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3燃烧
展开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3燃烧
一、单选题
1.(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
瓶子变瘪了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木条复燃
结论
CO2能与NaCl发生化学反应
加热时铁丝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纯氧支持燃烧
A.A B.B C.C D.D
2.(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O2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甲图可知,可以用木炭替代红磷做实验
C.由乙图可知,磷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D.由乙图白磷现象可知,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3.(2022·广东广州·统考二模)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本届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和燃烧罐,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火炬呈现“轻、固、美”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
B.碳纤维复合材料比相同体积的铝合金轻
C.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所以碳不能燃烧
D.选择碳纤维复合材料作火炬外壳与材料的导电性无关
4.(2022·广东广州·统考二模)新冠疫情期间,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最好选择擦拭局部区域的消毒方式,喷洒酒精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喷洒”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B.“喷酒”使酒精和空气均匀混合
C.“喷酒”使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D.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是酒精
5.(2022·广东广州·统考二模)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将煤炭(主要成分是碳)经下图的工艺处理可制得气体燃料C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化炉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B.汽化炉内反应生成的CO、H2分子个数比为1:1
C.冷却器内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将煤炭粉碎再投入汽化炉内,可以使反应更充分
6.(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物质的溶解性
B.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和需要氧气的条件
D.探究铁锈蚀需要O2的条件
7.(2022·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纸上显出黑色字迹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
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别放在一块薄铜片两侧,加热铜片中部
乒乓球片燃烧,滤纸片不燃烧
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在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
黑色粉末变为红棕色
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
D
取少量硝酸钠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无刺激性气味
硝酸钠不属于氮肥
A.A B.B C.C D.D
8.(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柴架空了能够燃烧更旺——与氧气充分接触
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水能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
9.(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加可燃物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2022·广东广州·统考二模)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筒要盖上盖子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B.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本身就发生氧化反应
C.打开盖子,吹一吹,可燃物温度升高,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D.打开盖子,吹一吹,增大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
11.(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12.(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能实现探究目的是( )
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D.乙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
13.(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化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D.“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14.(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下列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不慎进入眼睛,应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不断眨眼睛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15.(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Y形管为许多化学实验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如图均为用Y形管完成的实验,下列相关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将Y形管左端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右端石灰水变浑浊
B.实验2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试纸变红
C.实验3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液体变红
D.实验4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白磷燃烧
16.(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500mL 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用导管对准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水下的白磷发出黄光
燃烧需要氧气
B
向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然后通入CO2,再加热试管
通入CO2后液体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C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正极端和负极端的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1:2
水是混合物
D
将木炭粉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铺放入试管,用酒精喷灯加热几分钟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木炭粉有还原性,能还原CuO
A.A B.B C.C D.D
17.(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通过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C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
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验证氧气支持燃烧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①中铁钉不生锈;
②中铁钉生锈。
塑料瓶①比塑料瓶②更扁
U形管左边液面比右边高
白磷不燃烧
A.A B.B C.C D.D
18.(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相关比较中,关系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0℃<60℃ B.硬度:铜>黄铜
C.热稳定性: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D.着火点:纸片>煤炭
19.(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D.探究二氧化锰可催化过氧化氢溶液
20.(2021·广东广州·一模)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温度降低了
21.(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孔明灯(如图)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灯芯燃烧时纸质灯罩不接触空气
C.风吹灯罩使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热量散失较快使灯罩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22.(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我国北方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而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B.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C.煤、石油、酒精均属于化石燃料
D.燃烧时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二氧化碳在燃烧
23.(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24.(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小明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通过上下用力振荡塑料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白磷熄灭。该实验说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必须用力振荡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要有可燃物
25.(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钻木取火”是提高木材燃烧的着火点
B.“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C.氢气燃烧容易造成烟尘污染
D.面粉、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26.(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测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
试纸变为浅红色
溶液pH为2
B
别NaOH和NH4NO3
分别取等量的a、b固体样品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测量溶解前后液体温度
加a的烧杯液体温度升高,加b的烧杯液体温度降低
a是NaOH是NH4NO3
C
验证燃烧是否需要O2
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
