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镇江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镇江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镇江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省镇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三月检测(地理)

    命题人:夏旭云  审题人:焦亚丽

    一、选择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显示全国总人口约14.12亿,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表为“第七次普查部分地区性别比(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男(%)

    女(%)

    性别比

    全国

    51.24

    48.76

    105.07

    广东

    53.07

    46.93

    113.08

    湖南

    51.16

    48.84

    104.77

    吉林

    49.92

    50.08

    99.69

     

    1. 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缓解 B. 广东省女性人口数量少于吉林省

    C. 三省中广东的生育观念相对较好 D. 吉林省可能重工业后备劳动力不足

    2. 下列行业发展,有利于降低性别比的是(  

    ①家庭护理    ②建筑业    ③制造业    ④食品服务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题可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缓慢,出生率低,老龄化趋势加重,A错误;广东省男女性别比高于吉林并不代表其女性数量多于吉林,还要看人口总数,B错误;男女性别比除了和人口自然增长有关,还与人口机械增长有关,三省中,广东省男女性别比最高,是因为迁入广东省男性劳动力较多,这不能说明生育观念优劣,C错误;吉林男女性别比低,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占比低,吉林可能重工业后备劳动力不足,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食品服务业和家庭护理对女性的需求量较大,给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食品服务业和家庭护理业的发展,女性能够减轻家庭负担,获得发展机会,有利于降低性别比,①④正确,D正确;建筑行业和制造业需要的男性劳动力较多,不利于降低性别比,②③错误;ABC错误,故选D

    【点睛】缓解性别比的措施: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

    由于各地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据图分析,下列四省份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  B.  C.  D.

    4. 图中N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光照 D. 土壤

    【答案】3. A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四省份中广东的人口密度最大,说明广东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N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具有高寒的环境特征,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A正确;河流、土壤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青海的光照充足,不是青海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C错误,所以选A

    【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等,其中制约环境承载力最首要的因素是资源。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按照一般规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丙—丁—乙—甲 D. 乙—丙—甲—丁

    6. 如果该图表示不同地区人口的增长状况,则最有可能表示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  B.  C.  D.

    【答案】5. B    6.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判读坐标图可知,甲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乙、丙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丁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再考虑乙、丙出生率的差异,乙的出生率低于丙,时间在丙之后。所以可得出正确排序应为丁一丙一乙一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乙、丙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丁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故最可能表示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高低、高高再到低低的发展阶段,低低的人口增长模式会导致所在国家出现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从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含预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根据图示判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 B. 2015

    C. 1980 D. 2045

    8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效果远低于预期,将导致我国未来20(  )

    A. 老龄人口增加 B. 人口迁出增多

    C. 用工成本上升 D. 人才外流严重

    【答案】7. B    8. C

    【解析】

    【分析】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二孩政策及其影响。

    7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由大于零逐渐降低在2015年为零,说明在2015年前劳动人口呈增长趋势,2015年后逐渐减少,所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在2015年达到最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远低于预期,说明我国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会导致劳动力价格升高,用工成本上升,C正确。新增少儿比重增加,不会导致老龄人口增加,也不一定带来人口迁出增多(人口迁出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也不会带来人才外流严重。故选C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人普”)结果公布,“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②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③严格的户籍管理  ④婚姻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 “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存在相对普遍的是(  

    A. 重庆市 B. 上海市 C. 河南省 D. 黑龙江省

    【答案】9. B    10. B

    【解析】

    9题详解】

    由于广大务工人员的户籍与常住地不一致,造成“人户分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使大量务工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造成“人户分离”对,题目主要强调“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因此,与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婚姻因素关系甚微,②、④错。①③对,故选B。

    10题详解】

    “有人无户(籍)”应该为经济发达区,外来务工人员多,但户籍不在当地,上海是我国发达的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出现这种现象普遍,C对;重庆市、河南省、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口多,“有户(籍)无人”现象比较普遍ACD错。故选B

