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疆卷)(考试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疆卷)(考试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化 学(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Ca-40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盐酸除锈 C.红磷燃烧 D.冰块融化2.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更高。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Cl B.KCl C.Ca(H2PO4)2 D.(NH4)2HPO4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滴加液体 C.连接仪器 D.稀释浓硫酸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使农作物增产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河流5.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 HNO3 B. NO2 C. NaNO2 D. N26.现有、两种金属,如果把、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溶解并产生氢气,不反应;如果把放入到硝酸铜溶液中,无任何现象,则、、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A. B. C. D.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8. 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C.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D. a2℃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9.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观察乳化现象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0.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方法A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B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Al2(SO4)3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KCl固体MnO2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7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冬奥会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科技感十足。(1)能源: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填序号)。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化石燃料(2)火炬“飞扬”:开幕式火炬首次采用“微火”替代了以往的“大火”,“微火”虽微,足以点亮世界。“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燃料更环保,原因是 。(3)运动服:中国运动员御寒服采用新疆长绒棉面料,石墨烯发热材料里布。①石墨烯发热材料在通电时产生热能,是利用了石墨烯良好的 性。②新疆长绒棉性能优于普通棉花,其主要成分是(C6H10O5)n,属于 (填序号)。A.天然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4)场馆:“冰丝带”是由3360块发电玻璃拼成。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碲化镉(化学式CdTe)。碲化镉在弱光照射下也能持续发电,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支持。根据如图信息。T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d的质子数是 ,CdTe中Te的化合价是 。12.(6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甲烷的分子符号是_____;硫酸亚铁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①已知氟的元素符号为F(氟单质是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从微观、宏观任选一个角度简述,该反应前后____未发生改变。13.(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硫酸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实验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实验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小组同学按图三进行实验。(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3)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序号)继续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A 酚酞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铜溶液(4)小组同学将4、5两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发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BaSO4 猜想二:BaSO4、BaCO3(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沉淀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_______。猜想二成立。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废液缸中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填一种具体物质),处理后再排放。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4.(8分)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I.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1)装置B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发生装置选用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C或_____。(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暂停反应,操作为_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和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15.(8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_______。(2)实验二是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推测出混合后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t1时刻后,溶液pH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B.二氧化碳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饱和状态(3)实验三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推测出反应后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4)综上所述,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________等现象(写一条即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_______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四、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16.某中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氯化钙的含量,该兴趣小组同学取20.0g废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0g。请计算20.0g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新疆卷)-学易金卷: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化学新疆卷全解全析docx、化学新疆卷考试版A4docx、化学新疆卷参考答案docx、化学新疆卷答题卡docx、化学新疆卷考试版A3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疆卷)(考试版)A4,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重庆卷)(考试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陪重庆走过11月的是布洛芬,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