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
展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质量调研卷(一)
一、选择题(共16分)
1.计算36×25时,用25十位上的数字2去乘36时得到的是( )。
A.72个一 B.72个十 C.72个百
2.下面算式中,乘积小于1500的是( )。
A.31×53 B.19×89 C.48×29
3.根据31×11=341,32×11=352,33×11=363,计算34×11=( )。
A.334 B.343 C.374
4.李伯伯家的果园今年收获了17筐苹果,每筐84千克,一共多少千克?下边竖式中箭头所指的“84”表示( )。
A.7筐840千克 B.1筐84千克 C.10筐840千克
5.□3×31的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的数有( )个。
A.2 B.3 C.5
6.六一儿童节,王老师要买49根跳绳,每根跳绳是21元,他大约需要付( )元钱。
A.800 B.900 C.1000
7.《百科知识》每套定价51元,张老师准备买19套,大约需要( )元。
A.1000 B.1500 C.2000
8.在算式28×16中,如果第一个因数减少3,积( )。
A.不变 B.减少48 C.减少84
二、填空题(共19分)
9.要使□6×2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10.62×39的积是( )位数;21×46的积是( )位数。
11.诚信粮店今天卖出黄豆75千克,卖出的大米的质量是黄豆的14倍,粮店今天卖出大米( )千克。
12.估算37×33时,可以把37看作( ),33看作( ),大约是( )。
13.王叔叔1分钟能加工零件29个,1小时大约能加工( )个零件。
14.一篇课文有31行,每行18个字,这篇文章大约有( )个字。
15.每个篮球的价钱是45元,王老师为学校买了24个篮球,请你根据下面的竖式填空。
买4个篮球需要( )元。
买20个篮球需要( )元。
买24个篮球需要( )元。
16.一个漏水的水龙头大约每分钟要白白浪费50克水,照这样计算,1小时浪费( )千克水。
17.每套校服定价82元,三年级的51名同学每人订做一套,4000元( )。(在空里填“够”或“不够”)
18.在括号里填上“>”“<”或“=”。
210÷3( )350÷5 80×20( )80×21 16×15( )16×9
19.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60千克,39名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
20.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三、判断题(共5分)
21.两个两位数的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22.60×85所得的积末尾有1个0。( )
23.27×30和270×3的结果是相同的。( )
24.要使18×□7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可填4。( )
25.计算63×58时,“5”与“6”相乘表示“50×60”。( )
四、口算和估算(共4分)
26.直接写出得数。
32×20= 700×6= 80×90= 50÷5=
100×3= 0÷8= 64×4= 800÷8=
五、竖式计算(共12分)
27.列竖式计算。
47×39= 56×39= 78×69=
65×74= 85×16= 72×55=
六、脱式计算(共12分)
28.脱式计算。
840÷8÷3 126÷7×49 316+43×27 (52-17)×69
七、解答题(共32分)
29.同学们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有600个座位,全校去了12个班,每班有45人,能坐得下吗?
30.营造文明城市建设,倡导文明交通新风尚。学雷锋纪念日当天16支志愿队分别在城区12个交通路口,劝导市民文明出行。每队4人,平均每人劝导24位行人。志愿队这天一共劝导多少位行人文明出行?
31.加快森林城市建设,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森林是大自然的氧气制造厂,每5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制造375克氧气,照这样计算,48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制造多少克氧气?
32.矿泉水24瓶1箱,李叔叔6天卖了12箱矿泉水,每瓶矿泉水2元。
(1)李叔叔6天一共卖了多少元的矿泉水?
(2)李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瓶?
33.组装一辆小火车玩具需要12个车轮,商店进了15袋车轮,每袋有9个,这些车轮够组装11辆小火车玩具吗?
34.三年级师生84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最多可以坐6人。租1条船需要25元,三年级师生最少要花多少元?
