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高考物理2021-2022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高考物理2021-2022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梅州市高考物理2021-2022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
1.(2021·广东梅州·一模)一辆小汽车在某一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体( )
A.在0~4s内与4~6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在0~4s内的加速度大于7~8s内的加速度
C.在4s末离起始点最远
D.在6s末离起始点最远
2.(2021·广东梅州·统考二模)某些车企研究先进的PDBS安全系统,系统发挥作用是发生在车辆撞击行人的瞬间,通过燃爆弹的爆破作用力,只需0.03秒即可产生相当于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加速度,使得发动机盖弹起65mm,相当于行人倒下时在其下面垫了气垫,产生缓冲保护作用。假设发动机盖弹起时候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以下与K最为接近的值为( )
A.10 B.12 C.14 D.16
3.(2021·广东梅州·统考二模)A、B两质点在同一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图像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质点B的图像是过点的一条直线,两图像相交于坐标为的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点B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前3s内,质点A和B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前3s内质点A的速度始终比质点B的速度小
4.(2021·广东梅州·统考一模)一个小男孩从楼上窗台突然坠落。幸运的是,楼下老伯高高举起双手接住了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假设从楼上窗台到老伯接触男孩的位置高度差为h=10m,老伯接男孩的整个过程时间约为0.2s,则(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
A.男孩自由下落时间约为2s
B.男孩接触老伯手臂时的速度大小约为14m/s
C.老伯接男孩的整个过程,男孩处于失重状态
D.老伯手臂受到的平均冲力约等于男孩体重的7倍
5.(2021·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两条图线是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从发现问题到制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较小
B.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位移是干燥路面的2倍
C.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从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加速度之比为1:2
6.(2021·广东梅州·统考二模)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左边木桩向右移动一小段,但仍保持绳长和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变
7.(2021·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过程中静立拉绳的姿势始终不变,若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该同学( )
A.所受合外力越来越小 B.对地面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C.对绳的拉力越来越小 D.对地面的压力越来越小
8.(2021·广东梅州·一模)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头没有接触地面)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当变大时,则( )
A.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变大
B.运动员对地面的正压力变大
C.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变大
D.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保持不变
9.(2022·广东梅州·统考二模)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表演中,需要舞者两脚前后分开,以胯部为轴,上半身后躺,与地面近乎平行,在舞者缓慢后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舞者所受的支持力始终等于舞者的重力
C.舞者越向下躺,重心越低
D.舞者两脚间距越大,下弯时越稳定
10.(2022·广东梅州·统考二模)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成功。六小时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一起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翟志刚等三位航天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空间站组合体绕地飞行的速度可达第一宇宙速度
C.若已知引力常量和组合体的绕地周期,可利用测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D.若已知组合体的绕地周期,可求出一天(24h)内翟志刚看到日出的次数
11.(2022·广东梅州·统考二模)一国产无人驾驶汽车质量为2.0×103kg,在试驾过程中以8m/s的速度行驶。人工智能发现车头前方20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为礼让行人开始减速,从发现行人到停止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汽车停止时车头距斑马线1m
C.图示过程中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
D.汽车在减速过程中受到的合力约为4.6×103N
12.(2022·广东梅州·统考一模)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了戽斗[hùdou]是一种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农具,如图所示,两人双手执绳牵斗取水,忽略绳子质量,戽斗平衡时,则( )
A.绳子越短、绳子对人的作用力越大 B.绳子越长,绳子对人的作用力越大
C.绳子越短,绳子对戽斗的作用力越大 D.绳子越长,绳子对戽斗的作用力越大
13.(2022·广东梅州·统考模拟预测)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A、B两个圆柱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别放在水平地面、靠在竖直墙面,将A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B未与地面接触),不计一切摩擦,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水平地面对A的弹力N1、竖直墙面对B的弹力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1不变、N2变大 B.N1变小、N2变大
C.N1变大、N2变小 D.N1不变、N2变小
14.(2022·广东梅州·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两物体A和B由绕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可能不受摩擦力
B.物体A可能不受支持力
C.物体B受到的重力小于轻绳对B的拉力
D.给物体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外力,整个装置一定继续保持静止
