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六章 自然灾害(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六章 自然灾害(提升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提升卷(解析版).docx
    第六章 自然灾害(提升卷)(原卷版)第1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提升卷)(原卷版)第2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提升卷)(原卷版)第3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提升卷(解析版)第1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提升卷(解析版)第2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提升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章 自然灾害(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章 自然灾害(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六章自然灾害提升卷解析版docx、第六章自然灾害提升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单元检测(提升卷)
    一、 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题*2分=60分)
    (2016·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2.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条件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答案】1.A    2.C
    【解析】1.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即获取地面景观类事物的分布信息,故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的信息可用RS技术获取,①②④正确;土壤、岩层、地下水不能通过RS技术获取,③⑤⑥错误。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农业适宜性评价需要考虑的自然条件为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水源条件包括水系和地下水,②③④⑥正确;农业发展不需要考虑居民点和岩层的信息,①⑤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遥感”是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它只能够获取地球表面的地物信息,对于地球内部的地物信息一般不能获取。
    3.(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遥感平台及传感器信息采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和乙都属航空遥感
    ②甲为被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③甲和乙都可重复监测
    ④乙为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结合题干和图文分析可知,甲需要靠云层和地面物体反射或者折射采集信息,没有主动发射辐射源,应为被动式遥感,但是由于只能发生在电磁辐射红外、紫外和微波波段,所以不能全天候监测地表,但可做重复监测;而乙主动发射出人工辐射源,采集信息,计录数据,因此为主动式遥感,可以全天候反复监测,故②错,③④正确;航空遥感多用在飞机等使用的传感器运载工具,因此甲乙都不是,故①错,最终答案应选D。
    【点睛】主动遥感性质:从遥感平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特点: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
    被动遥感性质: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特点:主要发生在电磁辐射的紫外、红外和微波波段。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大气对某一波段有很强的吸收,该波段一定有很强的辐射。
    4.(2021·浙江·高考真题)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④⑦ B.⑤⑧ C.②③ D.⑥⑨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则在某地降水强度土层中④⑥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地形图层中,④⑦发生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植被图层中④⑦⑥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综合三个指标看,④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故答案选A。

    5.(2015·广东·高考真题)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详解】根据图中断裂带、地震破坏程度和次生灾害发生频率,可知,丁区不位于断裂带上,且地震破坏程度和次生灾害发生频率最低,所以是最适宜城市重建的地方。故选D。
    (2020·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7.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答案】6.C    7.D

    【解析】6.根据图中滑坡边界的形态、古河道以及现今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滑坡掩埋的河流阶地以及古堰塞湖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注意图中的方向指示标),阻塞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故选C。
    7.图中所示序号中最先有古河道,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滑坡体掩埋了部分河流阶地,同时,滑坡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因此图中所示序号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
    (2022·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荷兰是受风暴潮影响严重的国家,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的现象。下图示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堤防闸坝组成的防潮抗洪系统,其闸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荷兰沿海风暴潮多发的原因是(   )
    ①沿海台风多发②常年受西风影响③地势低平④海底地壳不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以下情形中,堤坝闸门需要打开的是(   )
    A.风暴潮发生时 B.海水低潮位时 C.河流枯水期时 D.河流结冰期时
    【答案】8.B    9.B
    【解析】8.荷兰地势低平,地处西风带,常年受来自大西洋强劲西风的影响,容易发生风暴潮,②③正确;台风多发生在低纬地区,荷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堤坝闸门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海水入侵,应在海水低潮位时打开,在海水高潮位时关闭,B正确。风暴潮发生时,应关闭闸门,防止海水入侵,A错误。河水枯水或结冰时,由于河流水较少,海水容易入侵,也应关闭闸门,CD错误。故选B。
    【点睛】荷兰本土境内地势极低,东部与南部略高一点,所以大多地区都是围海造地形成的。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碳卫星”能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公众开放共享,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碳卫星工作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工作流程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数字地球
    11.“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公众开放有助于我国(   )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
    【答案】10.A    11.C
    【解析】10.卫星获取碳排放信息应用了遥感技术,主要作用是收集信息和监测,对数据进行加工、制图、数据共享等属于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用是分析数据,处理信息,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用于定位、导航,“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BCD错误。故选A。
    11.“碳卫星”能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所以,“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公众开放可以使我国各行各业都能了解碳排放的情况,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碳卫星”只能监测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无法获取各行业的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只是数据资料的公开,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能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2016年12月22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碳卫星发射升空。
    (2022·福建省永泰县城关中学高一期中)风暴潮,又称风暴海啸、气象海啸等,它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受其影响的海区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我国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的五个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冬季受风暴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示⑤地在夏秋季节间歇性风暴潮发生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   )
    A.西北风势力强劲 B.东南风势力强劲
    C.台风天气多 D.夏秋季节引潮力较强

