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1页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2页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3页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4页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5页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6页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7页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第8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5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共17页。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热点•微专题[热点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热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然,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也有矛盾,绿水青山是真正的金不换,“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因此,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实践价值:第一,推进绿色发展;第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试题演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2017年7月20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违规开发矿产、水电设施违法建设、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等原因造成生态恶化问题,被国家通报批评。(1)如果你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负责人,你认为该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案】①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②监控、查处、打击破坏生态的违规、违法活动;③生态宣传、普法,生态科技研发推广等。(2)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祁连山的生态问题?【答案】①强化对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监控,避免出现新的生态问题;②依法关停违规建设的矿山、水电等,修复已经破坏的生态;③狠抓法律法规及责任的落实,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④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引领群众脱贫致富。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企业在该区域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该地区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答案】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答案】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恢复与扩展。(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答案】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因施工遭破坏的道路植被。[热点背景]据报道,位于南极大陆边缘的庞大冰架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受害者”之一。美国航天局一项研究显示,有着上万年历史的拉森B冰架的最后剩余部分正在快速消融,很快就可能完全消失。导致近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因此要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针对问题,减少排放;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微专题 全球气候变化及主要环境问题[试题演练]1.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二氧化碳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年来,全球已发生了多次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近年来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_______×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4.9 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碳排放量的多少和强度往往与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根据碳排放总量随时间尺度演变的三个倒“U”形曲线规律,即碳排放强度的倒“U”形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高峰及碳排放总量的倒“U”形曲线高峰,从工业革命开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S1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S2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S3、S4阶段为人均碳排放强度峰值之后阶段(如下图)。(1)描述S1阶段碳排放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答案】特点:碳排放强度高,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低。原因:工业革命初期,科学技术水平低,碳排放强度高;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规模小,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低。(2)判断S2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答案】煤炭利用使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区域生态破坏严重;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3)指出S3阶段碳排放对大气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频发,气候不稳定性增加。(4)分析人类在S4阶段以后为减少碳排放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答案】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全球性碳排放政策进行约束和制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如低碳出行等。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