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练习
      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01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02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03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01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02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高三二模(奉贤区)

    (完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 填空。

    (1)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启示我们,事物的发展是有主次,有先后规律的。

    2. 按要求选择。

    (1)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使用的花,是非遗技艺手工编织的花,被称为“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平均35小时编织一束花,150位残障人士编织500束“荣耀之花”累计耗时2万小时。残障朋友们在用他们      的精神向运动员致敬。(   

    A. 斗志昂扬 B. 自强不息 C. 永往直前 D. 矢志不渝

    (2)下列选项,与例句逻辑谬误相同一项是(   

    例句:这个意见是真理,我赞成这个意见,所以,我是真理。

    A. 新闻可以是对非同一般的事件的报道,“人咬狗”不常见,因此“人咬狗”是新闻。

    B. 在亚利桑那州死于肺结核的人比其他州的人多,所以亚利桑那州的气候容易生肺病。

    C. 玫瑰花是很美的,我的院子里栽了很多玫瑰花,所以我的院子很美。

    D. 我爷爷是个30年的老烟枪,现在80多岁身体还很健康,所以吸烟对身体无害。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符号

    ①人的精神,人的社会,整个人类世界,浸泡在一种很少有人感觉到其存在却没有一刻能摆脱的东西里,这种东西叫符号。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但严肃的讨论毕竟要从一个定义出发,笔者愿意冒简单化的风险,给符号一个清晰的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

    ②那么,什么是“意义”?判明一个事物是有意义的,就是说它是引发解释的,可以解释的,解释就是意义的实现。一个意义包括发出(表达)与接收(解释)这两个基本环节,这两个环节都必须用符号才能完成。一切可以解释出意义的事物,都是符号。

    ③符号的传统定义是“一物代一物”,这个定义简单清晰,问题又来了。大部分符号载体的确是“物质性”的,但可感知的不一定是物质。作为符号载体的感知,可以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缺失:空白、黑暗、寂静、无味、无表情、拒绝答复等等。缺失能被感知,而且经常携带着重要意义:绘画中的留空、音乐中的休止、飞机从雷达上消失、情书久等不来。

    ④在人类社会中,每一种实用物,或有实用目的的行为,都有可能带上符号意义。符号根据其“物源”,可以有三种:第一种是自然事物(例如岩石、雷电),它们“落到”人的意识中,被意识符号化,才携带意义。雷电摩擦起火,是雷电本身物性的显现,或者人们使用这一物性,都不具有符号意义,但如果在人们看来雷击传达了天帝之怒,雷电就成为了符号。第二种是人工制造的器物(例如石斧、碗筷、食品),这些事物,当它们“被认为携带意义时”,都可能成为符号。第三种是人工制造的“纯符号”,完全为了表达意义而制造出来的事物,例如语言、艺术、表情、姿势、图案、烟火、货币、游戏、体育等等。

    ⑤符号化的过程即赋予感知以意义的过程,经常称为“再现”。霍尔对“再现”的功用解释得非常简明清晰:“你把手中的杯子放下走到室外,你仍然能想着这只杯子,尽管它物理上不存在于那里。”这是脑中的再现:意义生产过程,就是用符号来表达一个不在场的对象与意义。再现的对立面是“呈现”,一个杯子可以呈现它自身,物自身的呈现不能代表任何其他东西,呈现无法产生意义。只有当呈现在一个人的解释中变成再现,才会引向意义。呈现是事物向意识展开的第一步,其感知尚没有变成符号而获得意义,再现则已经被意义解释符号化。例如一棵树(无论是树“自身”,还是树的画,树的雕像,或是树这个词),呈现不是意义,它们只能引向意义,只有被解释者解释出“植物”“自然”“生机”“童年”,或者其他任何意义,此时“树”的各种形式的呈现,才变成携带意义的再现,物象就变成了符号。因此,再现也可以被理解为携带意义的呈现。

