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石阡县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石阡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
生物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在家制作泡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是异养生物
B.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用白酒擦拭的目的是消毒
C. 泡菜装坛时需装满,有利于乳酸菌进行发酵
D. 制作泡菜时加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可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A、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A正确;
B、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
C、泡菜发酵初期,酵母菌等代谢过程会产生气体,使体积膨胀,故泡菜坛应装八成满,以防止发酵液溢出,C错误;
D、食盐、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可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C。
2.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数量、pH以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乳酸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不能持续增加
B. 若泡菜坛有裂缝,则乳酸菌的数量会减少
C. 第3天的泡菜比第8天的更适于食用
D. 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使pH逐渐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过多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因此取食泡菜应该选取亚硝酸盐含量低时取食;pH值先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乳酸菌的数量先增多后降低。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乳酸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不能持续增加,因为发酵后期,乳酸含量增加,PH下降,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导致乳酸菌数量减少,A正确;
B、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若泡菜坛有裂缝,则会导致乳酸菌的数量会减少,B正确;
C、由曲线图分析可知,第三天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第八天时亚硝酸盐含量趋于稳定,含量较第三天明显减少,故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C错误;
D、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随着乳酸含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D正确。
故选C。
3. 如图为葡萄酒发酵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发酵过程中,需关闭气阀a
B. 制作葡萄酒时,葡萄先冲洗后除去枝梗
C. d管长而弯曲,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D. 若继续用此装置制作葡萄醋,需将温度调整为18~20℃
【答案】D
【解析】
【分析】充气口是在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详解】A、在发酵过程中,需关闭气阀a,保证无氧呼吸,A正确;
B、制作葡萄酒时,葡萄先冲洗后除去枝梗,B正确;
C、d管长而弯曲,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发酵瓶中,C正确;
D、葡萄醋发酵温度为30~35℃,D错误。
故选D。
4. 氨基酸是酱油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酱油中含有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如图为工业上制作酱油的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判断出黑曲霉属于异养好氧型生物
B. 黑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黑曲霉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
C. 发酵过程中大豆中的蛋白质、小麦中的淀粉均可为黑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
D.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乳酸菌的发酵产物以及食盐均能起到抑制杂菌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制作酱油的原理是利用米曲霉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黑曲霉发酵时需要添加大豆、小麦和麦麸等各种有机质,同时需要通入空气并不断搅拌,由此可推断出黑曲霉属于异养好氧型生物,A正确;
B、黑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黑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B正确;
C、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O,故黑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中的蛋白质可为黑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黑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C错误;
D、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乳酸菌的发酵产物的酸性物质以及食盐均能抑制杂菌的生长,D正确。
故选C。
5.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它“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深受大众喜爱,其制作方法广为流传。腐乳需加盐腌制,其生产过程一般分为前酵期(培菌)和后酵期(装瓶后常温条件下放置,自然发酵3个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B. 民间制作腐乳时,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了菌落,这些菌落属于同一物种
C. 腐乳“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是由于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D. 生产过程中加盐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答案】B
【解析】
【分析】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青霉、酵母、曲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正确;
B、民间制作腐乳利用了空气中的毛霉孢子,不需要灭菌。发酵菌种除毛霉外,还包括多种微生物,因此豆腐块上的菌落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
C、腐乳“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腐乳易被人体吸收是因为豆腐中的成分发生了如下变化: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D、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D正确。
故选B。
6. 某学生在进行“酵母菌的纯培养”时,对部分培养基成分进行了改良,如表所示。其中主要提供氮源的培养基成分是( )
培养基成分
用量(g)
黄豆粉
10
葡萄糖
5
琼脂
15
NaCl
5
A. 琼脂 B. NaCl C. 葡萄糖 D. 黄豆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培养基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A、琼脂是凝固剂,不能提供氮源,A错误;
B、NaCl无机盐,不含N,不能提供氮源,B错误;
C、葡萄糖只含C、H、O三种元素,不能提供氮源,C错误;
D、黄豆粉富含蛋白质,能够提供氮源,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在火焰附近倒平板 B.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在一边
