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怠(dài)慢 家眷(juàn) 眼眶(kuàng) 大彻(chè)大悟
B.幕(mò)然 宽慰(wèi) 陨石(yǔn) 销(xiāo)声匿迹
C.斡(wò)旋 脑畔(pàn) 绒(jiān)默 嘎(jiá)然而止
D.静穆(mù) 枯躁(zào) 腐蚀(shí) 奇伟磅礴(bò)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因为长途跋涉的疲乏,我倒头就睡着了。
C.这两幅画倒是大相径庭,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
D.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拍抖音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原因是人们追求时尚生活的意愿不断增强的结果。
B.春天的黄山湖公园,树木葱茏,暖风微醺,真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季节。
C.我鬼使神差地把久挂于墙的古琴摘下来,拂去琴面灰尘,弹了一遍《阳关三叠》。
D.这部动画片中的小鼹鼠天性胆小,而且勇于探索,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
4.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合理且语言连贯的一项是( )
①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②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做“砾岩”。
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④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⑤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来。
A.②①⑤④③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③⑤①②
5.阅读下列文段,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斗争的历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没有退缩,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巨大的代价,中国有力地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的大量支持和帮助。
A.选段中加点词语:“同”和“和”都是介词,“面对”是动词,“艰苦”是形容词。
B.“没有国界”和“勇敢前行”都是偏正短语,“来势汹汹”是主谓短语。
C.“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斗争的历史。”这个句子中,“斗争”作该句子的谓语。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负责任”后面加上“的态度”。
6.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古代常用烽烟指代战争,白丁、布衣指代百姓,庙堂指代朝廷。
C.“老生”“小生”“老旦”“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其中“老生”专指老年男子。
D.“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二、句子默写
7.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离别时的豁达情怀。
(4)《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①往日牛郎常拭泪 ②山意冲寒欲放梅
③喜见树前闹杏花 ④开门迎春春满院
(1)春节 (2)清明节
上联:A____ 上联:相逢马上纷桃雨
下联:抬头见喜喜事多 下联:B____
(3)七夕节 (4)冬至节
上联:C____ 上联:岸容待腊将舒柳
下联:今宵织女欲过桥 下联:D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望洞庭湖赠张承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辑,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9.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望洞庭》一诗描绘了月下的洞庭,水月交融,风平浪静,美不胜收。
B.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美丽景色,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D.《望洞底湖赠张丞相》尾联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10.阅读乙文,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你对“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文中写洞庭湖山水的一个绝妙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11.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B.《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箍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六、名著阅读
1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着,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
(1)上面文段中的“你”是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你”听了这段话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对比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谣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道,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或请重法以禁之 (2)自是数年之后
14.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上晒之曰 D.或请重法以禁之
15.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朕当去奢省费轻谣薄赋选用廉吏
16.下列选项中,对【乙】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八、现代文阅读
紫禁城里说“透风”:没有不透风的墙
①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作为紫禁城古建筑的核心骨架,木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和韧性,但也存在怕潮湿、易腐朽等材性缺陷。因此,使紫禁城古建筑的木构件始终处于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延年益寿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②然而,从建筑工序的角度讲,通常是先安装木柱柱网和梁架,再砌墙。古建筑的墙体很厚,在与木柱相交的位置附近,砌墙时往往会把柱子包起来。封闭在墙体里的柱子,如果不经常通风干燥的话,很容易产生腐朽。为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巧妙地制作了一种“空气循环器”——透风。
③春节前夕,故宫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修缮项目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份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的春节曲目戏折①,吸引了不少人眼球。而这两份戏折,就是在西配殿的金柱砖雕透风内静静躺了200多年。
④对于现代建筑而言,空气循环器是一种现代科技设备,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建筑室内外的空气不断流通,达到空气交换的目的。顾名思义,为解决墙体内木柱通风问题而诞生的透风,其作用正相当于一种原始的空气循环器。
⑤所谓透风,其实就是一块带有镂空雕刻的砖。通常工匠会在木柱与墙体相交的位置,不让木柱直接接触墙体,而是与墙体之间存在5厘米左右的空隙,同时在柱底位置对应的墙体位置留一个砖洞口,尺寸约为15厘米宽,20厘米高。为美观起见,工匠们还采用刻有纹饰的镂空砖雕来砌筑这个洞口,这个带有镂空图纹的砖就被称为透风。透风主要依靠墙体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墙体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的热压等自然力,促使空气流动,使得建筑室内外可以进行空气交换。这一通风方式在保证建筑功能情况下,让建筑通过自然通风来调节墙体附近木柱的湿度环境,从而保证了木柱本身的干燥状态。
⑥在设置透风的墙体上,一般会在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个,并保持两个透风在同一竖直线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若仅设置一个透风,相当于空气单向流动,除湿效果必然不佳。同时设置两个透风,方便空气从底部透风进入,沿着柱身往上流动,尔后从柱顶位置的透风排出,可使墙体内的柱子在上下方向都能空气流通。这样,柱子与墙体之间潮湿的空气就被排出去了,柱子也就能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⑦同时,紫禁城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实际是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如果墙体的某个位置安装了透风,那么墙体立面肯定就有木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紫禁城古建筑的外墙,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对透风。
⑧紫禁城的工匠在长期的古建筑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透风制作经验。他们不拘混于仅仅在实体砖上开洞来满足墙体内木柱通风需求,而是将砖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比如雕成狮子形象的透风。狮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权和威严,象征地位、尊严和吉祥。透风的使用,对古建筑整体而言,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结合。
