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防(tí) 称职(chèn) 粗糙(cāo) 不省人事(xīng)
B. 氛围(fēn) 污秽(huì) 炽热(zhì) 拈轻怕重(niān)
C. 匿笑(nì) 陨石(yǔn) 静谧(mì) 戛然而止(jiá)
D. 倔强(jué) 粗犷(guǎng) 蓦然(mù) 彬彬有礼(bīn)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大爱无声声自远。慈善精神如蒲公英的种子般随风 ,扎根在社会各个角落。一桩桩善行 着社会慈善意识的明显增强。让我们每个人都投身到慈善活动中,用力所能及的方式 道德之光, 社会暖流。积极参与,坚持不懈,慈善就会成为更多人的价值追求。
A. 飘撒 彰显 点亮 汇合 B. 播撒 彰显 点亮 汇聚
C. 飘撒 显示 点燃 汇合 D. 播撒 显示 点燃 汇聚
3. 下面一段话选自某班的《班级日志》,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我们班负责本周的校园执勤工作,大家深感责任重大。②每天,只要广播声一响起,我们就按时到岗,各司其职。③一周下来,我们班获得了“优秀执勤班级”的称号,是因为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原因。④通过这次执勤,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看着父亲两鬓霜华尽染,走路也不再像从前那般虎虎生风,不知道那个曾经专横霸道的人去哪儿了 _____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无力的老者,看得我心中生出痛楚。“爸爸,您的箫呢?”我说_____“真想听您再吹吹!”父亲笑,把箫放在嘴边比画着,一首_____月光下的凤尾竹_____仍能吹响,曲调却没有当初那么流畅了。
A. ?,“” B. ,,《》 C. ?:“” D. ,:《》
5. 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诗人先回顾身世,遭遇辛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后追述战斗生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 颔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将国家和个人分别比作雨中浮萍和风中柳絮,感慨国破家亡和身世坎坷。
C. 颈联中,诗人回忆曾在惶恐滩撤退,内心仍惊恐不安。如今身陷敌手,只身被押,远渡零丁洋,更感孤独无援。
D. 尾联直抒胸臆,集中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以死明志的爱国精神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6.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冬奥会的冰,咋制成?
①在冬奥会冰雪项目高水平竞技中,光滑稳定的高质量冰面至关重要。运动员在冰雪世界的精彩表现,更是离不开这一“硬核”基础条件。
②冬奥会的冰面制作对平坦度、光滑度的要求十分严苛。如在冰壶比赛中,冰面仅仅1毫米的平坦度偏差,就会对冰壶的走向产生很大影响,进而影响选手的发挥。那么北京冬奥会的冰,是怎样制成的呢?
③冰面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整个过程大概分为制作冻底冰、喷白、封白、画线、贴 logo、封线、涨水制作表面冰几个步骤。首先在赛场浇筑纯净水,制冰师需要用喷棒均匀地把水喷洒在赛场上,并确保它和混凝土地面完全贴合:待水结冰并达到一定温度后,开始喷白漆,使赛场成为公众较为熟悉的奶白色;待白漆固定后,进行贴logo和画线;再进行涨水制作表面冰,最后用扫冰车打磨和找平,制冰工作才算真正完成。这个过程中,每一寸、每一层冰面都需要制冰师傅的精心雕琢,这样才能为赛会制作出高质量的冰面。
④ 除了制冰师的匠心,制冰工作还有“黑科技”的加持。相比于传统的建冷式冰场,本届冬奥会中,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冰面的温度差控制在0.5℃以内,远低于国际滑联冰面温差不超过1.5℃的标准;据了解,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比赛提供温度、厚度均衡的冰面,同时碳排放量也接近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
⑤不同的冰上运动对冰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如被誉为“冰上舞蹈”的花样滑冰要软糯的冰面助力起跳,冰面温度要求-4℃到-3℃;短道速滑则需要脱硬的冰面助力提速,冰面温度为-7℃到-6℃。历届比赛中,这两个项目几乎都被安排在同一个场馆,有时二者的举行时间也相对接近,北京冬奥会也不例外,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从“最快”到“最美”的冰场转换要在三小时内完成,而我国采用的制冰效能更高的二氧化碳制冰法在两小时内就能完成冰场转换。实现冰面转化后,冰面监测系统可以测到冰面不同区域的硬度和温度,确保冰面质量达到竞赛的需求。
(选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删改)
(1)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冬奥会的冰面制作对平坦度、光滑度的要求很严苛。
B.冰面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每一寸、每一层冰面都需要制冰师傅的精心雕琢。
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的应用碳排放量等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
