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湖北省武汉六中上智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4月湖北省武汉六中上智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骆驼祥子》,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武汉六初上智中学九年级语文试题(2023年4月10日)
I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我不配”
可能你常感觉自身非常渺小且微不足道,一旦有什么弱点或过错就被自己无限放大,深陷自卑之中。可能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总感觉有所欠缺,心里总是不踏实,慌慌张张不得自信。又可能我们受到嘉奖或者表扬时,我们总觉得这是幸运所致,自己不该受到这样的赞赏,因而羞怯胆小。
如果你有类似的情况,那么你需要注意了,当我们对自身的评价远低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时,我们有可能是患上了“冒名顶替综合征”。心理学专家将冒名顶替综合征称之为“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这一现象自被心理学家发现至今已经近40年,尽管这40年来人们对其颇有研究,但很多人对此仍是闻所未闻,很多人甚至将其与自我怀疑或自卑感混为一谈。
由德国心身全科医生米夏艾拉·穆逖兮撰写的《冒名顶替综合征》就是一部系统剖析这个心理现象的普及读本。她曾任图宾根大学医院的高级医师和心理治疗师,拥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在书中列举的大量案例中,我们看到好莱坞著名演员朱迪·福斯特便是有着冒名顶替综合征,1989年她凭借《暴劫梨花》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时,她难以置信,她总觉得有人可能会从她手中夺走奖杯,并澄清这只是个误会。在她看来,梅丽尔·斯特里普比她更有资格获奖。
每当我们获得成就或褒奖时就认为是别人弄错了,甚至觉得是自己欺骗了别人,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冒名顶替者,就如同这一心理现象的命名一样。我们为此而内疚,担心别人会揭穿我们,这样陷入恐惧中。这种恐惧并不能从获得的新成就中重新找回自信,冒名顶替综合征也并非会因此而改善或消除。对于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而言,事业的成功并不会消除他们对失败的恐惧,反而会加剧恐惧。
冒名顶替综合征分为5种类型:天才型、完美主义者型、超级英雄型、专家型和独行侠型。这些有趣的分类,也向我们揭示了为什么冒名顶替综合征无处不在。比如专家型的人,认为有能力就是无所不知,尽管他们在岗位上取得了成就,他们仍觉得自己是无知的,是不称职的,他们会参加很多学习班,读很多书,可越学越觉得自己达不到标准。甚至他们慢慢地真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他自己仍认识不到这一点,在他看来,专家必须无所不知,他们的标杆总在往上移,自己永远都是不称职的人。
在米夏艾拉·穆逖兮看来,这种综合征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心理现象,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根据她的治疗经验,关键是找回自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先自己填写表格,记录自己的行为,重新认识自己;然后通过进阶练习,打破围绕在身边的自我否定性评价,看见真实的自己。
(选自3月3日《北京晚报》有删改,作者:王蔚)
1.下列对“冒名顶替综合征”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
A.患了“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在受到表扬时不敢接受,朱迪·福斯特就是这样的人。
B.患了“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对自身的评价远低于外界对他的评价。
C.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冒名顶替综合征与自我怀疑或自卑感不是一回事。
D.对失败的恐惧不会帮助患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消除恐惧,反而会加剧恐惧感。
2.下列对冒名顶替综合征中“专家型的人”的特征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冒名顶替综合征中专家型的人最多,无处不在。
B.总是觉得自己是无知的,是不称职的。
C.始终不认可自己是专家,要不断学习。
D.不断提升专家的标杆,总是自认不达标。
3.冒名顶替综合征患者要想找回自信需要经历哪两个阶段。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记不住的日子
(1)作家愿意语出惊人。博尔赫斯说:“记得住的日子才是生活。”这话说得有些苛刻,也有些绝对。起码,我是不大信服的。
(2)记得住的日子才是生活,那么,记不住的日子就不是生活了吗?不是生活,又是什么呢?显然,博尔赫斯所说记得住的日子,是指那些不仅有意思甚至是有意义的生活,可以回味,乃至省思。他将生活升华,而和日子对立起来,让日子分出等级。
