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昌永昌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展开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2月考试卷高二地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广东省作为交通流密集、路网发达的经济强省,交通业的碳排放备受关注。图示意2021年4月广东省高速公路车辆碳排放空间格局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粤北高速公路的碳排放量比粤东、粤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路网密度大 B. 接收产业规模大 C. 客货流量大 D. 港口机场数量多
2. 降低广东省高速公路碳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
A. 减少道路交通流量,控制碳排放 B. 完善交通路网,提高道路畅通度
C. 交通工具大型化,提高运输总量 D. 公路两侧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粤北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与粤东、粤西差异不大,A错误;粤东、粤西位于沿海,海运交通便利,接收产业规模大,粤北地区海运条件较差,接收产业规模较小,B错误;粤北位于广东与北部省份的陆路运输的南北通道必经之处,客货流量大,车辆碳排放多,C正确;由图可知,粤北地区的港口机场数量少,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广东省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减少道路交通流量不具备现实可行性,A错误;完善交通路网,提高道路畅通度,可以缩短车辆通行时间,减少碳排放,B正确;客货运输的起始点和目的地不尽相同,通过交通工具大型化和提高运输总量不具有现实可行性,C错误;公路两侧植树造林和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净化污染,但不能降低碳排放,D错误。故选B。
【点睛】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避免灾难的发生,国际社会正在采取减缓和适应措施。减缓措施包括减少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适应措施主要指的是降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灌溉等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
3. 下图属于以下哪个地区的民居景观( )
A. 黄土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图中所表现的是窑洞,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民居形式,A正确。因为该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土层深厚,直立性好,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冬暖夏凉,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BCD错误,故选A。
【点睛】
4.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 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C. 连通长江、准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 D.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的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因此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来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D符合题意;南水北调工程在洪水期的调水量有限,不可能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排除A;南水北调工程水量有限,线路之间的落差不大,不能利用来发电 ,排除B;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连通长江、准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但发展航远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故选D。
5. 下列区域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文化区 B. 行政区 C. 自然带 D. 干湿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区域具有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文化区、自然带、干湿地区等均具有过渡带,不具有明确的分界线。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 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
A. 高原多、平地少 B. 多平原、少山地 C. 多高原和盆地 D. 山河南北延伸,相间分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南半岛地势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其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山川大致南北走向,且山川相间排列,半岛地势犹如掌状,B、C错误,D正确。其次,其地势久经侵蚀而呈准平原状,喀斯特地貌发育,在第三纪造山运动中,印度马来地块亦有隆起和断裂现象。第三,平原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大河下游面积广大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A错误。故选D。
7.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大致是( )
A. 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B. 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
C. 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D. 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是南方和北方分界线,A正确;该线大致是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故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B错误;该线大致是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故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C错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D错误。故选A。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应对的环境问题是( )
A 臭氧层变薄 B. 全球气候变暖 C. 酸雨扩散 D. 地震频发
9. 上题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类大规模开采、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 ②氟氯烃类化合物的大量使用
③大规模的砍伐、破坏森林植被 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8. B 9.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主要的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8题详解】
据材料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低碳经济主要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故选B。
【9题详解】
据上题结论可知,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①③正确。故选C。
【点睛】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如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图反映的现象是( )
A. 产业升级 B. 产业结构调整 C. 企业的全球化 D. 产业转移
11. 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 )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优惠的税收政策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市场广阔
A. ④①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当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由SCC变化为SCC′时,在原生产地出现了亏损,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空间迁移,即产业转移,D对。产业升级则收入曲线会升高,A错。图示表示的是企业空间的移动,不是全球化,C错。是某个企业空间的变化,不是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B错。故选:D。
【11题详解】
优惠的税收政策,②是拉力。劳动力成本上升,①是推力。市场广阔,④是拉力。环境污染严重,③是推力。题目要求分别对应推力和拉力,则选项中两个数字,先是推力,后是拉力,所以B对。故选:B。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是( )
A. 调整产业结构 B. 加剧环境污染 C. 缓解能源紧张 D. 促进资源开发
13. 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降水均匀的气候特点
B. 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 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 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疆电外送”对调入区来说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减少环境污染,C正确、B错误;“疆电外送”会对调入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等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A、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甲图新疆晾房利用的是当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的特点,A错误;乙图是陕西窑洞,体现了当地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B错误;丙图是青海牧场,该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科技水平低,C错误;丁图是四川水田,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民居的用材判断气候特征:以砖土建造的砖墙结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来说气候相对干旱,降水偏少;以木结构为主的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气候湿热;江南地区的民居主要是内部主体为木结构、外包酥墙体的砖木混合结构。例如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以黏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要材质的民居。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称赞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下图是位于杨浦滨江“生活秀带”的“绿之丘”,由烟草仓库改造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生活秀带”是指( )