D.不同的冰上运动对冰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具体体现 ______
A.能够将冰面的温度差控制在0.5℃以内,远低于国际规定的温差标准。
B.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C.两小时内就能完成冰场转换,比国际奥委会要求的时间快一个小时。
D.在赛场浇筑纯净水,制冰师需要用喷棒均匀地把水喷洒在赛场上,并确保它和混凝土地面完全贴合。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这篇说明文首先介绍了冬奥会上制冰过程的步骤,接着介绍了根据比赛需要而对制冰工作的要求,最后介绍了制冰工作中的黑科技,表达了对制冰师的赞美之情。
B.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仅仅”,强调了冰壶比赛对冰面的质量要求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C.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第三段制冰师高超的工艺,引领下文制冰工作中的科学技术。
D.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不同的冰上运动对冰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B.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
C.腰白玉之环
腰:在腰间佩戴
D.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遗留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足肤皲裂而不知
面山而居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以中有足乐者
扶苏以数谏故
D.当余之从师也
何陋之有
(3) 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赠序,即临别赠言。
B.选文第①段先写自然环境严酷,再写物质条件匮乏,表现出求学的“勤且艰”。
C.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羡慕之情。
D.文章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述作者年少时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勉励后辈努力学习。
8.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曲径通幽处, 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人有悲欢离合, 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①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③,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④,虽多忌克⑤,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⑥,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节选《赵普传》)
[注]①阖:关闭。②竟日:整天。③薨:去世。④岸谷:城府。⑤忌克:嫉妒。⑥龌龊循默:心胸狭窄,因循守旧。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______
②太祖乃悟 ______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 结合选文,简要概括赵普有哪些优秀品质。
10. 阅读《怎一个“愁”字了得》,回答问题。
怎一个“愁”字了得
高洪波
①乡愁与童年焊接。当我脱口说出这句话时,故乡的青纱帐、瓜园和黏豆包;故乡田野上潺潺的渠水,以及鸣叫不止的绿蝈蝈、“山叫驴”;故乡的厚达半米的冬雪,甚至还仿佛嗅到了点燃鞭炮时弥漫于冷空气中的火药味儿,听到那被鞭炮声震落于树梢的雪粉们滑落时的窸窣声……
②故乡冬季最让人惦记的是黏豆包。山海关外的黏豆包,黏年同音,透着喜庆,加上香甜的红豆馅,芳香略酸的黏黄米面,底下衬以深绿的苏子叶,咬一口美妙无比。尤其是冻得梆硬的黏豆包放进炕上老奶奶的火盆烤过之后,用小手拍下沾上的草木灰,这时托在手上的豆包有一层焦壳,一口咬下,沁入舌尖的是热辣辣的芳香味道。其中有豆馅与红糖混合的滋味,有黏黄米发酵后的气息,像米酒。尽管那时我从没喝过酒,但这种混合气息似乎就像酒一样醉人,尤其对一个 贪婪的饥饿如狼的草原少年!
③吃完火烤豆包,嘴唇肯定是沾满草木灰的,用那冷且硬的棉衣袖口一擦,便开心地冲向漫漫雪地去追逐打闹了。
④如果说黏豆包的滋味属于冬天和白雪,属于火盆和春节的话,而香瓜与甜杆儿则注定属于碧绿的夏天。香瓜的学名叫甜瓜,因为本身成熟后特有的芳香,在我的故乡都叫它“香瓜”。记得乡下进城卖瓜的马车上,照例铺满碧绿的高粱叶子,香瓜们惬意地躺在松软的高粱沙发床上,向小城少年传递香甜的气息与梦想。夏天炎热时节,能吃上一个脆甜的香瓜,是莫大的享受。
⑤甜杆儿是我们最喜爱的小吃。它是一种甜汁饱满的高粱品种,有甘蔗的甜,皮却不像甘蔗那么厚硬,啃起来十分方便。用牙齿逐一剥下甜杆儿绿色的外皮,露出的是同样嫩绿的芯,一口咬下,甜水立刻顺舌尖流入喉底,反复咀嚼后吐出渣滓,吃法与甘蔗近似。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把竹竿状的甜杆儿握在手中,让它幻化为孙悟空的金箍棒,朝冥想中的白骨精一路打去;或者当成一把解放军的冲锋枪,向假想敌无情扫射。一根甜杆儿,甜蜜着多少草原小城孩子的童年!