    【答案】12.B   13.C

    【解析】12.图示区域冬季受西北风影响,①③④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图示⑤地在夏秋季节,受东南风影响,东南风与间歇性风暴潮发生频率无关,AB错误;台风天气多,台风发生时会带来狂风,引发风暴潮,C正确;引潮力是由天体引力产生的,与日地月的位置有关,与季节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2022·山西吕梁·高二期中)科学家对近几十年北半球极端低温事件的研究发现,部分地区的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出现了上升趋势,我国极端低温事件也存在独特的时空分布特征。下图示意我国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单位: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冬季持续性低温事件(   )
    A.1991年以前主要类型为西北、江南类 B.1991年以前全国类发生次数为20次
    C.1991年以前南方出现次数较频繁 D.21世纪以后从未发生过全国类
    15.与造成我国低温冻害的常见天气系统成因一致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伏旱 D.梅雨

    【答案】14.D    15.B

    【解析】14.根据材料可知,1991年以前低温事件主要类型为全国类,故A错;1991年以前发生次数为18次,故B错;1991年以前全国类出现次数较频繁,故C错;21世纪以后未发生过全国类,故D正确,本题选D。
    15.造成我国低温冻害的常见天气系统为冷锋,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为冷锋;故B正确,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为气旋,主要引起洪涝灾害,故A错;形成伏旱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气温高,故C错;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连续性降雨,发生在6、7月,故D错,本题B。
    【点睛】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中国受冻害影响最大的是北方冬小麦区北部,主要有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北疆冻害区,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和山西中部的黄土高原冻害区,山西北部、燕山山区和辽宁南部一带的冻害区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北部的华北平原冻害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冻害发生的次数虽少,但丘陵山地对南下冷空气的阻滞作用,常使冷空气堆积,导致较长时间气温偏低,并伴有降雪、冻雨天气,使麦类、油菜、蚕豆、豌豆和柑橘等受严重冻害。
    (2022·浙江浙江·高一期中)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8日14时44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15度,东经121.30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此次地震的震源可能位于(   )
    A.Ⅱ圈层 B.莫霍界面以下 C.Ⅳ圈层 D.古登堡界面以下
    17.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C.等震线是震级相同点的连线
    D.地震预警主要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18.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Ⅰ圈层是最活跃的圈层 B.Ⅱ圈层在海洋中硅镁层常常缺失
    C.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不规则 D.Ⅳ圈层可能与地球磁场产生有关

    【答案】16.A   17.D    18.D

    【解析】16.由于震源深度为10千米,由此可以判断出此时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当中,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Ⅱ圈层为地壳,A正确。地壳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以上,BD错误。Ⅳ圈层为外核,C错误,故选A。
    17.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可以有多个烈度,AB错误。等震线是震中距相等的各点的连线,而不是震级相同点的连线,C错误。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由此可以进行地震预警,所以地震预警主要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D正确,故选D。
    18.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是Ⅰ圈大气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A错误。Ⅲ圈是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错误。Ⅱ圈层为地壳,海洋中硅铝层常常缺失,B错误。Ⅳ圈层为外核,由于外核是熔融态的物质,外核的运动可能与地球磁场的产生有关,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2022·全国·高一期末)2020年9月15日6时40分,四川省木攀枝花市米易县白坡彝族乡突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进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导致大批人员被困。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诱发此次泥石流灾害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暴雨洪涝 B.地势陡峭 C.山石松动 D.植被破坏
    20.发生泥石流时,逃生时应(     )
    A.顺山谷地势往低处跑 B.借助山谷中大树避险
    C.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 D.迅速向山顶方向攀爬