A. 美丽生活风景区 B. 零售餐饮集聚区
C. 城市中心商务区 D. 高档商品展示区
15. 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主要形成因素是( )
A. 政策 B. 交通 C. 科技 D. 市场
【答案】14. A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从“称赞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可知,“工业锈带”应为传统工业区,“锈”是生锈,意指衰落,指传统工业衰落地区。而“生活秀带”是指生态良好环境秀丽、生活宜居的地带,即美丽生活风景区,A正确。BCD无体现,故选A。
【15题详解】
说明传统工业区通过以生态优先的经济结构调整,使经济得以重新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方贯彻科学发展观国家政策,A正确。交通科技市场无明显变化,BCD错误。故选A。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6. D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读图分析可知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的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读图分析可知,④城市的四个指标是最高的,因此判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故选D项。
【17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③和④在创新带动能力指标上是最高的,说明两城市在高科技发展方面更具有优势,故选C项。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示区域河流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的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正确的有( )
①入海口附近,落差大,流速快
②中游地区,地形平坦,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
③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
④流域内水电站广布,截留泥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下列对该区域所在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广布 B. 内河航运发达
C. 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D. 采矿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区域是刚果盆地,图示等高线判断出河流入海口没有明显的河口三角洲。原因是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泥沙来源少,③正确;中游地区,地形平坦,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②正确;入海口附近,高差大,流速快,①正确,A正确。流域内经济欠发达,水电站较少,对泥沙的拦截作用较小,④错误,BCD排除。故选A。
【19题详解】
该流域主要流经刚果地区,该国热带雨林广布,A错误;经济欠发达,运输需求量较小,内河航运不发达,B错误;工业以初级产品为主,C错误。该国有非常丰富的金刚石、铜矿等资源,有“中非宝石”之称,采矿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D正确。故选D。
【点睛】河流的航运条件:1、自然条件。地形——地形平坦,水流平缓。径流——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冰期——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通航里程——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2、社会条件。经济——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人口、城市——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像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下图)。
20. 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
A. 秦岭、渭河 B. 秦岭、淮河 C. 大巴山、汉江 D. 太行山、汾河
21. 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 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 境内河流冬季均易结冰 D. 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22. 陕西梯田的南北差异表现为( )
A. 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 B. 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 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 D. 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23. 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主要体现出( )
A. 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B. 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
C.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D. 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24. 古书记载“泾水浊而渭水清”,而现在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最可能的原因是渭河流域( )
①上游水土流失加剧②下游是地上河,泥沙淤积
③人口、城市众多,污染加剧④气候变化,导致河流水文特征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0. A 21. D 22. D 23. A 24. 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陕西的“一山一水”将陕西自北向南分为了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其中,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以渭河为界,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地以秦岭为界。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陕南山地位于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故D项正确;陕南山地属于湿润地区,故A项错误;陕南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B项错误;陕南河流冬季不结冰,故C项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秦岭为我国南北方、亚热带和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陕南以水稻为主,陕北以小麦为主,故A项错误。陕南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陕北为背风坡,降水少,更重视引水灌溉,C错误;陕南为亚热带,温度更高,陕北温度较低,北方梯田热量较低,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故D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泾河为黄河的支流,是外流河,其径流量受降水的影响。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反映出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陕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气候的降水特征影响着泾河的径流量变化,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渭水古清今浊,可能是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另一方面是工农业生产废水、生活废水排污污染水源,故①③对;渭水下游并非地上河,气候变化也不大,不会导致河流水文特征的改变,故②④错,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1、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一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 3、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6、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7、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8、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9、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25. 日前针对网上热议的将苹果iPhone手机迁回美国本土生产,很多专业人士认为这不切实际。据此,iPhone手机回美国本土生产面临的困难有( )
①基础设施不完善 ②廉价劳动力缺乏 ③产业配套条件差 ④工业原料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美国苹果手机在海外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迁回美国本土,产业配套条件差,产业链不完整,手机装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需求多,而美国本土劳动力缺乏,且工资水平高,②③正确,美国基础设施好,工业原料充足,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
26. 日本粮食自给率低,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多山地、丘陵,平原少