⑥下面我要说一种更特别的食物“姑蔫儿”,一度我认为它的学名是灯笼果。因为它成熟后的葡萄状的果实有一层坚韧柔软的外衣,剥开后是苹果味儿黄莹莹的果实,这层金黄色的外衣极像灯笼。这种美味的小浆果,吃时不用洗,因为有一层天然的外包装。“姑蔫儿”外形如葡萄,味道类苹果,有极好的口感,在故乡产量极低,故而显得珍稀。所以儿时的“姑蔫儿”几近一个味道的传奇,每每把玩许久方才入口。
⑦北京这几年瓜果市场上不乏“姑蔫儿”,十几元一斤,我便大包地买回家,剥去软皮,一洗便是一大碗,逐一吃开去。奇怪的是再也没有昔日吃“姑蔫儿”的快乐,也许是供应太充足的缘故吧!
⑧可见乡愁的触发,也需要适当的场景和适时的道具,不光是吃“姑蔫儿”,即便是香瓜,也再没吃出当年的口感。不知是品种的退化还是年龄的增长。舌尖上的乡愁,现在已不易见到,或许这乡愁一如远逝的岁月和童年,怅望中的怀念已远胜于实地踏勘乃至重回故乡。
⑨日暮乡关,怎一个“愁”字了得!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 作者通过对童年时期几种食物的回忆来叙写乡愁。请你默读文本,用笔在文章中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 “贪婪”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贪得无厌,渴求而不知满足”,但用在“尤其对一个贪婪的饥饿如狼的草原少年!”这个句子中却毫不违和,请你结合文意,对这个词进行赏析式批注。
(3) 结合全文,分析文章题目“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______
A.乡愁一如远逝的岁月和童年,黏豆包、香瓜、甜杆儿、“姑蔫儿”都是作者记忆中最难忘的滋味。
B.文章第①段通过写故乡的景物,表达了“我”对故乡的强烈怀念和赞美之情。
C.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后,有人认为文章第⑦段与我童年生活无关,因此可以删掉。
D.作者记忆中的童年是快乐的,结尾又说是“愁”,是因为童年最喜爱的食物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口感,是因为逝去的岁月与童年生活一去不复返;是因为即使实地踏勘、重回故乡,也找不回童年的快乐。
E.读完此文,不禁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的《故乡》。这两篇文章同样都是写故乡,在情感上是完全相同的。
1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今年暑假期间和秋季学期开学以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各相关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如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对此进行了追踪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们对子女教育期望和教育焦虑普遍处于高位,直接转化成对子女学习要求和校外培训的压力。过重的学习负担会造成对学生体育运动时间、社交娱乐时间、甚至睡眠时间等其他类型生活时间的挤压,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摘编自《全国各地落实“双减”成效如何?看看数据怎么说》,2021.10.26《光明日报》)
材料二:“双减”政策发布后,教育部对“课后服务”的质量又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学校课后服务应充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不能“千校一面”和“一刀切”。只有真正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保证课后服务质量。学校课后服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实施方案,如利用学校既有的阅览室、活动教室、兴趣社团等提供拓展类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学校课后服务应更好体现地方特色,尤其是拓展课程内容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乡、区域的差异。如农村学校可根据当地特色开展乡土课程,为乡村振兴增添乡村文化活力;部分地方的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博物馆资源进校园等活动,都可以引入课后服务中。
(摘编自《中小学课后服务如何扎实推进》,20221.8《中国青年报》)
(1) 应该如何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绝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所好学校,接受子女分流到职业学校的家长屈指可数,这也催生了校外培训的盛行。
B.“双减”政策发布之前,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学生占比几近一半,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丧失了其他运动娱乐时间,身心健康深受影响。
C.学校课后服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实施方案即可,无需充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D.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宣扬了民间传统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12.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想象力的科幻小说。
B. 《昆虫记》:阿西莫夫写就的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昆虫的史诗”。
C. 《儒林外史》: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D. 《简•爱》:寻求人格独立追寻平等自由的英雄赞歌。
13.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内容,按要求答题。
(1) 下图概括了保尔的成长历程,请你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情节。
(2)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保尔也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14. 笔墨人生、缤纷世界,有多少认知是需要我们再次思考的。重新定义坚强,我们汲取精神力量;重新定义友情,我们获得宝贵养料;重新定义那个目光、那抹微笑、那次相遇、那句话语……我们心有所动,情有所感,爱有所向。
ㅤㅤ请以“重新定义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引用、套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有误,“提防”的“提”应读作“dī”,“不省人事”的“省”应读作“xǐng”;
B.有误,“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
C.正确;
D.有误,“蓦然”的“蓦”应读作“mò”。
