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之动态几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之动态几何01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之动态几何02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之动态几何03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之动态几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之动态几何,共46页。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之动态几何
    知识精讲
    一.与函数结合
    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一般用以下几种方法建立函数:(1)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2)应用比例式建立函数解析式;(3)应用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式.
    二.动态几何型压轴题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
    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动态几何常见的题型有三大类:(1)点动问题;(2)线动问题;(3)面动问题.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常见方法有:(1)特殊探路,一般推证;(2)动手实践,操作确认;(3)建立联系,计算说明.
    动态几何习题的共性:
    1.代数、几何的高度综合(数形结合);着力于数学本质及核心内容的考查;四大数学思想:数学结合、分类讨论、方程、函数;
    2.以形为载体,研究数量关系;通过设、表、列获得函数关系式;研究特殊情况下的函数值.
    三.双动点问题
    点动、线动、形动构成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它主要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运动变化为主线,集多个知识点为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于一题.这类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它能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以灵活多变而著称的双动点问题更成为今年中考试题的热点.常以双动点为载体,探求函数图象问题、探求结论开放性问题、探求存在性问题、探求函数最值问题.
    双动点问题的动态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数学的热点题型.这类试题信息量大,对同学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需要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问题,挖掘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并特别关注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动中取静,静中求动.
    三点剖析
    一.考点:
    1.三角形、四边形与函数综合问题;
    2.三角形、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
    二.重难点:
    1.三角形、四边形与函数综合问题;
    2.三角形、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
    题模精讲
    题模一:三角形与动点问题
    例1.1 如图1,在△ABC中,∠ACB=90°,点P为△ABC内一点.
    (1)连接PB,PC,将△BCP沿射线CA方向平移,得到△DAE,点B,C,P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A,E,连接CE.
    ①依题意,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
    ②如果BP⊥CE,BP=3,AB=6,求CE的长.
    (2)如图3,连接PA,PB,PC,求PA+PB+PC的最小值.
    小慧的作法是: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BP顺时针旋转60°得到△AMN,那么就将PA+PB+PC的值转化为CP+PM+MN的值,连接CN,当点P落在CN上时,此题可解.
    请你参考小慧的思路,在图3中证明PA+PB+PC=CP+PM+MN.
    并直接写出当AC=BC=4时,PA+PB+PC的最小值.
    【答案】 (1)①②3(2)见解析,
    【解析】 (1)①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②如图,连接BD、CD
    ∵△BCP沿射线CA方向平移,得到△DAE,∴BC∥AD且BC=AD,
    ∵∠ACB=90°,∴四边形BCAD是矩形,∴CD=AB=6,
    ∵BP=3,∴DE=BP=3,∵BP⊥CE,BP∥DE,∴DE⊥CE,
    ∴在Rt△DCE中,CE=;
    (2)证明:如图所示,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BP顺时针旋转60°得到△AMN,连接BN.
    由旋转可得,△AMN≌△ABP,
    ∴MN=BP,PA=AM,∠PAM=60°=∠BAN,AB=AN,∴△PAM、△ABN都是等边三角形,
    ∴PA=PM,∴PA+PB+PC=CP+PM+MN,
    当AC=BC=4时,AB=4,
    当C、P、M、N四点共线时,由CA=CB,NA=NB可得CN垂直平分AB,
    ∴AQ=AB=2=CQ,NQ=AQ=2,
    ∴此时CN=CP+PM+MN=PA+PB+PC=.
    例1.2 以平面上一点O为直角顶点,分别画出两个直角三角形,记作△AOB和△COD,其中
    (1)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连接FM、EM.
    ①如图1,当点D、C分别在AO、BO的延长线上时,=_______;
    ②如图2,将图1中的△AOB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其他条件不变,判断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对你的结论进行证明;
    (2)如图3,若,点N在线段OD上,且.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在将△AOB绕点O旋转的过程中,线段PN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
    【答案】 (1)①②的值不变(2);
    【解析】 该题考查旋转与相似.
    (1)①连接EF,∵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位线,
    ∴EF、FM分别是△ACD和△DBC的中位线,∴EF//AD,FM//CB,
    ∴,∴△EFM是直角三角形∵EM//CD,∴
    ∴②结论:的值不变.
    连接EF、AD、BC.(如图8)
    ∵Rt△AOB中,,,
    ∵Rt△COD中,,,
    又∵,,
    ∴△AOD∽△BOC.
    ∵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
    ∴EF∥AD,FM∥CB,且,.
    ∴,即
    ∵在Rt△EFM中,,,
    (2)过O作于E,
    ∴当点P在点E处时,点P到O点的距离最近为,
    这时当旋转到OE与OD重合时,NP取最小值为,
    当点P在点B处时,且当旋转到OB在DO的延长线时,NP的最大值
    例1.3 在△ABC中,,,将△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得到.
    (1)如图1,当∥AC时,设与AB相交于点D.证明:△BCD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2,连接、,设和的面积分别为和.求:与的比;
    (3)如图3,设AC中点为E,中点为P,,连接EP,求:角为多少度时,EP长度最大,并求出EP的最大值.
    【答案】 (1)见解析;(2);(3)角时,EP长度最大,其最大值是
    【解析】 (1)证明:如图1,∵在△ABC中,,,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C,
    又由旋转的性质知,,
    ∴,即,
    ∴在△CDB中,,
    ∴△BCD是等边三角形;
    (2)解:如图2,由旋转的性质可知,,
    又由旋转的性质知,
    (3)解:如图,连接CP,当△ABC旋转到的位置时,
    此时,
    即角时,EP长度最大,其最大值是
    例1.4 用如图①,②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部分边长及角的度数在图中已标出),完成以下两个探究问题:
    探究一:将以上两个三角形如图③拼接(BC和ED重合),在BC边上有一动点P.
    (1)当点P运动到∠CFB的角平分线上时,连接AP,求线段AP的长;
    (2)当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时,求∠PAB的度数.
    探究二:如图④,将△DEF的顶点D放在△ABC的BC边上的中点处,并以点D为旋转中心旋转△DEF,使△DEF的两直角边与△ABC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M、N两点,连接MN.在旋转△DEF的过程中,△AMN的周长是否存在有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它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探究一:
    (1)依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FP为角平分线,
    则.
    过点A作AG⊥BC于点G,则,
    在Rt△APG中,由勾股定理得:.
