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单元第2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单元第2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第1页
    第二单元第2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第2页
    第二单元第2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学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1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四第1-2题。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 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课前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导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      (25+49)+51= 25 + (□ +□)
        甲数 + 乙数= 乙数 + □     (10+ △ )+ c=□+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
    a+b=b+a       (a+b)+c=a+(b+c)
      3.设疑激趣。
    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
    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活动一: 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
    (1)解答例1
    (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 4×9=36(个)
    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
    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
    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
    (2)观察算式特点
    仔细观察: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师板书:9×4=4×9)
    (3)举一反三
    按照上面的规律,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写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板书学生举出的等式。如: 6×4=4×6
    29×8=8×29
    25×7=7×25
    ……
    (4) 归纳特征
    同学们举出的例子还真不少,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大家真了不起!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请大家把自己的发现给你的同桌再介绍一次吧。
    (5)用喜欢的方式表示
    自学要求:不用具体的数据,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反馈。
    预设: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a×△=△×a
    ……
    看来大家想到的形式还真是丰富多彩呢,真棒!那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我们又应该怎么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b×a
    在数学中,我们就是这样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的。
    活动二:2.教学例2,乘法结合律
    (1)猜想:刚才我们共同发现了乘法交换律,接下来谁来说说你心中的乘法结合律又是怎样的呢?
    (2)验证: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验证。
    ①出示例2的情境图,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你能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吗?
    ②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③反馈学生的算式,并说出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6×24×8        
    =144×8            
    =1152(户) 
    先算出每幢楼有多少户,再乘8求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
    6×(24×8 )    
    =6×192          
    =1152(户) 
    先算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层楼,再乘6求出一共有多少户。
    ④大家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真棒!
    小组合作要求:1、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并尝试用字母表示出来。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的发现。
    3、组内汇总意见,组长分工,按照顺序准备汇报。
    反馈:数据的位置和运算的符号没有变,运算的顺序变了,但结果一样。
    师板书:6×24×8=6×(24×8 )。 
    (3)算一算,比一比
    ①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这三组算式的结果。
    16×5×2= 35×25×4= 12×(125×8)=
    16×(5×2)= 35×(25×4)= 12×125×8=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反馈结果。
    ②请你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每组的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乘,数的位置没有变,结果相等。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师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
    12×(125×8)=12×125×8
    ③那像这样的式子,你还能举几个吗?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
    (4)小结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吗?
    如果用a,b,c表示3 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板书:(a×b)×c=a×(b×c),学生齐读。
    3.勾画数学书
    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12-13页,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文字和字母表示用直尺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三、达标检测
    1.课堂活动1题。
    (1)刚才我们一起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我说等式,你们来说出运算律,有信心正确完成吗?
    (2)还想继续玩吗?请同桌两位同学像刚才一样活动,看看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好,同桌活动。
    2.练习四第2题。
    (1)学生独立填空,并思考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反馈结果。
    3.练习四第1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了这些运算律,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好处呢?(可以使有的乘法计算更简便,还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对乘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大家体会很棒,现在请大家先计算下面两题,再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吧。
    16×17 25×140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过程。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以后要常运用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获得的?
    乘法运算律能否给乘法计算带来简便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研究。
    第2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3和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四第3-5题。
    学习目标:
    1.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正确、灵活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导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四第4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谁来说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4.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1.教学例3
    (1)出示例3 : 61×25×4 8×9×125
    (2)观察数据特征。
    小组合作要求:1、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简算方法,以及为什么用这个运算律简算。
    3、组内汇总意见,组长分工,按照顺序准备汇报。
    (3)反馈:
    61×25×4 8×9×125 8×9×125
    =61×(25×4) =8×125×9 =9×(8×125)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6100 =9000 =9000
    ①第1道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
    预设:因为25和4相乘可以凑整得100,所以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出它们的积,再去乘61,这样计算就很简便。
    ②第2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预设: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9和125的位置,就可以先算8×125,使计算简便。
    ③第2题,8×9×125=9×(8×125)可以这样计算吗?这样计算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你是怎么知道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
    8和9的位置变了,有了因数的位置变化就运用了乘法交换律。运算顺序原来是先算前2个数的积,现在变成了先算后两个数的积,有了运算顺序的变化就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小结
    同学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时要注意什么?(先要看题中的数据,哪两个数相乘能够得整十、整百或整千,就运用乘法运算律把这两个数凑到一起相乘。)
    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再与另外的数相乘,这样就使计算简便。
    (5)试一试
    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算吗?请同学们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
    2×23×35 51×15×4 50×(19×8)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活动二:2.拓展延伸,课堂活动第2题。
    (1)刚才大家完成得很棒,再看看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
    16×25 72×125 36×15
    (2)启发思路:①这些算式都只有2个因数,怎样简便计算呢?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看一看哪些数比较特殊?
