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探究题06 观察叶片的结构
- 用镊子取一片新鲜叶片。
- 用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
- 把薄片放人盛清水的培养皿中。
- 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制片并观察。
切割方法:叶片较小时,切割方法如图甲;如果叶片较宽、较大,可将叶片从中间叶脉处一分为二,再进行横向切割,如图乙。-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结构时,用镊子从叶片背面撕取一小块下表皮制成标本进行观察。
显微镜下菠菜的横切面如图所示:
- 刀片的选取问题:应使用双面刀片切割。
- 取材的问题:多切几次,选最薄的,切勿用手拿,要用毛笔蘸取。
- 实验操作问题:撕植物叶的表皮时选择下表皮,因为下表皮含有的气孔较多。撕时不要带叶肉,否则会影响观察。每切一次,刀片要蘸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人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制片时盖玻片一定要注意轻放,以便 保持叶片横切面的位置不变。
- 在显微镜下区分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呈半形,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无叶绿体,无色透明。
- 在显微镜下区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的气孔少,下表皮的气孔多;细胞排列紧密的栅栏组织紧贴上
表皮,细胞排列疏松的海绵组织紧贴下表皮。
1.在观察蚕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材料不正确的是( )
A.观察花粉—雌蕊 B.观察根毛—根尖 C.观察气孔—叶表皮 D.观察子叶—种子
【答案】A
【详解】A.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花药内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A符合题意。
B.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所以可以在根尖部位观察根毛,B不符合题意。
C.气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叶表皮上,所以观察气孔,可以选择叶表皮,C不符合题意。
D.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的结构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蚕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有两片子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肉眼观察一片树叶,你能看到( )
A.气孔 B.叶脉 C.导管 D.叶绿体
【答案】B
【分析】叶脉是叶片上分布的粗细不同的维管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中起输导和支持作用。叶脉的内部结构随叶脉的大小而不同。它一方面为叶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输出光合产物,另一方面又支撑着叶片,使能伸展于空间,保证叶的生理功能顺利进行。
【详解】A.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肉眼观察不到,需要用显微镜观察,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肉眼观察一片树叶,你能看到叶片上分布的粗细不同的维管束就是叶脉,B正确。
C.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叶脉中含有导管,但导管肉眼看不到,C错误。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肉眼观察不到,D错误。
故选B。
3.某种植物可以通过输导组织向叶片输送有毒物质防止昆虫啃食。龟甲(一种昆虫)能巧妙选择食用部位,避免因毒液流出而中毒。据此推测,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结构是( )
A.叶肉 B.叶脉 C.上表皮 D.下表皮
【答案】B
【详解】A.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A错误。
B.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中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所以,结合题干信息可知,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结构是含有输导组织的叶脉,B正确。
CD.叶的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CD错误。
故选B。
4.某人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要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B.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3]气孔
C.叶片中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气孔的开闭由[6]保卫细胞控制
【答案】C
【分析】题图中:1上表皮,2下表皮,3气孔,4叶肉,5叶脉,6保卫细胞。
【详解】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要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A正确。
B.[3]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B正确。
C.只有叶片中的绿色部分的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非绿色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表皮细胞等,C错误。
D.气孔的开闭由[6]保卫细胞控制,当肾形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而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壁拉直,气孔关闭;哑铃形保卫细胞吸水时两头膨胀而中间彼此离开,气孔张开,失水时两头体积缩小中间部分合拢,气孔关闭,D正确。
故选C。
5.摘取一片树叶放到温水中,发现树叶背面的气泡比正面多,说明叶片的哪一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 )
A.气孔 B.叶肉 C.叶绿体 D.液泡
【答案】A
【详解】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温水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叶片背面的气泡数目背面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
故选A。
6.如图是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由①、②、④和⑤组成
B.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控制
C.结构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作用的“门户”
D.结构③叶肉,含有叶绿体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图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
【详解】A.叶片的结构由表皮(上下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即由叶片由①叶脉、②上表皮、④下表皮和③叶肉组成,A错误。
BC.⑤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表皮上,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两个呈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就关闭,BC正确。
D.③是叶肉,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由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
故选A。
7.在观察“菠菜叶片表面的气孔”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议撕取菠菜叶片的上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原因是上表皮的气孔数量较多,方便观察
B.由于结构③不含叶绿体,所以盖上盖玻片后要进行染色
C.据图可推测,该实验所用菠菜叶片是萎蔫的
D.结构①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能够控制②的开闭
【答案】D
【分析】题图中:①是保卫细胞,②是气孔,③是表皮细胞。
【详解】A.菠菜叶等许多陆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下表皮多,该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所以,建议撕取菠菜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方便观察,A错误。
B.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菠菜叶片表面的气孔”,不是观察③表皮细胞,由于①保卫细胞具有叶绿体,故盖上盖玻片后不需要染色,B错误。
CD.①保卫细胞吸水,②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据图可知“气孔已经张开”,故可推测该实验所用菠菜叶片不是萎蔫的,C错误、D正确。