(3)细想一下,如我这样庸常人的一辈子,所过的日子就是庸常的,不可能全都记不住,也不可能全都记住。而且,记得住的,总会是少于记不住的。就像这一辈子吃喝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多,如果按照以前我的每月粮食定量是32斤,一辈子加在一起,得有上千乃至上万斤,但真正变成营养长成我们身上的肉,不过百十来斤。如果所过的日子全部都能记得住,那么,会像吃喝进的东西全部都排泄不出去,人也就无法活下去了。
(4)博尔赫斯将记得住的日子当成一杯可以品味的咖啡或葡萄酒。普通人乃至比普通人更弱的贫寒人的日子,只能是一杯白水。
(5)人的记忆就像筛子,总要筛下一些。筛下的,有一些,确实是鸡零狗碎,一地鸡毛,但其中一些不见得比记住的更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只是不愿意再像磐石一样压迫在心里,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它们尘逐马去,烟随风散。
(6)人需要自我消化,让心理平衡,才能让日子过得平衡。这或许就是阿Q精神吧。有些鸵鸟人生的意思,只会将自己的头埋在土里,不会或不敢正视。不过,如果要想让有些事记住,必须让有些事不记住,这是记忆的能量守恒定律,是生活的严酷哲学。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7)在北大荒的时候,我见过一位守林老人。我们农场边上,靠近七星河南岸,有一片原始次生林。老人在那里守林守了一辈子。他住在林子里的一座木刻楞房中,我们冬天去七星河修水利的路上,一定要路过那座木刻楞,常会进去,喝口热水,吃吃他的冻酸梨,逗逗他养的一只老猫,和他说会儿闲话。他话不多,大多时候,只是听我们说。附近的村子叫底窑,清朝时是烧窑制砖的老村,那里的人们都知道老人的经历,从前清到日本鬼子入侵,前后几个朝代,是受了不少苦的,一辈子孤苦伶仃一个人,守着一只老猫和一片老林子过活。
(8)我一直对老人很好奇,但是,你问他什么,他都是笑笑摇摇头。后来,我调到宣传队写节目,有一段时间,专门住在底窑,每天和老人泡在一起,心想总能问出点儿什么,好写出个新颖些的忆苦思甜之类的节目。可是,他依然什么也没有对我说。不说,不等于没记住,只是不愿意说罢了。我这样揣测。
(9)和老人告别的时候,他对我说:不是不愿意对你唠,真的是记不住了。我不大相信。他望着我疑惑的眼神,又说:孩子,不是啥事都记住就好,要是都记住了,我能活到现在?这是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话。
(10)守林老人的话,说实在的,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听懂。五十多年过后,看到博尔赫斯的这句话,忽然想起了守林老人,觉得记忆这玩意儿,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笔财富,记得住的东西,都可以化为妙笔生花的文字。对于历尽沧桑苦难的普通人来说,记得住的东西越多,恐怕真的难以熬过那漫长而跌宕的人生。
(11)我读中学的时代,经常引用列宁的一句话叫做:“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过去要是真的都记住了,过去的暗影会压迫今天的日子,也可以说是今天的生活,会如梦魇般,也是可怕的。
(选自《羊城晚报》,作者:郑紫薇)
4.阅读(1)—(5)段,结合博尔赫斯的看法,说说“我”对“记不住的日子”有着怎样的理解。(6分)
5.结合语境,说说第(6)段画线句中“拿”和“放”的含义。(4分)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6.守林老人话不多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7)—(10)段内容概括作答。(6分)
7.在作者看来,应该怎样面对过去的日子?联系文题和文章内容概括作答。(4分)
三、阅读《骆驼祥子》(第五章)节选部分,完成8、9题。(7分)
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像是白活。他想不到作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回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无论是多么好的车,只要是赁来的,他拉着总不起劲,好像背着块石头那么不自然。就是赁来的车,他也不偷懒,永远给人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永远不去胡碰乱撞;可是这只是一些小心谨慎,不是一种快乐。是的,收拾自己的车,就如同数着自己的钱,才是真快乐。他还是得不吃烟不喝酒,爽性连包好茶叶也不便于喝。在茶馆里,像他那么体面的车夫,在飞跑过一气以后,讲究喝十个子儿一包的茶叶,加上两包白糖,为是补气散火。当他跑得顺“耳唇”往下滴汗,胸口觉得有点发辣,他真想也这么办;这绝对不是习气,作派,而是真需要这么两碗茶压一压。只是想到了,他还是喝那一个子儿一包的碎末。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不放松一步。没有包月,他就拉整天,出车早,回来的晚,他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腿;有时他硬连下去,拉一天一夜。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弱残兵;以他的身体,以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拉上就跑,他心中舒服一些,觉得只有老不站住脚,才能有买上车的希望。一来二去的骆驼祥子的名誉远不及单是祥子的时候了。有许多次,他抢上买卖就跑,背后跟着一片骂声。他不回口,低着头飞跑,心里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不要脸!”他好像是用这句话求大家的原谅,可是不肯对大家这么直说。在车口儿上,或茶馆里,他看大家瞪他;本想对大家解释一下,及至看到大家是那么冷淡,又搭上他平日不和他们一块喝酒,赌钱,下棋,或聊天,他的话只能圈在肚子里,无从往外说。难堪渐渐变为羞恼,他的火也上来了;他们瞪他,他也瞪他们。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3分)