    (2)由(1)可知,.
    如图所示,以点A为圆心,以长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则.
    过点A过AG⊥BC于点G,则,
    在Rt△AGP1中,,∴.
    同理求得,,.
    ∴∠PAB的度数为15°或75°.
    探究二:△AMN的周长存在有最小值.
    如图所示,连接AD,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为斜边BC的中点,
    ∵在△AMD与△CND中,,
    ∴△AMD≌△CND(ASA).∴.
    设,则,,
    在Rt△AMN中,由勾股定理得:
    ∴△AMN的周长为: .
    当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AMN周长的最小值为.
    例1.5 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16cm,DE=4cm.动线段DE(端点D从点B开始)沿BC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端点E到达点C时运动停止.过点E作EF∥AC交AB于点F(当点E与点C重合时,EF与CA重合),连接DF,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1)直接写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E、EF的长;
    (2)在这个运动过程中,△DEF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设M、N分别是DF、EF的中点,求整个运动过程中,MN所扫过的面积.
    【答案】 (1)BE=EF=(t+4)(cm)(2)t=0、或(3)
    【解析】 (1)∵BD=tcm,DE=4cm,
    ∴BE=BD+DE=(t+4)cm,
    ∵EF∥AC,
    ∴△BEF∽△BCA,
    ∴EF:CA=BE:BC,
    即EF:10=(t+4):16,
    解得:EF=(t+4)(cm);
    (2)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如图1,∵当DF=EF时,
    ∴∠EDF=∠DEF,
    ∵AB=AC,
    ∴∠B=∠C,
    ∵EF∥AC,
    ∴∠DEF=∠C,
    ∴∠EDF=∠B,
    ∴点B与点D重合,
    ∴t=0;
    ②如图2,当DE=EF时,
    则4=(t+4),
    解得:t=;
    ③如图3,∵当DE=DF时,有∠DFE=∠DEF=∠B=∠C,
    ∴△DEF∽△ABC.
    即,
    解得:t=;
    综上所述,当t=0、或秒时,△DEF为等腰三角形.
    (3)如图4,设P是AC的中点,连接BP,
    ∵EF∥AC,
    ∴△FBE∽△ABC.
    又∵∠BEN=∠C,
    ∴△NBE∽△PBC,
    ∴∠NBE=∠PBC.
    ∴点B,N,P共线,
    ∴点N沿直线BP运动,MN也随之平移.
    如图5,设MN从ST位置运动到PQ位置,则四边形PQST是平行四边形.
    ∵M、N分别是DF、EF的中点,
    ∴MN∥DE,且ST=MN=DE=2.
    分别过点T、P作TK⊥BC,垂足为K,PL⊥BC,垂足为L,延长ST交PL于点R,则四边形TKLR是矩形,
    ∵当t=0时,EF=(0+4)=,TK=EFsin∠DEF=••=;
    当t=12时,EF=AC=10,PL=AC•sin∠C=•10•=3.
    ∴PR=PL﹣RL=PL﹣TK=3﹣=.
    ∴S平行四边形PQST=ST•PR=2×=.
    ∴整个运动过程中,MN所扫过的面积为cm2.
    题模二:四边形与动点问题
    例2.1 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连结AM、CM.
    (1) 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2)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AM+BM+CM的最小值为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答案】 (1)见解析(2)见解析(3)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四边形综合.
    (1)当M点落在BD的中点时,的值最小.……………………………1分
    (2)如图,连接CE,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的值最小.
    ……………………………2分
    理由如下:
    ∵M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上一点
    又,
    ∴△ABM≌△CBM
    ∴……………………………3分

    ∴在EC上取一点N使得,连结BN
    又∵
    ∴△BNE≌△ABM……………………3分
    又∵

    ∴△BMN是等边三角形.
    ∴……………………………4分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最短
    ∴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的值最小,即等于EC的长.
    ……………………………5分
    (3)过E点作交CB的延长线于F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 ……………………………6分
    在Rt△EFC中,
    解得(舍去负值).
    ∴正方形的边长为.……………………………7分
    例2.2 如图1,已知线段,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是点D,点E为射线CA上一点,且,连接DE,BE.
    (1)依题意补全图1,并证明:△BDE为等边三角形;
    (2)若,点C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为点F,连接FD、FB.将△CDE绕点D顺时针旋转α度()得到△,点E的对应点为,点C的对应点为点.
    ①如图2,当时,连接.证明:;
    ②如图3,点M为DC中点,点P为线段上的任意一点,试探究:在此旋转过程中,线段PM长度的取值范围?
    【答案】 (1)如图1,证明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
    【解析】 (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
    证明:由题意可知:射线CA垂直平分BD
    又∵
    ∴△EBD是等边三角形
    (2)①证明:如图2:由题意可知,
    又∵点C与点F关于BD对称
    ∴四边形BCDF为正方形,
    由(1)△BDE为等边三角形
    又∵△是由△旋转得到的,
    ∴△EDF≌△(SAS)
    ②线段PM的取值范围是:
    设射线CA交BD于点O,
    I:如图3(1)
    当⊥DC,MP⊥,D、M、P、C共线时,PM有最小值
    此时,
    II:如图3(2)
    当点P与点重合,且P、D、M、C共线时,PM有最大值.
    此时,
    ∴线段PM的取值范围是:
    例2.3 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6,tan∠ABC=2,点E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射线DA的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F.
    (1)求证:BE=DF;
    (2)当t=___秒时,DF的长度有最小值,最小值等于___;
    (3)如图2,连接BD、EF、BD交EC、EF于点P、Q,当t为何值时,△EPQ是直角三角形?
    (4)如图3,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G.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当它的对应点F位于直线AD上方时,直接写出点F到直线AD的距离y关于时间t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 (1)见解析
    (2)6+6,12
    (3)6秒和6秒
    (4)y=t﹣12﹣
    【解析】 分析:(1)由∠ECF=∠BCD得∠DCF=∠BCE,结合DC=BC、CE=CF证△DCF≌△BCE即可得;
    (2)当点E运动至点E′时,由DF=BE′知此时DF最小,求得BE′、AE′即可得答案;
    (3)①∠EQP=90°时,由∠ECF=∠BCD、BC=DC、EC=FC得∠BCP=∠EQP=90°,根据AB=CD=6,tan∠ABC=tan∠ADC=2即可求得DE;
    ②∠EPQ=90°时,由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知EC与AC重合,可得DE=6;
    (4)连接GF分别交直线AD、BC于点M、N,过点F作FH⊥AD于点H,证△DCE≌△GCF可得∠3=∠4=∠1=∠2,即GF∥CD,从而知四边形CDMN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得MN=CD=6;再由∠CGN=∠DCN=∠CNG知CN=CG=CD=6,根据tan∠ABC=tan∠CGN=2可得GM=6+12,由GF=DE=t得FM=t﹣6﹣12,
    利用tan∠FMH=tan∠ABC=2即可得FH.
