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霸知识清单】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神经调节 - 必背知识清单 试卷 14 次下载
- 【学霸知识清单】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5章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必背知识清单 试卷 13 次下载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0 次下载
- 第2章 神经调节(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4 次下载
- 第2章 神经调节(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16 次下载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能力提升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初到高原的人往往发生高原反应,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尿量减少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肺气肿;重返平原后会发生低原反应(俗称“醉氧”),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原反应引起的发热是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
B. 肺气肿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肺部组织液增加
C. “醉氧”是由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增多导致运输氧气能力过强
D. “醉氧”患者发生严重腹泻时,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要补充无机盐
2.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已知大部分晶体物质不易通过血细胞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血浆蛋白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维持血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方面,血浆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
B.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无机盐含量高,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胶体渗透压体现
C. 在维持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平衡方面,血浆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
D. 人体血浆渗透压平衡受多种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
3.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 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 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
D. 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4.如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B. 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
C. 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较多
D. 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
5.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C. 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很快排出体内
6.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B. 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C. 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D. 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7.某同学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部分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0.1mol/L的NaOH的实验结果与上图基本相同
B. 两种生物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维持pH稳定的能力
C. 据结果推测生物体可能通过缓冲物质维持pH的稳定
D. 机体维持pH的稳定有利于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8.分析如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 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 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图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唾液淀粉酶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 ④Na+ ⑤血浆蛋白.
A. ①③ B. ②③④⑤ C. ④⑤ D. ③④⑤
11.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人花粉过敏时B的含量将会增多
B. 某人一次摄入较多的食醋,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A中含有缓冲物质
C. 在A、B、C三种液体中,A中CO2浓度最高
D. E表示泌尿系统
12.下列对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活性的正常体现
C. 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可以给细胞提供能量
13.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水、无机盐、激素、氨基酸和尿素等
B.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 细胞外液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14.下列病症或疾病与稳态失调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感冒发热,食欲不振——体温过高,酶活性过高
B. 高原反应——机体散热受阻, 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C. 中暑——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导致水盐平衡失调
D. 尿毒症——尿素等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
1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液,下列图中所示内环境a、b、c、d的名称对应的序号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6.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pH起调节作用
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随尿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对细胞呼吸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 B. C. D.
1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Ⅱ表示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进入内环境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 表示重吸收作用
D. N表示的器官可以是皮肤
18.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下列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抗体与抗原结合 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丙酮酸分解成和 在人体内的运输 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HIV 的增殖 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A. B. C. D.
19.如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 B. C. D.
20.如图曲线为某人进行1分钟全速跑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B段增加的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B. 细胞产生的乳酸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
C. BC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被氧化分解
D. 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
21.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解旋酶、、尿素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
C. 、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 、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22.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速率、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骨骼肌细胞氧化分解的葡萄糖可以来自组织液、胞内肌糖原的分解
B. 若运动出汗引起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C. 运动强度为c时,机体产生较多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D. 开始运动后,内环境中CO2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
23.内、外环境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机体通过精确的调节机制对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实现机体稳态。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相互作用即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内环境成分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甚至会造成内环境稳态失衡