9.请仔细阅读这两段文字,为了买车,祥子在花钱和挣钱上分别表现出怎样的个性。(4分)
(1)花钱时的祥子:______(2)挣钱时的祥子: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题。(3分)
云门道中晚步【宋】李弥逊
层林叠巘①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②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注释】①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即山峰。②辋(wǎng)川:在陕西蓝田,唐诗人王维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过一幅《辋川图》。
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描写了诗人在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笼罩下的山中景色,给人以迷茫之感。
B.三四句中通过“奔落日”和“赴前溪”来突出了诗人对闲适美好生活的向往。
C.五六句通过一组景物展现了一派祥和的田园景观,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D.七八句联想王维的《辋川图》,虚实结合,表现诗人希望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宣和末,知冀州。金人犯河朔,诸郡皆惊备,弥逊损金帛,致勇士,修城堞,决河护堑,邀击其游骑,斩首甚众。兀术北还,戒师毋犯其城。
秦桧再相,惟弥逊与吏部侍郎晏敦复有忧色。八年,弥逊上疏乞外①甚力,诏不允。赵鼎罢相,桧专国,赞帝决策通和。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桧于御榻前求去,欲要决意屈己从和。
弥逊请对,言金使之请和,欲行君臣之礼,有大不可。帝以为然,诏廷臣大议,即日入奏。桧尝邀弥逊至私第,曰:“政府方虚员,苟和好无异议,当以两地相浼②。”答曰:“弥逊受国恩深厚,何敢见利忘义。顾今日之事,国人皆不以为然,独有一去可报相公。”桧默然。次日,弥逊再上疏,言愈切直,又言:“送伴使③揣摩迎合,不恤社稷,乞别选忠信之人,协济国事。”桧大怒。弥逊引疾,帝谕大臣留之。时和议已决,附会其说者,至谓“向使明州时,主上虽百拜亦不问”,议论靡然。赖弥逊廷争,桧虽不从,亦惮公论。再与金使者计,议和不受封册,宰相就馆见金使,受其书纳入禁中,多所降杀,惟君臣之礼不得尽争。
(节选自《宋史·李弥逊传》)
【注释】①乞外:指京官请求到地方任职。②两地相浼(měi):指去两地同时任职。③送伴使:官职名。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知冀州 知:主管
B.苟和好无异议 苟:如果
c.乞别选忠信之人 别:不要
D.桧虽不从,亦惮公论 惮:害怕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
A.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
B.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
C.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
D.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军进犯河朔时,李弥逊奋勇抵抗,迫使金军不敢侵犯冀州城池。
B.秦桧担任宰相后,李弥逊坚决反对,导致赞成议和的赵鼎被罢免。
C.面对金国使者的无礼要求,李弥逊认为很不妥,高宗要求大臣廷议。
D.由于李弥逊的努力抗争,虽然最终宋金议和,但没有接受金人的册封。
1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宰相就馆见金使,受其书纳入禁中,多所降杀,惟君臣之礼不得尽争。
Ⅱ表达(共65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9题。(15分)
①本草初始,懵懂无知,那是一场人草战争,每一味药草的尝试都冒着死亡的风险。神农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发明者,一个留下皇皇巨著的医圣,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虽然神农属于个体符号,但更像一个群体代称。
②李时珍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在长期行医实践,以及阅读中药典籍的过程中古代记载本草的书籍有不少错误。为______误导后世,他决定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他以《证类本草》为蓝本,______了八百多部医书。其间,多次离家外出考察,______了许多疑难问题。
③27年孜孜不倦,艰辛付出,万历六年《本草纲目》初稿终于完成。此时李时珍年已花甲,可他仍全神惯注,又花了10年,3次修改。书稿完成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刊印,谁知书稿屡次碰壁。由于长期操劳,积劳成疾【A】李时珍在奔波途中病倒,他嘱咐儿子【B】将来要把《本草纲目》呈献朝廷,希望借助官方推动,传播于世【C】李时珍带着未了的心愿【D】溘然长逝。
④1603年,《本草纲目》在江西翻刻,开始公开传播。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长崎。1647年,波兰人弥格到达中国,将《本草纲目》翻译成拉丁文传往欧洲,随后再译成朝、法、德、英、俄等国文字。此书传播国外后,被专家称为是中国一部16世纪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药著作。
