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绝密★启用前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 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实施了对口帮扶等政策。上海市杨浦区是我国近代工业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2020年其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86.3%,西藏拉孜县是杨浦区的对口帮扶县(位置见图1)。据此完成1~3题。
1.杨浦区和拉孜县( )
A.水文环境类似 B.有开放性特征 C.区域边界模糊 D.属于大尺度区域
2.目前杨浦区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
A.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B.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C.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D.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3.杨浦区对口支援拉孜县的项目可能有( )
①小麦种植与深加工 ②精密仪器研发 ③教育理念和经验 ④医疗设备和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悉尼都市图示意图(图2),完成4~5题。
4.下列城市中,受悉尼辐射带动作用最小的是( )
A.帕拉玛塔市 B.查茨伍德 C.诺维斯特 D.罗兹市
5.与纽约都市阁相比,悉尼都市圈发展的突出限制性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人口素质 C.通信水平 D.经济腹地
太原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一次能源生产中几乎全部为原煤,二次能源生产中火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值常年高达99.8%。2016年太原市火力发电效率已达行业领先水平,其中节能主力洗煤、炼焦行业的加工转换效率更是分别高达90.6%和94.9%。图3示意太原市与全国单位GDP能耗对比以及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能耗占比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2013-2017年太原市工业( )
A.能源利用效率较高 B.综合能耗强度上升
C.轻重工业比较协调 D.污染减排压力较大
7.目前太原市适宜的能源战略是( )
A.短期内淘汰黑色金属冶炼等高能耗产业 B.以提升火力发电效率为主要途径实现节能
C.着重发展光能.风能等替代能源 D.扩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
8.2013-2017年太原市大气环境的特点是( )
A.大气粉尘含量依然较大 B.硫氧化物浓度明显增大
C.质量逐渐优于全国平均 D.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减少
银西高铁东起陕西省西安市,西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14年开工,2018年土建工程达列高峰期,2020年底正式通车。银西高铁建设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的上地荒漠化程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图4示意银西高铁宁夏段位置及其两侧重度荒漠化区域面积百分比。据此完成9~11题。
9.银西高铁宁夏段建设对荒漠化产生影响的自然地理背景是( )
A.降水集中并且多暴雨,水蚀强烈 B.季风性气候显著,冻融作用突出
C.地形崎岖,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 D.降水稀少、风蚀强烈,植被稀疏
10.银西高铁宁夏段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注意防治荒漠化的范围是距离高铁( )
A.0.05千米以内 B.0.05~0.1千米 C.0.1~0.5千米 D.0.5~10千米
11.银西高铁宁夏段两侧2018-2020年荒漠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施工活动干扰的逐渐积累 B.施工对环境扰动程度降低
C.气候变暖,降水不断增多 D.植被逐渐进入快速生长期
辽宁阜新因煤而立、因谋而兴,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01年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发挥毗邻京津冀的区位优势,依托阜新、朝阳、葫芦岛率先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积极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图5示意阜新的位置。据此完成12~14题。
12.阜新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
A.人才众多,科技力量强 B.政策支持,联系便利
C.资源丰富,开发强度小 D.农业基础好,资金雄厚
13.阜新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适宜对策是( )
A.减小物流业规模,促使产业本地化 B.重点承接当地已有的较成熟的产业
C.完善配套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与京津冀地区产业的竞争
14.阜新和京津冀之间产业转移对京津冀的影响是( )
A.环境保护压力减轻 B.产业升级时间延长
C.外来务工人员增多 D.劳动力成本下降
2002-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额从4.69亿美元增长到87.98亿美元。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斯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聚集的核心载体平台,2017年启动建设工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认定了29家。“一带一路”65个国家可划分为东盟10国、西亚18国等7大区域。表1示意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7大区域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完成15~17题。
表1
区域 年份 | 东亚1国(蒙古) | 东盟10国 | 西亚18国 | 南亚8国 | 中亚5国 | 独立联合体7国 | 中东欧16国 |
2002 | 0.642 | 34.919 | 46.824 | 5.450 | 0.287 | 6.716 | 5.162 |
2006 | 0.157 | 35.439 | 37.372 | 10.345 | 2.116 | 8.253 | 6.317 |
2010 | 0.096 | 38.560 | 30.328 | 12.486 | 1.935 | 8.528 | 8.066 |
2014 | 0.057 | 45.512 | 30.799 | 12.150 | 1.356 | 7.191 | 2.935 |
2017 | 0.009 | 46.750 | 24.552 | 15.269 | 1.276 | 3.245 | 8.900 |
15.2002-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是( )
A.西亚18国占比增大 B.市场增量较大
C.主要集中在南亚8国 D.市场分布均匀
16.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西亚18国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化相似性 B.贸易基础 C.市场距离 D.技术研发投入
17.四川、云南、陕西、西藏四省区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不利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产业基础 C.人口数量 D.文化底蕴
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地貌主要由西部小兴安岭、完达山山脉以及东部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构成。图6示意2005-2015年小兴安岭一三江平原区林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18~19题。
18.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林地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火灾 B.畜牧 C.防洪 D.农垦
19.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在林地面积变化形势下略有提高的是( )
A.产品供给服务 B.土壤保持功能 C.生物多样性水平 D.生态服务价值
水资源负载指数是将区域内的人口、经济发展情况及水资源总量相结合,评估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开发前景。水资源负载指数数值越大,水资源当前开发利用程度越高,未来开发越难。图7示意中部六省2007-2018年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趋势,期间所有年份整体处于高开发利用程度。据此完成20~22题。
