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的净化
展开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的净化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扬州·统考二模)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煮沸
2.(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3.(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消毒后可变成纯水 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水的三态转化 D.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4.(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环节中自来水生产过程不涉及的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消毒
5.(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玻璃棒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用途颇多的一种玻璃仪器。下列有关玻璃棒的用途描述不准确的是
A 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 B 蒸发时搅拌,散热 | C 测溶液pH时,蘸取液体 | D 过滤时,引流 |
A.A B.B C.C D.D
6.(2021·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C.家用铝锅可用钢丝球用力擦洗 D.废旧电池回收后应该集中处理
7.(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B.用肥皂水鉴别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
C.用食盐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涤纶
8.(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关于水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通常是煮沸
D.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9.(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扬州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得到的是氢气
B.河水中加入明矾可使水软化
C.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入运河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10.(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洗米后的水,可以用于浇花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11.(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B.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C.蒸馏水是纯净物,矿泉水是混合物 D.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2.(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水淋淋的淤泥泥浆经过固化,不仅污水变成了清水,淤泥也成了黑色“布匹”,源源不断“生产”出来。下列固化过程中的步骤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 B.过滤 C.压榨 D.投药消毒
13.(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端午佳节,阖家团聚,品尝美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
B.使用肥皂水可以检测煮粽水是否为硬水
C.煮熟的粽子阵阵飘香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14.(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
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出现白色浑浊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
15.(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
D.用碘水区分奶粉和淀粉
16.(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7.(2020·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 B.过滤
C.比较锌和镁的活动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二、多选题
18.(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常识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灼烧,闻气味可鉴别羊毛与蚕丝
C.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对铝起保护作用 D.金属铁锈蚀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沉降只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C、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D、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且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可杀菌消毒,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但是不能进行消毒,故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不符合题意;
C、通过反应沉淀池,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其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所以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天然水经过沉降(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消毒(除去细菌和病毒)后,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可变成纯水,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水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防止污染水源和腐蚀下水道,应倒入指定容器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
故选B。
5.B
【分析】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不准确;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C
【详解】A、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选项说法正确;
C、家用铝锅用钢丝球用力擦洗,会破坏表面的氧化铝薄膜,不能用钢丝球用力擦洗铝锅,选项说法不正确;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所以应该集中回收处理,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酒精和醋气味不同,故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选项不符合题意;
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饱和石灰水中含有钙离子,类似硬水,蒸馏水中没有钙离子,类似软水,故可以用肥皂水区别,浮渣较多的是饱和石灰水,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C、暖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盐氯化钠与碳酸钙不反应,无法除去水垢,应使用醋除去水垢,选项符合题意;
D、灼烧羊毛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涤纶没有这种气味,可以区分,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病毒和细菌)、不包括蒸馏,符合题意;
B、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C、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不符合题意;
D、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氢气,错误;
B、河水中加入明矾可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软化水,错误;
C、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入运河,会污染水体,错误;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除去所有杂质,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但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杀菌消毒是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洗米后的水,可以用于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C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工业废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难度不大,但很好的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醒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灵活分析解答问题。
11.A
【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缺乏,故A选项错误。
B、工业三废都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B选项正确。
C、蒸馏水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但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故C选项正确。
D、肥皂中含有硬脂酸钠,能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可以用来区分软硬水,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12.D
【详解】A、自然沉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B、过滤的过程中只是将不溶物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C、压榨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D、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消毒剂能破坏细菌中的物质,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13.B
【详解】A、使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错误;
B、使用肥皂水可以检测煮粽水是否为硬水,若有大量泡沫出现,则为软水,若出现大量浮渣,则为硬水,故B正确;
C、煮熟的粽子阵阵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错误;
D、使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所以蛋白质会从水中析出,出现白色浑浊,不符合题意;
C、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容易造成滤纸破损,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详解】A、过滤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则不能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符合题意;
B、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大量浮渣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不符合题意;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纤维,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则另一种是棉纱线,能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不符合题意;
D、奶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碘能使淀粉变蓝,用碘水区分奶粉和淀粉,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C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来干燥氨气,不符合题意;
C、新制的氢氧化铜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符合题意;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有吸附作用,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C
【详解】A、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氧气,但是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不然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收集不到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并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镁、锌的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稀硫酸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根据金属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比较锌和镁的活动性,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与生成二氧化硫的体积相同,温度降至室温后,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BD
【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
B、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灼烧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闻气味不能区分,符合题意;
C、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铝起到保护作用,不符合题意;
D、金属锈蚀过程,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BD。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0合金: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0合金,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