15.(2022·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直尺测量反应时间。甲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尺的准备,从他看到乙同学放开直尺开始,到他捏住直尺为正,测出直尺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20cm,则这次测量出甲的反应时间是(g取10m/s2)( )
A.0.2s B.0.1s C.0.14s D.0.02s
16.(2022·广东梅州·统考模拟预测)A、B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x-t)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A的x-t图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t=8s时图像处于顶点,B的x-t图像为直线。关于两质点0~ 10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等时间内质点A的速度变化相同
B.在0~ 10s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C.t= 10s时两质点相遇,相遇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D.t= 10s时两质点相遇,相遇时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
17.(2022·广东梅州·统考模拟预测)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跑道上做加速跑训练,速度记录仪详细记录了两位同学的训练数据,如图所示,已知两位同学在第末同时经过教练身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
B.时刻,甲在乙的前面
C.在第末两人相距最远
D.甲、乙两人全程会相遇两次
二、多选题
18.(2021·广东梅州·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一名工人用两种方式尝试把原本就静止在卸货梯上的货物推上货车,第一种方式用平行于卸货梯平面向上的力去推货物,第二种方式用水平向右的力推货物,均未推动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卸货梯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若工人两种方式作用在货物的力的大小相等,则第二种方式中货物所受合外力更大
C.若工人两种方式作用在货物的力的大小相等,且第一种方式货物所受摩擦力沿接触面向上,则第二种方式货物所受摩擦力必定沿接触面向上
D.工人若要匀速推动货物,采用第二种方式更费力
19.(2021·广东梅州·统考二模)在某建筑工地,有一工件在电机的牵引下从地面竖直向上送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已知该工件先后经历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直线运动三个阶段。当工件加速运动到总距离的一半时开始计时,测得电机的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当时工件速度恰好减为0且到达指定位置。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则( )
A.时间内,工件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工件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C.工件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D.地面和指定位置之间的总距离为56m
20.(2021·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如图,木块 A、B 的质量均为 1kg,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它们之间用 一轻质弹簧连接,取g=10m/s2,现用 F=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 A 上使 A、B 一起向右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撤去 F,则( )
A.撤去 F 前 A、B 的加速度为5m/s2
B.撤去 F 前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5N
C.撤去 F 的瞬间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7m/s2
D.撤去 F 的瞬间 B 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21.(2021·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的挡板C上,另一端自然伸长到A点.质量为m的物块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开始滑下,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停在斜面上某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第一次滑到A点时速度最大
B.物块停止时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C.在物块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弹簧的弹性势能
D.在物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和摩擦力做功之和
22.(2022·广东梅州·统考模拟预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下落到距地面1.2m时,返回舱的四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竖直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并且到达地面时恰好速度为0。设开启缓冲发动机前返回舱正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时,返回舱受到的合力为零
B.开启缓冲发动机后,起到减速作用的主要是空气阻力
C.开启缓冲发动机后到落地前瞬间过程中速度大小与高度成正比
D.返回舱在距地面0.3m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三、实验题
23.(2022·广东梅州·统考二模)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对于该实验,下列措施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
A.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换成电火花计时器
C.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 D.释放重物前,重物离打点计时器下端远些
(2)该同学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重物的速度______,重力加速度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24.(2022·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如图是消防滑梯示意图,滑行时,人双臂双腿并拢时只受到底面的摩擦力,张开双臂双腿时增加了人与侧壁的摩擦。已知该滑梯斜坡部分全长,最顶端到滑梯斜坡末端的竖直高度为,人与滑梯底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若人在滑梯中的运动可视为直线运动,刚开始双臂双腿并拢由静止下滑,当速度过快时张开双臂双腿,人受到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并拢时的两倍,不计空气阻力,人可以近似看成质点,。为了确保安全,人滑到底端的速度不能超过,求:
(1)人双臂双腿并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和人双臂双腿张开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2)人在滑梯上下滑的最短时间t为多少?