C. 接种环灼烧后,应立即在火焰附近蘸取菌液 D. 倒入培养基的培养皿不能立即倒过来放置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特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己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详解】A、琼脂在45℃以下会凝固,因此待培养基冷却至不烫手时,在火焰附近倒平板,否则会凝固导致倒平板失败,A错误;
B、倒平板时,不能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在一边,否则会容易染菌,B错误;
C、接种环灼烧后,应先冷却,再在火焰附近蘸取菌液,否则容易烫伤菌种,C错误;
D、倒入培养基的培养皿需待其凝固后再倒过来放置,D正确。
故选D。
8. 我们购买的牛奶均已消毒,如图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步骤①表示巴氏消毒法消毒
B. 步骤②中的稀释倍数为103
C. 步骤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计数结果可能偏高
D. 培养未接种的培养基,若有菌落出现说明灭菌不彻底
【答案】C
【解析】
【分析】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步骤①为巴氏消毒法,利用80℃消毒15min,既能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又不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A正确;
B、步骤②均为1mL样液加入到9mL无菌水中,每次稀释10倍,共稀释了3次,稀释倍数为103,B正确;
C、实验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C错误;
D、培养未接种的培养基,若有菌落出现说明灭菌不合格,需要重新灭菌,D正确。
故选C。
9.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
B. 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C. 若产品是菌体,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D. 在发酵工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会影响代谢途径
【答案】B
【解析】
【分析】1、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菌体本身。
2、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①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②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3、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
4、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
【详解】A、发酵工程应用于生产实践一般用液体发酵,可以连续培养,提高产量,A错误;
B、根据分析,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以是微生物本身,B正确;
C、发酵工程的产品如果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C错误;
D、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不仅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D错误。
故选B。
10. 自1985年科学家获得首例柑橘体细胞杂种以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细胞的分化能力大于愈伤组织
B. 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关键是植物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
C. 植物体细胞融合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灭活病毒等
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打破了地理隔离,从而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是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或者化学法(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获得融合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株。
【详解】A、离体的植物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植物体细胞的分化能力小于愈伤组织,A错误;
B、植物细胞融合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以及植株的再生和鉴定等环节,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关键是植物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B正确;
C、灭活病毒是动物细胞的融合方法,不能用于植物体细胞的融合,C错误;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打破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了远缘杂交,D错误。
故选B。
11. 植物细胞工程在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作物脱毒一般选择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
B. 快速繁殖技术能够保持植物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C. 紫草宁是利用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出的一种药物和色素
D. 单倍体育种通常需要花药离体培养,能够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A、茎尖组织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作物脱毒,即作物脱毒一般选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A错误;
B、快速繁殖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繁殖,因此,能够保持植物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B正确;
C、紫草宁是利用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出的一种药物和色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C正确;
D、单倍体育种通常需要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而后通过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体植株,因而能够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故选A。
12.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选用固体培养基
B. 胰蛋白酶处理可以使细胞分散开
C. 多数动物细胞适宜生存在pH为中性的环境
D. 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主要气体包括O2和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剪碎组织→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95%空气和5%的CO2)。2、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详解】A、培养动物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增殖,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A错误;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也需要用胰蛋白酶将接触抑制的细胞分散开来,再分瓶培养,B正确;
C、多数动物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C正确;
D、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D正确。
故选A。
13. 将正常的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恢复病人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已成为治疗白血病及一些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能发育成完整个体