    ②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想法。
    反馈时,让学生得出25、125、15很特别,它们乘2、4、8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如果算式里没有2、4、8时,可以把另一个数拿来拆分,比如16就分成4×4。
    (3)下面就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简算这些题。
    (4)汇报:展示学生的简算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16×25 72×125 36×15
    =4×4×25 =8×9×125 =9×4×15
    =4×25×4 =8×125×9 =15×4×9
    =400 =9000 =540
    (5)小结
    同学们,通过简算这几个计算题,你有什么收获?
    简算时要认真观察数据,尤其是要关注25、125。有时还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进行凑整相乘,使计算简便。
    三、达标检测
    1. 练习四第5题。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活动,请大家完成14页第5题,比比看,哪些同学最会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了。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第3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练习课
    学习内容: 教科书练习四第6-11题及思考题。
    学习目标:
    1.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导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计算。
    (1)同学们,你们能用字母表示出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学生反馈: a×b=b×a (a×b)×c=a×(b×c)
    (2)下面请大家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25×34) 15×23×4 56×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 这节课我们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指导练习
    1.探索除法的性质
    (1)设疑
    我们已经知道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那除法中有这样的情况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2)出示7900÷25÷4
    (3)找特征
    这个算式里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如果是25×4就可以凑整为100)
    (4)猜想感知、举例验证
    大家都观察到了25×4可以凑成整百数,那是否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后,再用被除数来除呢?学生自己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要求:1、认真思考,用探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方法独立去验证。

    2、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验证结果,尝试用一句话总结出这种规律。
    3、组内汇总意见,组长分工,按照顺序准备汇报。
    学生反馈交流。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也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商不变。
    (5)小结
    同学们,你们能用字母表示出自己探索出的规律吗?
    师板书:a÷b÷c= a÷(b×c)
    像这样的规律,我们就把它称为除法的性质。它还可以延伸到一个除以三个数、四个数……有时利用它同样可以使计算简便的。
    (6)简算
    360÷15÷4 780÷(39×4)
    2.练习四第7题。
    (1)齐读题目,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和问题。
    (2)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反馈:要求的是4个方队需要多少个气球和花环。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交流
    ①需要多少个气球?
    请有不同计算思路的学生把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
    25×25×2×4 25×25×2×4
    =625×2×4 =25×4×25×2
    =1250×4 =(25×4)×(25×2)
    =5000(个) =5000(个)
    第1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预设:25×25求出一个方队的人数,再乘2就是求到一个方队需要的气球个数,最后乘4求出4个方队共需要的气球个数。
    第2种方法的列式是一样的,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进行了简算)
    列出算式后,没有必要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②需要多少个花环?
    25×25×4÷5 或 25×25÷5×4
    抽生反馈,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小结:在解决问题中,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后,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数据,能简算的也要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3. 练习四第11题。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幢教学楼共4层,每层有5个班。每个班的教室里放5盆花。每盆花12元。
    (2)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预设:①教学楼里一共有多少个班?
    ②教学楼一共有多少盆花?
    ③买这些花一共用了多少元?
    ……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请同学们口头列出算式解答。
    三、独立练习
    1.练习四第6题。
    同学们,喜欢跑步吗?瞧,这两位小朋友正在进行呢!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7个来回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
    生反馈:可以先用7乘2求出7个来回一共有多少个单面,再乘50,求出一共跑了多少米。也可以先算一个来回多少米,再算7个来回多少米。
    小结:这两种解题思路都是正确的。无论我们是用哪种思路来列的式,在计算时,都可以把2和50先乘,这样计算就更简便。
    2.练习四第8、9、10题。
    (1)学生独立练习。
    (2)重点反馈第9题的思路。
    900÷(900÷12+15)
    先求出平时每分钟可以走多少米,再求现在平均每分钟走的米数,最后再用总路程除以现在的每分钟走的米数就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四、拓展练习
    练习四的思考题。
    (1)理解要求,寻找思路。
    同学们,这道题是什么要求呢?(1—9这9个数字只能出现1次,现在已经有1、2、4、5、9,还需要填出3、6、7、8。)
    (2)请你想一想,填写这个乘法算式的入手点在哪里呢?学生独立尝试。
    8
    7
    3
    6
    (3)反馈:引导学生从积的个位数字是2入手分析,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3和4,再利用估算的知识,想4乘19□□积的最高位一定是7或者8,然后继续分析就可以解决此题。答案是:4×19 = 52
    第4课时 乘法分配律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4和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五第1、2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在观察、比较、猜测、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学习难点:发现并概括乘法分配律。
    课前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导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进行一次计算比赛,好吗?这里有二道计算题,比一比谁算得更快一些?  