    (1)∵∠ECF=∠BCD,即∠BCE+∠DCE=∠DCF+∠DCE,
    ∴∠DCF=∠BCE,
    ∵四边形ABCD是菱形,
    ∴DC=BC,
    在△DCF和△BCE中,
    ∴△DCF≌△BCE(SAS),
    ∴DF=BE;
    (2)如图1,
    当点E运动至点E′时,DF=BE′,此时DF最小,
    在Rt△ABE′中,AB=6,tan∠ABC=tan∠BAE′=2,
    ∴设AE′=x,则BE′=2x,
    ∴AB=x=6,
    则AE′=6
    ∴DE′=6+6,DF=BE′=12,
    故答案为:6+6,12;
    (3)∵CE=CF,
    ∴∠CEQ<90°,
    ①当∠EQP=90°时,如图2①,
    ∵∠ECF=∠BCD,BC=DC,EC=FC,
    ∴∠CBD=∠CEF,
    ∵∠BPC=∠EPQ,
    ∴∠BCP=∠EQP=90°,
    ∵AB=CD=6,tan∠ABC=tan∠ADC=2,
    ∴DE=6,
    ∴t=6秒;
    ②当∠EPQ=90°时,如图2②,
    ∵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
    ∴EC与AC重合,
    ∴DE=6,
    ∴t=6秒;
    (4)y=t﹣12﹣,
    如图3,连接GF分别交直线AD、BC于点M、N,过点F作FH⊥AD于点H,
    由(1)知∠1=∠2,
    又∵∠1+∠DCE=∠2+∠GCF,
    ∴∠DCE=∠GCF,
    在△DCE和△GCF中,
    ∴△DCE≌△GCF(SAS),
    ∴∠3=∠4,
    ∵∠1=∠3,∠1=∠2,
    ∴∠2=∠4,
    ∴GF∥CD,
    又∵AH∥BN,
    ∴四边形CDMN是平行四边形,
    ∴MN=CD=6,
    ∵∠BCD=∠DCG,
    ∴∠CGN=∠DCN=∠CNG,
    ∴CN=CG=CD=6,
    ∵tan∠ABC=tan∠CGN=2,
    ∴GN=12,
    ∴GM=6+12,
    ∵GF=DE=t,
    ∴FM=t﹣6﹣12,
    ∵tan∠FMH=tan∠ABC=2,
    ∴FH=(t﹣6﹣12),
    即y=t﹣12﹣.
    例2.4 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对角线A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连接DE、AF,点G在线段AF上
    (1)如图①,若DG是△ADFD的中线,DG=2.5,DF=3,连接EG,求EG的长;
    (2)如图②,若DG⊥AF交AC于点H,点F是CD的中点,连接FH,求证:∠CFH=∠AFD;
    (3)如图③,若DG⊥AF交AC于点H,点F是CD上的动点,连接EG.当点F在边CD上(不含端点)运动时,∠EGH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求出∠EGH的度数;若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2)答案见解析
    (3)不改变,∠EGH=45°
    【解析】 (1)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D=BC,∠ADF=∠BCD=90°,∠DAC=∠ACB=∠ACD=45°,
    ∵DG是△ADF的中线,DG=2.5,
    ∴AF=2DG=5,
    ∴CD=AD===4,
    ∴CF=CD﹣DF=1,
    ∵点E是对角线AC的中点,G是AF的中点,
    ∴EG是△ACF的中位线,
    ∴EG=CF=;
    (2)证明:延长DH交BC于M,如图所示,
    ∵DG⊥AF,
    ∴∠AGH=∠DGA=∠DGF=90°,
    ∴∠AFD+∠FDG=90°,
    ∵∠DMC+∠FDG=90°,
    ∴∠AFD=∠DMC,
    在△CDM和△DAF中,,
    ∴△CDM≌△DAF(AAS),
    ∴CM=DF,
    ∵点F是CD的中点,
    ∴DF=CF,
    ∴CM=CF,
    在△CMH和△CFH中, ,
    ∴△CMH≌△CFH(SAS),
    ∴∠CMH=∠CFH,
    ∴∠CFH=∠AFD;
    (3)解:∠EGH的大小不发生改变,∠EGH=45°;理由如下:
    ∵点E是对角线AC的中点,∠ADC=90°,
    ∴DE=AC=AE,
    ∴∠ADE=∠DAC=45°,
    ∴∠AED=90°=∠AGD,
    ∴A、D、G、E四点共圆,
    ∴∠AGE=∠ADE=45°,
    ∴∠EGH=90°﹣45°=45°.
    例2.5 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6cm,BD=8cm,动点P,Q分别从点B,D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点P沿B→C→D运动,到点D停止,点Q沿D→O→B运动,到点O停止1s后继续运动,到点B停止,连接AP,AQ,PQ.设△APQ的面积为y(cm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0的几何图形),点P的运动时间为x(s).
    (1)填空:AB=______cm,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当4≤x≤10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3)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与菱形ABCD一边平行的所有x的值.
    【答案】 (1)5,
    (2)y=
    (3)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或
    【解析】 (1)∵菱形ABCD中,AC=6cm,BD=8cm,
    ∴AC⊥BD,
    ∴AB==5,
    设AB与CD间的距离为h,
    ∴△ABC的面积S=AB•h,
    又∵△ABC的面积S=S菱形ABCD=×AC•BD=×6×8=12,
    ∴AB•h=12,
    ∴h=.
    (2)设∠CBD=∠CDB=θ,则易得:sinθ=,cosθ=.
    ①当4≤x≤5时,如答图1﹣1所示,此时点Q与点O重合,点P在线段BC上.
    ∵PB=x,
    ∴PC=BC﹣PB=5﹣x.
