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揭题导新,自主探究 尝试解决,汇报交流质疑释疑,巩固运用拓展深化,总结回顾,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懂得折线统计图也是描述和刻画数据的一种方法。2.经历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并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学法 通过学生感兴趣机器人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出示图片)这是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作品,,怎么样?我们国家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在第一届大赛时,参赛人数仅有200人。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根据收集的2006年到2012年的参赛队伍的数据制成了统计表(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时间/年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支426 394468454489499519根据这一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复习条形统计图 (1)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每年的数据情况,我们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上,你一眼能看出什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2)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比画一下这七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3)大家比画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老师用课件来画一画,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研究的折线统计图,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折线统计图?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课件),看来折线统计图一定非常有用,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它。 【从统计表到条形统计图的表达,再引入折线统计图,一方面让学生回顾已有的表达方式,初步感受到对于同一信息,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刻画;另一方面用手势呈现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用课件制作折线统计图,学生会产生了解它的需要,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尝试解决1.初次对比分析 课件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呢?现在请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问题: 1.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2.两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相同:它们都有标题、时间、横轴和纵轴;它们都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不同:条形统计图画的是直条,用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画的是点和线段,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连起来的线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体现出数量的增减的变化情况,线越长越陡,说明数量变化的幅度大,线越缓说明数量的变化幅度越小。 2.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你能预测一下,2013年参赛的队伍数可能会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也能读懂折现统计图了,那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绘制一个? 3.尝试把条形统计图转化成折线统计图,阅读思考学生先尝试完成,再在小组交流。 【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和转化过程中,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这个环节先扶后放,看似在教学画折线统计图,实质上重点还是在教学读图。】 三、汇报交流质疑释疑1.交流画法 先描点、标数据。(学生展示根据横纵坐标,确定一个点一个点位置的过程) 再连线。 注 意:能把第25届和27届的两个点连起来吗?(要顺次连接各点)直接确定点,然后依次连接点,就可以得到折线统计图,注意表上数据。 2.交流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预测2020年将要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32界奥运会我国将会获得多少枚金牌?【在汇报交流中,知道折线统计图上“点与线的含义”。在质疑释疑中进一步读懂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在预测时要根据生活实际。】四、巩固运用拓展深化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统计图,一种是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用条形统计图合适,什么情况下用折线统计图合适呢? 我们先来看两个统计表。学生交流后。小结: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源于生活的需求,如果重在看数量,就选择条形统计图;如果重在看数量变化就选择折线统计图。继续完成以下练习: 【反思: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能理解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同学们,本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2.布置作业:课下请同学们记录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制成折线统计图。并预测下周的最高气温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7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 导 入,新知 探究,巩固 练习,课堂 总结,布 置 作 业,教学 板书,教学 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情境导入,引出新课,比较异同,构建新知,亲自绘制,分析预测,拓展延伸,合理应用,回顾总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