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知识】-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件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试卷 1 次下载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清单】-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展开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点1 化学反应与热能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转化
化石燃料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除了燃烧,其它化学反应也伴随着放热或吸热现象。
1.两条基本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 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经和能量的形式不同,
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2.化学反应 一定 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吸热或放热。
3.化学能与热能的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 试管中加入2 mL 2 mol·L-1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再向试管中放入打磨过的镁条 | 将20 g 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10 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玻璃片盖上烧杯 |
实验 现象 | 镁条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升高 |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用手触摸杯壁下部,烧杯壁__变凉__,试着用手拿起烧杯,__木片黏在烧杯上__ |
实验 结论 | 该反应放出热量 | 该反应吸收热量4 |
化学反应发生时伴有__热量的释放和吸收__ |
4.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上把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大多数的化合反应;(CO2+C2CO为吸热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⑤缓慢的氧化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③以C、CO、H2为还原剂一些高温反应:CO2+C2CO ;C+H2OCO+H2
④盐类的水解
【注意】
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
反应条件与热量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既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与能量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 吸收 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释放 能量。
(2)键能: 标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断裂成理想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1)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则:吸收总能量为: 436+243=679KJ
释放总能量为: 431×2=862KJ
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862-679=183KJ
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断开化学键要 吸收 能量,形成化学键要 释放 能量; 化学键的变化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能量是守恒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
2.从物质储存化学能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反应物总能量 和
生成物总能量 相对大小。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如下: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小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3)以能量为纵坐标,画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简单示意图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三.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1.利用的三个阶段:
—树枝杂草
↓
—煤、石油、天然气
↓
—太阳能、氢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
2.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方面问题
(1)一是其短期内不可再生,储量有限;
(2)二是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SO2、NOx、CO等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3.在燃料利用过程中,节能的主要环节:
(1)燃料燃烧阶段——可通过改进锅炉的炉型和燃料空气比、清理积灰等方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2)能量利用阶段——可通过使用节能灯,改进电动机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发电厂、钢铁厂余热与城市供热联产等措施促进能源循环利用,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
4.新能源
(1)特点:资源丰富、__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__。
(2)人们比较关注的新能源:__太阳__能、__风__能、地热能、海洋能和__氢__能等。
考点2 化学反应与电能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关系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火力发电的缺点:
①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化石燃料发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②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经过多次转化,利用率低,能量损失大。
③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SO2、CO、NO2、粉尘等),污染环境。
2.原电池
原电池是一种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__ | 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 |
__锌片上无气泡,铜片上有气泡__ | 产生H2(还原反应)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 |
锌片上无气泡,铜片上有气泡,电流表指针偏转 | 该装置将__化学能__转化为__电能__ |
(1)原电池的电极
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流向正极)的一极
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来自负极)的一极
(2)原电池的原理:
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 负 极到 正 极;电流方向是从 正 极到 负 极。
根据铜锌原电池,填写下表:
电极 | 电极材料 | 电极反应 | 反应类型 | 得失电子的粒子 | 电子流动方向 |
负极 | Zn | Zn-2e-=Zn2+ | 氧化反应 | Zn | 电子流出 |
正极 | Cu | 2H++2e-=H2↑ | 还原反应 | H+ | 电子流入 |
总反应:________Zn+2H+=Zn2++H2↑___________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③ 闭合回路
④ 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
(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①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一般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②金属的防护。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
③设计制作化学电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溶液中离子运动时相互的干扰减小,使反应速率增大。
3.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离子方程式形式表示。
①书写步骤
A.列物质,标得失:按照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判断电极反应物、生成物,标出电子得失。
B.看环境,配守恒:电极产物在电解质溶液的环境中应能稳定存在,如酸性介质中,OH-不能存在,应生成水;碱性介质中,H+不能存在,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同样要遵循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C.两式加,验总式:正负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验证。
②常见介质
常见介质 | 注意事项 |
中性溶液 | 反应物若是H+得电子或OH-失电子,则H+或OH-均来自于水的电离 |
酸性溶液 |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均没有OH- |
碱性溶液 |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均没有H+ |
水溶液 | 不能出现O2- |
(2)利用总反应式书写电极反应式
①根据总反应式,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②确定介质的酸碱性或者其它特性。