35.三年级4个班到社区去捡塑料瓶,每班分成6组,平均每组能捡32个塑料瓶。三年级一共能捡多少个塑料瓶?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接着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选择。
【详解】25十位上的数字2,“2”表示2个十,用2个十乘36,可得72个十。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分别估算出每个选项中乘法算式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先将这两个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
【详解】A.31×53≈1500,31>30,53>50,即31×53>1500;
B.19×89≈1800,19<20,80<89<90,即1500<1600<19×89<1800;
C.48×29≈1500,48<50,29<30,即48×29<150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31×11=341
32×11=352
33×11=363
把3个算式竖着排一列,观察可知:当一个两位数乘11的时候,积是:将这个两位数的最左边的数向左移动,将这个两位数最右边的数向右移动,然后把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和写在中间。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34×11的积,最左边一位是3,最右边一位是4,3+4=7,7写在中间,积是374;
故答案为:C
【点睛】一个数乘11的规律是:两边一拉,中间相加。也就是说,当一个数乘以11的时候,将这个数的最左边的数向左移动,将这个数最右边的数向右移动,然后从右到左,每两个数相加,若出现进位,就向左边两个数字的和进位一。
4.C
【分析】笔算84乘17,乘数84表示的是每筐苹果84千克,17表示的是收获17筐苹果。用个位的7去乘84,得到的积是588,表示7筐苹果有588千克;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乘84得到84个十,表示10筐苹果重840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由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可知,竖式中箭头所指的“84”表示10筐苹果重840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A
【分析】30×40=1200,43×31>1200,因此分别将1、2、3代入□中,再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13×31=403
23×31=713
33×31=1023
所以,□3×31的积是三位数,□中可以填1或2,即可以填的数一共有2个。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结果确定出□里的数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出实际的积,最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进行选择。
6.C
【分析】每根跳绳的价钱×需要买跳绳的根数=买这些跳绳需要的钱,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计算即可选择。
【详解】21×49≈1000(元),他大约需要付100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A
【分析】用《百科知识》每套的定价乘购买的套数,即可求出需要的钱数,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51×19≈50×20=1000(元)
所以,大约需要1000元。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分析】28×16中,因数28减少3,积就减少3个16,即16×3。
【详解】16×3=48,则积减少48。
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或增加几,积就减少或增加几个不变的因数。
9.3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可从5开始,用56、46、36分别乘22,结合积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详解】,积是四位数;
,积是四位数;
,积是三位数;
要使□6×2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3)。
【点睛】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灵活运用。
10. 四 三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别求出算式62×39和21×46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62×39=2418
21×46=966
所以62×39的积是四位数;21×46的积是三位数。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11.1050
【分析】用卖出黄豆的质量乘14,求出卖出大米的质量。
【详解】75×14=1050(千克)
则粮店今天卖出大米1050千克。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2. 40 30 1200
【分析】估算37×33时,37接近整十数40,33接近整十数30,则把37看作40,33看作30,再相乘求积。
【详解】37×33≈40×30=1200
估算37×33时,可以把37看作40,33看作30,大约是1200。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乘数的近似数。
13.1800
【分析】1小时=60分钟,因此用王叔叔1分钟能加工零件的个数乘60即可,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计算。
【详解】1小时=60分钟
29×60≈1800(个)
即1小时大约能加工1800个零件。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600
【分析】根据题意,一篇课文有31行,每行18个字,用乘法计算出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计算时可将31近似看成30,18近似看成20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一篇课文有31行,每行18个字,这篇文章大约有(600)个字。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解答的关键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再结合题意计算。
15. 180 900 1080
【分析】每个篮球45元,买24个篮球就需要24个45元,竖式计算时先用45乘4,表示4个篮球的钱数;再用45乘20表示20个篮球的钱数,把这两部分的钱数加起来,就是一共花了多少钱,由此求解。
【详解】
买4个篮球需要180元。
买20个篮球需要900元。
买24个篮球需要108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明确乘法各步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3
【分析】知道每分钟漏水的量,知道漏水的时间,可以用每分钟漏水的量乘时间,计算出1小时总共漏水多少千克。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换算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1小时=60分
50×60=3000(克)
3000克=3千克
一小时能浪费3千克水。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和时间单位换算的掌握。
17.不够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51名同学每人订做一套需要的总钱数,再和4000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82×51=4182(元)
4182>4000
所以三年级的51名同学每人订做一套,4000元不够。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解答此题应根据总价、数量和单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18. = < >
【分析】(1)分别计算出括号前后每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较即可。