燃烧需要O2
D
比较A1、Cu的活泼性
将未经打磨的A1条放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活泼性Al
27.(2020·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碳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B
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正极收集气体的体积是负极的2倍
正极产生的是O2,负极产生的是H2
C
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CO具有还原性
D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A.A B.B C.C D.D
28.(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厂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29.(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黑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火药属于混合物 B.大量燃烧黑火药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C.黑火药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 D.黑火药燃烧时S和C的质量比是32:12
30.(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A.A B.B C.C D.D
31.(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二、简答题
32.(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某研究小组受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启发,查阅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的实验资料。100℃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纯过氧化氢24h的分解率见下表:
实验编号
离子
加入量(mg•L-1)
分解率%
①
无
-
2
②
Al3+
1.0
2
③
Fe3+
1.0
15
④
Cu2+
0.1
86
⑤
Cr3+
0.1
96
请回答:
(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贮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氢时,使用铝罐(槽)而不使用不锈钢罐(槽),其原因是_____ 。
三、流程题
33.(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试利用镁铝合金制备硫酸铝晶体[Al2(SO4)3·nH2O],其实验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①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②;
③;
(1)操作a的名称___________。
(2)镁铝合金和NaOH溶液反应前需将镁铝合金研磨成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硫酸铝晶体和明矾都是常用的絮凝剂,在净水过程中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4)固体Ⅱ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若初始时称取的镁铝合金的质量为18.0g,得到固体Ⅰ的质量为7.2g,硫酸铝晶体的质量为133.2g,计算硫酸铝晶体的化学式中n=___________(忽略合金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且假设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没有损耗)。
34.(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高纯氧化铁(Fe2O3)又称“引火铁”,可作催化剂,在现代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前景。以下是用废铁屑(含Fe单质、Fe2O3、Fe3O4其他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易分解。
(1)高温时废铁屑中的Fe3O4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使加入的(NH4)2CO3能顺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CO3,则②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
(4)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氧化铁做催化剂,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速率的因素,做了5组实验,具体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
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mL
氧化铁的用量/g
反应温度/℃
收集气体体积/mL
所需时间/s
①
5
2
0.2
20
20
7.4
②
15
2
0.1
20
20
21.6
③
15
2
0.2
20
20
2.8
④
20
5
0.1
55
20
10.5
⑤
20
5
0.1
85
20
3.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比实验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写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_______。
四、实验题
35.(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人们常用化学方法对生产中的废水、滤渣进行处理,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化学需氧量(COD)是水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COD数值越小,污染越低。为探究去除COD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人员选取某冶炼厂的废水分别加入双氧水、漂白粉、漂粉精,研究pH值范围、反应时间、药剂加入量对COD指标的影响。
(1)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与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亚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该实验所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7.5%。要配置50g27.5%的双氧水,需用70%的双氧水__________ g(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调节水样的pH值后,加入双氧水,对COD去除率的测定曲线如下,从图中分析,用双氧水处理废水时,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为__________。
(4)实验人员分别探究了双氧水、漂白粉、漂粉精处理该厂废水的最佳药剂使用条件。其实验数据如下:
表1药剂使用条件
药剂
适应pH值
反应时间/min
药剂与COD用量比
COD去除率/%
双氧水
4~5
≥4
7.7:1
91.9
漂白粉
4~10
≥10
≥14.5:1
91.6
漂粉精
4~10
≥6
≥7.3:1
93.8
若考虑成本因素,你认为,处理该厂废水的最佳药剂是__________。
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36.(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碳酸铈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尾气净化剂、化工催化剂等。人们对稀土产品的质量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某客户对高纯度碳酸铈中氯离子的含量提出了小于 50ppm 的要求。为此,某课题组以氯化铈液为原料,浓度为 150g/L 的碳酸氢铵溶液为沉淀剂,研究条件对氯离子含量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
编号
pH
料液浓度(g/L)
沉淀时间 (min)
碳酸氢铵溶液浓度配制时间
C1-(ppm)
1
1.0-1.5
30
120
一天
246
2
3.5-4.0
30
120
一天
37
3
3.5-4.0
65
120
一天
65
4
3.5-4.0
100
120
一天
80
5
3.5-4.0
30
90
一天
80
6
3.5-4.0
30
150
一天
75
(1)本实验研究了哪些因素对氯离子含量的影响_____。
(2)实验 1、2 的目的是_____。
(3)为符合客户要求,应选用的的工艺方法为_____(填编号)。
37.(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B实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D实验中两支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38.(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①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__。
②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2)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稀盐酸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
①1 g碳酸钙完全反应后,可制得______g 二氧化碳。
②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_______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图中实验,瓶子变瘪了,不能说明CO2能与NaCl发生反应,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图中实验,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可以得出加热时铁丝在氧气中迅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可得出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该气体是氧气,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纯氧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由甲图可知,O2约占空气体积的21%,说法错误;
B、由甲图可知,不可以用木炭替代红磷做实验,因为碳与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CO2为气体,说法错误;
C、由乙图可知,磷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说法正确;
D、由乙图白磷现象可知,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说法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水,所以碳排放为零;正确;
B、火炬呈现“轻、固、美”的特点,则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正确;
C、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不是因为碳不能燃烧,而是因为碳的着火点比较高;错误;
D、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的性能特点,与材料的导电性无关;正确。
故选C。
4.B
【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详解】A、着火点不能被降低,错误;
B、酒精和空气均匀混合,可以促进燃烧的进行,正确;
C、“喷酒”过程是个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酒精分子的间隔变大了,错误;
D、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是水、溶质是酒精,错误;
故选B。
5.C
