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疆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全解全析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D | B | C | A | B | D | A | B | B |
1.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盐酸除锈 C.红磷燃烧 D.冰块融化
【答案】D
【解析】A、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盐酸除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红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故选:D。
2.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更高。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Cl B.KCl C.Ca(H2PO4)2 D.(NH4)2HPO4
【答案】只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析】A、NH4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
B、K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
C、Ca(H2PO4)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误。
D、(NH4)2HPO4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故选:D。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滴加液体
C.连接仪器 D.稀释浓硫酸
【答案】B
【解析】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使农作物增产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D.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答案】C
【解析】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D、工厂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 HNO3 B. NO2 C. NaNO2 D. N2
【答案】A
【解析】
A、硝酸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为零,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中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为零,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题意;
C、亚硝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为零,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为单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现有、两种金属,如果把、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溶解并产生氢气,不反应;如果把放入到硝酸铜溶液中,无任何现象,则、、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现有、两种金属,如果把、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溶解并产生氢气,不反应,说明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
如果把放入到硝酸铜溶液中,无任何现象,说明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铜。
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则、、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故选:。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可以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不符合题意;
D、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符合题意;
故选D。
8. 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C.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
D. a2℃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A、由曲线图可知,a1℃时甲乙两曲线有交点,即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故A正确;
B、由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的大,故B错误;
C、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少量乙的甲,故C错误;
D、由曲线图可知,a2℃时,甲的溶解度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可溶解40g甲,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观察乳化现象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B
【解析】
A、图中无乳化剂(如洗涤剂等),无法观察乳化现象。所以A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不会逸出。只要少滴稀盐酸不使锥形瓶内压强过大即可。所以B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
C、铁片与铝粉与5%稀硫酸反应速率不同,但不能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还应控制铁、铝的形状相同。所以C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应用红磷作反应物,用足量木炭生成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消耗的氧气体积,压强变化不明显。测定失败。所以D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综上所述:选择B。
10.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2 | O2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 |
B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C | Al2(SO4)3溶液 | CuSO4 | 加入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KCl固体 | MnO2 | 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
【答案】B
【解析】A、CO2中混有的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铜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正确。
B、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会与碳酸钠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Al2(SO4)3溶液中混有CuSO4,加入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铝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正确。
D、KCl固体中混有MnO2,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钾,二氧化锰在滤渣中,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7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冬奥会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科技感十足。
(1)能源: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填序号)。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化石燃料
(2)火炬“飞扬”:开幕式火炬首次采用“微火”替代了以往的“大火”,“微火”虽微,足以点亮世界。“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燃料更环保,原因是 。
(3)运动服:中国运动员御寒服采用新疆长绒棉面料,石墨烯发热材料里布。
①石墨烯发热材料在通电时产生热能,是利用了石墨烯良好的 性。
②新疆长绒棉性能优于普通棉花,其主要成分是(C6H10O5)n,属于 (填序号)。
A.天然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
(4)场馆:“冰丝带”是由3360块发电玻璃拼成。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碲化镉(化学式CdTe)。碲化镉在弱光照射下也能持续发电,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支持。根据如图信息。T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d的质子数是 ,CdTe中Te的化合价是 。
【解析】(1)A.太阳能是绿色能源。
B.风能是绿色能源。
C.水能是绿色能源。
D.化石燃料不是绿色能源。
故答案为:D。
(2)“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燃料更环保,原因是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不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不污染环境。
(3)①石墨烯发热材料在通电时产生热能,是利用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导电。
②新疆长绒棉性能优于普通棉花,其主要成分是(C6H10O5)n,属于天然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故答案为:AC。
(4)T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7.6。Cd的质子数是48。CdTe中Cd的化合价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Te的化合价是﹣2。
故答案为:127.6;48;﹣2。
12.(6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甲烷的分子符号是_____;硫酸亚铁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已知氟的元素符号为F(氟单质是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从微观、宏观任选一个角度简述,该反应前后____未发生改变。
【答案】(1)Al ;CH4 ; Fe2+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生成H2O”或“H++OH-=H2O”)
(2)①. ②. 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数目”或“氢元素化合价”)
【解析】(1)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等,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分子符号是CH4;
硫酸亚铁由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构成,含有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离子符号为Fe2+;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和OH-结合生成H2O”或“”)。
(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氟气和水生成氟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数目均不变,氢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均为+1价,故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数目”或“氢元素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13.(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硫酸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_。
(实验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
(实验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三进行实验。
(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序号)继续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
A 酚酞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4)小组同学将4、5两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发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BaSO4 猜想二:BaSO4、BaCO3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白色沉淀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废液缸中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填一种具体物质),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放热 B Zn+H2SO4=ZnSO4+H2↑ 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A 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熟石灰
【详解】[实验一] 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石蜡受热熔化,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实验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滤纸碳化,而稀硫酸不能,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实验三](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2)试管2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与稀硫酸酸反应,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3)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二者反生反应;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与硫酸钠,再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铜溶解,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A;[实验与结论]猜想一、二都有硫酸钡,只需证明有碳酸钡即可,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证明猜想而成立;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硫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处理后再排放。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4.(8分)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I.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
(1)装置B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发生装置选用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C或_____。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暂停反应,操作为_____。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和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
【答案】(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A ;D
(3) ;关闭活塞 ;
(4)F
【解析】(1)仪器甲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收集装置选C或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特点:石灰石放在多孔隔板上,关闭活塞,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则若要暂停反应,可以关闭活塞;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是:;
(4)F装置更合理,上面的试管管径大,产生的氢气上升,将上面试管里的空气排出,能收集到氢气;G装置中上面的试管管径小,里面的空气不能排出无法收集满氢气;
15.(8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_______。
(2)实验二是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推测出混合后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t1时刻后,溶液pH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B.二氧化碳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饱和状态
(3)实验三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推测出反应后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
(4)综上所述,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________等现象(写一条即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_______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答案】(1)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酸性;C
(3) ;氢氧化钠##NaOH
(4)气体(或颜色等合理即可);生成物的生成
【解析】(1)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由图可知,烧杯内溶液的pH减小,小于7,溶液显酸性,t1时刻后,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饱和状态,故溶液pH几乎无变化;故选C;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烧杯内溶液的pH逐渐减小,而反应物中的氢氧化钠显碱性,pH>7,故可推测出反应后减少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4)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气体(或颜色等合理即可)等现象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生成物的生成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四、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
16.某中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氯化钙的含量,该兴趣小组同学取20.0g废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0g。请计算20.0g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1%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利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的质量求氯化钙的质量,设氯化钙的质量为x
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答:20g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化学(江西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江西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在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疆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新疆卷)(全解全析),共14页。
化学(武汉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武汉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吸附;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