③按照负极反应:还原剂-ne-=氧化产物
正极反应:氧化剂+ne-=还原产物,书写电极反应式。
④书写技巧:若某电极反应式较难写出时,可先写出较易写的电极反应式,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用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的电极反应式,即可得出较难写的电极反应式。
二.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锌锰干电池
构造示意图 | |||
工作 原理 | 负极 | 锌筒 | 锌被氧化,逐渐消耗 |
电解质 | 氯化铵糊 | ||
正极 | 石墨棒 | 二氧化锰被还原 | |
特点 | 放电后不能充电 | ||
便于携带,价格低 |
2.二次电池(充电电池)
(1)常见类型: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2)特点
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放电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逆向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3.燃料电池
一种将燃料(如氢气、甲烷、乙醇)和氧化剂(如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装置
特点:清洁、安全、高效;能量转化率可以达到80%以上;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从外部提供,供电量易于调节。
三.电池回收
废旧电池中含汞、镉、铅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给土壤、水源等造成严重的污染。
考点3 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 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 反应物浓度的
减少量 或 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来表示。
表达式 v=,式中各符号的表示意义:
v——反应速率。
Δc——某一时间段浓度的变化量,单位: mol/L 。
Δt——反应时间,单位: min(分) 、 s(秒) 、 h(小时) 。
速率单位(常用): mol·L-1·min-1 、 mol·L-1·s-1 。
【注意】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需注意以下问题:
(1) 化学反应速率是标量,只有 数值 而没有 方向 ;
(2) 一般计算出来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 平均 速率,不同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
(3) 对于纯液体或固体物质,反应在其表面进行,它们的“浓度” 是 不 变的,因此一般 不能 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4)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在数值上可能 不 同,但其意义相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 化学计量系数 之比。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定义式法
利用公式v=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利用该公式计算浓度变化量或时间。
(2)关系式法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物质的量变化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3.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
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大小,还要进行一定的换算。
(1)方法一: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
(2)方法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是由 物质本身的性质 决定的,即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决定的。
2.外界条件的影响(次要因素)
①催化剂的影响: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加入FeCl3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 | |
实验结论 |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②温度的影响: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浸在热水里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浸在冷水中的试管 | |
实验结论 | 温度越高速率越快 |
③浓度的影响: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不加水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 |
实验结论 |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压强:对于有 气体 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气体的压强( 缩小容器体积 ),可以 加快 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气体压强( 增大容器体积 ),可以 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 。
【总结】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
影响因素 | 速率变化 | |
催化剂 | 加快 | |
温度 | 升高 | 加快 |
降低 | 降低 | |
浓度 | 增大 | 加快 |
减小 | 降低 | |
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 增大(缩小容器体积) | 加快 |
减小(增大容器体积) | 降低 |
3.其他影响因素:
(1)如固体参加反应,增大 固体表面积 ,反应速率增大。
(2) 反应物状态:一般来说,配制成溶液或反应物是气体,都能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
(3)形成原电池,可以增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
考点4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可逆反应:
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 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的反应。
2.特征:三同: 相同条件 , 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 反应物、生成物同时存在 ;
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即任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均 小于 100%。
3.表示:化学方程式中用 “⇌” 表示。
4.很多化学反应在进行时都有一定的可逆性,不同反应的可逆性不同,有些化学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可逆程度很小,如 2 Na + 2 H2O === 2 NaOH + H2↑,视为“不可逆”反应。
典型的可逆反应有:
H2+I2⇌2HI , 2SO2+O2⇌2SO3 ,
SO2+H2O⇌H2SO3 , NH3+H2O⇌NH3﹒H2O 等。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反应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在可逆反应2SO2+O22SO3中,反应进行之初SO2和O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1、1mol·L-1,此时正反应速率v正 最大 ,逆反应速率v逆 为零 。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 逐渐减小 ,正反应速率 逐渐减小 ;生成物浓度 逐渐增大 ,逆反应速率 逐渐增大 。最终在时刻t时反应物浓度不再 改变 ,生成物浓度不再 改变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相等 。反应是否停止? 反应并没有停止,动态平衡 。
(2)含义: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相等 ,反应物和生产物的浓度 不在改变 ,此反应达到一种 表面静止 状态,我们称为 化学平衡状态 。
2.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即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 可逆反应 。
(2)动:即化学平衡是一种 动态平衡 ,即 v正=v逆≠0 ,反应并未 停止 。
(3)等:即v正 = v逆,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 相等 。
(4)定:在达化学平衡的混合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
(5)变:化学平衡是在 一定条件 下的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可能会发生 变化
【总结】
化学平衡状态时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目的:
——促进有利反应———
2.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调控:
(1)考虑因素:
化工生产中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条件的__成本__和__实际可能性__。
(2)实例——合成氨生产条件的选择:
——400~500 ℃——10~30 MPa—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期末复习】高一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这是一份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期末复习】高一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10页。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这是一份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这是一份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