⑤从种药、采药、尝药,李时珍一生的艰辛努力,只为成就一部著作。而他的付出从来就没有想过功名利禄,个人得失。一个心怀苍生,福荫后世的医者,他的眼中只记住漫山遍野的药草,而无一丝物欲。
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懵(měng)懂 B.编纂(zuǎn) C.孜孜不倦 D.全神惯注
16·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发现 避免 参考 弄清 B.发掘 避免 参照 厘清
C.发现 防止 参照 弄清 D.发掘 防止 参考 厘清
17.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由于长期操劳,积劳成疾【A】李时珍在奔波途中病倒,他嘱咐儿子【B】将来要把《本草纲目》呈献朝廷,希望借助官方推动,传播于世【C】李时珍带着未了的心愿【D】溘然长逝。
A., B.: C.。 D.,
18·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虽然神农属于个体符号,但更像一个群体代称。
B.书稿完成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刊印,谁知书稿屡次碰壁。
C.此书传播国外后,被专家称为是中国一部16世纪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药著作。
D.一个心怀苍生,福荫后世的医者,他的眼中只记住漫山遍野的药草,而无一丝物欲。
19.将“李时珍去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由南京刻书家胡承龙刻印。”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
A.第③段结尾 B.第④段开头 C.第④段结尾 D.第⑤段开头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号即将飞出太阳系,科学家让它转身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地球只不过是悬浮在浩瀚宇宙中的一个毫不出奇的小光点。面对照片上的光点,有人想起了秦皇汉武,想起了凯撒大帝,在今天看来,他们只不过是漂浮在人类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一片过往的烟云。
从遥远的太空,回望地球,旅行者一号拍摄照片中的小光点提醒我们,你再宏大,也只是广袤的宇宙中的一粒微尘;相隔数千年,回望历史,那些过往的烟云提醒我们,你再伟大,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此时此刻,你会发现,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我们会更加自知,会更加谦逊。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3四月月考参考答案:
1、D(偷换概念。不是“对失败的恐惧”,而是“事业的成功”。)
2、A(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文中没有涉及“专家型的人最多”,说的是“冒名顶替综合征无处不在”。)
3、①重新认识自己(2分)。②看见真实的自己。(2分)
4、①记不住的日子要比记得住的日子多很多,都记住不可能(3分)。②记不住的日子中有一些日子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3分)。
5、拿,就是记得住(2分)。放,就是不记住(2分)。
6、①孤苦伶仃,历尽沧桑苦难(3分)。②不想记住生活中的苦难(3分)。
7、对于过去的日子,不必都要记住(2分),只有不记住过去日子中的苦难或者不愉快,才能让我们今天的日子过得轻松而愉快(2分)。
8、祥子一心想着拉车攒钱(1分)买车(2分)。
9、⑴节俭(自苦等)(2分) ⑵勤劳(努力、不守规则等)(2分)
10、D(诗歌的最后两句没有“表现诗人希望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的意思。)
11、C(别:另外)
12、C(金国派遣使者乌陵思谋等人南来,他们索要礼物且态度横蛮,盛气凌人,军民都愤愤不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13、B(文中没有说赵鼎被罢免是因为李弥逊反对秦桧)
14、宰相秦桧去使馆面见金使,接受将他们的国书放入宫中(“禁中”不译出也可),金人许多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只有君臣之礼没有谈判的余地。(“就馆”“纳入”“多所降杀”“不得尽争”各1分,前两句语意1分,后两句语意1分。阅卷时,先看关键词语是否正确,再看语意,分别给分。)
附:译文
李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宋徽宗宣和末年,李弥逊任冀州知州。金军大举进犯河朔地区,各州郡都加强警备,严阵以待,李弥逊花费大量金钱,招募了一批勇敢善战的将士,修筑加固了城防工事,将护城河水决开以保护护城河及壕沟,不断击败金人的骑兵,杀死了很多金兵。金军统帅兀术北归金国后,再三告诫他的军队不要侵犯冀州城池。
秦桧第二次担任宰相后,只有李弥逊和吏部侍郎晏敦复感到很忧虑。绍兴八年(1138),李弥逊上奏疏竭力要求任朝外官,高宗没有允许。赵鼎被罢免宰相职务后,秦桧独揽朝政大权,怂恿高宗做出决策与金人议和。金国派遣使者乌陵思谋等人南来,他们索要礼物且态度横蛮,盛气凌人,军民都愤愤不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秦桧在高宗御榻前请求使金,准备不顾众人反对委屈自己向金人求和。