    37×27+63×27 (25+23)×4  
    预设: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花去的时间要多一些。  
    2.老师一看题目就知道第1道题得2700,第2道题得192。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3.揭示课题:其实这两道题都可以利用乘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规律—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什么叫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等)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1.自主探究新知
    (1)提供研究素材
    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这个问题是让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让你们自己去探索?为了便于大家探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研究素材。出示例4的情境图。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反馈
    教师请两位学生将做法板书在黑板上。
    (40+20)×14 40×14+20×14
    =60×14 =560+280
    =840(元) =840(元)
    这两种方法分别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出两种票各买一张需要多少元,再求出各买14张需要多少元。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14张成人票要多少元,再求出14张儿童票要多少元,最后求出它们的和。)
    (3)提供研究思路
    想一想,以前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来研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  
    反馈:  
    步骤1:找出两个结果相等的算式并组成等式。
    步骤2:观察得到的等式,看看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有何规律?
    步骤3:根据这一特点,自己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
    步骤4:尝试用喜欢的方式来概括其中的规律。
    小组合作要求:1、按照提示独立探究,尝试用一句话总结出规律。
    2、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探究过程和发现的规律。
    3、组内汇总意见,组长分工,按照顺序准备汇报。
    2.小组探究,梳理归纳 
    (1)下面请大家发挥小组的力量,借助这样的步骤去探究乘法分配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进行指导。
    (2)全班交流。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一定有了许多的发现,哪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你们组的研究过程。
    反馈:
    第1步,把刚才的两个算式组成了一个等式(40+20)×14=40×14+20×14。
    第2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它们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先算40与20的和,再用和与14相乘;右边是先分别算14乘40、20的积,再把积相加,但计算结果相同。
    第3步举例验证。为了说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我们还写出了这样的几个等式。(8+7)×5=8×5+7×5 (30+50)×6=30×6+50×6……(教师将学生反馈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第4步,我们从这些式子中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个规律我们用符号表示为(○+△)×□=○×□+△×□
    对于他们的探究过程,你还有什么补充?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写不完的,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追问:你们也得出了这样的规律吗?
    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探究,我们都发现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c=a×c+b×c。
    (3)阅读巩固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16页,看看你们得到的规律和书上小结的是否是一样的吧。请大家边阅读边勾画。
    (4)加深理解
    同学们,乘法分配律能否反过来运用呢?
    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a×c+b×c=(a+b)×c
    学生顺着和反着分别读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
    (5)提炼探究过程  
    刚才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探索了乘法分配律,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我们的探究历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再次经历获得数学新知的过程。从实例中找出相等的两道算式—观察特征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在数学上,我们经常运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出很多数学规律和结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经常用这样的思路研究数学,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实践运用,巩固内化
    1.课堂活动1题。
    (1)先用两种方法算出一共的学具块数。
    5×4+3×4 (5+3)×4
    (2)说一说每种方法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说出算式中的每一步在图上是指的哪部分学具。
    (3)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5×4+3×4=(5+3)×4
    2.练习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练习五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重点反馈第2个问题,郁金香占地面积比兰花多多少?
    14×8-6×8 (14-8)×6
    可以先分别求出郁金香和兰花的面积,再求出面积差;还可以先求出两块地的长度差,再乘宽来求出面积差。
    (3)观察这两个算式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不同?(两个数的和,变成了两个数的差……)
    小结: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情况同时适用。可用字母表示规律a×c-b×c=(a-b)×c
    四、梳理知识,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想对大家说?关于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5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5和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五第3-9题及思考题。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 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拓展学生知识的视野。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导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五第5题。
    2.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师板书:(a+b)×c=a×b+a×c (a-b)×c=a×c-b×c
    学生齐读,顺着读,反着读。
    3.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 1.教学例5
    (1)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
    (100+2)×45 32×27+32×73
    请你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能用乘法分配律对这两道题进行简算吗?
