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综合训练题
展开三(2)班 龙虎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测量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单位中的克与千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创设了生活中“过桥”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探索有关质量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分析
“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方面来看:已有克与千克的认识作基础。同时学生已使用人教版教材两年多,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玩,可是这里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由此引发了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限重1吨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接着教师就顺势揭示课题: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来源:ZXXK]
二、在生活中实践,建立、体验新知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25千克),根据这个推算一下:4个这样的同学重多少千克?40个呢?从而明确40个这样的同学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使学生进一步感悟1吨到底有多重。
2.联系生活,体验“吨”的应用
首先,教师示范举生活中的例子:一包水泥重100千克,几包水泥重1吨?面粉一袋重50千克,几袋重1吨?一头骆驼重350千克,几头骆驼约重1吨?再让学生自己从身边寻找这样的例子,小组交流。
其次,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大约重1吨?认为什么样的物体用吨来作单位?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
3.学以致用,解决“过桥”问题
在认识了“吨”之后,让学生再回到生活中的“过桥”问题。师问: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哪几只动物可以同时过桥?
三、回到生活,巩固应用
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课件出示)[来源:学|科|网Z|X|X|K]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计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又给予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程度的思考空间。)
2.(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为什么?[来源:][来源:学,科,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拓展延伸。[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适时捕捉题材,让学生结合“车上的载重数据”与平安,或者通过了解家里每个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并思考如果每个月少用1吨能做到吗?可以采用哪些节约水的方法,写一篇数学小作文。
人教版吨的认识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吨的认识练习题,共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吨的认识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 测量吨的认识课时训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过对秒的体验,第9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