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3届中考物理模拟(一模、二模、三模)考试试题
-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无答案) 试卷 6 次下载
-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江苏省无锡梁溪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试卷 3 次下载
-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试卷 1 次下载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新华社消息,无视国内国际舆论的质疑和反对,日本政府于4月13日召开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将于约2年后开始。关于报道中提到的核能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可能会造成核污染,所以不要发展核电事业
D.核能来自太阳
二、选择题
2.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
B.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20A
C.正常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
D.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km/h
三、单选题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4.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5.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之一为飞沫传播,飞沫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可以通过一定距离(一般认为1~2m)进入易感黏膜表面,一般不会长时间存留在空中。为此人们要正确佩戴口罩,对易受到污染的物体表面经常进行消毒处理。根据以上介绍,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沫能附着于物体表面,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缘故
B.飞沫能飞出1m外,说明飞沫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健康人戴口罩防止被感染,其防疫策略类似于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以减弱噪声
D.用紫外线可以对受病毒感染的物体进行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热效应
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泰州大桥在水中的“倒影” B.日食
C.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D.池水变“浅”
7.对下列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乙图能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图闭合开关后,小磁针N极逆时针偏转 D.丁图中小磁针N极顺时针偏转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金属铝制成窗户边框,是利用其导热性能较好的性质
B.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内能不变
D.密度、硬度、比热容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
9.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
A.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B.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C.探头在水中深度不变,把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大些的浓盐水
D.探头在水中深度不变,把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小些的煤油
10.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皮球经过同一高度的A、B两点时动能相等
B.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时速度为零
C.皮球在D点时的机械能可能等于在C点时的机械能
D.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M、N两点留下两个大小不等的黑色圆斑
11.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明将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小球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三只小球受到的浮力:F甲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1>F2=F3
D.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12.如图为一种握力计和它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握力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2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为5Ω,弹簧一端的滑片P在电阻R1的最上端时不施加力,移动到最下端时施加的力最大(弹簧的电阻不计).握力计测量范围为0~300N,电路中电流表变化范围0.1~0.6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握力300N时电路中电流为0.6A
B.R1连入电路阻值变化的范围是0~30Ω
C.R2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5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范围是0.3W~1.8W
四、填空题
13.“端午节”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小明的妈妈在端午节用铁锅煮粽子是利用铁的________好,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
14.乘客在动车站台候车时一定要站在警戒线以内,否则动车进站时,乘客易被“吸”向车身而造成伤害事故,这是因为________;如图是进站后的动车静止在水平轨道上,此时它受到的重力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
15.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即可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储存于魔方内并通过USB端口给移动设备充电。
(1)此魔方根据______的原理发电,这个过程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
(3)将此魔方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魔方对桌面的压力是由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五、实验题
16.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测某合金块的质量时,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合金块质量是______g。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六、填空题
17.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甲_____η乙;若FA=FB,则GA_____GB.(选填“>”、“<”或“=”)
七、综合题
18.某电热水壶具有“烧水”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如图所示,电热水壶工作电压为220V,R1=55Ω,保温功率为110W。[]
(1)闭合开关___________时为保温状态,该热水壶“烧水”功率为___________W;
(2)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升温到10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3)在图中虚线框内要给电路加一个“保温”工作指示灯,则该指示灯的电阻应该尽可能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些。
八、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将一个棱长为5cm、重为1N的正方体物块(图中未画出),轻轻放入足够深、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放入物块后,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_____,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ρ水=1.0×103kg/m3)