(2)、(3)两个因数(都不为零)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则积就大,依此比较,
【详解】(1)210÷3=70,350÷5=70,即210÷3=350÷5;
(2)20<21,即80×20<80×21;
(3)15>9,即16×15>16×9。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应熟练掌握。
19.24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位成年人的体重×成人的人数=这些成人的总体重,依此列式并计算,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将39估成40再计算。
【详解】60×39≈2400(千克)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990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然后求出它们的积即可。
【详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99×10=990
即最大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990。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确定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
21.√
【分析】通过举例计算,证明即可。
【详解】最小的两位数是10,10×10=100,10+10=20,10×10>10+10;
最大的两位数是99,99×99=9801,99+99=198,99×99>99+99;
……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用举例法解答比较简便。
22.×
【分析】直接计算出60×85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60×85=5100,积的末尾有2个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分析】在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不为0时,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除以10,积的大小不变,依此判断。
【详解】27×10=270;30÷10=3,即27×30=270×3。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
【分析】分别计算出“18×47”与“18×57”的结果,然后进行判断。
【详解】18×47=846
18×57=1026
所以要使18×□7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可填4;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5.√
【分析】63×58,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5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6,表示5个十乘6个十,即表示“50×60”。
【详解】由分析可得:
计算63×58时,“5”与“6”相乘表示“50×6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6.640;4200;7200;10;
300;0;256;100
【详解】略
27.1833;2184;5382
4810;1360;3960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7×39=1833
56×39=2184
78×69=5382
65×74=4810
85×16=1360
72×55=3960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28.35;882
1477;2415
【分析】(1)(2)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840÷8÷3
=105÷3
=35
(2)126÷7×49
=18×49
=882
(3)316+43×27
=316+1161
=1477
(4)(52-17)×69
=35×69
=2415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29.能
【分析】先用全校的班级数乘每班的人数,从而计算出全校的总人数,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个座位,依此计算并与600个座位比较即可。
【详解】12×45=540(人)
540×1=540(个)
540个<600个,能
答:能坐得下。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0.1536位
【分析】用平均每人劝导的人数乘4,计算出每队劝导的人数,再用每队劝导的人数乘16,计算出志愿队这天一共劝导多少位行人文明出行。
【详解】24×4=96(位)
96×16=1536(位)
答:志愿队这天一共劝导1536位行人文明出行。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先用乘法计算出每队劝导的人数,再用乘法计算出志愿队这天一共劝导多少位行人文明出行。
31.3600克
【分析】用5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制造氧气的质量除以5,计算出平均每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制造氧气的质量,再用每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制造氧气的质量乘48,计算出48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制造多少克氧气。
【详解】375÷5=75(克)
75×48=3600(克)
答:48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可以制造3600克氧气。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32.(1)576元
(2)48瓶
【分析】(1)运用每箱的瓶数×箱数=总瓶数,单价×数量=总价,由此能求出李叔叔6天一共卖了多少元的矿泉水。
(2)总瓶数除以6天,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卖的瓶数。
【详解】(1)
=
=(元)
答:李叔叔6天一共卖了576元的矿泉水。
(2)
=
=(瓶)
【点睛】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总价”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够
【分析】用15×9求出商店一共进了多少个车轮,用12×11求出组装11辆小火车玩具需要多少个车轮,把商店进的车轮数量与组装11辆小火车需要的车轮数量作比较即可。
【详解】15×9=135(个)
12×11=132(个)
135>132
答:这些车轮够组装11辆小火车玩具。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的灵活应用,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34.350元
【分析】假如每条船都坐满6人,用84除以6,求出最少要租多少条船;再用求出的船的条数乘25,求出三年级师生最少要花多少元。
【详解】84÷6×25
=14×25
=350(元)
答:三年级师生最少要花350元。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除法先求出最少要租多少条船,再进一步解答。
35.768个
【分析】三年级的班级个数×每班分成的组数=分成的总组数,分成的总组数×平均每组能捡塑料瓶的个数=三年级一共能捡塑料瓶的总个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4×6=24(个)
24×32=768(个)
答:三年级一共能捡768个塑料瓶。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先计算出分成的总组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调研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调研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图形计算,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方程或比例,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质量调研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图形计算,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