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文华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
展开
潍坊文华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
评分 |
|
|
|
|
|
|
|
| |||
阅卷人 |
|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 |||||||||
得分 |
| ||||||||||
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惆怅(chàng) 意境 高谈阔论(kuò) 身临其境
B.诘难(jié) 寂寥 信手拈来(diān) 栩栩如生
C.狡黠(xiá) 暄染 目不忍睹(dǔ) 开卷有益
D.滞碍(ài) 挈合 寻章摘句(zhāi) 狂妄自大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
B.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
C.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
D.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
3.(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阅读要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而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
C.徜徉在清新雅致的香山上,只觉得心旷神怡,几天来的焦躁被一扫而光。
D.考试前小明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胸有成竹地进了考场。
4.(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两面对一面,后半句可改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
B.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9”活动分为发布、启动和票选三个阶段。(语序不当,“发布”和“票选”位置互换)
C.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句式杂糅,应删除“也参与其中”)
D.经过长期的准备和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与理念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氛围不可谓不浓厚,但我们强化“城市卫生即文明”仍不能放松。(成分残缺,在“‘城市卫生即文明’”后加“的意识”)
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这些动物,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
B.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优美,听不见的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C.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D.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
7.(2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⑤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⑥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④①②⑤③⑥ B.②⑥④⑤③①
C.⑥④②⑤③① D.②⑤③⑥④①
8.(2分)下列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D.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读,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寄上拙作,请您斧正!”
9.(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画的意境》一文阐述了山水画意境理论产生的过程,画家对意境的追求以及达成这种意境的重要途径。
B.《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第一段引用《论语》入题,从孔子教育方面主张的“无言”之教开始,以赞同的态度自然引出对文学创作的“无言的意蕴”的论述。
C.《驱遣我们的想象》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
D.《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阅卷人 |
| 二、名著导读(共3题;共12分) |
得分 |
|
名著阅读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罗切斯特先生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用语言来描述田野、树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10.(1分)选段出自《 》(篇名),作者是 。(人名)
11.(5分)选段运用了第一人称,请简述这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
12.(5分)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阅卷人 |
| 三、综合题(共1题;共15分) |
得分 |
|
13.(15分)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5分)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5分)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5分)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阅卷人 |
|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6分) |
得分 |
|
14.(6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通过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四种意象,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黄昏秋景图。
B.“山映斜阳”四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
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阔远之境、跌丽之景、深挚之情和谐统一。
(2)(3分)“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卷人 |
|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6分) |
得分 |
|
15.(16分)文言文阅读
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 ,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轼从旁窃观(偷偷地) B.则能诵习其词(通晓)
C.则已私识之矣(认识) D.读之至流涕(眼泪)
(2)(3分)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念拥覆 (《送东阳马生序》)
B.童子何用知之/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C.既葬,而墓碑出/云归而岩穴瞑 (《醉翁亭记》)
D.且日/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3)(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B.范仲淹,谥号“文正”,所以《范文正公文集》是用范仲淹的谥号来命名的。
C.乡校指设在乡里的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它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
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
(4)(2分)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2处)
问 先 生 以 所 颂 十 一 人 者 何 人 也
(5)(2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6)(3分)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阅卷人 |
| 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3分) |
得分 |
|
16.(11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
别做被剪掉的树枝
朱泾喜欢弹钢琴。而且,他知道谁钢琴弹得好,就是王老师。母亲说,王老师的钢琴连妈妈也比不上。
朱泾不信地问:“真的?”