20.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力F把一重为600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部(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已知斜面长l=3m,高h=1.5m,若该过程中斜面的效率为75%,力F所做的功为 _____J,力F的大小为 _____N。
21.朵朵家的电能表上标有“3000revs/(kW·h)”字样。她把家中的其他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电热水壶工作,发现1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5转,若这些电能全部被质量为0.5kg、初温为21℃的水吸收,可使水的温度升高到________℃。[已知c水=4.2×103J/(kg·℃),结果保留1位小数]
22.如图是小明自制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是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当油箱内油面高度最高时,R的金属滑片在最下端,油量表指针满偏;当油箱内没有油时,R全部接入电路,油量表的读数最小。则R0的阻值是______Ω,油量表的最小读数是______A;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降为最高油面一半时,滑片正好在R的中点,此时油量表的读数是______A,据此推理油量表的刻度______(“均匀/不均匀”)。
九、作图题
23.如图所示,请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作出平面镜。
( )
24.如图是小明起跑时的背景,请画出小明所受重力(点O为重心)和右脚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 )
25.在图中,插座的一部分已正确接入家庭电路,请将其他部分也正确的接入家庭电路。
十、计算题
26.某次跳伞训练中,体重为500N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15s下落210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s,求在这个过程中:
(1)运动员下落的平均速度;
(2)重力做的功;
(3)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
十一、综合题
27.某电加热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发热电阻,1、2、3、4为触点,S为旋转型开关,实现关、低、高档的转换。高温档的功率为1100W,低温档时R1的功率为44W。求:
(1)当旋转型开关与触点3、4接触时,电加热器处于______(选填“关”、“低温档”或“高温档”);
(2)在该电加热器的电热槽中装质量为500g、初温为12℃的水,用高温档正常加热至沸腾,若此过程中发热电阻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加热多长时间______?(电热槽内气压为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3)低温档时R2的功率______。
十二、实验题
2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来确定的。
(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2min后停止加热,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请你预测一下,当水沸腾2min后,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________℃。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__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
29.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____(选填“有色”或“无色”) 的;
(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 > 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______。
30.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烧杯和电子秤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添加砝码过程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2)测量盐水密度时,有以下四个步骤: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烧杯内有残留),测出盐水体积;③……;④算出盐水密度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__(选填“直接”或“擦干残留盐水后”)测量烧杯质量;
(3)测量鸭蛋密度的步骤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图中电子秤显示的四个数据,若没有“131.0g”这个数据,能否求出鸭蛋的密度?请在横线上作答要求:①若能,请写出鸭蛋的密度值;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
31.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R1>R2。
实验一: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1)请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将图2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
(2)实验电路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连接是为了控制通电时间相同和控制_______;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通过_______来进行判断。
(3)为了便于比较两根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a、b两瓶中要装入_______相等、初温相同的同种液体。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实验时选用煤油而不选水,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_______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验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变成实验一中电流的2倍,且通电时间相同。实验发现:用电阻丝R1加热的煤油,在实验一中温度升高Δt1,在实验二中温度升高Δt1′,则Δt1′_____2Δt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实验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______正比例关系(选填“成”或“不成”)。实验中,用电阻丝R2加热煤油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并接入两根阻值_______的电阻丝(选填“相同”或“不同”),就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性质。假设a烧瓶中液体的质量为m,瓶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通过它的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Δt,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用所给出的物理量写出比热容的表达式)。
32.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8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70Ω1.5A”,阻值为10Ω、20Ω,30Ω、50Ω的电阻各一个,满足测量需求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闭合S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 )
(2)小明先探究“电阻R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将10Ω的电阻作为R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电阻两端施加不同电压时对应电流值,并记录(如表所示)。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流经电阻的电流为_____A.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
实验次序
1
2
3
4
U/V
3.0
4.0
5.0
6.0
I/A
0.30
0.41
0.62
(3)接着小明根据表1数据绘制出I—U图像,如图丁中a所示,实验完成后,将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绘制出I—U图像,如图丁中b所示,试分析图像中A、B、C三电阻R、R、R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用不等式表示):_____。
(4)小明在探究“电压U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a、他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入表中断开开关S,小明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他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实验次序
