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中考语文早读10 频考字形+易错成语+古诗文梳理+战疫人物素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1670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早读10 频考字形+易错成语+古诗文梳理+战疫人物素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1670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早读10 频考字形+易错成语+古诗文梳理+战疫人物素材
展开(括号里是正确字)
呕气(怄) 亵赎(渎) 恢谐(诙) 渲泄(宣) 宣染(渲) 延申(伸) 奢糜(靡) 毗临(邻) 骠悍(剽) 永决(诀) 欧打(殴) 座落(坐) 幅射(辐) 拥带(戴) | 煤碳(炭) 编篡(纂) 按磨(摩) 爆躁(暴) 蜇居(蛰) 坐右铭(座) 天然汽(气) 煤汽机(气) 下功夫(工) 显象管(像) 爆发户(暴) 造事者(肇) 纹身(文) 座标系(坐) | 照像机(相) 暖哄哄(烘) 名信片(明) 引伸义(申) 雄纠纠(赳) 冷不妨(防) 裨官野史(稗) 百练成钢(炼) 火山暴发(爆) 和霭可亲(蔼) 爱不失手(释) 爱乌及屋(屋.乌) 安份守己(分) 按居乐业(安) |
31.无所不至
【解释】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危言危行
【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33.评头论足
【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误用】现在多用于讨论一个人,是不对的。
34.休戚与共
【解释】同欢乐共悲哀。
【误用】与“患难与共”不同。
35.置之度外
【解释】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误用】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36.翻云覆雨
【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37.弹冠相庆
【解释】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
38.期期艾艾
【解释】口吃。
【误用】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无可厚非
【解释】不必做过严厉的批评。
【误用】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不胫而走
【解释】消息传得很快。
【误用】不是表示东西丢失。
第8课木兰诗(下)
(一)重点难点句子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解析: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解析: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解析: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解析: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解析: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二)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解析: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三)疑难解惑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解析: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
解析: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0后 舍家忘我张定宇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57岁的张定宇本人身患绝症,妻子同为医护被感染,他却顾不上照顾妻子,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了30余天,无疑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同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很害怕,怕她身体抗不过去,怕失去她!”“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
因患渐冻症,他的腿一瘸一拐,夜以继日地与病毒赛跑。他是一个做指挥的将军,同时也是一个拼命的战士。
《湖北日报》评价说: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却要为患者、为社会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情,却用尽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来。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