    【点睛】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和务工经商,这三大原因在人户分离因素中所占比例较大,除这三大因素为,还有工作调动、学习培训、投亲靠友和婚姻嫁娶,但占比较小。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下图为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据图判断可知

    A. 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 B. 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

    C. 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 D. 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

    12. 对流动人口返迁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 乡土家庭观念 B. 城市环境质量

    C. 产业结构调整 D. 城市人口政策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男性流动人口中,15~25岁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流动人口中40~50岁的男性数量不是最多(该类问题还要注意比重和数量的差别),A错;女性流动人口中,30~35岁女性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小,但不能表明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C错;男性返迁人口中,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B正确;根据图示可知,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并不一致,D错。故选B

    12题详解】

    注意关键词“返迁”。乡土家庭观念,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人口的政策均会影响人口从城市返迁到乡村,而受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故选B

    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的现象。图2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乡村分布变化示意图(暂缺港澳台数据),从各地区乡村数量和平均规模的变化特点来看,乡村分布正在经历三种类型的变化:乡村碎片化、乡村收缩、乡村扩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生育率低 B. 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好

    C. 农村青壮年外流 D. 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14. 乡村碎片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 辽宁 B. 贵州 C. 四川 D. 内蒙古

    15. 乡村收缩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人地矛盾加剧 B. 乡村规模扩大

    C. 剩余劳动力增多 D. 乡村养老困难

    【答案】13. C    14. A    15. D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本题以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人口老龄化的原因。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城市,从而使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以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乡村分布变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乡村碎片化表现为乡村数量增多,规模减小,图中各地区中,辽宁的乡村数量增加最多,且乡村规模减小,碎片化最明显,A正确;内蒙古乡村数量减少,规模增大,表现为乡村扩张;贵州和四川乡村数量和规模都减小,表现为乡村收缩,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以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乡村分布变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乡村收缩表现为乡村数量减少、规模缩小。因此乡村收缩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乡村人地矛盾缓解、乡村劳动力短缺、乡村养老困难等。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地名是人类认识、利用及改造自然的记录和表达,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环滇池地区地处高原湖泊平坝区,地形复杂多样,其乡村“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分布在历史上经历了山区与河(湖)漫滩地区的多次变化过程。下表示意环滇池地区乡村“涉水”地名用字(词)分类及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主要用字(词)

    总数/个

    比例/%

    水、河、溪、江、源、涧、洼、沟、洪、濂、洗、洞、嘴、尾、浦、湾

    587

    58.35

    海、潮、波、滩、滇、湖、波、鱼、咀、漾、浪、潭、池、泉、边、螺蜥

    211

    20.97

    渔、塘、井、饮、船、坝、闸、田、洗、港、泊

    208

    20.68

     

    16. ①类乡村“涉水”地名用字主要反映了乡村所在地的(  

    A. 距离滇池位置 B. 地貌形态特征 C. 土地利用方式 D. 人口密度状况

    17. 环滇池地区乡村“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分布位置多次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人类生产发展 B. 气候干湿变化 C. 高原间断抬升 D. 滇池水位涨落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类乡村涉水地名用字包括洞、洼、沟、浦等等,均反映出了乡村所在地的地貌形态特征,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对于另外三个选项距离滇池位置”“土地利用方式人口密度状况在其中并没有直接的体现,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依据材料中信息,该地乡村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分布在历史上经历了山区与河()漫滩地区的多次变化过程。说明环滇池地区,由于滇池水位涨落,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地貌环境情况等不断发生着较为显著的变化,所以表现出了环滇池地区乡村'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分布位置多次变化D正确。与人类生产发展、气候干湿变化、高原间断拾升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名是最典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它包括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我们通过对地名这一历史产物的分析也可以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自然环境及其变化。

    下面四幅图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文化特点的差异 B. 自然条件的差异 C. 经济水平的差异 D. 政治历史的差异

    19. 下列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桥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B. 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