B.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病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一类治疗性干细胞
C. 胚胎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只能在体内分化成心肌细胞
D. 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利用造血干细胞,其主要存在于成体的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般认为,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
【详解】A、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A错误;
B、诱导多能干细胞由病人自身的体细胞进行体外诱导获得,B错误;
C、胚胎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可以在体外分化成心肌细胞、神经元和造血干细胞等,C错误;
D、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恢复病人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已经称为治疗白血病及一些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成体的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D正确。
故选D。
14. 动物细胞融合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动物细胞融合
B.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不同
C. 两个单倍体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 若将两种细胞放置于培养基中进行两两细胞融合,共有3种融合类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电激诱导融合。利用融合细胞进行科学研究或医药生产。
【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骨髓瘤细胞与效应B细胞融合,进行生产单克隆抗体,所以需要进行动物细胞融合,A正确;
B、动物细胞融合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是细胞全能性的原理,二者原理不同,B正确;
C、如果单倍体细胞只含一个染色体组,两个单倍体细胞来源不同,其中含的染色体组也不同,融合后没有同源染色体,仍然是1个染色体组;如果单倍体细胞含多个染色体组,那么融合后也是多个染色体组,而不是2个染色体组,C错误;
D、若将两种细胞(假设为A型、B型)放置于培养基中进行两两细胞融合,会出现AA型,BB型,AB型三种类型,D正确。
故选C。
15. 如图表示获得能分泌人生长激素奶牛的克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A中只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
B. 重组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细胞A完全相同
C. 细胞B是卵母细胞,①过程表示去核处理
D. 进行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核移植:是一种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核移入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成熟卵母细胞内的技术。 具体程序是:(1)核供体准备:将胚胎或体细胞制成单个胚胎细胞或单个体细胞。(2)核受体:卵母细胞的去核。(3)核移植:将单个胚细胞或体细胞注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4)细胞融合:将二者在一定融合条件下 进行融合,而后培养。(5)核移植后卵母细胞的激活:将融合后的胚胎在一定条件下激活并培养。 (6)核移植胚胎培养:核移植胚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使 其发育成早期胚胎,进行移植或冷冻保存。
【详解】A、细胞A中除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外,还含有奶牛自身基因,A错误;
B、重组细胞保留了细胞A的核遗传物质和细胞B的细胞质内遗传物质,B错误;
C、图中为核移植过程,细胞B是受体细胞,即卵母细胞,需要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处理,C正确;
D、进行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清除细胞的代谢产物,防止其对自身造成危害,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
16. 实验室常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放入待灭菌物品后,关闭排气阀,即可打开电源加热
B. 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121℃的条件下灭菌10min
C. 高压蒸汽灭菌法可以杀灭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D. 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时,锅内没有达到相应温度,说明灭菌锅的温度计测量有误
【答案】ABD
【解析】
【分析】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
【详解】A、向灭菌锅内放入待灭菌物品,加热灭菌锅,打开排气阀,先排除锅内冷空气,A错误;
B、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B错误;
C、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C正确;
D、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D错误。
故选ABD。
17. 刚果红是一种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染料,但不能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等来配制
B. 培养基中的琼脂不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能源
C. 菌落②的中心区域最大,该菌落含有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少
D. 菌落①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是筛选和分离的目标菌株
【答案】AC
【解析】
【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实验原理: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A、图中培养基应该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因此不可用牛肉膏、蛋白胨配制,A错误;
B、培养基中的琼脂是凝固剂,其不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能源,B正确;
C、菌落②的中心区域(菌落)最大,说明该菌落含有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C错误;
D、菌落①中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最大,说明其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是筛选和分离的目标菌株,D正确。
故选AC。
18. 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某实验小组用黑芥苗的叶肉细胞与花椰菜的幼根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抗黑腐病的花椰菜杂种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花椰菜根细胞的叶绿体
B. 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时,应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C. 原生质体两两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中可能含有34条染色体
D. 对杂种植株进行黑腐病菌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答案】CD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详解】花椰菜的根细胞不含叶绿体,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花椰菜根细胞的叶绿体,A错误;
B、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时,为维持细胞形态,酶解过程应在等渗溶液中进行,低渗溶液原生质体会吸水涨破,B错误;