    【答案】19.A    20.C

    【解析】19.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大量冰雪融水或江河、水库溃决后的急速地表径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并具有强大冲击力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结合所学可知,暴雨洪涝、地势陡峭、山石松动和植被破坏都是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但题干问的是“诱发因素”,据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谷中,诱发因素应该是暴雨洪涝,A正确,BCD排除。故选A。
    20.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山谷中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为了快速避险、远离泥石流路径,应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即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故C正确,A错误;泥石流发生时,山体和植被的稳定性都较差,故借助大树躲避和向山顶攀爬都是较危险的行为,BD错误。故选C。
    【点睛】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很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

    (2022·陕西·宝鸡中学高一期中)2021年某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提示:当前地质灾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请广大市民进入山区前务必关注灾害预警信息、景区关闭信息,强降雨天气期间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提示最有可能发布于(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22.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   )
    ①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②滑坡,因土壤水饱和③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④山洪,因地势陡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1.C    22.B

    【解析】21.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提示信息,强降雨天气期间不要到山区游玩或露营,可知北京地区此时有强降雨天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可以推断此时可能是7、8月。ABD错,C对,故选C。
    22.地震由于地壳变得活跃后产生的地面震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但不是由强降雨引发的。故①项错误。山区当遇强降雨时,会因雨水强烈下渗,造成土壤中的水饱和,并在地下形成滑动面,从而引发滑坡。故②项正确。在山区河谷地区,由于强降雨,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侵蚀和搬运能力大量增强,会携带大量泥沙、石块、枯枝落叶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故③项正确。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是气象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故④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②③,ACD错,B正确。故选B。
    【点睛】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属于气象灾害。
    (2022·新疆和田·高三期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回答下面小题。
    23.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哪一类现代技术(   )
    A.GPS B.RS C.GIS D.3S
    24.“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工作(   )
    ①交通运输②搜索营救③调度指挥④导弹发射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23.A    24.B

    【解析】23.我国“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两者都属于定位、导航、授时的现代技术,A正确;RS是遥感的简称,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B错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主要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C错误;3S是GPS、RS、GIS的统称,D错误;故选A。
    24.“北斗”系统可以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交通运输、搜索营救、调度指挥、导弹发射都需要卫星定位、导航,都可以利用“北斗”系统工作,所以,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全球定位系统能够提供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具有全能型(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测绘领域、资源勘测、交通领域、娱乐旅游、救援领域。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袭击时会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读我国1951—2022年期间每月寒潮发生次数累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6.我国下列地区,寒潮最难以影响到的是(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海南岛

    【答案】25.B    26.C

    【解析】25.从1951~2022年期间每月寒潮发生次数累计图可以判断,寒潮最少的季节是丁,为夏季,D错误。乙季节寒潮发生较多,且每月次数较均衡,因此应是寒潮源地较稳定的冬季,B正确。甲和丙各月寒潮发生次数差异较大,应是过渡季节,即春、秋季,AC错误。故选B。
    26.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受寒潮影响小,原因是海拔高;我国四川盆地受寒潮影响小,原因是秦岭山地的阻挡;我国南部沿海、海南岛、云南南部受寒潮影响小,原因是纬度低,距离寒潮源地远;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青藏高原海拔高,阻挡冷空气的爬升,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一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同山脉平行的构造谷地。在这段谷地内,垂直高度变化大,在背风、向阳缓坡的低海拔马蹄形谷地,谷地地形具有保温作用,是西藏最为温暖湿润的地区,为种植亚热带作物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综上所述,雅鲁藏布江谷底最难受到寒潮的影响,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季节。夏季一般不会出现寒潮天气。
    (2021·山东青岛·高一期末)2021年1月7日,青岛经历了一次“史诗级”寒潮天气,市区最低温度达到-15.9℃,在附近海面上出现了罕见的海浩奇观(下图)。大海如“开锅”一般,蒸汽腾腾,仙气缭绕。据中国海洋大学专家介绍,此次海浩实际是极寒天气下形成的一种冰水混合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海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①附近海面风平浪静②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
    ③空气温度与海水温度差异大④冬季取暖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气象部门监测、预报寒潮利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   )
    A.RS和GS B.RS和BDS C.GIS和GPS D.GIS和BDS