    过点P作PH⊥AC于点H,则PH=PC•cosθ=(5﹣x).
    ∴y=S△APQ=QA•PH=×3×(5﹣x)=﹣x+6;
    ②当5<x≤9时,如答图1﹣2所示,此时点Q在线段OB上,点P在线段CD上.
    PC=x﹣5,PD=CD﹣PC=5﹣(x﹣5)=10﹣x.
    过点P作PH⊥BD于点H,则PH=PD•sinθ=(10﹣x).
    ∴y=S△APQ=S菱形ABCD﹣S△ABQ﹣S四边形BCPQ﹣S△APD
    =S菱形ABCD﹣S△ABQ﹣(S△BCD﹣S△PQD)﹣S△APD
    =AC•BD﹣BQ•OA﹣(BD•OC﹣QD•PH)﹣PD×h
    =×6×8﹣(9﹣x)×3﹣[×8×3﹣(x﹣1)•(10﹣x)]﹣(10﹣x)×
    =﹣x2+x﹣;
    ③当9<x≤10时,如答图1﹣3所示,此时点Q与点B重合,点P在线段CD上.
    y=S△APQ=AB×h=×5×=12.
    综上所述,当4≤x≤10时,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y=.
    (3)有两种情况:
    ①若PQ∥CD,如答图2﹣1所示.
    此时BP=QD=x,则BQ=8﹣x.
    ∵PQ∥CD,
    即,
    ∴x=;
    ②若PQ∥BC,如答图2﹣2所示.
    此时PD=10﹣x,QD=x﹣1.
    ∵PQ∥BC,
    即,
    ∴x=.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或.
    随堂练习
    随练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
    (Ⅰ)如图①,若α=90°,求AA′的长;
    (Ⅱ)如图②,若α=120°,求点O′的坐标;
    (Ⅲ)在(Ⅱ)的条件下,边OA上 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 (1)5
    (2)(,)
    (3)(,)
    【解析】 (1)如图①,
    ∵点A(4,0),点B(0,3),
    ∴OA=4,OB=3,
    ∴AB==5,
    ∵△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A′BO′,
    ∴BA=BA′,∠ABA′=90°,
    ∴△AB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A′=BA=5;
    (2)作O′H⊥y轴于H,如图②,
    ∵△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
    ∴BO=BO′=3,∠OBO′=120°,
    ∴∠HBO′=60°,
    在Rt△BHO′中,∵∠BO′H=90°﹣∠HBO′=30°,
    ∴BH=BO′=,O′H=BH=,
    ∴OH=OB+BH=3+=,
    ∴O′点的坐标为(,);
    (3)∵△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120°,得△A′BO′,点P的对应点为P′,
    ∴BP=BP′,
    ∴O′P+BP′=O′P+BP,
    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结O′C交x轴于P点,如图②,
    则O′P+BP=O′P+PC=O′C,此时O′P+BP的值最小,
    ∵点C与点B关于x轴对称,
    ∴C(0,﹣3),
    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x+b,
    把O′(,),C(0,﹣3)代入得,解得,
    ∴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3,
    当y=0时,x﹣3=0,解得x=,则P(,0),
    ∴OP=,
    ∴O′P′=OP=,
    作P′D⊥O′H于D,
    ∵∠BO′A=∠BOA=90°,∠BO′H=30°,
    ∴∠DP′O′=30°,
    ∴O′D=O′P′=,P′D=O′D=,
    ∴DH=O′H﹣O′D=﹣=,
    ∴P′点的坐标为(,).
    随练1.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M为对角线BD(不含点B)上任意一点,△ABE是等边三角形,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1)求证:△AMB≌△ENB;
    (2)①直接回答:当点M在何处时,的值最小?
    ②当点M在何处时,的值最小?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见解析;(2)连接AC,当点M位于BD与AC的交点处时,最小;(3)当点M位于BD、CE的交点处时,的值最小,即等于EC的长.理由见解析
    【解析】 (1)∵△ABE是等边三角形,
    由旋转知,,,
    即,
    在△AMB和△ENB中,
    ∴△AMB≌△ENB(SAS);
    (2)①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C,当点M位于BD与AC的交点处时,最小;
    ②连接CE,当点M位于BD、CE的交点处时,最小.
    理由如下:如图,连接CE交BD于点M,连接AM,在EM上取一点N,使,
    在△ABD和△CBD中,
    ∴△ABD≌△CBD(SSS),
    即,
    在△EBN和△CBM中,
    ∴△EBN≌△CBM(ASA),
    ∴此时BN由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
    由(1)知:△AMB≌△ENB,
    ∴△BMN是等边三角形,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M位于BD、CE的交点处时,的值最小,即等于EC的长.
    随练1.3 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 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
    (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
    (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见解析
    (2)
    (3)6
    【解析】 (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都为正方形,
    ∴AD=AB,∠DAG=∠BAE=90°,AG=AE,
    在△ADG和△ABE中,
    ∴△ADG≌△ABE(SAS),
    ∴∠AGD=∠AEB,
    如图1所示,延长EB交DG于点H,
    在△ADG中,∠AGD+∠ADG=90°,
    ∴∠AEB+∠ADG=90°,
    在△EDH中,∠AEB+∠ADG+∠DHE=180°,
    ∴∠DHE=90°,
    则DG⊥BE;
    (2)∵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都为正方形,
    ∴AD=AB,∠DAB=∠GAE=90°,AG=AE,
    ∴∠DAB+∠BAG=∠GAE+∠BAG,即∠DAG=∠BAE,
    在△ADG和△ABE中,
    ∴△ADG≌△ABE(SAS),
    ∴DG=BE,
    如图2,过点A作AM⊥DG交DG于点M,∠AMD=∠AMG=90°,
    ∵BD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MDA=45°,
    在Rt△AMD中,∠MDA=45°,
    ∴cos45°=,
    ∵AD=2,
    ∴DM=AM=,
    在Rt△AM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GM= ,
    ∵DG=DM+GM= ,
    ∴BE=DG=
    (3)△GHE和△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6,理由为:
    对于△EGH,点H在以EG为直径的圆上,
    ∴当点H与点A重合时,△EGH的高最大;
    对于△BDH,点H在以BD为直径的圆上,
    ∴当点H与点A重合时,△BDH的高最大,
    则△GHE和△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2+4=6.