故选D。
8.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气孔会发生图中的变化?( )
A.土壤水分多→土壤水分少
B.阳光强→光线弱
C.细胞失水→细胞吸水
D.白天→夜晚
【答案】C
【详解】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当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当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C符合题意。
故选C。
9.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他所进行的操作和发表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A.制作该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B.显微镜视野想要由图1转换到图2,首先要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变模糊
C.图中这些深色的小颗粒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围成气孔的细胞叫保卫细胞,它含有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
【详解】A.制作该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染色,A错误。
B.显微镜视野想要由图1转换到图2,首先要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变模糊,需要调整光圈和细准焦螺旋,B正确。
C.图中这些深色的小颗粒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正确。
D.围成气孔的细胞叫保卫细胞,它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正确。
故选A。
10.绝大多数陆生植物的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和分布一般规律是( )
A.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 B.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C.上下表皮气孔一样多 D.现有条件下无法确定
【答案】B
【详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一般陆生植物的叶背面(下表皮)气孔比叶正面(上表皮)气孔多。
故选B。
11.窗户是室内、外空气流通的重要通道,植物叶片上气体交换的“窗户”是气孔。下图为某植物保卫细胞结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较薄,更容易伸展收缩
B.洪灾过后,农民要进行“洗苗”,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气孔的畅通
C.夏季中午太阳暴晒时,③的开放程度最大
D.⑤是能量转换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
【答案】B
【分析】识图可知:①是内壁,②是外壁,③是气孔,④是细胞核,⑤是叶绿体。
【详解】A.保卫细胞靠气孔的外壁厚,不易伸展,背气孔的内壁薄,较易伸展,A错误。
B.洪灾过后,植物的叶上会粘满淤泥,所以农民要进行“洗苗”,主要是为了保证叶片上气孔的畅通,B正确。
C.夏季温度过高,部分气孔会关闭,防止水分过度散失,C错误。
D.保卫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叶绿体能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线粒体是分解有机物,吸收氧气,D错误。
故选B。
12.某荧光剂的水溶液能发出蓝色荧光。将带叶柄的芹菜插入该荧光剂的水溶液中、几小时后在暗处观察,发出蓝色荧光的部位集中在( )
A.叶柄的导管和叶片的叶脉 B.叶柄的表面和叶片的表皮
C.叶柄的筛管和叶片的气孔 D.叶柄的基部和叶片的边缘
【答案】A
【详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芹菜叶柄的导管和叶片的叶脉相通,导管运输水溶液到叶脉中,因此叶柄的导管和叶片的叶脉发出蓝色荧光。
故选A。
二、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是小明同学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本实验时,首先用___________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往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目的是___________;如果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滴加___________。
(2)②是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___________,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___而影响观察。
(3)步骤③的操作是用___________(材料)对装片标本染色,染色后,标本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接着又观察了蚕豆叶的横切面,在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时,要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___________(选“迅速或级慢”)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
【答案】(1) (干净的)纱布 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生理盐水
(2) 液滴 气泡
(3) 碘液 细胞核
(4)迅速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1)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为保持细胞的形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如果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滴加生理盐水。
(2)在“盖”这一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3)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这时的细胞中细胞核的颜色最深,因为在细胞核中有容易被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质。
(4)在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时,两个并排的刀片应迅速切割,这样做是保证能切割出薄的叶片。
14.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叶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请分析回答:
(1)小明同学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再迅速切割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_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后,用低倍镜观察。
(2)图一中,显微镜下的______所示的结构是无色透明的;②所示的叶肉细胞呈现出绿色,原因是这些细胞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该结构可以将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_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3)图二中,[ ]_______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围成。
【答案】(1)最薄
(2) ①④##④① 叶绿体 光 化学
(3) ⑤气孔 保卫细胞
【分析】题图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⑥是表皮细胞,⑦是保卫细胞,⑧是气孔。
(1)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步骤:①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②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③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④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
(2)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无色透明,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3)⑤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一般陆生植物的叶背面(下表皮)气孔比叶正面(上表皮)气孔多。
15.如图甲、乙是小红课余时间利用某植物枝条所做的实验,实验开始前,小红在甲瓶枝条叶片上下两面涂抹了厚厚的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做处理,并用红色记号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丙是乙叶片结构模式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防止______,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______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观察的结果是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_____,原因是叶片的______被堵塞,水分蒸发不出去;乙瓶水面高度下降的原因是叶片能正常进行______。