C、原生质体两两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中可能含有32(16+16)条、34(16+18)条、36(18+18)条染色体,C正确;
D、对杂种植株接种黑腐病菌,能正常生长的即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D正确。
故选CD。
19. 如图表示某学习小组利用正常的小鼠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可以使用机械法或酶解法改变细胞的通透性
B. 过程②为原代培养,培养细胞1一般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C. 培养细胞2需要贴附于基质表面生长,直接用离心法进行收集
D. 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详解】A、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首先要对新鲜取材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或用机械的方法,或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处理一段时间,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A错误;
B、过程②为原代培养,培养细胞1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出现接触抑制现象,B正确;
C、培养细胞2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
D、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错误。
故选ACD。
20. 检测发现细胞的CLDN6蛋白能够促进肿瘤发生,可以作为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让该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DM1结合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CLDN6—DM1)可以用于治疗癌症。为验证其作用效果,科研人员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游离DM1、CLDN6—DM1和lgG—DM1(无关抗体—DMl)处理高表达CLDN6的细胞,检测细胞活力,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单克隆抗体只能够特异性识别CLDN6蛋白
B. 该实验自变量是药物浓度,因变量是高表达CLDN6细胞的细胞活力
C. CLDN6—DMl在浓度为102 µM时可以彻底消灭能表达CLDN6的细胞
D. 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加速了能表达CLDN6细胞的细胞活力的降低
【答案】BC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用不同浓度的游离DM1、CLDN6—DM1和lgG—DM1(无关抗体—DMl)处理高表达CLDN6的细胞,检测细胞活力,发现DM1组细胞活力最高,其次是lgG—DM1组活力较高,由此说明CLDN6—DM1治疗肿瘤细胞效果最佳,据此答题。
【详解】A、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够特异性识别CLDN6蛋白,A正确;
B、该实验自变量是不同的药物处理及药物浓度,B错误;
C、CLDN6—DMl在浓度为102 µM时,细胞活力为100%,不能消灭能表达CLDN6的细胞,C错误;
D、由曲线图可知,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LDN6—DM1组细胞活力降低最显著,但单独的抗癌药物DM1对高表达CLDN6细胞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因此不能说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加速了能表达CLDN6细胞的细胞活力的降低,只能描述为单克隆抗体与药物结合能特异性杀伤能表达CLDN6的肿瘤细胞,D错误。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
21. 某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制作泡菜的材料——白菜、辣椒、大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抗氧化系统,对减轻新冠病毒的感染症状发挥着积极作用。泡菜中萝卜硫素、蒜辣素、辣椒素、姜辣素等营养成分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Hrf2相互作用,消除由新冠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有害活性酸素。如图是泡菜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常见的乳酸菌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可用反应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盐水煮沸冷却后,注入装好原料的泡菜坛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陈泡菜水。将盐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时,用水封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可观察到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有时会“冒泡”,该气体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由乳酸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
(4)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乳酸链球菌 ②. 乳酸杆菌 ③.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2) ①. 除去盐水中的空气和杀菌 ②. 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缩短发酵时间
(3) ①. 隔绝空气为乳酸菌发酵营造无氧环境 ②. 不可能
(4)加入的食盐过多,盐水浓度过高,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进而影响乳酸发酵(或发酵温度过低,导致泡菜未正常发酵)
【解析】
【分析】制作泡菜时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能够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为乳酸。
【小问1详解】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小问2详解】
将盐水煮沸,可以利用高温除去盐水中的空气和杀菌。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增加菌种数量,从而缩短发酵时间。
【小问3详解】
因为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制作泡菜时,为了隔绝空气,为乳酸菌发酵营造无氧环境,需要用水将坛口封闭。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可观察到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有时会“冒泡”,该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乳酸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可能是由乳酸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
【小问4详解】
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咸”是盐浓度过大,“不酸”是乳酸浓度太低,最可能的原因是加入的食盐过多,盐水浓度过高,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进而影响乳酸发酵。
22. 富集培养是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对特定菌种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而引向纯培养的一种方法。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有机物,呈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很难被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如图表示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到以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步骤⑤中平板上的菌落过于密集,则应对步骤④中加入的菌液进行_____________;步骤④⑤中,首先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____________。