    随练1.4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射线DC,DA上运动,且DE=DF.连接BF,作EH⊥BF所在直线于点H,连接CH.
    (1)如图1,若点E是DC的中点,CH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2,当点E在DC边上且不是DC的中点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
    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E,F分别在射线DC,DA上运动时,连接DH,过点D作直线DH的垂线,交直线BF于点K,连接CK,请直接写出线段CK长的最大值.
    【答案】 (1)(2)成立,证明见解析(3)
    【解析】 (1). ………………………………… 1分
    (2)结论成立.………………………………… 2分
    证明:如图11,连接BE.
    在正方形ABCD中,AB=BC=CD=AD,∠A=∠BCD=∠ABC=90°.[来
    ∵ DE=DF,
    ∴ AF=CE.
    在△ABF和△CBE中,
    ∴ △ABF≌△CBE.
    ∴ ∠1=∠2.…………………………………………3分
    ∵ EH⊥BF,∠BCE=90°,
    ∴ H,C两点都在以BE为直径的圆上.
    ∴ ∠3=∠2.
    ∴ ∠3=∠1.
    ∵ ∠3+∠4=90°,∠1+∠HBC=90°,
    ∴ ∠4=∠HBC.
    ∴ CH=CB.………………………………………………………………… 5分
    ∴ CH=AB.………………………………………………………………… 6分
    (3).………………………………………………………………………7分
    随练1.5 已知,如图①,在▱ABCD中,AB=3cm,BC=5cm.AC⊥AB.△ACD沿AC的方向匀速平移得到△PNM,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当△PNM停止平移时,点Q也停止运动.如图②,设运动时间为t(s)(0<t<4).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PQ∥MN?
    (2)设△QMC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QMC:S四边形ABQP=1:4?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MQ?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t=;(2)y=﹣;(3)2;(4)当t=时,PQ⊥MQ
    【解析】 如图1,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C==4,
    由平移性质可得MN∥AB;
    ∵PQ∥MN,
    ∴PQ∥AB,
    即,
    解得t=;
    (2)如图2,作PF⊥BC于点F,AE⊥BC于点E,
    由S△ABC=AB×AC=AE×BC可得×3×4=×5AE,
    ∴AE=,
    则由勾股定理得:CE=,
    ∵PF⊥BC,AE⊥BC,
    ∴AE∥PF,
    ∴△CPF∽△CAE,
    所以,
    即,
    解得:PF=,CF=,
    ∵PM∥BC,所以M到BC的距离h=PF=,
    所以,△QCM是面积y=CQ×h=×t×=﹣;
    (3)∵PM∥BC,
    ∴S△PQC=S△MQC,
    ∵S△QMC:S四边形ABQP=1:4,
    ∴S△MQC:S△ABC=1:5,
    则5(﹣)=×4×3,
    t2﹣4t+4=0,
    解得:t1=t2=2,
    ∴当t=2时,S△QMC:S四边形ABQP=1:4;
    (4)如图2,∵PQ⊥MQ,
    ∴∠MQP=∠PFQ=90°,
    ∵MP∥BC,
    ∴∠MPQ=∠PQF,
    ∴△MQP∽△PFQ,
    ∴PQ2=PM×FQ,
    即:PF2+FQ2=PM×FQ,
    由CF=,
    ∴FQ=CF﹣CQ=,
    故,
    整理得2t2﹣3t=0,
    解得t1=0(舍),t2=,
    答:当t=时,PQ⊥MQ.
    随练1.6 如图,矩形ABCD中,AB=4,AD=8,点E、F分别在线段BC、CD上,将△CEF沿EF翻折,点C的落点为M
    (1)如图1,当 CE=5,M点落在线段AD上时,求MD的长
    (2)如图2,若点F是CD的中点,点E在线段BC上运动,将△CEF沿EF折叠,
    ①连接BM,△BME是否可以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可以,求此时CE的长,如果不可以,说明理由
    ②连接MD,如图3,求四边形ABMD的周长的最小值和此时CE的长
    【答案】 (1)MD的长为2
    (2)①可以;CE=2或
    ②四边形ABMD的周长的最小值为(4+12),此时CE的长为4
    【解析】 (1)如图1,作EN⊥AD于点N,
    ∴∠ANE=∠ENM=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90°,AB=CD=4,AD=BC=8,
    ∴∠A=∠B=∠ANE=90°,
    ∴AB=NE=4,AN=BE.
    ∵EC=5,
    ∴BE=3,
    ∴AN=3.
    ∵△EFC与△EFM关于直线EF对称,
    ∴△EFC≌△EFM,
    ∴EC=EM=5.
    在Rt△EMN中,由勾股定理,得
    MN=3,
    ∴MD=8﹣3﹣3=2.
    答:MD的长为2;
    (2)①如图2,当∠BME=90°时,
    ∵∠EMF=90°,
    ∴∠BMF=180°,
    ∴B、M、F在同一直线上.
    ∵F是BC的中点,
    ∴CF=DF=CD=2.
    ∵△EFC与△EFM关于直线EF对称,
    ∴△EFC≌△EFM,
    ∴MF=CF=2,EC=EM.
    在Rt△BCF中,由勾股定理,得
    BF=2.
    ∴BM=2﹣2.
    设EC=EM=x,则BE=8﹣x,在Rt△BME中,由勾股定理,得
    (8﹣x)2﹣x2=(2﹣2)2,
    解得:x=.
    ∴CE=;
    如图3,当∠BEM=90°时,
    ∴∠MEC=90°
    ∵△EFC与△EFM关于直线EF对称,
    ∴△EFC≌△EFM,
    ∴∠EMF=∠C=90°,CF=FM=2,
    ∴四边形ECFM是正方形,
    ∴MF=CE=2.
    ∴CE=2或;
    ②如图4,∵四边形ABMD的周长最小,
    ∴BM+MD最小,
    ∴B、M、D在同一直线上,
    ∴点M在BD上.
    连结MC,
    ∵△EFC与△EFM关于直线EF对称,
    ∴△EFC≌△EFM,
    ∴EC=EM,FC=FM.
    ∴EF垂直平分MC,
    ∴MG=CG,
    ∴GF是△CDM的中位线,
    ∴FG∥BD,
    ∴BE=CE.
    ∵BC=8,
    ∴CE=4.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
    BD=4.
