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件PPT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06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中图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问题探究,指点迷津,典题演练,思路点拨,素养培优,素养目标综合思维,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要点笔记我国人口普查时,将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称为流动人口。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还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判断正误并纠错小明去美国留学不属于人口迁移。( )答案 × 出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
视野拓展人口迁移的分类
二、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判断正误并纠错(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人口净迁出区。( )答案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2)叙利亚局势动荡,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巨大的推力。( )答案 √
三、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历史上(1)古代:我国发生过大规模的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主要有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2)近代:清末和民国时期向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河南、陕西人口向西北迁移。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大批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被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
3.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间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人口向城镇迁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在提高,主要是由于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2)人口向东部迁移: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要点笔记人口机械增长率=
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于是那些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人口迁入区。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3.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会造成人口迁移。另外,外出求学对人口迁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5.其他因素:迁移者的年龄等因素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影响。
探究一 人口迁移的类型及特点有哪些?
每个城市都由当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组成,2020年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流动量较大,其中常住流动人口中,北上广深依旧位居前排。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结合材料探究:(1)1949—1978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2)改革开放以后人口迁移方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3)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会给城市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提示 (1)从东部、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迁移;从东部地区向东北地区迁移。(2)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3)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1.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方法技巧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条件,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和时间尺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2.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典题1下图为某年我国主要省级行政区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D.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2)人口流动对浙江的主要影响是( )A.人口容量提升B.城镇化水平降低C.城乡差距加大D.人口老龄化减缓
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级行政区以人口流入为主,安徽、四川等内陆省级行政区以人口流出为主。因此,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第(2)题,人口流动不能提升人口流入地的人口容量;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流入的主要为青壮年人口,减缓人口老龄化。
探究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都在我国占有比较优越的地位。湖北省是我国人口迁移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迁入地。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这片受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材料三 1992—1995年战争期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死亡人口超过10万,为躲避战乱,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逃离的居民达200万。尽管战后多数人重返家园,但仍有几十万人侨居国外。
结合材料探究:(1)结合材料一可知,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人口迁入地的主要原因是 。 (2)结合材料二可知,影响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人口大量外迁的因素是 。 (3)影响材料三所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提示 (1)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2)自然灾害(3)战争
1.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既受特定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意愿的支配,同时还与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拉力和推力。在我国现阶段,城乡迁移是主要的人口迁移形式。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典题2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宁夏北部。读图,完成下题。
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素养立意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素养。运用区域认知,了解宁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运用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答案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解析 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回答。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2006—2016 年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
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2006—2016年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项错;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比例变化,B项错;由图可知,该直辖市2006—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大于户籍人口,说明2006—2016年该直辖市外来务工人口增多,即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项对;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项错。第(2)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D项。
人口跨省流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流动的目的也不同。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受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等也产生重要影响。下表为某年跨省流入西藏的人口主要来源地分布表。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跨省流入西藏的人口主要来源地的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地理位置C.地域文化D.气候条件2.跨省流入西藏的人口中,绝大部分以 为目的( ) A.工作调动B.学习培训C.务工经商D.家人团聚
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从表格的数据可知,流入西藏的人口中来自四川的占比最大,四川与西藏相邻,距离较近,地理位置是四川人口流入西藏最多的原因,B项正确,经济、地域文化、气候条件影响不大,A、C、D三项错误。第2题,西藏经济相对落后,自然环境较差,流入西藏的人口主要以务工经商为主,工作调动较少,西藏教育落后,学习培训较少,家人团聚一般人数不多,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完成3~4题。
注:箭头的粗细表示劳动人口数量的多少。
3.关于图中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几大移民流之一B.由经济欠发达区域流入经济较发达区域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所致4.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
答案 3.C 4.D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为几大移民流之一;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区域向经济较发达区域迁移;人口迁移主要与经济因素有关;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欠发达的东欧。第4题,由图中箭头的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
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完成5~6题。
5.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A.西南地区B.华东地区C.北方地区D.周边省(区、市)6.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D.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差异
答案 5.D 6.D解析 第5题,读图,根据图示省级行政区终身迁移人口数量,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周边省(区、市),D项对。第6题,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差异,距离沿海发达地区近,人口多迁往沿海发达地区,到武汉市的人口数量少,D项对。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地域开放程度差异、人口迁出数量差异不是主要因素,A、B、C三项错。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从清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被称为“闯关东”。“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较大的移民潮,其移民人口之多,涉及地域之广,实属罕见。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1)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走西口”属于 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 人口迁移。 (2)促使山东省、河北省等地百姓“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3)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答案 (1)国内 国际(2)山东省、河北省等地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不安定;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潜力大;山东省、河北省等地与东北地区相距较近。(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级行政区,且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由人口迁出省变为人口迁入省;受亲情、乡情的吸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完整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pptx、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前预习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永久性,定居地,国内人口迁移,北美洲和大洋洲,劳务输出,内地和边疆,农村人口,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就业机会较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文ppt课件,共60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