【答案】(1)多氯联苯
(2)通过富集培养,增大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目的菌)的浓度(比例)
(3) 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获得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的单个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目的菌) ③. 稀释 ④. 高压蒸汽灭菌法 ⑤. 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解析】
【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小问1详解】
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进行梯度稀释,接种到以多氯联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才能在这样的培养基中生存。
【小问2详解】
①②③是在富集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通过富集培养,增大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目的菌)的浓度(比例)。
【小问3详解】
⑤中培养基上的菌落均匀分布,说明步骤④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步骤④⑤的目的是获得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的单个菌落,若步骤⑤中平板上的菌落过于密集,则应对步骤④中加入的菌液进行稀释,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3. 绒毛皂荚是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一物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扩大其种苗繁殖。如图是科学家利用绒毛皂荚的种子进行快速繁殖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绒毛皂荚的种子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过程产生的,图中产生大量幼苗的过程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
(2)切取下的幼苗尖端通常需要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愈伤组织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块。
(3)过程②切取幼苗的尖端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④中若想要诱导分化生长出芽需要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有性生殖 ②. 有丝分裂
(2) ①. 消毒 ②. 不定形的薄壁组织(或具有分化为其他组织细胞能力的细胞,合理即可)
(3) ①. 植物尖端的分生区附近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②. 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
【解析】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再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小问1详解】
绒毛皂荚的种子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产生的,图中由出生根、芽到产生大量幼苗的过程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小问2详解】
切取下的幼苗尖端通常需要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目的是消毒。愈伤组织是一种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
【小问3详解】
因为幼苗的尖端的分生区附近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过程④为再分化过程,若想要诱导分化生长出芽需要提供的条件是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
24.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能够与人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科研团队以RBD为靶位点,开发抗新冠病毒的单抗药物,获得了206种抗RBD 单克隆抗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抗RBD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将从新冠患者血液内提取到的RBD片段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其目的是 _____,然后与 _____细胞进行融合,该细胞的特点是_____ 。
(2)为获得杂交瘤细胞,需要将融合后的细胞放置在_____ (填“鉴别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将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其作用是 _____。
(3)科研人员用SPR(如图1)检测分子间的结合能力,以检测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中和作用指抗体与病毒结合,并阻止病毒吸附、感染细胞的效应)。实验过程如下:
对照组:将纯化的新冠病毒RBD固定于传感器芯片,在缓冲液中加入纯化的ACE2,流过传感器,通过接收器检测ACE2与RBD的相对结合量;
实验组:将纯化的新冠病毒RBD固定传感器芯片,在缓冲液中加入待测的物质,待结合稳定后在缓冲液中加入纯化的ACE2,流过传感器,通过接收器检测ACE2与RBD的相对结合量。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组中应加入待测的_____,分析图2可知 _____的作用效果最佳。
②最终科研人员选用了中和作用最强的单抗,并与另一种单抗进行了联合使用,为确保联合使用发挥更强的效果,两种单抗识别RBD的具体位点应 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 ①. 获得能够产生抗RBD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②. 骨髓瘤 ③. 能够无限增殖
(2) ①. 选择培养基 ②. 补充未知成分,利于细胞生长
(3) ①. 单克隆抗体 ②. 抗体2 ③. 不同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用特定的抗原免疫,从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诱导与培养好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对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或者注射小鼠腹腔中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小问1详解】
单克隆抗体的核心是获得能无限增殖的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所以将从新冠患者血液内提取到的RBD片段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其目的是 获得能够产生抗RBD抗体的B淋巴细胞;一段时间后与能够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诱导融合。
【小问2详解】
为获得杂交瘤细胞,需要将融合后的细胞放置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未融合的细胞、融合后具有相同核的细胞均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将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其作用是补充未知成分,利于细胞生长。
【小问3详解】
①抗原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结合,结合题干可知,实验组中应加入待测的单克隆抗体,能与纯化的新冠病毒RBD结合,由题意可知,图2中的相对结合量是指ACE2与RBD的相对结合量,相对结合含量越小,意味着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效果越好,因此单抗2的作用效果最佳。
②为确保联合使用发挥更强的效果,两种单抗识别RBD的具体位点应不同,否则会造成两种单抗竞争同一个RBD结合位点,影响效果。
2023滁州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滁州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38页。
贵州省石阡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石阡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