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第1页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第2页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2345678910111213CDDCBCDAAABBC 1.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活字印刷 B. 海水晒盐 C. 彩陶烧制 D. 机杼织布【答案】C【解析】A、活字印刷,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彩陶烧制,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下列四种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少时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的是(    A. 锌 B. 铁 C. 碘 D. 钙【答案】D【解析】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故选D。3.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溶解 B. 加热C. 测pH D. 稀释【答案】D【解析】A、量筒适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的仪器,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如图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试管内液体过多会溅出伤人,如图操作错误;C、测定pH时应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如图试纸提前润湿会使测得的pH不准确,本题实验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小,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是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如图操作正确;答案为:D4.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类、鱼虾类、奶类等食物,这三类食物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答案】C【解析】蛋类、鱼虾类、奶类富含的营养元素为蛋白质,故选C。5.城市绿化养护移栽的树木需要用到营养液。某品牌营养液的配制是在1000mL水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以下几种成分,①KNO3  ②Ca3(PO4)2  ③NH4H2PO4  ④K2SO4。几种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答案】B【解析】①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只含有磷元素,不属于复合肥; 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中只含有钾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选B。6.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两个氢原子:H2 B. 铝离子:A1+3C. 三个氮分子:3N2 D. 硫酸铁:FeSO4【答案】C【解析】A、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选项错误;B、离子符号是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和正负符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铝离子表示为:,选项错误;C、数字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三个氮分子表示为:,选项正确;D、硫酸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的根价是-2价,故硫酸铁的化学式是:,选项错误;故选:C。7. 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下列为“物品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环境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物品回收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8.“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发生轻度煤气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B. 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C. 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生产中添加过量防腐剂【答案】A【解析】A. 发生轻度煤气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避免继续吸入一氧化碳,充分吸入氧气,正确。B. 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可能因新鲜空气流入增加氧气浓度,造成火势加剧,错误。C. 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可能因电打火引发火灾或爆炸,错误。D. 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生产中添加过量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故选:A。9.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排列的是A. 铅、黄铜 B. 硫、干冰C. 碘酒、海水 D. 冰水、大理石【答案】A【解析】A、铅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正确;B、硫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错误;C、碘酒中含有碘和酒,属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冰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A。10.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都是以金属材料使用作为标志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B. 纯铜比铜合金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C. 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D. 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不可回收利用【答案】A【解析】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符合题意;B、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性,故铜合金比纯铜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不符合题意;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铁锅清洗后未擦干,会加速铁的锈蚀,不符合题意;D、含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回收利用,节约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柠檬牛奶牙膏肥皂炉具清洁剂pH2-36-78-99-1012-13 A. 患有胃病的人应多喝柠檬水B. 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蚊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用肥皂水涂抹,减轻痛痒C.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厨具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原理相同D. 常温下,将牛奶加水稀释后pH大于7【答案】B【解析】A 、患有胃病人含胃酸过多,应喝苏打水,由于柠檬pH在2-3范围内,小于7,呈酸性。A错。B、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蚊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用肥皂水涂抹,减轻痛痒,据表格可知肥皂水呈弱碱性,可中和蚊酸。所以B正确。C、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厨具上的油污是氢氧化钠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用洗涤剂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由于洗涤剂的乳化作用。C错。D、常温下,将牛奶加水稀释后pH只能接近7,不能大于7 。D错。综上所述:选择B。
    12.2022年4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圆满完成长达六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本次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是无机化合物 B.偏二甲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偏二甲肼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答案B【解析】A、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2×2):(1×8):(14×2)=24:8:2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B正确;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2×2):(1×8):(14×2)=24:8:28=6:2:7,故C错误;D、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的,每个偏二甲肼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H2O2溶液和H2O加入MnO2B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C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CuOD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答案C解析A.H2O2溶液可以在MnO2的催化下产生氧气,H2O不能,所以A正确;B.NaOH溶液可以和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NaCl溶液不能,所以B正确;C.H2也能和CuO反应,所以C错误;D.足量稀盐酸能将氧化铁完全溶解,而木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小题,除18(5、19(6)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146分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各项科技的运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      (1)“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_______(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2)冬奥会新场馆建设中使用了大量铝合金,铝合金在建筑方面具有比金属铝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的优点。(3)冬奥会运用的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的。图甲是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镓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4)甲醇可做燃料。图乙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献教育甲醇燃烧,氢气可实现零碳排放。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合成材料(2) 大    (3)失去     Ga3+(4)     隔离可燃物【解析】(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2)合金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3)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正电荷的稼离子,符号为Ga3+(4)由图可知,甲是CH3OH,乙是O2,丙是CO2,丁是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关闭火炬燃气,使火炬隔离了可燃物,从而灭火。15(8分)(1)在1800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_____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2)《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②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③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由50℃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答案】氧气    20    引流    滤液浑浊    不能    C    降温结晶    C> B>A    解析】(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20mL。(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导致液体从滤纸和漏斗缝隙流下,会使滤液浑浊。过滤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3)①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②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③50℃时溶解度A>B=C,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A<B=C;A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50℃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AB析出晶体得到20℃AB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20℃时溶解度AB相等,但是水的质量A<B,故溶质质量A<B;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50℃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得到20℃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由于50℃C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质质量C大于B;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C> B>A。168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I.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1)装置B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C_________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暂停反应,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A D    3;关闭活塞 ;