C. 河流短小,水源短缺 D. 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由岛屿组成,境内多山地、丘陵,耕地少,平原少,而人口多,粮食自给率低,B正确。日本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而且气候偏海洋性,所以气候湿润,A错误。日本河流短小,但是水资源丰富,C错误。土壤盐碱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日本气候相对湿润,土壤盐碱化不严重,D错误。故选B。
【点睛】日本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境内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小。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绿洲及交通线分布示意图,2021年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完成问题。
27. 盆地边缘绿洲及城镇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 地形平坦程度 B. 绿洲土壤肥力
C. 交通便利程度 D. 绿洲水源供给
28. 塔里木盆地环形铁路( )
A. 建设过程受地形制约显著 B. 线路走向不受聚落分布影响 C. 需克服风沙天气的不利影响
D. 常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27. 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人类逐水而居,绿洲大多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下部,自然条件好,城市多分布在交通线上,交通便利,D正确;地形、土壤、交通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28题详解】
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人口和聚落集中,塔里木盆地环形铁路主要受聚落分布的影响,AB错误;由于紧靠塔里木盆地,距离沙漠较近,需克服风沙天气的不利影响,C正确;气候干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除地形外,还有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等因素。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河段进行水能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度大②河流流量大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库移民较少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30. 河流上游的水能开发对中、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轻洪涝灾害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9. A 30. B
【解析】
【分析】
【29题详解】
海拔高度大,不利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水位季节变化大是梯级开发的不利条件;水库移民较少不属于自然条件,①③⑤错;该河段以上河段流域面积较大,使得该河段河流流量大。同时,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梯级开发,②④正确,故选A。
【30题详解】
河流上游地区梯级开发,建设多级水库,有利于缓解下游地区的旱涝灾害;其次,为中下游地区提供水源,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再次,上游地区水库在枯水期放水,有利于增大中下游地区在枯水期的流量,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①③正确;河流上游的水能开发对年径流量几乎没有影响,②错误。河流上游地区梯级开发,降低了中下游地区的地下水水位,④错。B正确。故选B。
【点睛】大坝修建有利有弊,“利”的方面:一般能改善上游的航运条件;对河流起一定的调蓄作用,减少大坝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大坝可通过蓄水发电;发展农业灌溉等。“弊”的方面: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对航行产生一定影响;入海泥沙沉积减少,海水入侵加剧;上游库区沿线的自然、人文资源破坏或搬迁;生态移民较大;阻碍了某些鱼类的洄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哥斯达黎加素有“中美洲花园”的美誉,境内有火山120多座,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较大,工业化程度低。下图为哥斯达黎加简图及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哥斯达黎加政府组建有机农业生产协会,成立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目前有香蕉、咖啡、菠萝等农产品通过了有机农产品认证,这些农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和欧盟,在当地市场深受欢迎。
(1)分析蓬塔雷纳斯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2)推测哥斯达黎加清洁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简述哥斯达黎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1)夏秋季节,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春季节,该地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2)年降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位于东北信风带,距海较近,风能丰富。
(3)生态环境优越,环境污染少;多火山,土壤肥沃;政府政策支持;环境管理严格;市场广阔,潜力大;农业基础好。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哥斯达黎加简图及气候统计资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温、降水、清洁能源、农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塔雷纳斯位于赤道低压的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较大,且春季降水较少,睛天多,接收太阳辐射时间长,因此该地春季气温高。
【小问2详解】
结合地形图可知,哥斯达黎加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由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火山分布,地壳活跃,地热能丰富。由图可知哥斯达黎加位于东北信风带,大部分地区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且临近海洋,风力大,风力资源丰富。
【小问3详解】
由“哥斯达黎加素有“中美洲花园”的美誉和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较大,工业化程度低可知,该地生态环境优越,环境污染少;由“境内有火山120多座”可知,该地火山多,火山灰可以使土壤肥沃;由材料“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哥斯达黎加政府组建有机农业生产协会。成立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可知,政府政策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且对农产品的质量把控严格,重视环境管理;由“这些农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和欧盟,在当地市场深受欢迎”可知哥斯达黎加的有机农业国外市场广阔,潜力大;由图可知该地域市较少,农业基础较好。
32.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地区具有的资源优势是____,由A—B建设的是____工程,西起新疆____,东到____。
(2)限制图中C地区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是____,为了解决此限制因素,我国修建了____等铁路线;图中D所在的省区最突出的能源优势是____,原因是____,该省区最著名的矿产地在____,有”____”之称。
(3)图中E地区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是____,原因是____。
(4)该输气管道通过陕甘宁储气田的主要原因是____。
【答案】(1) ①. 石油、天然气 ②. 西气东输 ③. 轮南 ④. 上海
(2) ①. 煤炭外运的交通运输能力低 ②. 大秦、焦一兖一日、神黄 ③. 水能 ④. 长江和黄河上游流经此处,且位于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⑤. 柴达木盆地 ⑥. 聚宝盆
(3) ①. 水源 ②. 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4)保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
【解析】
【分析】本题考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所在地区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具有的资源优势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由A(新疆)到B(上海)建设的是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东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
【小问2详解】
图中C地是我国的山西省,该省是我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储量丰富。而我国南方地区煤炭资源缺乏,需要从山西调出大量的煤炭(北煤南运)。限制图中C地区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是煤炭外运的交通运输能力低。为了解决此限制因素,我国修建了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以及焦作到兖州到日照的焦—兖—日铁路和神木到黄骅的神黄铁路等铁路线;图中D省区是我国的青海省,该省区最突出的能源优势是水能丰富,原因是该省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长江和黄河上游流经此处,且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青海省最著名的矿产地在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小问3详解】
图中E地区是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是水源不足。
【小问4详解】
我国的陕甘宁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距离过于遥远,在向东修建过程中向北弯曲通过陕甘宁储气田可以获得天然气的补充,保证西气东输工程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
【点睛】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项土地整治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