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 第六章 本章整合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六章 第一节 气象灾害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六章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六章 问题研究 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必备知识,2灾害防御,自救与互救,自主检测,问题探究,关键能力,防灾减灾的手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防灾减灾手段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主要手段(1)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3)灾害救援与救助
(4)灾后恢复①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②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③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思考感悟修建水库可以防御哪些自然灾害?提示 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
思考感悟汛期在山区旅游,如果遇到暴雨或泥石流,应该如何逃生?提示 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在山区旅游中,一旦遭遇暴雨,应向山脊方向避洪,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千万不要在山谷中逗留,因为山谷是山洪暴发的路径。如遇泥石流,应迅速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尽快跑出泥石流范围,切不可顺(或逆)泥石流方向逃离。
1.判断正误并纠错(1)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能避免发生自然灾害。( )答案 × 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不能避免发生自然灾害。(2)安置、救济属于防灾减灾的灾后措施。( )答案 √(3)在洪水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 )答案 √
2.我国防灾减灾的工作指导方针是(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B.依靠群众,依靠集体C.生产自救、互助互济D.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答案 A
3.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时,迅速躲到坚固的箱子里B.居住在高楼的人群立即乘坐电梯撤离C.避震时尽量蜷缩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头部、眼睛等D.避震时多点灯火,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解析 躲在箱子里不易被发现;地震时应避开门、窗边、走廊、电梯等;少点灯火,防止火灾发生。答案 C
4.日本东京地震防灾计划一直是以1923年发生的里氏8级地震来制订的。整个计划既包括地震防灾体制、组织机构、信息收集、指挥通信和震害预测,又包括各项地震救灾对策。下列关于东京地震防灾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救灾应急预案B.属于灾后恢复预案C.其目的是使人们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D.属于非工程措施
解析 日本东京地震防灾计划是日本政府为了让人们树立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而制订,因此这属于救灾应急预案和防震非工程措施,而不属于灾后恢复预案。答案 B
探究一 防灾减灾手段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蕴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主要防御何种自然灾害?(3)我国防御台风灾害的基本前提手段是什么?提示 (1)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的能力,努力减少灾害损失。(2)洪涝灾害。(3)关注天气预报,加强台风监测。
2.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1)工程措施
3.滑坡、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措施(1)工程措施:恢复植被,加固山体;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修建阻滑支撑工程;修筑排导槽,将泥石流的松散物质疏导到特定位置。(2)非工程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要点笔记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典例1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沙尘暴B.洪涝 C.旱灾D.寒潮(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人口外迁 ③房屋加固 ④组建志愿者队伍 ⑤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④⑤
思维导引解答此类题应重点获取图中的有效信息,如题干信息中“降低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图中不同救灾活动的时间不同,救灾活动强度不同。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涉及生产、生活等工程恢复重建,在选项中只有洪涝灾害才能造成大范围的工程破坏,且灾后需要恢复重建。
解析 第(1)题,沙尘暴、旱灾和寒潮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较严重,但对住房的破坏较小。公共设施恢复重建的难度小,恢复时间较短。洪涝灾害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房屋和公共设施的破坏,需要紧急救援抢救生命,然后开展安居工程等保障灾民居住,最后开展公共设施恢复重建工作,故B正确。第(2)题,调整产业结构与防灾减灾关系不大,排除①;人口外迁不适于大城市防灾减灾实际,排除②;房屋加固,有利于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减少损失,③正确;组建志愿者队伍,有利于提高救援水平,④正确;避灾自救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地震时人们的自我救援能力,为震后救援节省时间和物资,⑤正确。故D正确。答案 (1)B (2)D
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完成1~3题。1.下列灾害防御措施中,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A.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加固防洪大堤D.修建水库,蓄水防旱
2.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起到的减灾作用是( )A.改变地表环境,提高灾害强度B.控制灾害与人口的直接相遇C.改变水循环,提高抗灾能力D.消除旱灾灾情3.能改变地表环境,减轻灾害强度的措施是( )A.加固房屋B.修建防洪大堤C.植树造林D.挖掘机井
解析 第1题,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全社会的行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属于非工程措施的范畴。第2题,修建水库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保证人、牲畜、作物的正常用水,提高抗灾能力。第3题,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能力,减轻灾害强度。答案 1.A 2.C 3.C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地震中,儿子阿曼达和其他13位同学,因躲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都幸免于难。结合材料探究:(1)故事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如果在高楼教室里应该怎样做?(2)野外遇到滑坡、泥石流应怎样进行自救与互救?(3)洪水中救人可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 (1)如果在高楼教室里上课遇到地震,首先不要慌乱,听从老师指挥,用手抱住头,躲在教室墙角处,或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地从楼梯逃生。(2)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的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跑,切忌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不要选在山区的谷底排洪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扎营。(3)抛救生圈、救生衣;划船、游泳去救人(要用绳子系到固定物上,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1)震前准备
(3)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
3.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防避措施。
典例2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2)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 、 等自然灾害。当你遭遇泥石流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有哪些? (3)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素养立意试题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防灾减灾的措施,体现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解析 第(1)题,由图知,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多断层,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第(2)题,暴雨可破坏土体平衡,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洪灾提供水源条件。泥石流流向低处,应向高处逃生,并且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的方向以最短路径远离危险区。第(3)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答案 (1)断层 坡度(2)崩塌 洪灾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逃离,迅速向高处转移。(3)在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尽量避免工程项目在该地段选址和施工,建设护坡、排水工程等。
某学校上课期间,突然出现教室灯管摇摆现象,并伴有轻微震感。有人大喊“地震了”,所有同学不约而同地冲出教室,由于场面混乱,出现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导致11人受伤。据有关部门测定,此次地震只有里氏4.0级,对生命不会构成威胁。据此完成1~2题。1.地震发生时在教室内避险的正确做法是( )A.不计后果,迅速撤离B.立刻躲在课桌下,一旦地震停止立即从楼梯迅速撤离C.从窗户爬出,避免拥挤D.远离墙角处
2.上述材料说明( )①地震灾害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 ②个人在应对灾害时必须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 ③地震会引发次生灾害 ④震级在里氏4.0级时,对任何地区都不会产生影响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解析 发生地震时,教室内人员应当立刻躲在课桌下或墙角处,一旦地震停止立即从楼梯迅速撤离。踩踏事故不属于自然灾害,是人为事故。里氏4.0级地震如果震源较浅,也可能造成危害。答案 1.B 2.C
(综合思维)世界上自然灾害每天都在发生,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有遇到某类自然灾害的可能性。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1)判断在下列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节防灾减灾,灾后恢复,自然灾害监测,致灾全过程,应急预案,物资和人员,心理援助,经济和社会,自救和互救,挽救生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三节 防灾减灾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悟新知,合作探究·提素养,随堂检测·精评价,防灾手段,自救与互救,主题1防灾减灾手段,主题2自救与互救,思维构建,即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