(4)结构②含有大量的 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散失的水分来自结构[ ]______的运输,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______。
(5)天气干旱时,在______细胞的控制下气孔会缩小或闭合,这有利于______。
【答案】(1) 瓶内水分蒸发 叶
(2) 单一变量 气孔是否被堵塞
(3) 甲 气孔 蒸腾作用
(4) 叶绿体 ③叶脉 下表皮
(5) 保卫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图丙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
【详解】(1)小红在瓶内水面上放一层食用油,这是为了防止瓶内水分的蒸发,以减少瓶内水分散失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从小红设计的实验来看,甲、乙两组实验的不同之处是气孔是否被堵塞,因此,小红做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气孔植物体是散失水分的门户。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3)观察的结果是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甲,原因是叶片的气孔被堵塞,水分蒸发不出去;乙瓶水面高度下降的原因是叶片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
(4)结构②叶肉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散失的水分来自结构[③]叶脉的运输,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
(5)天气干旱时,在保卫细胞的控制下气孔会缩小或闭合,这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16.小明热爱生物学,她栽培了菠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面是她的实验探究过程。
(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
①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先用______(填“低”或者“高”)倍镜对光。调节焦距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后,再转动______(填“转换器”或者“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
②她发现[2]细胞中有大量的______,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一中的[2]所示细胞与图二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呼吸作用在该结构中进行。
③图二中的[8] ______________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同时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该结构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______________作用。
(2)小明设计如图三的实验装置。将新鲜菠菜和烫熟的菠菜各200克分别放入甲、乙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一天后将两袋内气体分别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装有______________(填“新鲜”或“烫熟”)菠菜袋子中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实验中,她不用透明塑料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低 转换器 叶绿体 线粒体 气孔 蒸腾
(2) 新鲜 菠菜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分析】图一: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下表皮、5是气孔。图二:6是表皮细胞、7是保卫细胞、8是气孔。
(1)①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调节焦距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后,再转动转换器更换高物镜,不能用手直接掰物镜。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2叶肉细胞有叶绿体,1、4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但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场所。
③8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一生所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2)新鲜菠菜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烫熟的菠菜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透明塑料袋透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17.为了研究植物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某生物兴趣小组把菠菜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一系列观测实验,请分析图表信息并回答问题:
(1)制作菠菜时横切面临时切片并观察,显微镜下可见图甲所示结构,结构[③]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切片并观察,显微镜下可见图乙所示结构,结构[⑨]是______,与图甲的结构[__]相对应,其开闭是由[⑧]______控制的,在白天通过结构[⑨]进出植物体的气体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新鲜的菠菜叶片分别放在红、绿、蓝三种单色光下照射,测得菠菜叶片对光的吸收百分率如下表所示,则可推断:三种单色光中最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若只用绿光照射植物体,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体死亡,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色光 | 光吸收的百分率 |
红光 | 55% |
绿光 | 1% |
蓝光 | 85% |
【答案】 叶脉 支持和输导 气孔 ⑥ 保卫细胞 水蒸气 氧气 二氧化碳 蓝光 绿光的光吸收的百分率只有1%,绿光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解析】图甲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是下表皮、⑥是气孔;图乙中⑦是表皮细胞、⑧是保卫细胞、⑨是气孔。
【详解】(1)③叶脉,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具有支持和运输作用。
(2)乙图中的⑨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⑧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图甲中⑥也是气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它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出入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物质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该小组同学把菠菜叶片放在三种不同单色光下照射,测得菠菜叶片对各单色光的吸收值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单色光中光吸收的百分率蓝光最高,因此三种单色光中最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是蓝光。“若只用绿光照射菠菜叶片,一段时间后发现植株死亡”,死亡的原因绿光的光吸收的百分率只有1%,绿光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突破巩固练习:观察叶片的结构(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突破巩固练习:观察叶片的结构(含解析),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探究题04观察草履虫-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x、探究题04观察草履虫-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六节 鸟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六节 鸟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探究题01观察鸟卵的结构-八年级下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x、探究题01观察鸟卵的结构-八年级下册实验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