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B卷 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3 次下载
-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A卷 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A卷 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B卷 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3 次下载
-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A卷 单元考点)-【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4 次下载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B卷 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必三)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B卷•综合测试)
(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近几年,东北虎野生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其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珲春林业局为更好地保护野生东北虎繁育种群,停止了部分伐区的木材生产作业,以及红松果林采集、林蛙养殖和人参种植等林地经济经营项目,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下图中阴影部分为东北虎保护区。据此完成下列1-2小题。
1.珲春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虎理想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森林繁茂,不受人类干扰 B.地形复杂,利于东北虎捕食
C.生物资源丰富,食物充足 D.水系发达,便于东北虎栖息
2.珲春实现保护东北虎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是( )
A.加强宣传,发展生态旅游 B.开发水能资源,实现电力外送
C.重视规划,种植名贵木材 D.发展林下经济,进行人工养殖
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地区。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引发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受其影响日本的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例由30%左右降到了不足5%。2020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废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将于约两年后开始。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日本大力发展核电,与之有关的该国地理条件是( )
A.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B.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C.人口密度较高 D.资源贫乏,尤其缺少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
4.下面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造成的可能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B.核废水将随洋流扩散到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C.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D.损害海洋环境的服务功能,延缓太平洋沿岸各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图为2010~2018年江苏省碳排放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2010~2018年期间,江苏省碳排放所占比重下降的是( )
A.生活消费 B.第一产业 C.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
6.为减少碳排放总量,江苏省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B.控制农作物种植面积
C.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D.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96年给粮食安全下的定义是“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充足的、安全的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下图为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下列区域中,2014年粮食安全指数(指数越高越安全)最低的地区是( )
A.欧洲东部 B.亚洲中部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拉丁美洲
8.下列与粮食安全指数成正相关的因素是( )
A.年积温 B.年平均降水量 C.人口数量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9.有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粮食安全,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极端天气事件概率 B.作物品种减少
C.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D.作物种植界线向高纬度扩展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下图),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中,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1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理由不正确的是( )
A.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B.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C.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 D.城镇体系完善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实现“碳中和”的核心问题是( )
A.能源结构 B.减少排放 C.人为抵消 D.收集封存
13.关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相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打造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基地,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摆脱对国际能源供给的依赖,提升国家能源安全
C.加大清洁能源结构占比,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提高钢铁、铝和塑料等高耗能产品回收利用率
今年“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图示期间,CO2浓度变化的直接后果是( )
A.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B.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C.适量反射太阳辐射 D.适量反射地面辐射
15.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30年前增长变慢 B.2030年增长率最高
C.2021~2030年增速增加 D.2060年后无碳排放
16.我国依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有( )
①用火电替代煤炭 ②发展城市河流廊道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17-18小题。
17.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18.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
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在总量管制下,国家间或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下图是配额型碳交易原理示意图。目前,全球碳市场主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之间,但各国碳交易具体规则有所不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最可能的是( )
A.企业甲能源使用效率高 B.企业乙占地面积更小
C.企业甲产品科技含量低 D.企业乙运输耗能较少
20.碳交易( )
A.使环保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B.使高碳企业降低碳排放成本
C.鼓励发达国家增加碳排放 D.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高大沙山和众多湖泊著称的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玫瑰湖(湖面呈现出奇特的粉红色或其他偏红色系)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巴丹吉林沙漠里,有一条断裂带———“阿尔金深大断裂”,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毫米),蒸发旺盛(年蒸发量大于3500毫米),年均温7-8℃.但沙漠中分布众多湖泊,现存有106个湖泊,其中多数为盐湖,湖水终年不冻.图1为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示意,图2为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卤虫是以盐藻为食的浮游动物,当卤虫数量呈爆发式增加时,会将湖水染成红色,因而是形成玫瑰湖的重要因素。卤虫是水产养殖的优质生物饵料,近年来卤虫资源已面临枯竭。
(1)巴丹吉林沙漠降水量很少,现存湖泊却很多,试判断这些湖泊水源的补给形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推测巴丹吉林沙漠中出现玫瑰湖的季节,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中一些盐湖的卤虫资源已面临枯竭,请为保护卤虫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2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公园,分为三大园区: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和澜沧江园区,其中黄河源园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和玛多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说出玛多的气候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黄河源园区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这里有雄浑粗犷的高原原始地貌、高耸冷峻的冰川雪山、广袤无垠的高寒草甸草原,为众多高原特有物种提供了栖息地。通过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力度,维护水源涵养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促进民生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简述黄河源园区建设的地理意义。
(3)依据黄河源园区特色,为有效保护黄河源园区,设计一句简洁的宜传语。
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有“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的美誉。甘草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中草药,用途广、销量大。由于人类掠夺式开采,鄂尔多斯高原遍地丛生的甘草数量急剧减少。2000年,当地建立了鄂尔多斯甘草自然保护区,该区域也是自治区“绿盾2021”的重要区域。下图示意鄂尔多斯高原位置。
(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简述甘草的生长习性。
(2)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甘草的恢复和保护给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