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第22课《 手指 》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2课《 手指   》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01
    第22课《 手指   》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02
    第22课《 手指   》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22 手指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会写“、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9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学习难点: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

    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猜器官)

    指名学生猜谜底。(手指)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找中心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第二步:互学要求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第三步:展学要求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件出示:

    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五根手指                        ;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2)谁能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说)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细读课文,了解大拇指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刚刚同学们能轻松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大家找到了课文中的关键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方法。                                                                               

     品读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关键句。(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长处、短处)

    (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从“姿态”和“性格”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把五根手指当成人来写。)

    (4)用笔圈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步:互学要求

     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                                                                               

     (1)探究大拇指的姿态。

    ①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拇指的姿态的?(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寥寥几句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

    ④大家注意一下“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十分有趣。)

    ⑤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2)探究大拇指的性格。

    ①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性格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③大拇指有什么性格特点?(肯吃苦,但不贪功,默默奉献)

    ④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

    (3)探究大拇指的作用。

    ①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作用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电铃。

    ③说说大拇指有什么作用。(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

    ④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排比句)

    ⑤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这段话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相帮、死力、拼命、用劲)

    ⑥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大拇指的作用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指导学生运用找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品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主问题2预设答案

     

     

     

     

    课题:  22、手指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2.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1.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学习难点:2.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1.了解作者。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很风趣,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丰子恺。(课件出示作者简介)2.引导学生介绍手指。

    丰子恺先生写的课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幽默、风趣,那是智慧的闪现。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笔下的手指。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介绍手指                                                                                                                      

     

    学法指导

    第二步:互学要求

     3.第一次介绍手指。

    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介绍。(同桌之间互相介绍)

    4.第二次介绍手指。

    四人小组内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边看自己填写的表格边介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小组内互相介绍)                                                                               

    第三步:展学要求

    5.第三次介绍手指。

    全班交流汇报。推荐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这样介绍好在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集体反馈成果)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介绍手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风趣的语言。                                                                               

    主问题1预设答案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练习仿写,学会运用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仿写。

    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会让我们有所感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人的五官图)

    2.提出仿写要求。

    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3.指导仿写方法。

    (1)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五官。仿写鼻子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课件出示:

    让我们生存,让我们呼吸的第一高手,我看非鼻子莫属。他是由两个双胞胎兄弟组合而成,或矮矮的,扁扁的……

    (2)请仿写鼻子的同学接着往下写。

    (3)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课件出示:

    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非常忙碌的器官。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

    (4)请仿写眼睛的同学接着往下写。

    4.学生写课后小练笔。

    (1)学生边思考边仿写。(学生自由仿写)

    (2)学生边读边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3)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小练笔。                                                                               

    第二步:展学要求

    佳作展示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范例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此环节意在完成课后的小练笔。                                                                               

     

    主问题2预设答案

     

     

     

     

    三、教学总结

     

     

     

     

     

     

    四、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秀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跳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学习进程,教学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清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清贫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富强而抛头颅,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