【分析】气化炉内炭和水在1500℃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碳和水在1500℃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汽化炉内反应生成的CO、H2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冷却器内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投入汽化炉中的煤炭粉碎能增加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图中实验变量为溶质种类,能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故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的小烧杯内的酚酞溶液变红色,大烧杯中的两个小烧杯中的溶液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图中实验变量为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可探究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不能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探究铁锈蚀需要O2,故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A、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错误;
B、乒乓球片、滤纸片的着火点不同,乒乓球片燃烧,滤纸片不燃烧,说明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正确;
C、在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反应生成铁粉,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错误;
D、硝酸钠不含铵根离子,不会和氢氧化钙生成氨气,但是硝酸钠含有氮元素,可以做氮肥,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木柴架空了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更旺,故A说法正确;
B、建立隔离带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熄灭,故B说法正确;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说法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使酒精与氧气隔绝而熄灭,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9.D
【分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的氧气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详解】A、增加可燃物的数量不是火要虚的实质,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选项错误;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选项错误;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烧才能更旺,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竹筒要盖上盖子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隔绝氧气,正确。
B、根据“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可知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本身就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C、打开盖子,吹一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错误。
D、打开盖子,吹一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剧烈燃烧,正确。
故选:C。
11.A
【详解】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空气质量的2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乙图中,水下的白磷未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说明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P2O5固体,冒出白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A、甲中①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②中铁钉与水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
B、甲中①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③中铁钉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符合题意;
C、乙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D、乙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A
【详解】A、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破坏燃烧的条件,正确;
B、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错误;
C、石油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D、“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错误。
故选A。
14.A
【详解】A、稀硫酸不慎进入眼睛,应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不断眨眼睛,A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锅盖盖灭,B错误;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C错误;
D、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不能开启排气扇,开启排风扇的开关时可能引燃煤气,D错误。
故选A。
15.C
【详解】A、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到Y形管右端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右端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
B、干冰升华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右端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选项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扩散到Y形管的左端溶于酚酞试液的水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够使Y形管左端的酚酞试液变红,而右端液体的颜色不变,仍呈无色,选项错误;
D、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低于热水的温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白磷燃烧,而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热水的温度,不能燃烧,选项正确,故选C。
16.A
【详解】A、用导管对准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水下的白磷发出黄光,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C、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正极端和负极端的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1:2,是因为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错误;
D、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黑色固体变红色,故选项错误。故选A。
17.B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实验的操作。
【详解】A、应该做一个对照实验,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这样才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为溶液中有水,所以需要用单独的水瓶做对照实验,故B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会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右侧红墨水液面高于左侧,故C不符合题意;
D、应该做一个对照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做进行有关变量实验时,可以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
18.C
【详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0℃>60℃,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铜<黄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故热稳定性: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纸片比煤炭易燃,则说明着火点:纸片<煤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9.B
【详解】A、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该实验只能验证铁生锈需要氧气。缺少将干燥的铁钉放到干燥的试管内,用橡皮塞塞上试管口,没有验证水对铁生锈的影响,该选项能够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对照试验,一个溶质是碘,一个溶质是高锰酸钾,且溶质的质量相同,溶剂都是汽油,所处的温度相同,溶剂质量相等,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对照试验,一个放二氧化锰,一个不放二氧化锰,且放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相同,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B
20.B
【详解】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A正确;
B、火柴头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温度升高使火柴梗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错误;
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C正确;
D、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空气形成对流带走热量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D正确。
故选B。
21.D
【详解】A、纸张是可燃物,可以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2.B
【详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煤炉生火,用木材引燃是为了尽快达到煤的着火点,故A说法错误;
B、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所以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B说法正确;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C说法错误;
D、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CO)燃烧产生的物质,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23.C
【详解】试题分析: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火柴不易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不到火柴的着火点.故选C
考点:燃烧条件
24.B
【详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图可知,振荡时氧气能与白磷接触,停止振荡时水将氧气与白磷隔离。故选B。
25.D
【详解】A、“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温度,使之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B、“釜底抽薪”是利用了移走可燃物灭火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产生烟尘,故选项错误;