    C. 丙桥主要功能已发生很大改变 D. 丁桥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答案】18. B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此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B正确;桥梁主要的作用是为了跨越河流,保障河流两岸人们的交通通行,桥梁的长度、宽度、采用什么结构造型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所以文化、经济水平、政治历史等因素均不能直接决定桥梁的长度、宽度、采用什么结构造型,故ACD错误。本题应选B

    19题详解】

    铁索桥建在西南地区峡谷环境中,A错误;酒桥建在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等因素,B错误;卢沟桥建在北方平原环境,已经由交通设施转变为旅游景观,主要功能已发生改变,C正确;风雨桥为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是侗族地区特色的桥,D错误。本题应选C

    【点睛】桥梁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河谷(峡谷)深度和宽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建造成本、交通线路以及人口分布等。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适宜规划高级住宅区的地点是(  

    A. a B. b C. c D. d

    21. 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中,各功能区(  

    A. 沿交通线呈散点状向外扩展 B. 沿交通线呈扇形向外扩展

    C. 沿河分布并有明确的界线 D. 呈同心圆向外扩展

    【答案】20. D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图中d地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大气环境质量优越,处于河流上游,水源质量优越,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因此最适宜规划高级住宅区,D符合题意,图中a位于城市中心,应布局商业区,图中b地临近铁路,应布局工业区,图中c地临近商业区更适合布局低级住宅区,三地均不适宜规划高级住宅区,排除ABC。故选D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有铁路穿过城市区域,城市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向外扩展,不是沿交通线呈散点状向外扩展,也不是呈同心圆向外扩展,B正确,AD错误;图中显示,沿河分布并没有功能区明确的界线 ,C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有: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高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幽雅。但是租金昂贵,因而通常是能支付高租金的高收入阶层住居。知名度 —— ①城市中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等方面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选择该处居住可以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这无形中成为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 在西方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他的影响或势力就可能逐步扩展,便会形成种族聚居区。这种情况在北美和欧洲表现得尤其明显。像唐人街、黑人区等。

    等时间交通图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读我国某城市市内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成因最有可能的是两地靠近(  

    A. 地铁站 B. 大型商场 C. 汽车厂 D. 生态保护区

    23. 从方便工作和生活的角度考虑,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  

    A. 东南部 B. 西南部 C. 东北部 D. 西北部

    【答案】22. A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等时间交通图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说明该处的交通通达度较高,可能是靠近地铁站,A正确。靠近大型商场、 汽车厂、 生态保护区不会影响到交通通达度,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从方便工作和生活的角度考虑,公租房应选择交通通达度较高的方位。由城市市内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可知,该城市的西北部等值线稀疏,交通通达度最高,因此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西北部,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而土地地租的高低也非常重要。具体因素有二,第一: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近,基础和配套设施齐全,人口集聚程度高,地租就更高。第二:交通便捷程度。交通通达度好地租高,反之则低。

    二、综合题(包括3小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77.7

    15.4

    短期占比%

    3.6

    86.1

    10.3

    材料三:下图表示2018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1读材料二,相比短期人口流入,指出重庆市长期流入人口比重较大的年龄段及其对重庆的影响。

    2读材料二,概述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入重庆的最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对流出区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在下图中绘制长期流入重庆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图。

    4根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共原因。

    【答案】1以中青年劳动人口(19-59岁)为主。有利影响: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拉动消费(促进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犯罪率上升,影响重庆的社会治理。   

    2重庆经济发展较快,提供的工作机会增加,工资待遇提高;人口流出区的影响: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不利:造成劳动力流失。   

    3图中红色字母A点代表长期流入重庆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4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较高,工作机会多收入高;周边省份。距离较近,迁移成本较低;生活习俗相近,文化隔阂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表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三项坐标统计图的绘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据材料二统计数据数据可知长期流入人口占比最大的年龄段是19—59岁,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人口迁入对迁入地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有利方面主要从劳动力流入对产业、经济和文化的带动作用,劳动力中有不同性质的人口,可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区域人口变多,可拉动消费(促进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利影响主要从人口增多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犯罪率上升,影响重庆的社会治理。