李弥逊请求入宫对话,指出金国使者来议和,想让我们对他们行君臣的礼节,这是万万行不通的。高宗认为很有道理,下诏让朝中大臣展开广泛的讨论,当天上奏。秦桧曾经邀请李弥逊到他的私人住宅,说:“目前政府官员正空缺,假如你能够对宋金和议不再提反对意见,我当会请你去两地同时任职。”李弥逊回答“:我李弥逊受国家恩惠已经很多,怎么敢因一些小利而忘记国家民族大义呢。看看现在正在进行的宋金和议一事,举国上下都不认为应该这样做,我只有离开这里以报答相公的恩典了。”秦桧无言以对。第二天,李弥逊再次上奏疏,言词急切直率,又指出:“送伴使察言观色、百般逢迎金国使者,不顾及国家利益,不体恤百姓感情,请求另选忠义之士辅助处理国事。”秦桧更加愤怒。李弥逊准备称疾引退,高宗告诉大臣挽留他。当时宋金和议已经决定,有赞成和议的人至此说:“过去金人出使明州时,钦宗虽然多次向金人跪拜也没有大臣们抗议。”朝野舆论一片哗然。由于李弥逊在朝廷努力抗争,秦桧虽然不肯听从他的意见,但也害怕公众的舆论。南宋再次与金使商谈和议条件时,决定议和但不接受金人的册封,金宋不以君臣之礼相待,宰相秦桧去使馆面见金使,可以接受他们的国书放入宫中,金人许多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只有君臣之礼没有谈判的余地。
15、D(惯——贯)
16、A(此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比较,要结合语境进行准确判断)
17、B(冒号改逗号,这是间接表述)
18、C(“称为是”重复啰嗦,另多层定语混乱,应改为:此书传播国外后,被专家称为16世纪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著作。)
19、B(此句语意上承上启下)
20、材料一共三段。
第一段列举了从太空看地球和从历史看帝王的事例。前者属于从遥远的空间来看,地球是小光点;后者属于从遥远的时间来看,帝王是烟云。
第二段明确,空间遥远,宏大也变成渺小;时间遥远,伟大也不过是一瞬。指出从遥远的时间和空间回望所产生的结果。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写作的方向: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我们会更加自知,会更加谦逊。指出回望的价值和意义。
题意的重点是“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我们首先要对此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写作时,首先要把“遥远的时空”写清楚。遥远的时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人来讲,相隔数十年就可以说是遥远。所以说,遥远,可以是几年,几里,几十年,几十里,甚至几百,几千,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其次,或写清自知,或写清谦逊。关键是要写清楚回望与自知或谦虚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分析,思考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的价值和意义。例如:
1、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可以让人更理性、清醒。
2、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冷静、认清现实。
3、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可以让人更客观,有大局观。
…… ……
也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来分析,思考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的具体做法。例如:
1、跳出狭小的时空,用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人和事。
2、站在更高、更长远的层面来反省,去发现、思考和审视。
3、不受主观的影响,用清醒、冷静的态度去面对。
…… ……
对本题题意支撑的界定:
支撑恰当:记叙性文章的事件或议论性文章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支撑的内容能具体呈现出题意所蕴含的事理逻辑,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即能将“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要具体化,明确“会更加自知,会更加谦逊”作为“站在遥远的时空回望”的价值与意义,“自知”和“谦逊”不必都具备,但要具体化,展现“回望”与“自知或谦逊”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遥远的时空”中的“遥远”要根据具体做合理的理解。
阅卷打分时,请严格按照中考打分表来打分。将优秀作文和立意错误的作文之间的距离拉开。要敢于打高分(45分以上)作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六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元月模拟九年级语文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梅苑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按教材原文填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阅读《瓷的华章》,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武汉六中学上智中学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