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受力分析专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受力分析专题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受力分析四依据,惯性不是力,假设我们分析物体A,假设我们分析物体B,假设我们分析物体C,隔离研究对象,按步骤分析力,假设法判断力,整体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力的物质性 任何一个力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须同时与两个物体相联系,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1、子弹从枪口射击后,在跟水平成30°仰角的方向上运动,画出 子弹的受力分析图。
2、力的条件性 依据各种力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和特性进行受力分析。在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时,必须根据该力产生的的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来判断。比如: (1)两物体若未直接接触,则不存在弹力和摩擦力; (2)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但没有相互挤压,则不存在弹力,也不存在摩擦力; (3)两个物体接触面光滑,则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等等
3、力的相互性 某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也必然受到其它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不存在只施力而不受力的物体,也不存在只受力而不施力的物体。在分析几个相互联系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从力的相互性考虑。
4、力和运动的一致性 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是由受力情况决定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总是一致的. 比如: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平衡;物体加速运动,动力大于阻力等等。
例2、如图所示是正在水中上浮的木块,请画出木块在水中所受的重力G和浮力F的受力示意图.
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1)不要找该物体施加给其它物体的力。
研究对象是A,只分析其他物体对A的作用力。
2)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研究对象为C,不能认为A对C有压力压力作用。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并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了力的作用。
先重力,再弹力(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浮力等),然后按物体运动状态找摩擦力(阻力)、最后分析吸引力(或排斥力)。
弹力看四周:看研究对象与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
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果是不光滑的,并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4.画完受力图后再做一番检查.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力和运动的一致性)
如果一个力难以确定,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或存在),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时,研究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例3、将一物体A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当物体A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作出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受力示意图。
例题1: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
A.10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B.10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C.2N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D.2N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例题2: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跟水平面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以速度v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则木块受到的是 摩擦力(选填 “静”或“滑动”),若用恒力2F向左拉动长木板,则长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
例题3:大军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A.ρ甲 > ρ乙 F甲 = F乙 B.ρ甲 < ρ乙 F甲 > F乙 C.ρ乙 > ρ甲 F甲 < F乙 D.ρ乙 > ρ甲 F甲 = F乙
例题4:如图所示,人站在平台上,人体重600N,平台重300N,如果站在平台上的人拉住绳子使平台不动,那么他必须用多大的力?
2F+F+F=G台+G人
4F=G台+G人=900N 所以:F=225N
例题5:如图所示:人用力拉绳,使人与木板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人的拉力为100N,求:两图中木板底部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F’ = 2 F =200 N
例题6: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4所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
例题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A和B的重力分别为G和2G,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则B对A的支持力F1和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 )A.F1=0,F2=3G B.F1=0,F2=2GC.F1>0,F2=3G D.F1>0,F2=2G
例题8:如图,物体A的重力是100N,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20N,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向左移动了2m,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测力计的示数,拉力F 的大小(2)拉力F所做的功。
例题9:如图,武汉市某楼盘售楼部门口矗立一巨大的气球广告,气球的体积V=8m3,气球及气球内的质量是4kg,标语质量5kg,空气的密度约1.3kg/m3 ,不计标语的厚度,求两段绳上的拉力分别是多少?
例题10: A是重力等于7.8N的实心铁球(铁的密度是7.8×103kg/m3),B是重力等于8.2N的木块,木块的密度是0.5×103 kg/m3 ,将它们用细线连接起来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求:(1)细线上的拉力;(2)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例题11: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如果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能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 A.2m/sB.3m/s C.4m/s D.5m/s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第六讲 力 运动和力 课时3 受力分析及其作图 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点,受力分析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微专题5受力分析及其作图课件,共9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受力分析教学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竖直向上,①②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