    【小问2详解】

    影响人口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提供的工作机会增加,工资待遇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人口进入重庆;对于人口流出区的影响也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方面是:人口流出之后,人口减少,可缓解人地矛盾;在重庆打工者会向流出地汇入大量资金,加强流出地与外界联系;不利影响主要是劳动力缺失不利于经济发展。

    【小问3详解】

    长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是18岁及以下6.9%19—5977.7%60岁及以上15.4%,在三项坐标统计图中,三角坐标数值的读取方法一般是两个步骤:1、确定起始边方向,与需要读取的某项数据的坐标轴0值相交的另一条坐标轴即为起始边,2、做平行线箭头,要读取某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数据,过这点作与起始边平行线箭头,箭头位置与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即为要读取的数据。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概括可知,重庆市人口的外出目的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省份。其原因可以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迁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迁往周边省份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距离较近,迁移成本较低,而且文化和生活习俗相近。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左图)。诸葛村地貌以丘陵和山谷盆地为主,村落地势较高,村外有溪流。居住区顺应地形建在山坡上,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居住片区之间隔着农田和水塘(右图)。

    (1)诸葛村外侧有溪流,村内却人工开挖了许多水塘和井,试分析原因。

    (2)说明诸葛村居住片区分散建在山坡上的益处。

    (3)古村落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诸葛村旅游业发展迅速。请围绕乡村旅游为诸葛村经济发展提出2条可行性建议。

    【答案】(1)村落地势较高,村外溪流难以汇入;人工开挖水塘和井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消防用水,且能调节小气候。

    (2)居住片区建在山坡上,少占农田和水塘,并且能减少涝灾;居住片区分散布局,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3)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旅游管理;完善景区服务设施;保护古村落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同时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应用。

    【详解】1)根据材料诸葛村地貌以丘陵和山谷盆地为主,村落地势较高,村外有溪流可知,村落地势较高,使得村外溪流难以汇入,而村内的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用水,因此人工开挖水塘和井,保证村民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并且,水塘和井属于人工湿地,能调节小气候,改善居住环境。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居住区顺应地形建在山坡上,围绕众多祠堂形成居住片区,居住片区之间隔着农田和水塘。因此,居住片区分散布局在山坡上,能够减少农田和水塘的占用,当地位于浙江省,夏季高温多雨,水塘属于人工湿地,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减少了农田和水塘的占用,可以减少涝灾对居住区的影响;其次,居住片区分散布局,各片区之间留有了通风廊道,有利于促进空气流通,且居住区布局较分散,有利于居住区采光。

    3)注意关键信息围绕乡村旅游。首先,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规范旅游管理,加强对文物保护;其次,该地为村落,服务设施有限,应加强和完善景区服务设施的建设;最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要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评价区域旅游承载力,控制游客规模。

    【点睛】

    26. 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城市综合体是集居住、办公、餐饮、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市政府计划将传统工业区A的工业外迁,此举是否合理?为什么?

    2该城市拟在B地规划建设一大型商场,请说明其选址的合理性。

    3C地拟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项目,简要说明该项目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1合理。该工业区位于住宅区中间,环境污染严重,应该外迁。   

    2离另外两个商业区的距离大致相同;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价较低;邻近住宅区,消费市场大。   

    3推动郊区城市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城市土地利用、主要的功能区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合理。读图可知,该工业区位于住宅区中间,虽然有城市绿地分布,但传统工业区一般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会导致居民居住的环境质量差,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应该外迁。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B位于郊区,地价较低,建设成本较低。邻近住宅区,消费者数量庞大,消费市场大。临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便于消费者往来消费。与现有的两个商业区的距离大致相同,服务范围重合度小,可建成大型商场,满足市场需求。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C位于郊区,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项目,根据材料城市综合体是集居住、办公、餐饮、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可知,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可以推动郊区城市化,城市配套设施齐全,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该区域未来主要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绍兴稽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绍兴稽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成都树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成都树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