1
2
3
4
R/Ω
10
20
30
50
I/A
0.60
0.30
0.20
0.12
b、上表是小明提交的实验数据,老师指出有一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这是实验次序_____的数据,选出的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可在核电站的发电,故A正确;
B.核燃料是有限的,所以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核电站虽然存在核污染的可能,但对环境污染小,不会污染大气,所以核能是清洁能源,且核电效益好,所以我国可以发展核电事业。故C错误;
D.核能是来自原子核的分裂或结合释放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故A不符合事实;
B.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200mA,故B不符合事实;
C.正常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事实;
D.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km/h,故D符合事实。
故选D。
3.B
【详解】A.禁鸣喇叭是禁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大、小声),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隔墙有耳”说明墙可以传播声音,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A.呼出“白气”,是液化,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
B.晾干衣服,是汽化,需要吸热,故符合题意;
C.冰花的出现,是凝华,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
D.浇铸钢材是凝固,需要放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飞沫是含水颗粒,能附着于物体表面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A正确;
B.飞沫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戴口罩防止感染,是在飞沫传播过程中防止感染,这个类似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而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对受感染物体进行消毒,具有热效应的是红外线,故D错误。
故选A。
6.A
【详解】A.泰州大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日食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池水变“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A.甲图中通电导线在磁场的作用下会运动,反映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故A正确;
B.乙图中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能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丙图闭合开关后,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由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得,小磁针N极顺时针偏转,故C错误;
D.由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得,丁图中小磁针N极逆时针偏转,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用金属铝制成窗户边框,是利用其硬度大、密度小的性质,故A错误;
B.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越烧越短,故其质量变小,而蜡烛本身的特性是不变的,故其密度不变,故B错误;
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其质量不变,但水结冰对外放热,所以其内能减小,故C错误;
D.物理属性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密度、硬度、比热容都是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它们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液体的密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深度不变,把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大些的浓盐水,即液体的密度增大,所以在探头所处压强不变的情况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深度不变,把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小些的煤油,即液体的密度减小,所以在探头所处压强不变的情况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增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C.由图示知,皮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且逐渐减小,由A运动到同一高度的B,B点的机械能小于A点的机械能,而高度相同,它的重力势能相等,那么B点的动能小于A点的动能,而D点在C点之后,所以D点的机械能小于C点的机械能,故AC错误;
B.皮球是水平抛出的,那么第一次反弹后升到最高点P时,其速度不为零,因为其竖直方向的速度虽然为0,但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0。故B错误;
D.从高处下落的皮球具有重力势能,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当球与地面接触时,球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这个过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球的高度越高,球落地时的形变量越大,即痕迹面积越大,而皮球在最高点即将下落到M点的高度大于N点的,所以M点留下的痕迹大于N点的,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由图可知,甲中球漂浮,乙丙中球悬浮,不管球漂浮还是悬浮,都处于平衡态,浮力等于球的重力,由于是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所以三只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错误;
B.三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由可知,当三只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液体的密度越大,所以三杯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故B错误;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甲、乙、丙是三个同规格容器,球是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所以容器重力和球的重力都相同,由图可知,三个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因为三杯液体的密度,由可知,甲液体质量最大,乙丙液体质量相等,由可知,甲液体重力最大,乙丙液体重力相等,由此可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最大,乙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故C正确;
D.已知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即液面深度相同,由可知,液面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越大,由于,所以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 由图可知,当滑片在电阻R1的最上端时(即不用力时),R1连入电路阻值为零,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6A;当滑片在电阻R1的最下端时(即握力300N时),R1连入电路阻值最大,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故A错误.
B. 当滑片在电阻R1的最上端时,R1连入电路阻值为零,电路中只有R2工作,电流为0.6A,则电源电压为U=IR2=0.6A×5Ω=3V.当滑片在电阻R1的最下端时,R1连入电路阻值最大,此时电路中R1与R2串联,电流为0.1A,根据欧姆定律有I=,则R1===25Ω.即R1连入电路阻值变化的范围是0~25Ω.故B错误.
C. 当滑片在电阻R1的最下端时,R1连入电路阻值最大,此时R2两端电压最低,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R2消耗的功率最小.则R2消耗的最小功率为P=I2R2=(0.1A)2×5Ω=0.05W.故C错误.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为P最大=UI最大=3V×0.6A=1.8W;最小为P最小=UI最小=3V×0.1A=0.3W,即总功率变化范围是0.3W~1.8W.故D正确.