25.(2022·广东梅州·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过山车简易模型,它由光滑水平轨道和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组成,A点为圆形轨道最低点,B点为最高点,水平轨道PN右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井排放置两块木板c,d,两木板间相互接触但不粘连,木板上表面与水平轨道PN平齐,小滑块b放置在轨道AN上。现将小滑块a从P点以某一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后进入水平轨道与小滑块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a沿原路返回到B点时,对轨道压力恰好为0,碰后滑块b最终恰好没有离开木板d。已知小滑块a的质量为m=1kg,c、d两木板质量均为M=3kg。小滑块b的质量也为M=3kg,c木板长为L1=2m,圆形轨道半径为R=0.32m。滑块b方与两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滑块a与小滑块b碰后,滑块b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b刚离开长木板时c和b的速度大小以及木板d的长度;
(3)当木板d的长度为(2)中所求的值时,小滑块b刚滑上木板d时,木板d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突然变为。试分析小滑块b能否与木板d保持相对静止。若能,求出小滑块距木板d右端的距离。若不能,求出小滑块b滑离木板d时,小滑块b和木板d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在0~4s内与4~6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则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
B.在0~4s内的加速度为
7~8s内的加速度
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故B错误;
CD.图像中的面积代表物体走过的位移,从图像上可以看出0~6s内的位移最大,离出发点最远,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2.C
【详解】根据
解得
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质点A的运动方程为
则初速度为零,带入坐标x=9m,t=3s可得加速度
a=2 m/s2
故A错误;
B.B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质点B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B的速度为
故B正确;
C.在前3s内,质点B的位移为6m,质点A的位移为9m,质点A和B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因x-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前3s内质点A的速度先比质点B的速度小,后比B的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可得男孩自由下落时间约为
故A错误;
B.男孩接触老伯手臂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故B正确;
CD.设老伯手臂受到的平均作用力是F,则老伯对男孩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也为F,则根据动量定理得
解得
由于老伯接男童的整个过程F=8mg,男孩处于超重状态,故C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根据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通过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汽车在湿滑路面通过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则
故AB错误;
C.从t=0.5s到停下,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根据v-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知汽车在湿滑路面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汽车在干燥路面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则
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BC.木板静止时,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平衡,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
F1=0
所以F1不变,选项AB错误,C正确;
D.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2F2cosθ=mg
解得
当左边木桩向右移动一小段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减小,故cosθ增大,拉力F2变小,选项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由于该同学始终相对于地面静止,故所受合力始终为零,故A错误;
C.对结点受力分析可知,结点受重物向下的拉力、两边绳子的拉力,如图所示
由于为同一根绳子,故
F1=F2=F
设F1与F2夹角为θ,则
在重物被吊起的过程中,θ变大,故F1与F2同时变大,即对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大,故C错误;
BD.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
由于F越来越大,故对地面的摩擦力越来越大,对地面的压力越来越小,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 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则当θ 变大时,合力不变,选项A错误;
B.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其重力的大小,可知运动员对地面的正压力等于其重力大小,故当θ 变大时,运动员对地面的正压力不变,选项B错误;
CD. 对运动员来说,由平衡可知:2N=G,则地面对运动员单手的支持力为N=0.5G,可知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
9.A
【详解】A.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B.舞者缓慢后躺,可认为都是平衡状态,则舞者所受的支持力始终等于舞者的重力,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舞者越向下躺,整个身体的重心越低,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舞者两脚间距越大,重心越向下,下弯时越稳定,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A.在发射过程中,加速度向上,则翟志刚等三位航天员一直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错误;
B.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环绕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则空间站组合体绕地飞行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B错误;
C.卫星绕地球表面运动,已知引力常量G和周期T,则
可得
但是组合体运动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则不能利用测出地球的平均密度,选项C错误;
D.若已知组合体的绕地周期T1,根据
可求得组合体每次看到日出用的时间,从而可求出一天(24h)内翟志刚看到日出的次数,选项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选项A错误;
B.汽车停止时运动的距离
则车头距斑马线2m,选项B错误;
C.图示过程中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选项C错误;
D.汽车在减速过程中受到的合力约为
选项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AB.对于戽斗,根据平衡条件
绳子越短,则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大, 则绳子拉力越大,则绳子对人的作用力越大,绳子越长,绳子对人的作用力越小,故A正确,B错误;
CD.对于戽斗,其处于平衡状态,绳子对戽斗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大小不变,故CD错误。
故选A。
13.A
【详解】以圆柱体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所示