D、面粉、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D。
26.B
【详解】A、pH试纸先用水润湿,这样的操作会使溶液变稀,使测量的数据不准确,故操作错误;
B、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研究白磷燃烧是否需要O2,变量是否存在氧气所以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但实验①和实验②温度不同,一个是热水,一个是冷水,所以将实验②改成热水就行了,故操作错误;
D、未打磨的铝条表面存在氧化铝的保护膜从而阻碍了铝与硫酸铜的反应,所以不能说明铝不如铜活泼,故操作错误;
故选:B。
27.C
【详解】A. 碳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负极收集气体的体积是正极的2倍。故B不符合题意;
C. 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2O3粉末,红色粉末氧化铁变为黑色铁粉,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C符合题意;
D. 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是可燃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A
【详解】A、工厂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这样可以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反应更充分,可以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符合题意;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一个放出热量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D、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不是化工产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D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黑火药中含有硫、硝酸钾和碳,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大量燃烧黑火药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故B正确;
C、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黑火药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故C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黑火药燃烧时S和C的质量比是32:(12×3)≠32:12,故D错误。故选D。
30.B
【分析】A、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B、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
【详解】A、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图中溶质的质量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体积相同,溶剂的种类不相同,可以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B。
31.D
【分析】可燃物燃烧条件: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A、增大了酒精的挥发,故A不正确;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故B不正确;
C、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不正确;
D、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增大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D正确。故选D。
32. 对比 铝离子不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而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等,铁离子和铬离子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
(2)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3)根据不锈钢中含有铁、铬、镍等分析。
【详解】解:(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实验①的目的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铝离子不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填:对比。
(3)实际生产中,贮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氢时,使用铝罐(槽)而不使用不锈钢罐(槽),其原因是:铝离子不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而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等,铁离子和铬离子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故填:铝离子不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而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等,铁离子和铬离子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点睛】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1)过滤
(2)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形成絮状物(或吸附悬浮颗粒,或加速沉降)
(4)
(5)NaAlO2
(6)18
【详解】(1)由图可知,经操作a后,可得到固体和液体,则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
(2)将镁铝合金研磨成粉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硫酸铝晶体和明矾都是常用的絮凝剂,在净水过程中起到沉降的作用,故填:形成絮状物(或吸附悬浮颗粒,或加速沉降);
(4)由题干信息可知,通入CO2气体后,有固体生成,则该固体为Al(OH)3,其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题干信息可知,Al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NaAlO2,NaAlO2又会与CO2反应,则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NaAlO2;
(6)由题可知,固体I为镁,则18.0g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为:18g-7. 2g=10. 8g,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知,硫酸铝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也为10. 8g,硫酸铝晶体中铝元素的质量为:,n=18。
34. 去除稀硫酸 温度要低于40℃ ①和③ 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详解】(1)高温时废铁屑中的Fe3O4与CO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液中含有硫酸,避免消耗碳酸铵,所以需要加入氨水去除稀硫酸,使加入的(NH4)2CO3能顺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CO3,则②处反应为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碳酸铵在40℃以上容易分解,所以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温度要低于40℃。
(4)考查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需要保证实验条件中的变量只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所以①和③符合此要求;根据④和⑤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5. H2O 19.6 其它条件一定时,pH<4时,pH值升高有利于去除COD,pH>4时,随着pH值升高,此时COD的去除率却在下降 漂粉精
pH适应范围广
反应时间适中(或用量少,COD去除率高等)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S、O、H的个数分别是2、1、5、2,生成物中含Na、S、O、H的个数分别是2、1、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一个O,故X的化学式为:H2O;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
(3)由图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时,pH<4时,pH升高有利于去除COD,pH>4时,随着pH升高,此时COD的去除率却在下降;
(4)由表可知,处理该废水的最佳药剂是漂粉精,因为漂粉精pH适应范围广,反应时间适中,用量少,COD去除率高;
36. 溶液pH、料液浓度、沉淀时间 同一条件下,溶液的pH对氯离子的含量的影响 2
【详解】(1)由表可知,本实验研究了溶液pH、料液浓度、沉淀时间对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2)由表可知,实验 1、2的其它因素相同,只有pH不同,故实验 1、2 的目的是:同一条件下,溶液的pH对氯离子的含量的影响;
(3)客户对高纯度碳酸铈中氯离子的含量提出了小于 50ppm 的要求,由表中数据可知,只有实验2的氯离子含量小于50ppm,故应选用的的工艺方法为2。
37.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形成H2O) 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漏气;盐酸浓度过大;使用的是浓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变质;药品量过少;产生的CO2过少)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A实验中的热水既能使水中白磷隔绝氧气又可燃物提供热量;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B实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形成H2O)
(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4)倾倒二氧化碳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38.(1) 蜡烛熔化,掉落或火柴燃烧 AC
(2) 0.44 ac 或 bd
【解析】(1)
①铜具有导热性,可使火柴燃烧,蜡烛熔化、掉落;
②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酒精燃烧、火柴燃烧都属于化学变化,酒精、火柴燃烧说明酒精火柴具有可燃性,故选AC;
(2)
①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0.44g;
②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a、c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可选:ac;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b、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相同的时间,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压强更大,可选bd。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化学元素: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化学元素,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8章 碳的世界第一节 碳的单质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8章 碳的世界第一节 碳的单质练习,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0水的净化: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0水的净化,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