    4F    【解析】(1)仪器甲是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收集装置选C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特点:石灰石放在多孔隔板上,关闭活塞,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则若要暂停反应,可以关闭活塞;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是:
    4F装置更合理,上面的试管管径大,产生的氢气上升,将上面试管里的空气排出,能收集到氢气;G装置中上面的试管管径小,里面的空气不能排出无法收集满氢气;178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1)如图为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2)某同学按图A、B进行有关铁的性质实验。①图A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细沙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②图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如图。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用到酒精灯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4)生活中常在钢铁制品表面“涂层”,目的是防止钢铁制品中的铁与_______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答案】(1)    ①. 55.85    ②. 23    (2)    ①. 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②.
        ③. 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    ①.
        ②. 使过量的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4)氧气和水【解析】1根据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一个铁原子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3=23;2①图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集气瓶中铺一层细沙;②图B是铁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酒精灯的作用为使过量的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4生活中常在钢铁制品表面“涂层”,目是防止钢铁制品中的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18. 8实验室里有一瓶未盖瓶塞的碱石灰,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碱石灰成分和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查阅资料认识碱石灰Ⅰ、制碱石灰的流程:Ⅱ、CaOH2的分解溫度是580℃;NaOH受热不分解。1)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上述制得的碱石灰主要含有NaOH、______和少量水。任务二:探究未盖瓶塞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作出猜想】样品中的成分可能有下列几种:猜想1CaOH2NaOH猜想2CaCO3CaOH2NaOH猜想3CaCO3NaOHNa2CO3猜想4CaCO3Na2CO3【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取5 g“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猜想1不正确②取①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加入试剂X无明显现象猜想2不正确③取①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滴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猜想3正确,而猜想4不正确④取③变红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3)实验①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4)试剂X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A.氯化铁溶液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任务三:测定未盖瓶塞的“碱石灰”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小组同学另取 “碱石灰”样品10.00g,加入100.00g水,充分搅拌、过滤后,按如图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滤渣质量活塞关闭时整个装置总质量(仪器+药品)打开瓶塞和活塞反应完成后整个装置总质量(仪器+药品)8.00 g442.64g442.20g【结论与评价】5)根据数据可计算原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______。2分6)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规范操作,测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______。【答案】    ①. CaCO3CaO+CO2    ②. CaOH2氢氧化钙    ③.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答全才给分)    ④. CaOH2微溶于水,白色固体可能是CaOH2    ⑤. C    ⑥. 9.4%    ⑦. 装置中有CO2残留(或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解析】任务一:1)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上述制得的碱石灰主要含有NaOH、氢氧化钙和少量水;任务二:实验探究: 由结论猜想3正确,而猜想4不正确,即为①烧杯中上层清液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步骤③取①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滴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步骤④取③变红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溶液仍然显碱性,故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即可证明猜想3正确,而猜想4不正确;反思与评价:3)实验①取5 g“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说明猜想1不正确,该方案不严密,因为CaOH2微溶于水,白色固体可能是CaOH24)由结论猜想2不正确,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含有碳酸钠,②取①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加入试剂X,无明显现象,则A、若X为氯化铁溶液,氯化铁中的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实验现象不是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B、若X为稀盐酸溶液,稀盐酸溶液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不是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C、若X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实验现象是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氢氧化钙,符合题意。故选C任务三:结论与评价:5)由 上述实验可得出猜想3正确,即“碱石灰”中有 CaCO3NaOHNa2CO3,故取 “碱石灰”样品10.00g,加入100.00g水,充分搅拌、过滤后,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能溶于水,则滤渣即为碳酸钙的质量,,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整个装置的总质量减少的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2.64g-442.20g=0.44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解得x=1.06g,则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8g-1.06g=0.94g故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6)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规范操作,测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即为计算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可能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使得反应完成后整个装置总质量偏大,则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偏小,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若装置中有CO2残留,也会使反应完成后整个装置总质量偏大,则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偏小,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1912分学习兴趣小组对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查阅资料)(1)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2)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3)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设计与实验)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试管一周后现象A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B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C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D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____________有关。(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4)据图,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据图,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____________分析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如图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分(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气和水蒸气    氯化钠    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    Fe2O3+6HCl=2FeCl3+3H2O    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    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        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    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    解析】(1)A铁钉和氧气、水同时接触生锈,B没有氧气不生锈,C没有水不生锈,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故填:氧气和水蒸气;(2)A无氯化钠生锈速度慢,D有氯化钠生锈速度快,说明说明铁锈蚀还与氯化钠有关,故填:氯化钠;(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来除锈,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Fe2O3+6HCl=2FeCl3+3H2O;(4)据图,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故填: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5)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故填: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6)解:设铁的质量为x x= 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 ,故填:(7)该实验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故得到氢气体积偏大,计算铁质量分数偏大,铁锈质量分数偏小,解决方法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故填: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8)实验1是铁钉,实验二是铁粉,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故填: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
     

    相关试卷

    化学(吉林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吉林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共12页。

    化学(广西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广西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全解全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关于物质分类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辽宁沈阳卷)(全解全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