当将A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由图看出墙对B的弹力增大;以圆柱体A、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在竖直方向则有
当将A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水平地面对A的弹力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ABC.B物体要能静止,绳子的拉力必须等于B的重力,绳子对A的拉力为斜向上,所以A必须受到摩擦力及地面的支持力作用。故ABC错误;
D.给A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相当于增大了地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但原本整个系统就是静止状态,加这个力后,装置还是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可得反应时间为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C
【详解】A.由图可知,A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x-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A质点在8s末的速度为零,则有
10s内A质点的位移为x=30m,则有
联立解得
,
根据
可知在相等时间内质点A的速度变化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在0~ 10s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都为30m,时间相同,根据
可知在0~ 10s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两质点t= 10s时在相遇,A质点的速度为
由图可知,质点B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
故在相遇时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D
【详解】A.由图像可以看出乙比甲早出发,故A错误;
BC.第末,甲、乙在同一位置,前内由图像可求出甲的位移是
乙的位移是
所以开始计时时,甲在乙前面,从第末到第末,由图像可知甲比乙少跑的距离是
此时两人相距,小于出发前的距离,故BC错误;
D.后两人速度相等,第末到第,甲比乙多跑的距离是
所以甲可以再次追上乙,故D正确。
故选D。
18.CD
【详解】A.用平行于卸货梯平面向上的力去推货物,人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重力沿货梯向下的分力与推力对人的反作用力之和,用水平向右的力推货物,人所受的摩擦力为重力沿货梯向下的分力与推力对人的反作用力沿货梯方向的分力之和,由于不知道两次推力的大小,故不能比较摩擦力的大小,故A错误;
B.不管用哪种方式推,都没有推动,货物静止,合力都为零,故B错误;
C.第一种方式货物所受摩擦力沿接触面向上,则重力沿货梯方向向下的分力大于推力,第二种方式货物所受水平推力沿斜面的分力一定小于推力,也小于重力沿货梯向下的分离,故货物所受摩擦力必定沿接触面向上,故C正确;
D.第二种方式水平方向的推力在垂直于货梯方向上有分力,故正压力变大,所以滑动摩擦力更大,推力沿货梯方向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等大反向,故推力也需更大,工人若要匀速推动货物,采用第二种方式更费力,故D正确。
故选CD。
19.CD
【详解】A.该工件先后经历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直线运动三个阶段,图线表示的是匀速的后半段和匀减速,所以0~10s时间内,工件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错误;
B.根据动量定理得
匀速运动时有
解得
工件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m/s,选项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工件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25m/s2,选项C正确;
D.地面和指定位置之间的总距离为
选项D正确;
故选CD。
20.BC
【详解】撤去F前A、B的加速度为
选项A错误;
撤去F前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选项B正确;
撤去F的瞬间,弹力不变,对A:
解得aA=7m/s2,对B,因弹力和摩擦力都不变,则加速度仍为3m/s2,则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1.BD
【详解】试题分析:物体沿斜面有静止滑下,说明,物体加速下滑,遇到弹簧后,受到向上的弹力,随弹簧压缩量逐渐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加速度变小,当弹力满足时,加速度等于0,速度最大,选项A错.物体静止时一定是平衡,合力为0,由于,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上,即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选项B对.在物块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一部分转化为弹簧弹性势能,选项C错.在物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为0,即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和摩擦力做功之和,选项D对.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机械能守恒
22.AD
【详解】A.返回舱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A正确;
B.开启缓冲发动机后,起到减速作用的主要是反冲力,B错误;
C.向下的减速运动倒过来看成向上的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根据
可知速度的平方与高度成正比,C错误;
D.向下的减速运动倒过来看成向上的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
因此距地面0.3m位置恰好是中间时刻,因此
D正确。
故选AD。
23. BC/CB 1.85 9.75
【详解】(1)[1]A.本实验研究运动学规律,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换成电火花计时器,可以减小纸带所受阻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故B符合题意;
C.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可以减小空气阻力对重物下落的影响,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故C符合题意;
D.由于重物下落速度较快,且运动距离有限,打出的纸带长度也有限,为了能在长度有限的纸带上尽可能多地获取间距适当的数据点,实验时应将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2]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重物的速度为
[3]根据逐差法可得重力加速度为
24.(1),;(2)
【详解】(1)设滑梯与水平面夹角θ,由题意可得
则
当双臂双腿并拢加速下滑时,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当张开双臂双腿减速下滑时,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设人下滑最大速度为,最短时间为t,由题意可知滑到底端的速度为
滑梯斜坡长
则由运动学方程可得
解得
25.(1);(2),,;(3),
【详解】(1)对滑块在点
得
滑块与滑块碰后,由点运动到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碰后滑块的速度
滑块与滑块发生弹性碰撞
得
(2)滑块冲上木板至刚离开木板的过程
解得:刚离开长木板时滑块的速度
此时木板的速度
滑块冲上木板的过程
解得
(3)当木板的长度为(2)中所求的值时,小滑块刚滑上木板时,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突然变为
由(2)可知
小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小滑块
对木板
时间后两者共速
解得
在这段时间内,滑块的位移
木板的位移
两者的相对位移
所以
滑块与木板不可能保持相对静止,必会滑离出去。设经时间后滑块从木板上滑离出去,滑块的位移
木板的位移
两者的相对位移
解得
另外一解舍去,当滑块从木板上滑离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高考物理2021-2022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高考物理2021-2022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高考物理三年(2020-2022)模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直线运动、相互作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