Ⅳ15表现正常,其基因型是AA或Aa,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
(3)
Ⅲ11的父亲为患者,则Ⅲ11一定含有致病基因,为纯合子的概率是0。
(4)
Ⅲ12的父亲为患者,则Ⅲ12一定含有致病基因,Ⅲ12的基因型一定是Aa,Ⅲ12 和Ⅳ15 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Aa。
(5)
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基因型是AA。
(6)
Ⅲ代中11与13为堂兄妹,属于近亲,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由于二者的基因型均为Aa,该遗传病发病率上升为1/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人类遗传病, 意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1. C2H5OH+O2→CH3COOH+H2O 盐的用量 12 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玫瑰红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1)在果醋制作时,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 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中,加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若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精含量过低则不足以杀菌。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泡菜的制作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关知识,掌握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1) 下丘脑 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
(2)再次入侵时,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抗体,因此二次免疫相对于第一次免疫快且强,故在此入侵时,症状较轻
(3)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拮抗
【分析】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血糖平衡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都是在下丘脑处;
2、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量更多是由于存在记忆细胞,它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1)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人感染病素后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产热量大于了散热量,体温升高。
(2)
人体在接触相同的新冠病毒时,第二次的症状会比第一次轻,主要是由于机体在第一次感染之后有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再次入侵时,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抗体,因此二次免疫相对于第一次免疫快且强,故在此入侵时,症状较轻。
(3)
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它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肾上腺素能促进血糖浓度升高,因此该激素与肾上腺素的关系是拮抗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点,考生需熟知体温,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