    ∴四边形ABMD的周长的最小值为:4+4+8=4+12.
    答:四边形ABMD的周长的最小值为(4+12),此时CE的长为4.
    随练1.7 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4,AD=1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C落在AD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PE,此时PD=3.
    (1)求MP的值;
    (2)在AB边上有一个动点F,且不与点A,B重合.当AF等于多少时,△MEF的周长最小?
    (3)若点G,Q是AB边上的两个动点,且不与点A,B重合,GQ=2.当四边形MEQG的周长最小时,求最小周长值.(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1)5(2)(3)
    【解析】 (1)∵四边形ABCD为矩形,
    ∴CD=AB=4,∠D=90°,
    ∵矩形ABCD折叠,使点C落在AD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PE,
    ∴PD=PH=3,CD=MH=4,∠H=∠D=90°,
    ∴MP=;
    (2)如图1,作点M关于AB的对称点M′,连接M′E交AB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过点E作EN⊥AD,垂足为N,
    ∵AM=AD﹣MP﹣PD=12﹣5﹣3=4,
    ∴AM=AM′=4,
    ∵矩形ABCD折叠,使点C落在AD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PE,
    ∴∠CEP=∠MEP,
    而∠CEP=∠MPE,
    ∴∠MEP=∠MPE,
    ∴ME=MP=5,
    在Rt△ENM中,MN=,
    ∴NM′=11,
    ∵AF∥NE,
    ∴△AFM′∽△NEM′,
    ∴,即,解得AF=,
    即AF=时,△MEF的周长最小;
    (3)如图2,由(2)知点M′是点M关于AB的对称点,在EN上截取ER=2,连接M′R交AB于点G,再过点E作EQ∥RG,交AB于点Q,
    ∵ER=GQ,ER∥GQ,
    ∴四边形ERGQ是平行四边形,
    ∴QE=GR,
    ∵GM=GM′,
    ∴MG+QE=GM′+GR=M′R,此时MG+EQ最小,四边形MEQG的周长最小,
    在Rt△M′RN中,NR=4﹣2=2,M′R=,
    ∵ME=5,GQ=2,
    ∴四边形MEQG的最小周长值是.
    随练1.8 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两顶点A、C分别在正方形EFGH的两边DE、DG上(如图1),现将正方形ABCD绕D点顺时针旋转,当A点第一次落在DF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边交DF于点M,BC边交DG于点N.
    (1)求边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如图2),求正方形ABCD旋转的度数;
    (3)如图3,设的周长为p,在旋转正方形ABCD的过程中,p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1)(2)(3)见解析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与旋转问题.
    (1)∵点第一次落在上时停止旋转,
    ∴旋转了.
    ∴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为.....................2分
    (2)∵//,
    又∵,∴.
    又∵,,∴△≌△
    ∴旋转过程中,当和平行时,正方形旋转的度数为
    ..............................5分
    (3)证明:延长交轴于点,则,
    又∵,
    △≌△...........................................6分
    又∵,,
    ∴△≌△ .......................................7分
    ∴在旋转正方形的过程中,值无变化............................8分
    课后作业
    作业1 已知,点O是等边△ABC内的任一点,连接OA,OB,OC.
    (1)如图1,已知∠AOB=150°,∠BOC=120°,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①∠DAO的度数是  ;
    ②用等式表示线段OA,OB,O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设∠AOB=α,∠BOC=β.
    ①当α,β满足什么关系时,OA+OB+OC有最小值?请在图2中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说明理由;
    ②若等边△ABC的边长为1,直接写出OA+OB+OC的最小值.
    【答案】 (1)①90°;②OA2+OB2=OC2;证明见解析
    (2)①α=β=120°,OA+OB+OC有最小值;图形见解析
    【解析】 (1)①∠AOB=150°,∠BOC=120°,
    ∴∠AOC=360°﹣120°﹣150°=90°,
    ∵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OCD=60°,∠D=∠BOC=120°,
    ∴∠DAO=360°﹣∠AOC﹣∠OCD﹣∠D=90°,
    故答案为:90°;
    ②线段OA,OB,O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OA2+OB2=OC2,
    如图1,连接OD,
    ∵△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ADC≌△BOC,∠OCD=60°,
    ∴CD=OC,∠ADC=∠BOC=120°,AD=OB,
    ∴△OCD是等边三角形,
    ∴OC=OD=CD,∠COD=∠CDO=60°,
    ∵∠AOB=150°,∠BOC=120°,
    ∴∠AOC=90°,
    ∴∠AOD=30°,∠ADO=60°,
    ∴∠DAO=90°,
    在Rt△ADO中,∠DAO=90°,
    ∴OA2+OB2=OD2,
    ∴OA2+OB2=OC2;
    (2)①当α=β=120°时,OA+OB+OC有最小值.
    如图2,将△A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O′C,连接OO′,
    ∴△A′O′C≌△AOC,∠OCO′=∠ACA′=60°,
    ∴O′C=OC,O′A′=OA,A′C=BC,
    ∠A′O′C=∠AOC.
    ∴△OC O′是等边三角形,
    ∴OC=O′C=OO′,∠COO′=∠CO′O=60°,
    ∵∠AOB=∠BOC=120°,
    ∴∠AOC=∠A′O′C=120°,
    ∴∠BOO′=∠OO′A′=180°,
    ∴四点B,O,O′,A′共线,
    ∴OA+OB+OC=O′A′+OB+OO′=BA′时值最小;
    ②∵∠AOB=∠BOC=120°,
    ∴∠AOC=120°,
    ∴O为△ABC的中心,
    ∵四点B,O,O′,A′共线,
    ∴BD⊥AC,
    ∵将△A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O′C,
    ∴A′C=AC=BC,
    ∴A′B=2BD,
    在Rt△BCD中,BD=BC=,
    ∴A′B=,
    ∴当等边△ABC的边长为1时,OA+OB+OC的最小值A′B=.
    作业2 几何模型:
    条件:如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交l于点P,则PA+PB=A′B的值最小(不必证明).