20.中部六省中水资源未来开发难度较小的是( )
A.山西、河南 B.湖北、安徽 C.湖南、湖北 D.湖南、江西
21.推测山西、河南未来保障水资源安全最主要的途径是( )
A.探索开发深层地下水 B.跨区域调水 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D.人工降水
22.下列有利于降低中部六省水资源负载指数的举措是( )
A.向东部迁移高耗水产业 B.提高经济作物占比
C.升级改造农业灌溉设施 D.下调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
钴在古代被用作颜料(钴蓝),现代则应用于合金和化学工业催化剂领域,并且用途逐渐多样化,至2024年全球钴需求将快速增加到约24万吨。目前,充电电池约占钻消费量的60%,而1999年仅占10%。世界上的钴资源集中分布于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等国家,但产量很有限且波动大,60%左右来自政局动荡不安的刚果(金)手工小规模采矿,而钴矿的精炼加工60%以上在中国。精炼钴消费60%以上在中国、欧盟和美国,中国、英国和日本的进口依赖度近乎百分百。据此完成23~25题。
23.对世界钴市场快速扩张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产业是( )
A.珠宝、陶器和绘画 B.医疗、餐饮和酒店
C.智能手机、电动汽车 D.航空航天、房地产
24.世界钴矿产量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风险大 B.主导消费产业不稳定 C.钴矿不可再生 D.生产工艺水平低
25.提升我国钴矿安全水平的合理措施是( )
A.与英国、日本等国分享技术 B.拓宽钴矿进口渠道
C.压缩精炼钴产业规模 D.扩大钴的使用范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南四湖位于山东西南部,沿湖农业发达,是鲁西南的鱼米之乡。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湖泊中部的二级坝枢纽工程为界分成上级湖和下级湖两部分(图8),上级湖海拔较下级湖高,上级湖起到只输水不调蓄的功能,下级湖则兼备调蓄功能。自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南四湖整体水质明显改善,但较高浓度的氮污染问题一直难以消除。
(1)南四湖流域东部地表径流量远大于其他部分,请分析原因。(4分)
(2)说明南四湖上级湖和下级湖在南水北调中功能差异设计的理由。(4分)
(3)分析南四湖氮污染问题难以消除的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诺敏河(图9)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东部,大兴安岭东南麓,是嫩江西岸一级支流之一,全长448千米。诺敏河流战植被覆盖度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上游林区,而下游地区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毕拉河口水库是诺敏河流城控制性水利工程之一,在流域综合开发中首批建设。
(1)简析诺敏河流域中上游植被覆盖度高的原因。(4分)
(2)说明毕拉河口水库建设的必要性。(6分)
(3)请为诺敏河毕拉河口水库以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措施。(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带来“资源祝福”;但如果自然资源对其他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要素产生挤出效应,就会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称之为“资源诅咒”。
资源禀赋系数是指某一国家(区城)的资源在世界(全国)拥有的该种资源中所占的份额与该国(区域)GDP在世界(全国)GDP中的份额之比。资源禀赋系数是一个相对性指标,如果该值≥1,表明该国(区域)在世界(全国)的该类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若<1,则表明不具有优势。图10示意2001-2019年内蒙古资源禀赋系数和人均GDP增速变化。
(1)说出2011-2019年内蒙古是“资源祝福”还是“资源诅咒”,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请为内蒙古有效破解“资源诅咒”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耕地安全压力主要来源于耕地生态安全压力和耕地资源(数量)压力两方面。相较而言,目前新疆的耕地资源(数量)压力较小,但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处于“不安全”的状态。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主要来自以盐渍化和沙漠化为代表的自然因素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棉田残膜、化肥为代表的人为污染。图11示意2010-2019年新疆最小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其中,最小耕地面积是指满足每人正常生活水平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面积。
(1)简述新疆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地理背景。(4分)
(2)分析新疆耕地资源(数量)压力较小的原因。(4分)
(3)南疆耕地生态安全压力明显大于北疆,请说明原因。(6分)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D 3.C 4.C 5.D 6.D 7.C 8.A 9.D 10.A 11.B 12.B 13.C 14.A 15.B 16.B 17.B 18.D 19.A 20.D 21.B 22.C 23.C 24.A 25.B
26.(1)东部山区面积广,地形抬升作用强,降水量大;集水速度快,下渗和蒸发等消耗少;山区面积广,人类截水、引水消耗较少。(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上级湖海拔较高、下级湖海拔较低,湖水流动方向与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方向相反;上级湖入湖径流多,水位高,蓄水潜力小,调蓄作用弱,只起输水作用;下级湖入湖径流较少,蓄水潜力大,可作为调蓄湖泊,稳定调水量。(第一点必答,后两点任答其中1点给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入湖河流众多,氮来源面广;流域内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废水排放量大。(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7.(1)诺敏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温带森林广泛发育;中上游林区位于山区,人烟稀少,森林基本保持原始生态,植被覆盖度高。(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诺敏河流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发;诺敏河中下游耕地面积广,灌溉及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地处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毕拉河口水库地处主要干支流交汇处下游,建设水库可以有效调蓄径流量,获取防洪、抗旱、灌溉、供水和发电之利。(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8.(1)“资源诅咒”。(2分)
理由:资源禀赋系数与人均GDP增速整体呈负相关关系。(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凋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就地加工、深加工程度,延长产业链,建立新型能源基地;重视人才培养,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资源管理制度。(任答其中3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9.(1)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侵占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人口增长速度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达到“高压”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推进速度也较慢;科技进步、水利设施建设等,导致最小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南疆的热量条件较北疆更适合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大,地膜使用、残留量大;荒漠土肥力较低,农业生产需要人工施肥,但精准施肥能力不足,容易出现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农业生产规模大,水资源不足,落后的灌溉方式下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灌溉系统的水源主要来自, “诺思先锋”号穿梭油轮, 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