13. 导热性 热传递
【详解】[1]铁导热性好,用铁锅煮粽子热得更快。
[2]粽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内能的。
14. 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支持力
【详解】[1]动车行驶过程中,动车的速度很大,人靠近动车时,使人和动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外侧压强大于内侧压强,若人站在安全线内极易被“吸”向动车,造成事故。
[2]动车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动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15. 电磁感应 机械 电源 魔方
【分析】(1)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在对外供电的过程中,电源会提供电能。
(3)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弹力。
【详解】(1)[1][2]转动魔方时,闭合电路的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在发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3]魔方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3)[4]将魔方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魔方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压力是由魔方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点睛】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而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它们的能量转化分别是:机械能转化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6. 左 47.4 4.74
【详解】(1)[1]由图可知分度盘指针向右偏,则平衡螺母向左调。
(2)[2]由图乙可知,合金块质量
m=20g+20g+5g+2.4g=47.4g
(3)[3]由图丙可知,金属块和水的体积是40mL,合金块的体积为
V=40mL-30mL=10mL=10cm3
合金块的密度为
17. > <
【详解】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因物体的重力G越大,1+越小,越大,且动滑轮的重力相等,所以,GA>GB时,η甲>η乙;由图可知,n甲=2,n乙=3,由F=(G+G动)可得,提升物体的重力:G=nF﹣G动,则FA=FB时,提升物体的重力关系为GA<GB.
18. S1 880 大
【详解】(1)[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1时,R1与R2串联,电路总电阻较大,闭合开关S1和S2时,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总电阻较小,由可知,当电路中总电阻较大时,电功率较小,处于保温状态,当电路中总电阻较小时,电功率较大,处于烧水状态,所以闭合开关S1时为保温状态。
[2]闭合开关S1和S2时,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总电阻较小时,电功率较大,处于烧水状态,由可知,该热水壶“烧水”功率为
(2)[3]由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
(3)[4]由图可知,指示灯与R2并联,由于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任意分电阻,若指示灯的电阻比R2大,则总电阻只比R2小,总电阻的变化较小,对保温功率的影响较小,所以该指示灯的电阻应尽可能大些。
19. 1 不变 不变
【详解】[1]正方体物块的体积
V=L3=(5cm)3=125cm3=1.25×10-4m3
物块的质量
则物块的密度
因为ρ<ρ水,所以,该物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得,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G=1N
[2]放入物块前,溢水杯中盛满水,放入物块后,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不变。
[3]把溢水杯、物块,以及杯内的水作为一个整体,则放物块前后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溢水杯、物块,以及杯内水的重力之和,由上述知,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所以G=G排,而杯子的重力一定,所以,放入物块后,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
20. 1200 400
【详解】[1]把重为600N的物体推到斜面顶部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600N×1.5m=900J
根据公式可得力F所做的功
[2]已知物体在力F作用下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l=3m,根据公式W=Fs可得,力F的大小
21.29.6
【详解】转盘转15转时,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水吸收的热量
Q吸=W=1.8×104J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末温
t=t0+Δt=21℃+8.6℃=29.6℃
22. 20 0.3 0.4 不均匀
【详解】[1]当油箱内油面高度最高时,R的金属滑片在最下端,此时电路中只有R0接入电路,油量表指针满偏,其示数I0=0.6A,则R0的阻值
[2]当油箱内没有油时,R全部接入电路,油量表的读数最小,此时电路总电阻
此时电路电流
[3] 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降为最高油面一半时,滑片正好在R的中点,此时油量表的读数
[4]当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电流为0.6A;当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的一半时,电路电流为0.4A;当R全部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为0.3A。由此判断理油量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23.
【详解】根据图像,先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24.
【详解】过重心O画一条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标上符号G,即为重力的示意图;
人走路时后脚蹬地面,脚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后脚受到的摩擦力向前,作用点在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25.