    (2)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进行指导。
    小组合作要求:1、认真思考,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算?独立计算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简算方法,以及为什么用这个运算律简算。
    3、组内汇总意见,组长分工,按照顺序准备汇报。
    (3)反馈:
    教师请有代表性的做法的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100+2)×45 32×27+32×73
    =100×45+2×45 =32×(27+73)
    =4500+90 =32×100
    =4590 =3200
    ①第1道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怎么想到的?
    生反馈:利用乘法分配律,用100和2分别乘45,然后再相加算出结果的,这样算很简便,不用笔算。
    第1道题,我们观察题目的数据,是100和2这两个数的和与45相乘,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45分别和这两个数相乘,从而使计算更简便。
    ②第2道题又是怎样简算呢?
    生反馈:想到27和73相加正好凑成整百数,所以可以反着用乘法分配律很快计算出结果。
    第2道题,我们观察题目的数据,是32分别和27与73相乘然后相加,就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等于27与73的和与32相乘,也可以使计算简便。
    (4)小结
    同学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时,首先要看算式的形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呢,还是一个数分别和两个数相乘再相加;然后找出数据特征;再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巩固练习
    (1)下面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第17页的第3题,看一看这些算式的形式是什么,找一找数据特点,想一想能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算。(给足时间观察和思考)
    (2)学生独立用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
    3.拓展延伸
    刚才大家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那下面这些不是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的算式还能简算吗?
    (1)出示36×99+36 67×101-67 63×99
    (2)学生观察、思考
    ①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据比较特别?
    ②怎样才能转换成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然后小组讨论。
    (3)反馈想法。
    抽生反馈,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小结:第一题,第二题都可以把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如36就相当于36×1,这样就能转换成乘法分配律标准形式来进行简算。
    第三题中99接近100,就可以利用拆数法,变成10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4)学生独立完成。
    (5)请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做法,再全班交流。
    36×99+36 67×101-67 63×99
    =36×(99+1) =67×(101-1) =63×(100-1)
    =36×100 =67×100 =63×100-63×1
    =3600 =67×100 =6237
    (6)触类旁通
    第3题如果改为63×102,又该怎样简算呢?
    (7)小结:遇到特殊形式时,要认真观察数据,有时需要把其中单个的数改成与1相乘的算式;有时需要用拆数法把其中一个接近整百的数拆成整百加几、减几的形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三、达标检测
    1. 课堂活动第2题。
    (1)同学们,有一位小朋友也运用运算律进行了简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16页,看课堂活动第2题。
    (2)独立思考,这三道题错在哪里?然后4人小组议一议。
    (3)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
    (4)同学们找出了每道题错误的原因,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就不能犯这样的错误。下面把这三道题改正过来。
    2. 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时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小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让其明白应该注意观察数据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运算律。
    3.练习五第4题。
    (1)出示题目信息和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反馈做法。
    先请有不同计算思路的学生把过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
    (65+35)×40 65×40+35×40
    =100×40 =2600+1400
    =4000 =4000
    (3)方法优化。
    ①刚才大家用了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看一看哪种方法计算更快呢?
    ②如果列式为40×35+65×40了,解题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在计算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非要先算出两个积然后再相加,仍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教师在65×40+35×40的下面板书:=(65+35)×4
    =100×4
    =400
    小结: 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4.独立练习:练习五第6、8、9题。
    四、拓展练习
    1.思考题。
    (1)学生独立思考,并推算出999×999+1999是多少?
    (2)反馈学生是怎样推算出结果的?
    方法一:根据前两个等式,我发现等号左边的每一个数有几个9,等号右边的每一个数就有几个0。所以999×999+1999就等于1000×1000,计算结果是1000000
    方法二:借助乘法分配律来思考。
    9×9+19 那么 999×999+1999
    =9×9+9+10 =999×999+999+1000
    =9×10+10 =999×1000+1000
    =10×10 =1000×1000



    相关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九 整理与复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九 整理与复习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块整理与复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真分数 假分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真分数 假分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操作感悟,分析归类,课堂活动,分层练习,小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自主探索,发现新知,巩固练习,强化新知,课堂小结,反馈梳理,综合运用,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