    模型应用:
    (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连结BD,由正方形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结ED交AC于P,则PB+PE的最小值是____;
    (2)如图2,⊙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求PA+PC的最小值;
    (3)如图3,∠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 (1);(2)2;(3)10
    【解析】 (1)由题意知:连接ED交AC于点P,
    此时PB+PE最小,最小值为ED,
    ∵点E是AB的中点,
    ∴AE=1,
    由勾股定理可知:ED2=AE2+AD2=5,
    ∴ED=,
    ∴PB+PE的最小值为;
    (2)延长AO交⊙O于点D,连接DC,AC,
    ∴AD=4,
    ∵∠AOC=60°,OA=OC,
    ∴△AOC是等边三角形,
    ∴AC=OA=2,
    ∵AD是⊙O直径,
    ∴∠ACD=90°,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D=2,
    ∴PA+PC的最小值为2;
    (3)作点C,使得点P与点C关于OB对称,
    作点D,使得点P与点D关于OA对称,
    连接OC、OD、CD,CD交OA、OB于点Q、R,
    此时PR+RQ+PQ最小,最小值为CD的长,
    ∵点P与点C关于OB对称,
    ∴∠BOP=∠COB,OP=OC=10,
    同理,∠DOA=∠POA,OP=OD=10,
    ∵∠BOP+∠POA=45°,
    ∴∠COD=2(∠BOP+∠POA)=90°,
    由勾股定理可知:CD=10,
    ∴△PQR周长的最小值为10.
    作业3 如图1,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M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MNPQ,使点A、C分别在MQ和MN上,连接AN、BQ.
    (1)直接写出线段AN和BQ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2)将正方形MNPQ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θ(0°<θ≤360°)
    ①判断(1)的结论是否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
    ②若BC=MN=6,当θ(0°<θ≤360°)为何值时,AN取得最大值,请画出此时的图形,并直接写出AQ的值.
    【答案】 (1)BQ=AN(2)3
    【解析】 (1)BQ=AN.
    理由: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M是BC的中点,
    ∴AM⊥BC,BM=AM,
    ∴∠AMB=∠AMC=90°.
    ∵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
    ∴QM=NM.
    在△QMB和△NMA中,
    ∴△QMB≌△NMA(SAS),
    ∴BQ=AN.
    故答案为:BQ=AN;
    (2)①BQ=AN成立.
    理由:如图2,连接AM,
    ∵在Rt△BAC中,M为斜边BC中点,
    ∴AM=BM,AM⊥BC,
    ∴∠AMQ+∠QMB=90°.
    ∵四边形PQMN为正方形,
    ∴MQ=NM,且∠QMN=90°,
    ∴∠AMQ+∠NMA=90°,
    ∴∠BMQ=∠AMN.
    在△BMQ和△AMN中,
    ∴△BMQ≌△AMN(SAS),
    ∴BQ=AN;
    ②由①得,BQ=AN,
    ∴当BQ取得最大值时,AN取得最大值.
    如图3,当旋转角θ=270°时,BQ=AN(最大),此时∠AMQ=90°.
    ∵BC=MN=6,M是BC的中点,
    ∴MQ=6,AM=BC=3,
    ∴在Rt△AMQ中,由勾股定理得
    AQ==3.
    作业4 (1)发现:如图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
    填空:当点A位于_________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3,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
    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
    (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5,0),点P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 (1)CB的延长线上;a+b(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
    ∴当点A位于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BC+AB=a+b,
    (2)①CD=BE,
    理由:∵△ABD与△ACE是等边三角形,
    ∴AD=AB,AC=AE,∠BAD=∠CAE=60°,
    ∴∠BAD+∠BAC=∠CAE+∠BAC,
    即∠CAD=∠EAB,
    在△CAD与△EAB中,
    ∴△CAD≌△EAB,
    ∴CD=BE;
    ②∵线段BE长的最大值=线段CD的最大值,
    由(1)知,当线段CD的长取得最大值时,点D在CB的延长线上,
    ∴最大值为BD+BC=AB+BC=4;
    (3)连接BM,将△APM绕着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PBN,连接AN,
    则△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N=PA=2,BN=AM,
    ∵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5,0),
    ∴OA=2,OB=5,
    ∴AB=3,
    ∴线段AM长的最大值=线段BN长的最大值,
    ∴当N在线段BA的延长线时,线段BN取得最大值,
    最大值=AB+AN,
    ∵AN=AP=2,
    ∴最大值为2+3;
    如图2,过P作PE⊥x轴于E,
    ∵△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E=AE=,
    ∴OE=BO﹣﹣3=2﹣,
    ∴P(2﹣,).
    作业5 如图①,已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是的中点.作正方形,使点、分别在和上,连接、.
    (1)试猜想线段和的关系(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2)将正方形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如图②,通过观察或测量等方法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当为最大值时,求的值.
    【答案】 (1)垂直且相等(2)成立,证明见解析;
    【解析】 (1)如图(1),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是BC的中点,
    ∵在△BDG和△ADE中,
    ∴△BDG≌△ADE(SAS),
    延长EA到BG于一点M,∴,
    ∴线段BG和AE相等且垂直;
    (2)成立,
    如图(2),延长EA分别交DG、BG于点、两点,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是BC的中点,
    ∴,且,
    ∵在△BDG和△ADE中,
    ∴△BDG≌△ADE(SAS),
    ∴,即BG⊥AE且;
    (3)由(2)知,要使AE最大,只要将正方形绕点D逆时针旋旋转270°,即A,D,E在一条直线上时,AE最大;
    ∵正方形DEFG在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E点运动的图形是以点D为圆心,DE为半径的圆,
    ∴当正方形DEFG旋转到G点位于BC的延长线上(即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270°)时,BG最大,如图(3),
    若,则,.
    在Rt△AEF中,
    ∴,即在正方形DEFG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
    作业6 如图1,已知B点坐标是(6,6),BA⊥x轴于A,BC⊥y轴于C,D在线段OA上,E在y轴的正半轴上,DE⊥BD,M是DE中点,且M在OB上.
    (1)点M的坐标是(____,____),DE=____;
    (2)小明在研究动点问题时发现,如果有两点分别在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做匀速运动,连接这两点所得线段的中点将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利用这一事实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如果一动点F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有一点G从点D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运动,点H从点E开始沿y轴正方向自由滑动,并始终保持GH=DE,P为FG的中点,Q为GH的中点,F与G两个点分别运动到各自终点时停止运动,分别求出在运动过程中点P、Q运动的路线长.