【详解】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是左边插孔接零线,右边插孔接火线,上方插孔接地线;所以最上方是火线,中间是零线。灯泡的一端与开关要串联,开关接在火线上,灯泡的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如图所示:
26.(1)10m/s;(2)1.5×105J;(3)3000W
【详解】解:(1)运动员在0~15s下落的路程为s前=210m,由图象可知,15s后运动员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员在15~30s通过的路程为
s后=vt后=6m/s×15s=90m
运动员通过的总路程为
s=s前+s后=210m+90m=300m
总时间为t=30s,则整个过程中运动员下落的平均速度
=10m/s
(2)运动员下落的高度为
h=s=300m
重力做的功为
W=Gh=500N×300m=1.5×105J
(3)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P==Gv2=500N×6m/s=3000W
答:(1)运动员下落的平均速度是10m/s;
(2)重力做的功是1.5×105J;;
(3)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是3000W。
27. 高温档 168s 176W
【详解】(1)[1]当旋钮开关置3,4时,R2短路,电路中只有R1工作,由此时电路的电阻较小,由可知,电功率最大,电热器处于高温挡。
(2)[2]水吸收的热量
Q吸= c水m(t-t0)=4.2×103J/(kg·℃)×0.5kg×(100℃-12℃)=1.848×105J
不计热损失,由
W=Q吸=Pt
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
=168s
电阻R1的阻值为
=44Ω
(3)[3]当旋转型开关与触点2、3接触时,两个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功率最小,为低温档。低温档时R1的功率为44W,通过电路的电流
=1A
R1两端的电压
U1=IR1=1A×44Ω=44V
电阻R2两端的电压
U2=U-U1=220V-44V=176V
低温档时R2的功率
P2=U2I=176V×1A=176W
28. 酒精灯外焰高度 相平 99 沸腾时
【详解】(1)[1]因为要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A处铁圈高度根据酒精灯外焰高度确定。
(2)[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3)[3]沸腾时液体温度不变,所以沸腾后继续加热还是99℃。
(4)[4]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
29. 高度差 有色 密度 D
【详解】(1)[1]由转换法,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
(2)[2]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有色的,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3]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盐水的密度大,由转换法,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C,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故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D。
30. 不能 直接 1.15g/cm3
【详解】(1)[1]平衡螺母应在测量前调横梁水平平衡用,在测量物体质量时,添加砝码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2)[2]测液体密度时,烧杯上会有残留液,将盐水倒入量筒后,应将烧杯和壁上残留液一起测质量,以求出准确的倒出量筒的质量,若擦干再测质量,则所测质量偏小,即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偏大,会造成密度偏大。
(3)[3]图甲为鸭蛋质量
图乙为容器加水与鸭蛋的总质量
可求得容器加水质量为
图丁为容器加水质量再加补水质量
可求得补水质量
鸭蛋体积等于补水体积,为
鸭蛋密度为
若没有“131.0g”这个数据,能计算鸭蛋的体积。
31. 电流相等 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质量 小于 大于 不成 相同
【详解】(1)[1]变阻器一上一下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2)[2]图1中,两个电阻丝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等。
[3]根据转换法知,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进行判断的。
(3)[4]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同种液体。
[5]因煤油比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故用煤油比用水更容易看出温度的变化。
(4)[6][7]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变成实验一中电流的2倍,且通电时间相同,根据Q=I2Rt可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4倍;所以用电阻丝R1加热的煤油,温度升高Δt1′大于2Δt1,该实验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不是正比例关系。
(5)[8]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并接入两根阻值相等的电阻丝,可以探究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性质。
[9]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I2Rt,不计热量损失,液体吸收的热量
Q吸=Q=cmΔt
则
c=
32. 0.5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R
【详解】(1)[1]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少,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故应将变阻器A接线柱接入电路,如下图所示:
(2)[2]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则此时流经电阻的电流为0.5A。
[3]分析这些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故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4]分析 A、B两点,由图可知A、B两点电流相同,而B点电压大于A点电压,则RA<RB;分析 B、C两点,由图可知B、C两点电压相同,而C点电流大于B点电流,则RC<RB,由图线b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时,电流变大,灯丝温度升高,灯泡的电阻增大,所以RA<RC,所以有RA<RC<RB。
(4)[5][6]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10Ω改接成2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控制不变。
[7][8]由题可知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值70Ω时,电源电压不变,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6V不变,可替换的最大电阻为,则由串联分压规律可知,
即
则可替换的最大电阻为
所以第4次实验数据不符合实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物理调研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kg,1~0,2×103J/],4g=47,4;4,72×105;大,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中考二模物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