故选:C。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B
【解析】飘撒:飘飞撒落。播撒:把作物种子播种到天地里。比较两个词语的意思,“飘撒”侧重的是漫无目的,不一定有结果,“播撒”则是有目的地播种,因此用“播撒”来形容“扎根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慈善精神”更合适。
彰显:分明而确定地显现。显示:体现,显现。比较两个词语的意思,“彰显”表达的意思较“显示”更突出,更鲜明,因此用“彰显”更合适。
点亮:点火使发光发亮。点燃:使燃烧。比较两个词语的意思,“点亮道德之光”搭配更合适。
汇合:(水流)聚集,集合。汇聚:事物聚集汇合。比较两个词语的意思,“汇聚”搭配抽象的事物(此处指“社会暖流”)更合适。
故选:B。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理解词语的常见意思及用法,以及词语蕴含的感情色彩,答题时要结合语境,注意词语搭配,联系前后文辨析作答。
词义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如它们的使用范围、常见搭配、感情色彩等,答题时也要注意联系语境。
3.【答案】C
【解析】“是因为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原因”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原因”。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4.【答案】B
【解析】仔细阅读语段可知,“不知道那个曾经专横霸道的人去哪儿了”是陈述句,故第一处应填逗号;“我说”用在人物语言之间时,其后应用逗号,故第二处填逗号;“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乐曲名,故三、四处应填书名号。
故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词句赏析。
ACD.正确;
B.有误,颔联将国家和个人分别比作风中柳絮和雨中浮萍。
故选:B。
《过零丁洋》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词句赏析答题步骤:
①抓住关键字词,结合全诗主旨阐释本句诗的语境及其独特的表现力。
②概括本句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6.【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结合“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比赛提供温度、厚度均衡的冰面,同时碳排放量也接近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结合“相比于传统的建冷式冰场,本届冬奥会中,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冰面的温度差控制在0.5℃以内,远低于国际滑联冰面温差不超过1.5℃的标准;据了解,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比赛提供温度、厚度均衡的冰面,同时碳排放量也接近于零,有助于打造出最快、最环保的冰面”分析即可。
ABC.正确;
D.有误,“在赛场浇筑纯净水,制冰师需要用喷棒均匀地把水喷洒在赛场上,并确保它和混凝土地面完全贴合”不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具体体现。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这篇说明文首先介绍了冬奥会上制冰过程的步骤,接着介绍了制冰工作中的黑科技,最后介绍了根据比赛需要而对制冰工作的要求,表达了对制冰师的赞美之情。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C
(2)D
(3)A
这篇说明文首先介绍了冬奥会上制冰过程的步骤,接着介绍了制冰工作中的黑科技,最后介绍了根据比赛需要而对制冰工作的要求,表达了对制冰师的赞美之情。
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7.【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BC.正确。
D.有误,句意: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遗,赠送。
故选:D。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而:表转折/表修饰;
B.则:却/是;
C.以:因为/因为;
D.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略无慕艳意”意为丝毫不感到羡慕,说明作者对他们毫无羡慕之情。
故选:C。
答案:
(1)D
(2)C
(3)C
参考译文: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答案】【小题1】随君直到夜郎西,山重水复疑无路
【小题2】禅房花木深
【小题3】月有阴晴圆缺
【小题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小题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1)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书写)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禅房花木深(注意“禅”的书写)
(4)月有阴晴圆缺
(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注意“赋”“柯”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9.【答案】【小题1】曾经
【小题2】明白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特别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的分类整理。
①句意:(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尝:曾经;
②句意:太祖这才明白过来。悟:明白。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题时,首先要先翻译句子,句意为:(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再根据句意断句,本句先记叙赵普晚年勤奋读书,再讲他每天回家就读书整日,因此断句为: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可知”,赵普退朝后就整日读书,可见其勤奋刻苦;根据“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可知,赵普是刚毅果断、性情沉着、严肃刚正、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根据“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可见赵普是直言敢谏之人。
答案:
(1)①尝:曾经;②悟:明白。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由文中的“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可知,赵普退朝后就整日读书,可见其勤奋刻苦;根据“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可知,赵普是刚毅果断、性情沉着、严肃刚正、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根据“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可见赵普是直言敢谏之人。
参考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务,但学问很少,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到第二天处理政事的时候,处理决断很快,如流水一般。(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赵普性情沉着、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妒忌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上奏举荐这人,太祖生气了,把赵普推荐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他)补修这些旧纸片,又像当初一样重新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明白过来,最终用了这人。
解答文言实词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0.【答案】【小题1】C
【小题2】E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①根据“黏豆包”“热辣辣的芳香”可知,目标段落是第②段;再根据关键句“山海关外的黏豆包,黏年同音,透着喜庆,加上香甜的红豆馅,芳香略酸的黏黄米面,底下衬以深绿的苏子叶,咬一口美妙无比”“这种混合气息似乎就像酒一样醉人”可确定答案:美妙无比。
②根据“香瓜”“莫大的享受”可知,目标段落是第④段,再根据关键句“记得乡下进城卖瓜的马车上,照例铺满碧绿的高粱叶子,香瓜们惬意地躺在松软的高粱沙发床上,向小城少年传递香甜的气息与梦想”可确定答案:香甜的气息与梦想。
③根据“甜汁饱满”“甜蜜”可知,目标段落是第⑤段;再根据关键句“甜杆儿是我们最喜爱的小吃”可确定答案:甜杆儿。
④根据“姑蔫儿”“味似苹果”可知,目标段落是第⑥段;再根据关键句“有极好的口感,在故乡产量极低,故而显得珍稀。所以儿时的‘姑蔫儿’几近一个味道的传奇,每每把玩许久方才入口”可确定答案:味道的传奇。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赏析。
根据上文“乡愁与童年焊接。当我脱口说出这句话时,故乡的青纱帐……”可知,“贪婪”意思是“贪得无厌,渴求而不知满足”,在这里形容“我”在物质贫乏的少年时代对黏豆包的喜爱、渴望之情,贬义词褒用,有力地突出了黏豆包是“我”童年时代的最美好记忆。
(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阅读全文可知,本文以“愁”字为线索,依次描写了故乡的黏豆包、香瓜与甜杆儿和姑蔫儿等事物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对岁月流逝的怅惘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从内容看,标题“怎一个‘愁’字了得”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从结构看,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从表达效果看,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
ABD.正确;
C.有误,文章第⑦段记叙了“我”现在从市场上买“姑蔫儿”吃,却“再也没有昔日吃‘姑蔫儿’的快乐”的事,与童年时的美好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恋和浓浓的乡愁之情。不能删掉。
E.有误,本文描写了故乡的黏豆包、香瓜与甜杆儿和姑蔫儿等事物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对岁月流逝的怅惘和浓浓的思乡之情。鲁迅的《故乡》通过描写“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和感受,揭示了旧中国乡村和城镇经济的没落,表现了农民和城镇小市民生活的艰难,表达了“我”对他们深切的同情和打破这种旧生活的期盼之情。两篇文章同样都是写故乡,但在情感上是完全不同的。
故选:CE。
答案:
(1)①美妙无比
②香甜的气息与梦想
③甜杆儿
④味道的传奇
(2)形容“我”在物质贫乏的少年时代对黏豆包的喜爱、渴望之情,贬义词褒用,有力地突出了黏豆包是“我”童年时代的最美好记忆。
(3)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主题;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C E
本文以“愁”字为线索,依次描写了故乡的黏豆包、香瓜与甜杆儿和姑蔫儿等事物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对岁月流逝的怅惘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答内容理解与概括问题,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再确定重点句段,最后筛选提炼关键词作答。
11.【答案】【小题1】D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材料二“学校课后服务应充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学校课后服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实施方案”“学校课后服务应更好体现地方特色”即可提炼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举措。
(2)A.有误,根据材料一图一可知,82.1%的家长认为“小学或中学能否上好学校,对孩子的发展非常关键,31.4%的家长能够接受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分流到职业中学”可知“接受子女分流到职业学校的家长屈指可数”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一中“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们对子女教育期望和教育焦虑普遍处于高位,直接转化成对子女学习要求和校外培训的压力”可知,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们对子女教育期望和教育焦虑转化为了对子女学习要求和校外培训的压力,催生校外培训;
B.有误,根据材料一中“过重的学习负担会造成对学生体育运动时间、社交娱乐时间、甚至睡眠时间等其他类型生活时间的挤压,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知,过重的学习负担会挤压对学生体育运动时间、社交娱乐时间、甚至睡眠时间等其他类型的生活时间;并非“丧失”;
C.有误,学校课后服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同时需要充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D.正确。
故选:D。
答案:
