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当堂检测题
展开探究题07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步骤
步骤 | 操作 | 目的 |
暗处理 |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
遮光 | 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照光 | 设置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实验 |
脱叶绿素 | 酒精水浴加热, 脱色成黄白色 | 完全溶解叶绿素 |
染色 | 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 | 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 |
冲洗 | 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 去掉碘液便于观察 |
- 现象与结论
| 遮光部分 | 未遮光部分 |
现象 | 不变蓝 | 变蓝 |
分析 | 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 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变蓝 |
结论 | ①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②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 暗处理的目的: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避免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 变量分析: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造成该部分不见光,其余部分见光,即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实验试剂问题: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水不能溶解叶绿素。因此,为了去除叶绿素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必须将叶片放在酒精中脱色,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 隔水加热的原因:由于酒精沸点较低,直接加热不仅会导致蒸发过快造成浪费,也易引燃酒精引起火灾。
- 叶片的颜色变化:实验过程中,叶片的颜色变化是先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再变成蓝色,其主要原因是:黄白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蓝色一碘液使叶片中的淀粉变蓝。
一、单选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摘下叶片,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答案】A
【详解】该实验方法步骤是: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即④③②⑤①⑥,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将实验用植物---天竺葵放在黑暗条件下一昼夜目的是( )
A.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到叶绿体中
C.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到叶肉细胞中
【答案】A
【详解】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排除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或干扰。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
A.溶解脂肪 B.溶解叶绿素 C.溶解淀粉 D.溶解叶绿体
【答案】B
【详解】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所以在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的一个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烧杯盛酒精,大烧杯盛清水 B.小烧杯盛酒精,大烧杯盛酒精
C.小烧杯盛清水,大烧杯盛酒精 D.小烧杯盛清水,大烧杯盛清水
【答案】A
【详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以,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不变色,小烧杯内酒精因溶解了叶绿素而呈绿色。
故选A。
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说明光合作用 产生(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无机盐
【答案】B
【详解】由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以得出的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故选B。
6.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淀粉遇碘会呈现什么颜色?( )
A.黑色 B.绿色 C.蓝色 D.紫色
【答案】C
【详解】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所以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用经过处理后的绿叶遇碘液后变蓝来证明。
故选C。
7.下图是某同学用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实验的分析不切合实际的是( )
A.甲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中叶片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C.丙中①、②内分别盛有酒精和清水 D.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C
【详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图甲中,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乙中叶片边缘银白色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叶片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所以,银边和绿色部分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B正确。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②小烧杯中,隔水(清水在①大烧杯里)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C错误。
D.经暗处理、光照、脱色,滴上碘液处理后,含叶绿体的部分会变蓝,不含叶绿体的部分(银边部分)不会变蓝。从而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或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叶绿体内进行),D正确。
故选C。
8.王琳在“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叶片的一部分,放置在阳光下6小时后。取下此叶片放入酒精加热处理,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
A.B.C.D.
【答案】D
【详解】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铝箔纸不透光,因此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其中一叶片的中间部分,叶片被包住的部位,没有光照,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而是棕黄色。叶片的其它部位能接受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紫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B.对一部分叶片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是设置对照
C.实验中将叶片浸没在大烧杯内的酒精中加热,能快速脱色
D.将植株放到黑暗中数小时,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答案】C
【详解】A.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植物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下才能进行,A正确。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这样叶片的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正确。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C错误。
D.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D正确。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
10.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选取一片叶,用黑纸片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绿色叶片逐渐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回答:
(1)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是在设置什么变量?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⑥中我们应该观察到叶片的______________部分变蓝色。
(5)本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光照
(3)叶绿素
(4)见光
(5)光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一个叶片不同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
(3)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说明光下产生了淀粉,遮光的部分不变蓝色。
(5)本实验说明了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玲玲的操作过程包含了如下所示的几个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一叶片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黑纸片,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③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
④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
⑤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1)试分析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进行隔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向叶片滴加碘液后,见光的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这一部分内有___________形成。
(4)叶片上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形成了一组___________实验。
【答案】(1)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2)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3)淀粉
(4)对照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1)步骤①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叶片内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
(3)见光的部分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变蓝,呈现蓝紫色。
(4)遮光与照光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研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2.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大约每年能制造5000亿吨的有机物。同学们想探究绿叶在什么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于是他们以天竺葵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此实验设计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______。
(2)图Ⅱ中处理方式正确的叶片是______(填序号),该探究活动的变量是______。
(3)图Ⅲ中,把实验的叶片放到酒精中的目的是______,叶片变成______色。
(4)图IV可以观察到______区域的叶片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
【答案】(1)淀粉运走耗尽
(2) B 光
(3)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黄白
(4) C##见光 光 淀粉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暗处理),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图Ⅱ中处理方式正确的叶片是B,两面遮光不容易透光。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脱色后叶片变成黄白色,易于后续实验现象的观察。
(4)D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C未遮光(见光)部分变成蓝色。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而被黑纸片遮光部分遇碘液后不变蓝,证明见光的叶片内产生了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同时也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3.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___________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_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④ ⑤ ① ②
(2)淀粉
(3)对照实验
(4)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③暗处理→④一部分遮光并光照→⑤酒精脱色→①漂洗加碘液→②观察颜色。
(2)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淀粉耗尽,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
(4)叶片遮光的部分因缺少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叶片未遮光部分,因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成蓝色。因此,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光合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14.如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装置处理的目的是___。
(3)图中③用黑纸片把叶片部分遮盖后再光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⑦把叶片放在酒精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⑤叶片的_______部分变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叶片余下部分没有________________。上述现象说明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1)①③②⑦④⑥⑤
(2)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和耗尽
(3)形成对照
(4)脱色或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
(5) 见光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 淀粉产生##变蓝 光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①暗处理→③部分遮光→光照→②摘下叶片→⑦酒精脱色→④漂洗→⑥加碘→⑤观察颜色。
(2)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3)用黑纸片遮盖后,光照射,设置对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做对照实验。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能是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5)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在图中滴加稀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见光部分变蓝色,变蓝色的原因是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5.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碘液后,发现A、C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
(4)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______和_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白色
(2) 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3)淀粉
(4) A B 叶绿体 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叶绿体 C B 光照 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光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1)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A处为银边,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后不变蓝;C处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3)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检验淀粉的存在。用碘液处理后,未被遮盖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了叶片的这一部分内有淀粉形成。因此,B处能进行光合作用,遇碘液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4)C、B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可能得出的结论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光;A、B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可能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叶绿体。
16.实验探究:下图是某生物小组所做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
(1)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其目的是______,然后移动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加热,这种方式叫______,叶片逐渐由______色变成______色,原因是______。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
⑥将叶片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______。
⑦稍停片刻,用清水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上变蓝的部分是______。
(2)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光合作用必须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答案】(1) 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形成对照实验 水浴加热 绿
黄白 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碘液 见光部分(或未遮光部分)
(2) 淀粉 有光的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①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其目的是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然后移动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加热,这种方式叫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相对于直接加热的优点是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便于控制加热的温度范围。随着实验的进行,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故绿色的叶片变成了黄白色。
⑥淀粉遇到碘变蓝色,我们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是否有淀粉存在。因此,将叶片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⑦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这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比较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所以,稍停片刻,用清水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上变蓝的部分是见光部分(或未遮光部分)。
(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突破巩固练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突破巩固练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探究题09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x、探究题09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探究题04观察草履虫-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x、探究题04观察草履虫-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