    作为符号载体之物被感知的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某些品质。物不需要全面被感知才携带意义,让物的过多品质参与携带意义,反而成为表意的累赘。“被感知”并不能使符号回归物自身,恰恰相反,符号因为要携带意义,迫使接收者对物的感受“片面化”,成为意义的“简写式”。例如,看到一辆汽车驶过来,一个人会马上解释出“危险”意义,并且立即闪避。解释者此时不仅不需要对汽车有整体认知,甚至他不需要这方面的“前理解”——他不需要曾有被汽车压倒的经验,也不需要曾经观察过汽车撞伤人的记忆——他可以从各种非直接的途径获得解释能力,只需要意识到汽车的这种重量,这种速度,一旦被撞到,对他会有很大危险。此时汽车的其他品质,例如色彩、样式、品牌,只要与重量和速度无关,就应当被忽视,万一这些与意义解释无关的品质被感受到了,就是符号文本中的噪音

    ⑦反过来的变化,则是“去符号化”或称“物化”。符号化与去符号化,是可以上下滑动的标尺。《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在阵前威胁,要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锅里煮,刘邦坦然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是一场“去符号化”心理战:两个军阀比谁更流氓。刘邦拒绝对其意义做相应理解,坚持“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煮成的汤意义相同”,项羽就无计可施。

    ⑧我们可以看到,符号化取决于人的解释,该解释行为不仅受制于社会文化,也受制于此时此刻他个人的主观意识,是个人意识与文化标准交互影响的结果。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赵毅恒,有删改)

    3. 第⑥段加点词语“噪音”意思是指               

    4. 根据文章内容,下面不属于“符号”一项是(   

    A. 佛徒者看见菩萨显灵而认为拜佛成功。

    B. 数学计算中数字“零”的出现和运用。

    C. 古时农民们用石磨来粉碎谷物、粮食。

    D. 北京冬奥会上忽然火起来的“冰墩墩”。

    5. 下列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 任何符号必然具有意义,不管人们去不去解释它。

    B. 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因此感知即符号。

    C. “呈现”是“再现”的基础,有符号化的潜在可能。

    D. 符号“片面化”是感知成为符号载体的必要保证。

    6. 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刘邦的反击中隐含的推理过程。

    7. 材料(一)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

    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听她哭道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 漂泊难寻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材料(二)

    ①作为符号载体之物被感知的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某些品质。(本文第⑥段画线句)

    ②符号化取决于人的解释,该解释行为不仅受制于社会文化,也受制于此时此刻他个人的主观意识。(本文第⑧段画线句)

    请你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黛玉的“葬花”行为。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楠

    ①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②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曾几何时,那里是她的家园呀!那荷、 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③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④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而且它们再也忍受不了近期污水中毒的折磨,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

    ⑤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⑥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红鲤的美丽,并渴望用她作为诱饵捕猎更多的美味。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并将其放在洞口旁边,在周围安排了多个看守和猎手。红鲤不肯“出卖”无辜的生灵,身上便满布刽子手的啮痕和血粼粼的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坚强地忍受着严酷的身心折磨,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⑦中午是老黑们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它们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绕开看守,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划了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⑧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⑨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慢慢复苏了。

    ⑩荷花淀里多了两个生死相依的朋友。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⑪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 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⑫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⑬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⑭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⑮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

    8. 第⑦段中画线句比喻新奇,请加以赏析。

    9. 分析小说设置“老黑”“白鲢”“渔人”等形象的作用。

    10. 小说首尾两段都提到了鱼在“行走”,试分析小说这样构思的巧妙之处。

    11. 阅读本文的第①段划线句和《变形记》(节选)第1自然段,探究两篇小说中“异化”的异同。

    当格里高尔·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部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原来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

    (选自《变形记》)

    (三)(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落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此组诗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 ②此诗是诗人遭贬任建阳令时所作,建阳地处南方,当时属荒僻之地。

    12. 下面对两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是咏物诗 B. 都是近体诗 C. 都押5个韵 D. 都是讽喻诗

    13. 以下关于语言风格评价对两首诗歌都适合的一项是(   

    A. 慷慨激越 B. 凄怆悲愤 C. 温雅醇厚 D. 委婉深沉

    14. 赏析这两首诗歌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四)(2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张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