(1)应充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实施方案;应更好体现地方特色。
(2)D
材料围绕“双减”展开,说明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宣扬了民间传统文化,可谓一举两得。第一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第二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第三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第四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
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12.【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故选:B。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与辨析。
中外名著,一定要多读、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作品的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13.【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阅读图表,可以看出①处要填写的是保尔参加筑路工作时,死里逃生的经历。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有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他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肺炎。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以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生活。据此得出两处的答案。
(2)本题考查名著主旨的理解与情节分析。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意思就是在不同的困难中磨炼成长。所以解答此题,选择小说中的某一情节,表现出保尔面对困难的坚强不屈,在困难中成长蜕变即可。
答案:
(1)①得了伤寒和肺炎 ②暴风雨所诞生的
(2)示例: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和多次伤病的折磨,保尔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想到了自杀。他掏出手枪,对准自己。可他最终放弃了,他想到“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冲着自己开一枪”这句话,纵然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小题2】
【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的革命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才会创造出奇迹。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4.【答案】
重新定义山峰高度
珠穆朗玛峰,立于世界之巅,立于中国之畔,随着时光荏苒,日月轮回,1975年至2005年中国由传统测量再到大地、卫星相结合测量,珠峰的高度由8848.13米精确至8844.43米。或许,山峰好比人生巅峰,登山测距如似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如何去定义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时代的高度如何在有限的时光内去创造更高的高度?我想,面对未知,面对人生,面对时代,必须求进上进精益求精,斗志昂扬。
面对未知,进则俱进,退则恒退。珠峰是否在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在长高?这是未知的。我们的人生同样面对太多的未知,但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或许“山川难改”,但我们可以掌控自我的人生,我们可以决定并明确意识自己究竟是在进步还是退步,不以未知为惧怕的理由,不以绝望为结束的理由,人生起伏难免,我们的高度应由自己定义。木心曾说过“所谓万丈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我们的高度当然有别于山峰,这是一种向上的心态,乐观的精神。
面对人生,精益求精,不可马虎。人生无以用数字衡量,更无以谈及精确至小数点后多少位,但这不妨碍我们去测算自我的高度和地位。此分为两方面,一是求真务实,二是自我反省。求真务实,求真理务实际,世上没有什么“乌托邦”,也无法逃避至‘桃花源林”,只有真切地行动,我们才能不仅是肉体存活于这个世界上。二是自我反省,“吾日三省言身”,“君子以细量身,以省塑志”,“任用良才,得以复己明志”,不断反省,如同不断精确数字,无限不循环迈向的是更加精确。大国工匠,科研人员,中华的崛起就是在探寻属于我们的小数点后一位将是什么。
面对人生,面对时代,潜力无疆。十年前,我们无以料到高铁时代,十年前,我们无以料到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小时候写下的天马行空的梦想在逐步实现,人生的巅峰一直在上进,祖国的时代也将不断进步。
一切就犹如珠峰之巅,观红日飞雪,望清雨冰川。所谓定义,就是打破定义,以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再寻巅峰。
【解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重新”就是再次,从头另行开始。“定义”(名)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说明。可以补写:坚强、友情、那个目光、那抹微笑、那次相遇、那句话语……“重新定义_____”可以写出为什么“重新定义_____”,怎样重新定义,重新定义的意义等。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文章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重新定义,引出中心论点“面对未知,面对人生,面对时代,必须求进上进精益求精,斗志昂扬”的观点,然后从三个方面“面对未知,进则俱进,退则恒退”“面对人生,精益求精,不可马虎”“面对人生,面对时代,潜力无疆”论述中心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以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再寻巅峰”。
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句子默写,对比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
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为明学校中考语文第一次段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为明学校中考语文第一次段考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