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根据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8766人,占总人口的18.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 )
A.人口基数过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C.人口出生率过高 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素质提高 B.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
C.城市化水平提高 D.人口出生率上升和平均寿命延长
著名学者邦奇等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 )
A.①是南亚大陆②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③是北美东部大陆④是欧洲大陆
B.①是欧洲大陆②是北美东部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C.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D.①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②是南亚大陆③是欧洲大陆④是北美东部大陆
4、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B.中纬度比高纬度多
C.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D.高原、山区多
5、图中①~④地区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原因是( )
A.高原地形 B.发达国家 C.气候适宜 D.历史悠久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流动人口规模较大,人口流动方向趋于集中,省外集中于苏浙沪,省内集中于合肥。下图示意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的变化特征是( )
①以跨省流动为主
②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③以省内流动为主
④流动人口总体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影响安徽省流动人口省内、省外流向趋于集中的因素主要是( )
A.人口数量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 B.城市环境质量和交通便捷程度
C.资源能源禀赋和居民消费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空间距离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用水形势十分严峻。下表为我国北方某缺水城市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城市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本地资源)单位:万人
年份 | 2015 | 2020年(预测) | ||
甲城市人口状况 | 实际人口 | 承载人口 | 实际人口 | 承载人口 |
122.6 | 103.6 | 154.6 | 92.4 |
8、人口专家指出2020年甲城市的承载人口数量为92.4万,这个人口数量指的是本地水资源( )
A.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B.能供养的外来人口数量
C.能供养的合理人口数量 D.能供养的户籍人口数量
9、关于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资源成负相关 B.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
C.与该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 D.与该地区科技水平负相关
10、有利于提高该城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是( )
①控制人口的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
④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材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资源数量和质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人均消费水平
12、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下列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
B.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C.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14、房屋建筑功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北京民居—四合院—挡风保暖 B.江南水乡—屋脊高—容易排水
C.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降水稀少 D.南方民居—墙体严实厚重—避风防潮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已于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四川盆地
16、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骑楼”是二楼楼房向街心延伸,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的建筑,如下图所示,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
C.大量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18、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气候高温多雨 B.地表起伏不平
C.土壤深厚肥沃 D.地质灾害频繁
如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
A.市区中心 B.市区边缘 C.河流两岸 D.郊区
20、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该城市( )
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 密集 D.Ⅳ区域市热岛效应最强
2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扩大卫星城规模 D.增加种植业投入
下图为石家庄发展变化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读图分析,促使石家庄由小村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气候 B.交通 C.河流 D.地形
24、关于现在的石家庄市与过去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规模缩小 B.城市职能减少
C.城市人口增加 D.辐射能力减弱
兰州市南北两侧均为山地,山区面积占85%,盆地和谷地仅占15%。兰州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石化工业城市,其在城市新区规划布局了化工厂。目前,兰州市面临着人口、交通、环境的巨大压力。下图为兰州市行政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影响兰州市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初期的主要因素是( )
①河流
②铁路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兰州市规划在甲处布局化工厂,其主要考虑的是( )
A.对城市环境污染小 B.土地面积大且地价低
C.附近油田产量大 D.科学技术水平高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紫》,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完成下面小题。
27、超高层建筑一般出现在( )
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郊区
28、我国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原因是超高层建筑( )
A.容纳人口数量大 B.产生环境污染大 C.土地利用率低 D.运营成本过高
下图示意我国两个地区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吊脚楼建筑的特点形成,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房屋建筑技术高超 B.凉爽、多雨的气候
C.蚊虫、毒蛇、洪水多 D.石材取用便利
30、居住在蒙古包的牧民在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 )
A.加大了草场资源的压力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C.易受暴风雪等天气影响 D.破坏了沿线森林植被
二、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1、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大小 B.重要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政府支持力度
32、三条直线分别表示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随着距市中心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用地,接下来是____用地,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用地。
33、图中OA区最适合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区;AB区最适合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区,因这里靠近市中心,既有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图中BC区最适合布局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区。
34、图中OA、AB、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____(填字母),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____(填名称)。
35、土地租金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地形起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环境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如下图)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生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000万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
36、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写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