    ②时张说为中书令,叙为昭穆,尤亲重之。九龄既欣知己,亦依附焉。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筹之,无后悔也。”说曰:“悠悠之谈,何足虑也!”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

    ③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教战,亦斩宫嫔。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

    ④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⑤初,九龄在相位时,建议复置十道采访使,又教河南数州水种稻,以广屯田。议置屯田费功无利竟不能就罢之。性颇躁急,动辄忿詈,议者以此少之。

    (《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不从(                    (2)无后悔也(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一项。

    (1)唯令公筹之(     

    A.详细地          B.慎重地          C.周密地         D.清楚的

    (2)悠悠之谈(     

    A.无关的          B.远方的          C.随意的         D.荒谬的

    17. 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

    18. 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议置/屯田费功无利/竟不能/就罢之

    B. 议置屯田/费功无利/竟不能/就罢之

    C. 议置/屯田费功无利/竟不能就/罢之

    D. 议置屯田/费功无利/竟不能就/罢之

    19. 张九龄“以才鉴见推”,请概括能够体现其“才鉴”的相关事例。

    20. 从进谏方式和说话语气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张九龄两次上奏的异同。

    (五)(11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松菊亭记

    (宋)黄庭坚

    ①期于名者入朝,期于利者适市,期于道者,何之哉?反诸身而已。钟鼓管弦以饰喜,鈇钺干戈以饰怒,山川松菊所以饰燕间者哉!贵者知轩昂之不可认而有收其余日以就闲者矣,富者知金玉之不可守而有收其余力以就闲者矣。

    ②蜀人韩渐正翁有范蠡计然之策,有白圭猗顿之材,无所用于世而用于其楮中,更三十年而富百倍。□筑堂于山川之间,自名松菊,以书走京师,乞记于山谷道人。

    ③山谷悠然笑曰:“韩子真知金玉之不可守欲收其余力而就闲者,子今将问子斯堂之作,将以歌舞乎?将以研桑乎?将以歌舞则独歌舞而乐,不若与人乐之;与少歌舞而乐,不若与众乐之。夫歌舞者,岂可以乐此哉?恤饥问寒以拊孤,折劵弃责以拊贫,冠婚丧葬以拊宗, 補耕助敛以拊客,如是则歌舞于堂,人皆粲然相视曰:韩正翁而能乐之乎!此乐之情也。将以研桑何时已哉?金玉之为好货,怨入而悖出,多藏厚亡。它日以遣子孙,贤者损其志,愚则益其过。韩子知及此空为之哉,虽然歌舞就闲之日以休研桑之心,反身以期于道,岂可以 无孟献子之友哉?孟献子以百乘之家有友五人,皆无孟献子家者也,必得无献子之家者与之友,则仁者助施,义者助均,智者助谋,勇者助决,取诸左右而有余,使宴安而不毒,又使子弟日见所不见,闻所不闻,贤者以成德,愚者以寡怨,于以听隐居之松风,浥渊明之菊露,可以无愧矣。”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七)

    [注释]①研桑:计研和桑弘羊的并称,他们都是古代善于计算者。②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据《孟子·万章》记载他有五友,一人是乐官,一人放牧,其余三人名字未知。

    21. 第②段方框处填入的虚词最合适的一项是(   

    A. 且 B. 则 C. 乃 D. 然

    22. 下列对第③段写作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反对比 B. 夹叙夹议 C. 借题发挥 D. 运用典故

    23. 结合第③段画线句,概述作者倡导的交友之道。

    24. 本届诗文花博会即将举行,主题为“花之精神 人之追求”。在松菊展厅,展有本篇《松菊亭记》,请你紧扣主题,帮解说员写一段《松菊亭记》的解说词。

    三、写作(70 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息时代,我们在便捷地点赞、转发中,向朋友们表明“这就是我的想法”。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与文常,选择题组,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徐汇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上海市徐汇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与文常,选择题组,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