母亲点点头。母亲告诉他,跟着王老师血钢琴,一定要认真啊。他点着头,为了能跟随王老师学习,母亲专门带着他去拜访王老师,还给王老师弹奏了一曲钢琴曲《今夜月光如水》。
那是妈妈最擅长的曲子,他小小就开始弹的。
王老师眯着眼,坐在椅子上,一只手轻轻在椅子扶手上打着节拍,结束,睁开眼道:“好啊,孺子可教。”
妈妈听了,一脸的惊喜,忙让他喊老师,给老师鞠躬。
就这样,他成了王老师的弟子。
他想,跟着这样的名师,一定能学出高超的技巧。两个月后,市少年宫就要举行的琴比赛了,他希望,到时自己能一举夺冠。
每天,他都跟着王老师学两个小时的钢琴。
王老师教钢琴很认真,首先要洗净手,也让朱泾洗净手。他告诉朱泾,弹钢琴时,要聚精会神,不要想别的事,一门心事放在手指上。
朱泾听了,连连点点头。这些,母亲都说过的,他懂。
王老师满意地点着头,让他将《今夜月光如水》再弹一遍。他坐在钢琴前,手指翻飞,如蝴蝶一样,一缕琴音飒飒而出,飘荡满室。
弹罢,他望着王老师,心想,王老师一定会夸奖他的。可是,王老师并没有,而是告诉他,他在穿指时,手指还有些不够自然。他想,怎么会啊,自己刚才的曲子很流畅的,和母亲的几乎不相上下了:母亲可是全市有名的钢琴家。
王老师坐下,屏声静气,三指一点,一滴音符滴落,如一滴圆润的露珠,划着五彩光线落下,仿佛就落在朱泾的面前。接着,五指翻飞,来去如风,却又丝毫不乱,一颗颗音符跳跃而出,如一声声鸟鸣滴在树叶上,如一粒粒冰珠落在玉盘中。其中,没有凝滞,没有艰涩,有的是轻云流水,风行水面。
最后,王老师双手高高抬起,一切都静止了。
朱泾站在那儿,他有些怀疑,这是自己弹的那支曲子吗?他想,一定是王老师改编了的,加入了自己的指法和领悟。
王老师笑笑,告诉他,他将来指法娴熟,领悟渐深,也会弹出这样效果的。
王老师说,就用《今夜月光如水》做为训练指法的曲子,什么时候练得和自己的一样了,再练别的曲子。
他急了,他来是学习王老师的经典钢琴曲《芭蕉雨声》的,他想到时候凭借此曲,夺取冠军的。
王老师摇头,告诉他,按照自己要求训练。
无奈,他每天训练着那支《今夜月光如水》。窗前,花儿凋谢,芭蕉叶已经展开,映绿室内,可他一直没有学到那支《芭蕉雨声》。
那天,他求王老师,教自己《芭蕉雨声》吧。
王老师不说话,正面对着一棵金桔树。金桔树不大,也就酒杯粗,绿色的叶子如碧玉雕琢,甚至叶脉都沁入绿色。叶面上,散发着淡淡的香味。金桔树的一根树枝,直直标上去,肥嫩粗壮,已经远远超过其它树枝。
王老师叹息一声,拿把剪刀,咔嚓一声,剪掉了这根树枝。他大惊,询问原因,王老师告诉他,这样的树枝,使劲地长,养分都被树枝吸跑,只会长高,不会结果。
他站在那儿,一言不发。
王老师拿了那根枝条看看,摇摇头:“做任何事情,别追求速度。”
他轻轻点点头。
那次市里的竞赛,他没参加,他觉得自己不够格。他坐在窗下,面对窗外芭蕉,一天天连着琴,春雨飘飞,秋阳朗照,从未间断。十五岁那年,市里再次举行钢琴赛。他去了,他一曲《芭蕉雨声》,轰动全场。评委们一直认为,他弹奏此曲技巧、指法,已经不亚于自己的老师。
只有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是王老师一句话润泽的结果。
他还知道,母亲也是王老师学生,鉴于他求快心理,母亲无奈,将他托付给自己的老师指导。王老师于是弄了棵金桔,想出这么个方法。
(1)(1分)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开端:朱泾随母亲拜访王老师,并弹奏了一曲《今夜月光如水》,得到王老师称赞,从而成为王老师的学生。
发展:
高潮:
结局:十五岁那年,朱泾参加市里举行的钢琴比赛,以一曲《芭蕉雨声》,轰动全场,并明白成绩的取得是王老师一句话润泽的结果。
(2)(2分)母亲是全市有名的钢琴家,可为什么直到文末才交代母亲也是王老师的学生呢?
(3)(4分)品味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妈妈听了,一脸的惊喜,忙让他喊老师,给老师鞠躬。
②全橘树的一根树枝,直直翘上去,肥嫩粗壮,已经远远超过其他树枝。
(4)(3分)小说以《别做被剪掉的树枝》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17.(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每朵玫瑰都能向阳生长
陈 凌
①1919年10月,由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感慨,现代女子受压迫“已到极点了”,“凡有觉悟的女子,切不可再藏名隐姓、含羞怕辱,不敢出来与黑暗势力奋斗”。近百年过去了,作者的感慨也随着时间齿轮的转动,成为历史。女性“离不开锅台,上不了讲台,登不上舞台”的状况早已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信念与实践。
②____A____不妨把目光转向正在召开的两会。从用一个个“沾着泥土芳香”的议案提案传递百姓呼声的女性代表委员,到以认真负责态度赢得各方礼赞的警花,再到为“抓新闻活鱼”而敬业奔跑的女记者,会场内外,一道道亮丽的“两会风景线”,生动注解着时代的进步、文明水准的提升。
③____B____去年的今天,一张照片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个双手叉腰、眼神无畏的小女孩铜像,被放在华尔街著名的铜牛雕塑前,小女孩脚前刻写着这样的说明:“了解女性领导的力量。她创造不同。”男女平等,并不是要抹杀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而是要让社会理性正视这一差异,并让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公平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照片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并不在于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所形成的戏谑感和强烈视觉冲击,而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④____C____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期待玫瑰自由绽放,绝不是因为她们的美丽能够点缀世界,而是因为女性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民小酒”的“代言人”余留芬,带领群众与贫困较劲,以“不惜命”的奋斗精神彻底改变了当地“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的贫困局面;“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走下去”的“北斗女神”王淑芳,用20多年的青春奉献让更多国人用上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宝贝回家”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夏雪,帮助80多个家庭重获团圆……如果把国家发展比喻为一部奏鸣曲,那女性的作用,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
⑤然而,要让每一朵玫瑰都能“自如地”向阳生长,并非易事。就在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令人喜忧参半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喜的是,全球性别差距呈现出缓慢缩小趋势, 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善性别平等状况可带来巨大经济红利;忧的是,女性在经济机会和政治参与上,仍与男性有不小差距。报告甚至略带无奈地预测,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更好地倾听女性的声音,重视她们的诉求,保障女同胞的权益。
⑥梁启超对女性抱有这样的期待,“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每一步向前都离不开“她们”的参与,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她力量”和“她智慧”。打破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培育更深厚的社会土壤,筑牢完善的制度根基,“她们”必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8日04版)
(1)(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分)根据文意,请在第④段的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事例。
(3)(3分)分析第④段画线语句的作用。
(4)(2分)第⑤段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中的“这”指代
(5)(3分)“今天的女性,不仅有‘男女都一样’的自信,更有‘握住自己的命运’的自觉。”这句话应还原到A、B、C中的哪一处?理由是什么?