【注释】①戏折:曲目单。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解决封闭在墙体里的柱子腐朽的问题,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制作了透风。
B.需要设置透风的墙体,一般只在顶部设置一个,便于空气单向流动。
C.紫禁城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与木柱位置对应,其外墙隔一定距离会有一对透风。
D.透风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结合。
19.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了透风的制作原因、工作原理、积极意义等。
B.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点明说明的对象“透风”。
C.第①段从紫禁城古建筑说起,继而谈到木材料怕潮易腐的问题,便于引出说明对象。
D.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通常”是指通常情况,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20.从文中找出两种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县城小书店
韩浩月
①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露出温婉的气质,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
②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书报亭,那是整个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正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③在去书报亭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的。图书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感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实在是贵呀。
④所谓的责,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⑤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开了。
⑦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⑧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除了有人来买杂志,其余的时间她都是埋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得我。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⑨作为我在家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告别。
⑩在离开家乡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书,消磨上一小段时光然后离开。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我是一个陌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
⑪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这个书店在我心里,不仅仅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定格。
(选自《作文通讯》2013年第2期,有删改)
21.通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 事件 | 我的情感 |
少年的时候 | ① | 渴望读书 |
离开县城的前一天 | ② | ③ |
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 | ④ | ⑤ |
22.从用词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23.找出与开头“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一句相呼应的句子,并说说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4.请分析文章结尾“这个书店在我心里,不仅仅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定格。”一句的含义和作用。
九、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苦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遭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根据对上面文字的理解,自主确定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C
7.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8. A.④ B.③ C.① D.②
9.B 10. A: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B:白银盘里一青螺
11.B
12.(1)司马迁
(2)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努力整理史料,用十多年时间,写出了《史记》。启发:专注于一个正确目标,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会成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大意对即可)
13.(1)有的人(2)这,此 14.B 15.朕当去奢省费/轻谣薄赋/选用廉吏 16.C 17.(1)(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让老百姓衣食无忧,就自然而然不会去偷盗,还需要用严厉的法令吗?
18.B 19.C 20.示例:①列数字,“这两份戏折,就是在西配殿的金柱砖雕透风内静静躺了200多年”,具体说明了透风防腐功能的强大。②下定义,“所谓透风,其实就是一块带有镂空雕刻的砖”,明确地说明了透风的实质是带有镂空雕刻的砖。③举例子,“比如雕成狮子形象的透风”,形象地地说明了工匠将透风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
21.①“我”读书买书的经历。
②简单告别书报亭和姑娘。
③内心平静
④每次春节回家都到小书店消磨一小段时光。
⑤怀念、眷恋读书往事。 22.通过“洗”“换”“递”“接”“翻”等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我对读书的虔诚、痴迷,急切地想看到书,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23.呼应的句子: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
作用:前文交代我牵着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书店买书,后文交代我买了书,带着小侄子离开书店,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完整,表现了对县城小书店的眷恋、热爱、怀念之情。 24.那个小书店曾经带给我快乐,让我的生活充实。小书店寄托着我的感情,承载着我的梦想,关乎我的未来。我怀念在小书店读书的美好时光,这段时光是我生命中永恒的记忆。结尾句篇末点题,点明主旨,表达了我对书店及那段读书时光的喜爱、怀念、眷恋之情。
25.例文:
磨难
从人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起,就意味着人生无数磨难的开始。人生就如同一块石头,经过一路的风吹雨打,也许石头中的钻石就会被打磨出来,成就耀眼的不凡。
磨难的打磨成就了不凡。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他出生贫寒,在他参军时左手自残被抓,被父母赎身后又蒙冤入狱,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后,他写出了风行于世的《堂吉诃德》,他世俗的外皮被磨难打磨,最终散发出不凡的光芒。他的某被禁锢,他的盛名与精神相随,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流传。正是因为磨难的打磨才成就了他的不凡。
磨难的沉淀成就了不凡。
20岁的运动员范德韦登正值年轻力壮之时,可是病魔却吞噬了他。他如同一粒被贝壳吞下的沙子,或许永远不见天日,但他并没有放弃,积极接受治疗。磨难不断在他身上包裹,沉淀,最终,昔日平凡的沙子因为磨难变成了耀眼的珍珠,让他的光芒闪耀在人世,他战胜了白血病重回赛场,一举夺冠,正是因为磨难的沉淀,成就了他的不凡。
磨难的积累成就了不凡。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正如同他所写的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他生活于某底层社会,自幼受尽别人屈辱,长大之后甚至瘫痪了,他仍然坚持,最后写下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活的磨难就如同碰到他身上的石头一样,企图将他埋没,他并没放弃踩在磨难头上,一步一步向上爬,最终爬到了点,用自己的精神照耀世界,正是因为磨难的堆积,才成就了他的不凡。
无论是蒙冤入狱的塞万提斯,还是身患白血病的范德韦登,还是半身瘫痪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些伟人的成就都是因为磨难的打磨,沉淀,堆积。正是因为磨难,才成就了不凡!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制)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制)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制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制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3道小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课内诗文默写填空,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