37、印度、巴基斯坦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分析其原因。
38、简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对自身、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C
解析:结合经纬度,分析各人类大陆位置与轮廓,可判断出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C正确,A、B、D都错。故选C。
4、答案:B
解析: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从图中可看出,中纬度人口比高纬度多,B正确;图中②③④都位于东半球,东半球人口分布多一些,A错;①②③④都在北半球,北半球比南半球多,C错;总体而言,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D错。故选B。
5、答案:C
解析:图中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前两者人口密集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经济发展水平高,后两者人口密集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四个地区共同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其中气候温暖湿润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选项C符合题意;人口密集区大多以平原为主,东亚和南亚经济欠发达,美国东部发展较晚,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B
解析:读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人口流动以流向外省的人为主,①正确,③错误。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人口总数,读图可知,2011-2016年安徽省流动人口数量在总体下降,④正确,②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由材料“省外集中于苏浙沪,省内集中于合肥”可知,安徽省人口主要流向地理位置较近的经济发达地区,D正确。人口质量、对外开发水平、城市环境、交通条件、资源禀赋等不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8、答案:A
解析:材料中表格为“我国北方某缺水城市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表”则2020年甲城市水资源的承载人口数量为92.4万,这个人口数量指的是本地水资源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A正确。并不是合理人口数量,C错误。本地水资源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并不是仅限于外来人口数量也不是仅限于户籍人口数量,B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成正相关,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A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与城市化水平既不成正相关,也不成负相关,B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与该地区开放程度成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C正确。环境人口容量与该地区科技水平成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控制人口增长并不能提高该城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①错误。跨流域调水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入水资源,从而提高该城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②正确。大规模开采利用深层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导致地面塌陷,③错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可以提高该城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④正确。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没有成比例关系。地域文化的形成既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人文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也会发生改变。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民居结构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墙体严实厚重是北方民居的特征,南方民居要通风散热。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A
解析:摩天大楼首次兴起于19世纪末美国纽约市与芝加哥地价昂贵用地不足的区域,为了城市商业发展,增加更多营业面积而兴建,一般位于市区中心,BCD错,A项正确。故选A。
20、答案:B
解析: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商业中心的建筑物一般较低,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市中心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A项错误,B项正确。摩天大楼会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等问题,与城市环保意识强烈不一致,C项错。摩天大楼为城市商业区规划,不能说明城市规划不合理,D项错误。故选B。
21、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Ⅰ区位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A正确,C错误;Ⅱ区离市中心较近,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误;Ⅳ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岛效应较弱,D错误。故选A。
22、答案:C
解析:据题干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C正确,其它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D均错误。故选C。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
解析:中心商务区往往占据城市地价最高的地段,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一般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为主,超高层建筑具有垂直分层明显,多重功能的特点,A正确;住宅区、工业区、郊区,地价不高,出现超高层建筑的可能性不大,BCD错误,所以选A。
28、答案:D
解析:超高层建筑各种运营成本过高,所以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D正确;超高层建筑,土地利用率高,C错误;超高层建筑运营的成本高,会造成能源等资源消耗大,产生环境污染不一定大,B错误;超高层建筑容纳人口数量大,不是我国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原因,A错误,所以选D。
29、答案:C
解析:吊脚楼为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顺地势依山而建,南方气候较北方湿润,架空的主要目的是防潮,防蚊虫、蛇伤害及防洪,C正确;吊脚楼建筑的建设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并不能说明当地房屋建筑技术高超,A错误;吊脚楼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夏季湿热的地理环境,B错误;吊脚楼主要用木柱或竹子支撑,大部分为木质材料制成,石材取用便利对该建筑无影响,D错误。故选C。
30、答案:C
解析:居住在蒙古包的牧民为我国内蒙古高原上的牧民,在冬季转场放牧主要是在大兴安岭西侧进行,牧民夏季在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区放牧,冬季转向海拔较低的草原放牧,转场放牧有利于减轻草场资源的压力,A错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B错误;内蒙古草原纬度较高,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易受暴风雪等灾害天气的影响,C正确;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对沿线森林植被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31、答案:C
解析:
32、答案:商业 住宅(居住) 工业
解析:
33、答案:商业 住宅(居住) 工业
解析:
34、答案:OA 住宅区(住宅用地)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快,收入高,生活富足。
解析:沙特阿拉伯人口较少,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由于石油资源的开采,经济发展快,生活富足;政府制定相关的人口政策,吸引外力人口迁入等。
37、答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沙特阿拉伯较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经济落后,工资较低,而沙特阿拉伯的工资较高,吸引力强;都以白种人为主,语言和习俗相似,方便工作交流。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巴基斯坦都是人口大国,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丰富;距离沙特阿拉伯较近,有利于人口的迁入;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工资较低;印度、巴基斯坦也与沙特阿拉伯一样,以白种人为主,人们的生活习惯基本类似,工作生活方便。
38、答案:对自身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等;对迁入地的影响: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等;对迁出地的影响:减轻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解析:对外籍劳工的积极影响:迁移到沙特阿拉伯的人们可以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对沙特阿拉伯的积极影响:可以缓解沙特阿拉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国家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等。对人口迁出国的积极影响:对印度,巴基斯坦等人口迁出国来说,人口迁出可以减轻自身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获得外汇收入等。人口迁移还有利于加强人口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产业较快发展,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