阅卷人 |
| 七、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
得分 |
|
18.(60分)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功成名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多义字字形辨析
2.【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
3.【答案】A
【知识点】近义词;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4.【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5.【答案】C
【知识点】排比;反复;设问
6.【答案】A
【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
7.【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8.【答案】C
【知识点】语言得体
9.【答案】D
【知识点】作家作品
【答案】10.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11.①亲切、自然,便于拉近“我”和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便于抒情,通过“我”的口吻更能表达简·爱和罗切斯特历尽艰辛彼此相惜的真挚感情。
12.①小说塑造的勇敢自强、纯洁坦荡、敢于抗争的简·爱,给了我成长路上克服困难、勇敢向上的积极力量。②主人公简·爱在维多利亚时代等级森严,男权,神权至上的背景下敢于反抗,主张男女平等、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我认识到“做自己”的艰难和重要,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艺术特色;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13.【答案】(1))示例:①要有选择性地读书;②读好书;③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略读相结合;④读书时可以作摘要或写读书笔记。
(2)示例一:我认为传统阅读好。因为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 示例二:我认为网上阅读好。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
(3)示例:我推荐《西游记》。理由:首先,《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十分精彩;其次,里面刻画的孙悟空,嫉恶如仇,本领高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知识点】主题活动;见解表述;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艺术特色
14.【答案】(1)C
(2)直抒胸脑。抒发了作者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5.【答案】(1)C
(2)C
(3)A
(4)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5)先生对苏轼说的话感到惊奇,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苏轼。
(6)钦发佩,仰慕。从他读范仲淹墓碑“至流涕”和对自己不能认识范仲淹十分遗憾等可以看出。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16.【答案】(1)王老师教朱泾钢琴很认真,并亲自给他示范钢琴曲《今夜月光如水》,可朱泾急着要学习经典钢琴曲《芭蕉雨声》。;王老师拿了把剪刀,剪掉了金橘树的一根树枝,朱泾明白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后,坐在窗下,面对窗外芭蕉,刻苦弹琴。
(2)衬托出王老师教钢琴水平的高超,从而使王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
(3)①“惊喜”生动地写出母亲见儿子弹的曲子得到王老师的称赞时又惊又喜的神态。
②“翘上去”生动地写出了金橘树的一根树枝快速向上生长的动态,为下文王老师剪去这根树枝、告诉王泾做任何事别追求速度一事作铺垫。
(4)标题《别做被剪掉的树枝》中“被剪掉的树枝”指金橘树的一根树枝,因为直直翘上去,肥嫩粗壮,已经远远超过其他树枝而被王老师剪去。王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告诉自己的学生王泾学钢琴千万不要像被剪掉的树枝一样,一味地追求生长速度的道理。
【知识点】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17.【答案】(1)让女性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2)示例:药学家屠呦呦,经过上百次实验,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于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国家发展”比喻成“奏鸣曲”,把“女性的作用”比喻成“不可或缺的旋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女性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的道理。
(4)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
(5)放在B处,因为第③段交代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图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与所给句子相互印证。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补充论据;比喻论证
18.【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潍坊文华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 这是一份潍坊文华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文件包含文华参考答案docx、潍坊文华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潍坊市奎文区明德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 这是一份潍坊市奎文区明德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文件包含潍坊市奎文区明德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题docx、潍坊市奎文区明德学校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东明学校2023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东明学校2023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默写,综合题,名著导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