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评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1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测评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1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测评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1901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中图版2019 必修第二册)
- 第五章 本章整合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五章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五章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五章测评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测评卷,共10页。
第五章测评(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环境保护主题漫画,完成1~3题。1.图1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 B.臭氧空洞C.酸雨 D.全球变暖2.图2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A.排放氟氯烃物质 旱涝频率增加B.排放温室气体 海平面上升C.排放二氧化硫气体 土壤酸化D.冰川融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3.同图3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同类型的是( )A.荒漠化 B.臭氧层破坏C.全球变暖 D.火山喷发答案1.C 2.B 3.A解析第1题,酸雨会腐蚀地表物体。第2题,北极极冰融化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受威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变暖的直接危害是海平面上升。第3题,图3漫画反映的是生态破坏问题。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同属全球性环境污染,都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属于大面积生态破坏;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某城市管理专家曾提出过一个假设:如果北京的垃圾一个月没人清理,将会是什么样子?答案:简直不可想象!也有经济学家提出过一个假设:如果把北京的垃圾中可利用的成分回收起来,将意味着什么?结论: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据此完成4~5题。4.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缺少足够的垃圾分解者 B.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太落后C.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不科学 D.城市垃圾的可回收性太低5.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 )A.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B.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C.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用来生产二次能源D.将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答案4.A 5.C解析第4题,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等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众多,排放大量的垃圾,而城市缺少足够的垃圾分解者,A项正确。第5题,焚烧处理、填埋处理会造成部分资源浪费,且会污染环境,A、B两项错误;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用来生产二次能源,C项正确;将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D项错误。读下图,完成6~7题。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资源短缺 B.水污染C.生态破坏 D.大气污染7.缓解该环境问题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机动车辆数量 B.建设防护林体系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关停高耗能企业答案6.D 7.C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人物佩戴了防毒面具,说明大气污染严重。第7题,图中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大气污染。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缓解大气污染状况,是最应采取的措施,C项正确。江西省鹰潭市把农村垃圾处理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经过两年多的强势推动,约95%的自然村有效治理了垃圾污染问题。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用这些蚯蚓养殖青蛙,实现了垃圾的生态处理。据此完成8~9题。8.下列关于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9.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答案8.B 9.A解析第8题,任何垃圾处理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有些不能被蚯蚓分解的物质也是无法处理的。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符合生物循环原理,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故选B项。第9题,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从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A项对、C项错;垃圾被蚯蚓吃掉无法产生有机肥,排除B项。D项不是对环境问的影响。故选A项。读主题漫画《地球“发烧”了》,完成10~11题。10.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光化学烟雾B.大气污染C.全球变暖D.水土流失11.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频繁 B.酸性气体增多C.环境污染严重 D.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答案10.C 11.D解析第10题,该漫画为《地球“发烧”了》,说明地球的温度在升高,形象地反映了全球变暖,故C项正确。第11题,该环境问题为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致,故D项正确。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类问题。读下表,完成12~14题。地区问 题甲乙丙丁广东+++++++++四川++++++++新疆++++++++山西+++++++++ 注:“+”表示程度,其越多表示问题越突出。12.甲和丙代表的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乙类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有(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为治理丁类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是(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答案12.B 13.B 14.B解析第12题,根据甲代表的问题在山西最严重,山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判断为水土流失;丙代表的问题在新疆最严重,四川和山西较弱,判断为土地荒漠化。故选B项。第13题,乙类问题在山西和新疆较严重,判断为寒潮,而广东由于纬度低,距寒潮源地远,同时北部有南岭等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受寒潮影响小。故选B项。第14题,丁类问题是酸雨,治理措施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项正确。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下图为垛田农业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15.垛田农业模式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16.垛田农业模式可缓解当地的( )A.土地盐渍化 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 D.土地污染17.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生态、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 )A.休闲观光旅游 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 D.水禽类养殖答案15.A 16.C 17.A解析第15题,B、C两项属于经济效益,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芋头叶等可作为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A项正确;该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主要生态效益,排除D项。第16题,兴化地势低洼,湖荡纵横,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C项正确。第17题,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可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经济、生态效益显著,A项正确;芋头叶编织经济效益较休闲观光旅游低,鱼类深加工和水禽类养殖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排除B、C、D三项。我国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18~19题。18.下列污染物属于同一类的是( )①酸雨 ②油船泄漏 ③废旧服装 ④电子废物⑤废塑料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③④⑤19.我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将主要推动我国(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提升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C.加快产业结构优化D.提高就地处理有害废物的能力答案18.D 19.B解析第18题,废旧服装、电子废物和废塑料都属于固体废物,属于同一类,D项正确。第19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需要相关的技术及节约用水,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对水资源利用率影响不大,A项错误;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国内固体废物,提升我国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B项正确;产业结构优化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精尖产业,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不大,C项错误;提高就地处理有害废物的能力与处理技术有关,与禁止进口废物关系不大,D项错误。故选B项。下图为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及相关产业链图。读图,完成20~21题。20.图示产业链最大的优点是( )A.加强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B.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C.能源循环利用,自给有余D.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21.