    【答案】27.C    28.A

    【解析】27.海浩,一般发生于冬季,干冷的空气遇到相对温暖的水面会导致水分蒸发遇冷凝结形成,所以此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且空气与海水温差大,水汽凝结。②③正确,①④错误,ABD 错误,C正确。故选C。
    28.RS是遥感,GIS是地理信息系统,GPS是全球定位,BDS是北斗导航,RS与GIS常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浩实际是极寒天气下形成的一种冰水混合雾;RS与GIS常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
    (2022·江苏·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为2022年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北斗卫星系统
    30.四川地区防治旱灾最不可行的措施为(   )
    A.人工降雨 B.开采地下水 C.跨流域调水 D.修建水库

    【答案】29.C   30.A

    【解析】29.遥感主要应用于获取信息、灾害监测、资源调查等方面,C符合题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及高程等方面,A、D不符合题意;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适用于数据的管理、处理与分析,类似于“人脑”,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
    30.防治旱灾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实现,也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储存雨季的水资源实现,适当开采地下水也可以获取水资源,B、C、D都属于可行性措施。人工降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有足够的的水汽,二是有凝结核,所以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人工降雨,人类只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使云中的水汽降落地面,但并不能“人工造雨”,对于长期干旱的地区而言,其实用性较差,故答案选A。
    【点睛】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开源:开采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人工降水、海水淡化、购买水资源等;节流:提高公民节水意识、设置阶梯水价、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水资源的利用率等。

    三、综合题(40分)
    31.(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4分)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6分)
    【答案】(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3)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分析】本大题以海巴洛沟流域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为材料,涉及泥石流物质来源、形成过程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可推测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为高山寒带峰脊区的的冰碛物和寒冻风化碎屑物,河谷区沟道两侧的滑坡体;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中段,板块运动较多,地震多发,坡体结构不稳固,因此流域内多破碎的岩土体。
    (2)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AB段海拔高且等高线密集,可判断出地势陡峭,为径流的初始运动提供了充足势能;BC段海拔相对较低,且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缓,沟道堆积物分布较多,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CD段等高线密集弯曲,可判断出沟道呈“V”型,坡度较陡,为窄谷区,为泥石流快速运动通道。
    (3)泥石流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冰雪融水、泥石流物质来源和地势等方面来分析;该地位于横断山区,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该地山体海拔高,有永久冰川存在,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水量大;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滑坡、地震,固体碎屑物多,泥石流物来源多;山地垂直高差大,坡度大,山地上部的泥石流发生较为隐蔽,一旦到达下部危害严重。
    【点睛】
    32.(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

    (1)甲地地形为____(填类型),夏季盛行____(填风向)风,降水较多。(2分)
    (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6分)
    (3)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4分)
    【答案】(1)     山地     东南
    (2)规律:自南向北推迟。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
    (3)中部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短,汇流时间短。

    【分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洪峰流量等值线及夏季暴雨出现频率随日期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等问题,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根据经纬度等位置判断,甲地为长白山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水汽受地形阻挡故而降水较多。
    (2)结合图2,可发现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自南向北推迟。降水角度可从降水量、降水年际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由于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季节变化大,另外,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3)结合台湾东西部差异,可知台湾东部,地形起伏更大,又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短,汇流时间短,因而更易爆发山洪。

    33.(广西·钦州港经开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2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8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
    【答案】(1)     ②区     该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工农业用水量大。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1950-1991年间旱灾在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旱灾的成因,防灾措施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从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可以看出,②区所占比例均是最高的。根据图示:②区旱灾最严重。主要原因是该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 (C)均最高。
    (2)从图中分布来看,②为华北地区,以春旱为主,由于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加之工农业用水量大,所以导致春旱。③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伏旱为主,由于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所以导致伏旱。
    (3)①区位于东北地区,春旱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森林火灾,监测手段为遥感技术。
    措施有国家政策支持,跨区域调水.人工增雨,抽取地下水,合理灌溉
    【点睛】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
    春季锋面雨带未移至此,降水少;
    春季升温快,蒸发旺盛;
    工农业用水量大。

    相关试卷

    第四章 地貌(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四章 地貌(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四章地貌提升卷解析版docx、第四章地貌提升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自然灾害(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六章 自然灾害(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六章自然灾害基础卷解析版docx、第六章自然灾害基础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提升卷解析版docx、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提升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