    (3)连接PQ,求当运动多少秒时,PQ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答案】 (1)(2,2),8(2)(3),3
    【解析】 ∵点B的坐标为(6,6),
    ∴tan∠BOA=.
    ∴∠BOA=30°.
    ∵在Rt△EOD中,点M是ED的中点,
    ∴OM=.
    ∴∠MDO=∠BOA=30°,
    ∵BD⊥ED,
    ∴∠EDB=90°.
    ∴∠EDO+∠BDA=90°.
    ∵∠BDA+∠DBA=90°,
    ∴∠EDO=∠DBA=30°
    ∴AD=AB•tan30°=6×=2.
    ∴OD=6.
    ∴OE=ODtan30°=4×=4.
    ∵M是DE的中点,
    ∴点M的坐标为(2,2).
    ∵,即,
    ∴DE=8.
    (2)根据题意画出点P、点Q运动的轨迹.
    OD=4,点D的运动时间==4秒;
    点F运动的时间=6÷1=6秒;
    ∵点P是BD的中点,
    ∴点P的坐标为(,)即点P的坐标为(5,3),P1的坐标为(3,1)
    ∴PP1==,
    P1P2=
    P点运动的路线长PP1+P1P2=5;
    ∵M是DE的中点,∠EOD=90°
    ∴OM==.
    ∴点M运动的路线为弧ME.
    ∵∠BOA=30°,
    ∴∠EOM=60°.
    ∴点M运动的路线长==.
    ∵GH=DE,
    ∴点G运动的路线长为:.
    (3)∵点P、Q分别为FG和GH的中点,
    ∴PQ=FH.
    ∴当FH最小时,PQ最小,
    当FH⊥y轴时,FH最小值=6,
    如图2,连接FH.
    设此时运动时间为t秒,则AF=6﹣t,DG=
    ∴OG=(4﹣t),
    在Rt△HOG中,由勾股定理得:OH2=GH2﹣OG2
    ∴OH2=82﹣3(4﹣t)2.
    ∵OH=AF,
    ∴(6﹣t)2=64﹣3(4﹣t)2.
    解得:,(舍去)
    ∴当运动时间为秒时,PQ最小值=3.
    作业7 某数学兴趣小组对线段上的动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AB=8.
    问题思考:
    如图1,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同侧作正方形APDC、BPEF.
    (1)当点P运动时,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定值吗?若是,请求出;若不是,请求出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2)分别连接AD、DF、AF,AF交DP于点K,当点P运动时,在△APK、△ADK、△DFK中,是否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拓展:
    (3)如图2,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动点P、Q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运动,且PQ=8.若点P从点A出发,沿A→B→C→D的线路,向点D运动,求点P从A到D的运动过程中,PQ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4)如图3,在“问题思考”中,若点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AM=BN=1,点G、H分别是边CD、EF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从M到N的运动过程中,GH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及OM+OB的最小值.
    【答案】 (1)不是,最小值为32(2)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它们是△APK与△DFK(3)6π(4)
    【解析】
    (1)当点P运动时,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不是定值.
    设AP=x,则PB=8-x,
    根据题意得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x2+(8-x)2
    =2x2-16x+64
    =2(x-4)2+32,
    所以当x=4时,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2.
    (2)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它们是△APK与△DFK.
    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2所示.
    设AP=a,则PB=BF=8-a.
    ∵PE∥BF,
    ∴=,即=,
    ∴PK=,
    ∴DK=PD-PK=a-=,
    ∴S△ APK=PK•PA=••a=,S△ DFK=DK•EF=••(8-a)=,
    ∴S△ APK=S△ DFK.
    (3)当点P从点A出发,沿A→B→C→D的线路,向点D运动时,不妨设点Q在DA边上,
    若点P在点A,点Q在点D,此时PQ的中点O即为DA边的中点;
    若点Q在DA边上,且不在点D,则点P在AB上,且不在点A.
    此时在Rt△APQ中,O为PQ的中点,所以AO=PQ=4.
    所以点O在以A为圆心,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圆弧上.
    PQ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是三段半径为4,圆心角为90°的圆弧,如答图3所示:
    所以PQ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的长为:×2π×4=6π.
    (4)点O所经过的路径长为3,OM+OB的最小值为.
    如答图4-1,分别过点G、O、H作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R、S、T,则四边形GRTH为梯形.
    ∵点O为中点,
    ∴OS=(GR+HT)=(AP+PB)=4,即OS为定值.
    ∴点O的运动路径在与AB距离为4的平行线上.
    ∵MN=6,点P在线段MN上运动,且点O为GH中点,
    ∴点O的运动路径为线段XY,XY=MN=3,XY∥AB且平行线之间距离为4,点X与点A、点Y与点B之间的水平距离均为2.5.
    如答图4-2,作点M关于直线XY的对称点M′,连接BM′,与XY交于点O.
    由轴对称性质可知,此时OM+OB=BM′最小.
    在Rt△BMM′中,MM′=2×4=8,BM=7,由勾股定理得:BM′=MM′2+BM2=.
    ∴OM+OB的最小值为.
    作业8 如图,点O是边长为1的等边△ABC内的任一点,设,
    (1)将△BOC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连结OD,如图2所示.求证:.
    (2)在(1)的基础上,将△ABC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EAC,连结DE,如图3所示.求证:
    (3)在(2)的基础上,当、满足什么关系时,点B、O、D、E在同一直线上.并直接写出的最小值.
    【答案】 (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
    【解析】 (1)∵△BOC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COD是等边三角形,
    (2)∵△BOC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EDC,△ABC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EAC,
    ∴△ADC≌△BOC,△EAC≌△ABC,
    即,
    在△EAD和△ABO中,
    ∴△EAD≌△ABO,
    (3)∵△ABC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EAC,
    ∴四边形ABCE是菱形.
    ∵B、O、D、E在同一直线上,
    ∴B、O、D、E是菱形ABCE的对角线,
    ∵△ADC≌△BOC,△EAC≌△ABC,
    ∵△COD是正三角形,
    ∵点B、O、D、E在同一直线上,
    同理可得:.
    作OF⊥AB于F,设,则,
    在Rt△BOF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的最小值为.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专题36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点问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专题36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点问题含解析答案,共45页。

    2024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四 动态几何: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四 动态几何,共19页。

    2023年中考数学三轮复习之动态几何变换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数学三轮复习之动态几何变换附答案,共78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