C. 机体通过分级调节和正反馈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 只要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就不可能患病
24.人在严重感冒时经常要“输液”,即静脉注射,可以短时间内注射大剂量的药物,快速达到组织,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在“输液”之前,一般都要做“皮试”,即皮下注射,以预防人体对该药物的过敏反应.“皮试”和“输液”时药液最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
A. 血浆、淋巴 B. 血浆、组织液 C. 组织液、血浆 D. 组织液、淋巴
25.如图为某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104天的训练过程中随平均夜营高度的变化,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已知海拔越高,空气中氧气越稀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B. 随海拔升高,红细胞有氧呼吸加强
C. 在夜营海拔高度为1500m时,人体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D. 人体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海拔高度有适应性变化
26.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Na+、K+、Cl-、Mg2+的相对浓度。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和Cl-主要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正常的细胞内液渗透压
B. Na+和Mg2+运出细胞的方式相同,K+和Cl-运入细胞都需要消耗ATP
C. Na+和K+在细胞内外分布不平衡有利于维持神经元的功能
D. 四种离子在体液中的浓度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7.人体的各种细胞外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图中a、b、c分别表示人体的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中的蛋白质含量多于a或c中的
B. 大部分细胞生活于c中
C. c中的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细胞3吸水
D. 细胞2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8.有研究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通过与现有常用治疗脑水肿药物地塞米松进行临床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解释不恰当的是( )
编号 | 使用药物 | 治疗时间 | 治疗前水肿指数 | 治疗后水肿指数 |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
A组 | ACTH(79例) | 3个月 | 4.1-9.6 | 1.1-2.9 | 1.1-2.9 |
B组 | 地塞米松(79例) | 3个月 | 5.1-7.1 | 3.3-4.9 | 5.1-9.8 |
注:水肿指数越高,水肿越严重
A. 脑水肿产生可能与脑中局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有关
B. 分析A组或B组的实验数据,治疗前、后可形成对照
C. 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比地塞米松更显著、更持久
D. ACTH和地塞米松的不同用量也是该临床实验的自变量
29.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坚持素食
③小蛔虫进入淋巴管
④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应使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
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30.人工肾能部分替代真正的肾脏起作用。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一种称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血液中的小分子废物通过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透析液中。血液从患者臂部或腿部的血管通路流入人工肾,经过人工肾得到净化后,又流回静脉(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了防止蛋白质类等有用的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蛋白质类等有用的物质应与血液中的基本相同
B. 为了防止某些盐类等有用的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应与血液中的基本相同
C. 患者的血液要流经人工肾许多次之后,才能除去大部分的小分子废物
D. 血液与透析液中的物质存在浓度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31.如表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如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 XX医院化验单
- 姓名:XXX
项目 |
| 测定值 | 单位 | 参考范围 |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 ALT | 17 | IU/L | 0-45 |
肌酐 | CRE | 1.9 | mg/dL | 0.5--1.5 |
尿素氮 | BUN | 14.6 | mg/dL | 6.0--23.0 |
血清葡萄糖 | GLU | 223 | mg/dL | 60一110 |
甘油三酯 | TG | 217 | mg/dL | 50-=200 |
总胆固醇 | TCH | 179 | mg/dL | 150--220 |
(1)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原因是 ______。
(2)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 ______。
(3)图中的 __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图中 ___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
(4)血清葡萄糖存在于图中的 ______(填序号),血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 ______层磷脂分子。
(5)如果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______。
(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______。
32.如图是人体的内环境部分结构示意图,图甲中A、B、C、D为体液成分,a、b、c、d为相关结构,图乙中∽为体液成分或者相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图甲,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 ] 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则会引起[ ] 中的液体增多。
(2)图乙中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 ;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含有较多的 。
(3)图乙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和 的含量有关,其pH能够基本保持在 范围内。
(4)对照图乙,中的氧要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共穿过 层磷脂分子,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乙中的[ ] 。
33.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系统.
(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要穿过______层生物膜.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34.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依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某实验小组对正常小鼠、患有中枢性尿崩症的小鼠和肾性尿崩症的小鼠禁水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三组小鼠尿液渗透压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时间的变化,对照组小鼠的尿液渗透压逐渐升高,尿崩症实验鼠的尿液渗透压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正常鼠。中枢性尿崩症小鼠发病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下降”或“不变”)。
(2)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_______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要____________(填“多”或“少”)些。
(3)经研究发现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正常”)。
(4)尿崩症患者如果渴觉减退或消失,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可引起严重失水、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水平明显升高,出现极度软弱、发热、神精症症状,甚至死亡。由此可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 表示结构,a、b、c、d 表示液体成分。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 a~d,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用字母表示),O2 浓度最低的是______(用字母表示)。b 和 d 的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
b 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
(2)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但不会导致血浆 pH 降低,这主要是因为______。
(3)在正常情况下,组成 B 结构的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 若人体因营养不良而产生水肿症状,则是由于______(用字母表示)增多直接造成的。
(4)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这些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排出体外。目前普遍认为,通过______调节网络,能让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达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