垃圾分类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利益性原则答案20.A 21.C解析第20题,读图可知,垃圾分类处理后,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大减少,加强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A项正确。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不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B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能源循环利用的情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排除C、D两项。第21题,读图可知,该产业链对废弃物进行了处理和利用,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下图)。据此完成22~23题。22.该区域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大气污染23.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 ( )A.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B.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C.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D.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企业,保护环境答案22.B 23.C解析第22题,中原经济区的西部主要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沟壑纵横,坡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加上多暴雨,使黄土高原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第23题,图示区域的东部地区是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盐碱化的发生主要由于不合理灌溉,因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是有效防治盐碱化的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24~25题。项目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物大气悬浮物大气水分实验前6.3%25.5%0.7%14.6%18.6%实验后23.5%16.7%3.2%3.4%34.5% 24.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C.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D.增强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25.“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地区是( )A.太湖平原 B.青藏高原C.河西走廊 D.珠江三角洲答案24.C 25.C解析第24题,依据表中数据可看出,实验后土壤有机物、土壤水分、大气水分增加,而土壤空气、大气悬浮物下降,则C项正确。第25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冬春季节风沙大,采取“保护性耕作法”有利于保持土壤墒情、增加大气湿度、减少大气悬浮物,故C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读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全球环境基金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分)(2)图示环境问题中,与森林破坏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有 和 。除森林破坏外,产生A所示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还有哪些?(4分) (3)全球环境基金高度关注A、B、C、D四类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1)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变暖);国际水域污染,渔业衰竭;臭氧层破坏。(2)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变暖) 破坏湿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及非法贸易,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喷洒农药等。(3)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性环境问题或全球性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对较大区域甚至全球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广泛而深刻;这些环境问题影响巨大,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来解决,因而全球环境基金重点关注这四类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判断出全球环境基金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第(2)题,森林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全球气候变化。除森林破坏外,环境污染、湿地破坏、草场破坏、过度捕捞、过度狩猎等人类活动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第(3)题,根据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分析。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较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林果业发展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1)指出该地过去种粮引发的环境问题。(4分)(2)针对该地林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8分)答案(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2)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为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进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使用化肥问题。解析第(1)题,陕北高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该地过去种粮需要大规模开垦坡地,过度垦荒、种植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在林果业发展中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果渣露天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及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可通过发展沼气解决以上问题,发展沼气可避免果渣露天堆放,沼气可作为农村生活能源,而沼渣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28.(14分)读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A、B的含义。(2分)(2)说明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4分)(3)说明留民营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4分)(4)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普通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4分)答案(1)A:沼气池。B:农户。(2)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3)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循环利用废弃物,降低污染,净化环境,减少化肥使用,增施有机肥;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4)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碗筷,少用塑料袋;拒绝野生动植物贸易;植树造林;使用环保产品。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产出沼气、沼液、沼渣,所以A表示沼气池;B是肉、蛋、奶、粮食、蔬菜等的消费者,B表示农户。第(2)题,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投入与排放上。投入方面,利用沼液、沼渣、粪便作为肥料,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污染,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排放方面,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净化环境,减少了对环境的水、大气、土壤污染等。第(3)题,读图可知,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增加了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了效益;循环利用废弃物,降低污染,净化环境;变废为宝,减少化肥使用,增加有机肥;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第(4)题,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约用水用电。减排: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碗筷,少用塑料袋等。保护环境:不捕杀、购买野生动物,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使用有环保标识的产品等。2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福建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满足沿海地区风能开发对风电设备的需求。下图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置及海上风电场景观。(1)分析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4分)(2)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6分)(3)简述福建省开发海上风电对控制碳排放的作用。(4分)答案(1)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开发对大型海上风电设备需求量大;靠近港口,交通便利,便于大型海上风电设备运输。(2)接近东部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近,成本低;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海域广阔,风电场建在海上,节约土地资源。(3)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矿物燃料使用比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解析第(1)题,沿海地区海面宽阔,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开发对大型海上风电设备需求量大;同时沿海地区靠近港口,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大型海上风电设备运输。第(2)题,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更为发达,人口、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大,且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市场和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海域广阔,风电场建在海上,节约土地资源。第(3)题,风能资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采用清洁能源,可以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矿物燃料使用比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控制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问题。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